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应高度关心志愿者
——等志愿者可以返航
志愿者,可以说是当代世界最伟大的新生代,是拜金主义、拜物主义的经济人的有力挑战者,是他们向全世界证明了人类文明标志和普世价值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其他的伪价值。
志愿者的萌芽可追溯到列宁时代的“星期六义务劳动”
1919年4月12日,星期六。下午,所有上班工作的人都回家了,然而,就在此时,莫斯科—喀山铁路分局一个机车库里,却活动着一些忙碌的人影,两台机车旁不时发出“叮叮噹噹”的敲击声。原来,这是喀山铁路分局一个机车库的党支部成员和积极分子在进行义务劳动,抢修两台坏损的机车。这一年,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考大,外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匪军的叛乱,内外夹击着这个新生的红色政权。在这危急关头,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发出号召,倡议全体苏维埃公民担负起责任和义务,以革命精神从事每一项工作,共同渡过眼前的难关。这个机车库的党支部经过讨论,决定在星期六下了班也不回家,继续工作,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深夜12点,两台机车修好了,军车在雄浑的《国际歌》声中缓缓驶出,工人们挥动着帽子,眼里流下了热泪,感受到了莫大的幸福。
这件事情很快在喀山铁路分局传开了。分局党委敏感地意识到,这是工人们为了支援前线而作出的又一个重大牺牲,也是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次体现。他们决定在全分局推广这一做法,每星期六下班后继续进行六小时义务劳动,称为“星期六义务劳动”。这一由几个名“小人物”首创发起的、带有真正共产主义精神的“星期六义务劳动”立刻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注意。《真理报》、《消息报》等各大报刊进行了大量报道。年轻苏维埃共和国的缔造者,苏维埃的最高领导人列宁从报上看到了这一消息,立刻肯定了这一做法,称之为“伟大的创举”。他号召全体青年团员都向喀山铁路分局的工人们学习,广泛开展“星期六义务劳动”。并于192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天,亲自参加了清理克里姆林宫广场的义务劳动。于是,一个由人民群众首创发起、由共和国领袖倡导和号召的带有共产主义奉献精神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活动在世界社会主义各国先后开展起来了。
中国在抗美援朝时的军队就叫志愿军,一九五八年,毛泽东同志亲自参加了首都十三陵水库义务劳动,后来又大力提倡学习雷锋,志愿者的为人民服务精神达到高潮。
多少年来,笔者面对改革开放后影响的人的精神堕落忧心忡忡,每当听到有人讲述西方国家有志愿者在行动的时候,心里的热血就加速流动,眼泪欲滴,看到了中国之外的希望。近些年来,中国的志愿者也迅速出现了,特别是这次四川大地震,当我看到年轻的志愿者如潮如浪,涌向了志愿者的战场,看到著名网站志愿者也理所应当地成了志愿者红流的一部分,同英雄的人民军队一起,同苦难的灾民一起与天灾奋斗的时候,心情格外激动,热血为他们沸腾,热泪为他们流淌,发自肺腑地向当代最可爱的人们致敬!
然而,笔者的思路经过数天的电视关注,逐渐冷了下来,因为只见新闻媒体支持志愿者的消息而见不到新闻媒介对志愿者自身的关心内容的报道,担心起来。也许笔者老了,偏爱年轻的志愿者,我在想,志愿者该不该返航?
首先,我考虑到救灾的需要,灾区最关键的时候已经过去,十几万部队,以百万计的灾区人民,需要大量的物资消费,志愿者还是否有继续战斗在一线的需要?值得评估。
其次,志愿者虽然担当上帝、天使的角色,但毕竟也是人,需要休养生息,辛苦劳累时间久了也不可硬撑着,否则,有了病反而会增加灾区人民的负担,志愿者是一生的理想,决不可毕其功为一役。
结论是,志愿者关心社会和人民,社会和人民也应该关心志愿者,没有去的志愿者可以再去四川,已经去四川救灾时间长的志愿者,可以考虑光荣返航。当志愿者光荣返航时,国家、集体、人民都应该给予志愿者英雄般的欢迎!
让我们在关心灾区人民的同时,也要关心志愿者,让志愿者的小苗长成参天大树,因为
志愿者的精神才是人类的理想和希望!
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二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