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组志愿者5月24日日志
绵阳组灾情调查小组继续在行动。
今天小组一行三人奔赴两个救灾点——安县河清镇和黄土镇调查访问。
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河清镇桂花村,这个村庄是整个镇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也非常偏远,从公路往里头还要拐好远,通往村子的路也坑洼不平,如果没有专车很难到达。镇里原先已把为该村修路列为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但地震一来,这事就不得不暂时泡汤了。
桂花村共1700村民,507户人家,死亡8人。人员伤亡率不高,但房屋破损率高达99%,因此,帐篷仍然是最急缺的。这也是我们在这段时间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不太被外界关注的农村受灾区的共同特点,并且这些村民的房屋都是靠家人在外打工寄回的钱或借债修建的,地震一来,什么都没有了,还背负着债务,这无疑加剧了他们生活的贫困。在震后第3天,政府的救济物资才发放下来,但基本属杯水车薪,例如,一个家庭3——5口人,一天总共只领到两袋方便面,两瓶矿泉水,村民们主要还是靠先前的储备粮生存。最近几天以来,饮用水发放的稍多一些,已基本足够,消毒药品也不成问题,防疫工作已开始有序开展。我们到达村里的时候,正碰上北京过来的一个医疗服务队给村民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并发放药品。据村主任介绍,这已是今天村里来的第三拨志愿者了。
村民们反映,现在最发愁的除了没地方住外,就是收割下来的粮食没有地方放,也没东西装,会很容易坏,因此他们对食品没什么要求,只是想要米袋子。另外,此值农忙时节,村民们忙着抢收,但人手远远不够,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在外打工,地里的活大都靠妇女和中老年人干。前几天,一队解放军路过帮他们收割了一些粮食,但还远远不够。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是没有厕所,因为村民自家修的厕所也毁坏了,村民随处如厕,这将造成卫生防疫隐患。村主任和一些村民讨论了这个问题,认为现在需要重新修厕所,但是利用各家的沼气池改造还是以组为单位统一修,又存在不同的意见。不过无论按哪种方案,都需要一定的人力,而这又是村里的一个困难。我当即向主任建议,不妨我们组织我们的志愿者过来,帮村民修厕所,主任高兴地同意了。当然,这个建议也出自我们的一点“小私心”——因为这也是我们的同志派驻进来做组织工作的一个好的切入点和机会啊!
离开了桂花村,我们赶往黄土镇灾民安置点。这个安置点就在花垓通往绵阳的大道旁。三百个帐篷5天前已经搭建了起来,能容纳3000左右灾民,主要收留从绵阳市九洲体育馆转移出来的北川和高川的灾民。今天正赶上500多名北川灾民从绵阳转到这里。人们排着队,领脸盆、席垫子等一些日常物品。还发放了晚饭,每人基本上有一袋饼干、一罐八宝粥,还能领到两勺稀饭。这里的救助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已经进驻了大约500名志愿者,帮助搬运物资、组织管理、进行医疗防治、给小孩上课。各种食品物资也不断地运送过来,在我们看来,基本物品应该不怎么紧缺的,但指挥部的一个负责人还是告诉我们,灾民们缺被褥。
灾民们看上去并不像我们原先想象的那样悲戚,他们的神情一般很正常,平静,人们吵吵嚷嚷地往自己的帐篷里搬运领到的物品,收拾屋子准备入住,或者一堆堆地聚在屋前和屋里交谈。我走到一个帐篷前,跟他们搭话。有一个北川来的女人,带着微笑说她很幸运,全家都活着,对政府的安置也很满意,现在基本的物品都不缺。她听说我没有去过北川,认为我应该去看看,看那里的景象,“太惨了!”她的神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然后又摇摇头,叫我别去了,因为,“太惨了!”……她还指着旁边一个年轻的姑娘,说她姐姐一家四口都死了。我看了看那位姑娘,当她听到这样说他们全家时,脸上没有悲伤的神情,一样很平静,只是微垂头默不作声,我感到有点惊讶。这时,那姑娘忽然闭了一下眼,随后睁开,空茫地看着远方,说了一句:“直到现在,我还觉得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我的泪一下子涌到了眼里……原来,深刻的悲哀全都潜藏在生活平静的水流下。
海鸥 5月24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