林毅夫求职心切,试用期积极表现
对于侯任的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来说,现在应该是对林在中国影响力即其价值的“再考察、评估和试用期”,或许是求职心切,这两天看到候任林副行长表现积极,发表一些独到见解。
这两天候任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发表了两大言论,得到了各大主流媒体的积极关注:
一是“由于整体经济规模庞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不会出现经济萧条。”他说,奥运会后,中国在未来几年还有许多重大国际活动要举办。例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都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另外,其它方面的基础设施投资空间也非常巨大。例如,到2012年时,北京地铁里程将增至274公里,到2015年更增至561公里,这些需要大量的投资。
二是林毅夫5月12日对《财经》记者表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其负面作用要大于正面作用,因为它主要挤压的是中小企业贷款,不利于解决就业、收入分配、启动内需。”林毅夫称,提高利率则更有利,可以减少投资、减少资产泡沫,逐步让储蓄利率为正,否则,就等于政府直接把资金赶到股市、楼市。他建议,有关部门应更大胆地调整利率,以抑制通胀膨胀。对于加息会刺激“热钱”流入的说法,他明确表示不赞成。他说,“热钱”流向一般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两国之间的利差,第二是汇率的波动,第三是资产价格的变动。受利差驱动的前提是货币可自由流动,或说资本账户完全开放,而中国的资本账户尚未实现完全开放,“热钱”流入中国,外来投机者将面临10%左右的交易费用,目前的中美利差还不足以吸引“热钱”进入。至于汇率因素,他认为,只要坚持可控和渐进的方式,“热钱”就无法从投机汇率上获利。“热钱”进入最方便的方式是在跨国贸易中,出口企业多报出口,多汇入钱,但是,这必须在国外借钱,而这笔需要支付相当高的利息,这实际上不是两国的存款差,而是要支付美国的贷款利率,既要有抵押,也要有信用,利率达6%-7%。有人认为,地下钱庄也是“热钱”进入的途径,但是,交易成本也相当高,而且有风险。说到资产价格,林毅夫认为,提高利率有利于稳定资产价格。他重申,他看不出人民币汇率严重偏离均衡水平,虽不能说人民币汇率是均衡的,但也难以相信存在20%、甚至30%的偏离幅度。如果人民币坚持目前的升值步伐的话,“热钱”就会从资本市场上转而投机人民币升值。林毅夫强调,提高利率反而是有利于挡住“热钱”的。
首先说“奥运会后中国不会出现经济萧条”,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认为奥运会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有限,用奥运会前与后来为一国经济划分界线不成立。任何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也没有这样划分经济的先例。即是说“奥运会后中国经济”是一个假命题,作为经济学家,应该更加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反复(我看到他不止一次发表这样的言论)提出这这样的假命题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认为背后的动机是很阴险的,就是用这种看似正面的言论迷惑官方,让主流媒体宣扬这个假命题,目的是让这个假命题成为命题。一旦这个假命题被认为是一个命题时,国内外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其他言论,混淆视听、影响信心、制造负面的预期。。。。
第二方面是关于加息和热钱问题,加息问题现在国内外各方人士都很关心,似乎都为中国央行加息做足了功课,《联合早报》(2008-05-06) 发表了只有编辑,没有署名,以“我们”方式阐述观点的文章“中美利差倒挂属误解 利息上调仍有空间”,对比一下会发现该文观点与候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建议加息的理论“不谋而合”。关于热钱,大量公开的数据已经说明,热钱在中国存在的规模与风险,而套利正是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庞大热钱存在和加速流入的事实,已经说明候任副行长“只要坚持可控和渐进的方式,“热钱”就无法从投机汇率上获利”是痴人说梦。至于具体细节上,“热钱进入最方便的方式是在跨国贸易中,出口企业多报出口,多汇入钱,但是,这必须在国外借钱,而这笔需要支付相当高的利息,这实际上不是两国的存款差,而是要支付美国的贷款利率,既要有抵押,也要有信用,利率达6%-7%”,请教候任副行长,按你这个分析,热钱都是中国人借进来的而不是国际热钱通过各种方式直接进入中国投资?有没可能是国际热钱给国内配合他们落地的代理人付佣金呢?另外,候任副行长认为汇率20-30%的升值,会带来热钱逐利效应,而利率则不会?难道利率套利赚的就不是钱?候任副行长还强调,提高利率反而是有利于挡住“热钱”的?具体怎么挡,候任副行长则没有道破天机。
对于候任副行长近期的表现,不知道世行的老板们是怎么评价的?作为第一个即将出任这个职务的华人,广大华人都备感鼓舞和荣耀,尤其是世行选择了这个抛弃台湾投奔祖国的爱国楷模。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