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日记:灾区三天
小郭
5月22日 列车上的防疫宣传
并未曾想到我们的工作将会开始于火车之上。据汶川地震已经有十天了,四川的天气总是显得阴晴不定,或是暴晒或是下雨,现在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在四川会不会出现灾后的疫情的蔓延,而这也将关系到好不容易从地震中逃生的四川民众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的防疫工作就此展开。
在认真学习过一些防疫知识后,我们首先说服了列车长给我们在列车广播站播报了一些重要的防疫知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收效甚微,所以我们就迅速地转变了我们的宣传方式,转变为以走访宣传为主,广播宣传为辅的宣传思路。
在走访车厢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车厢里的人们,大部分都是受灾并非特别严重,而且家人都平安无事的在外打工者,他们回家主要是想看看家里的受灾情况。但却不乏有重灾区的民众,由于买不着火车票或者单位老板不让走而耽误了回家的时间。其中,我就遇见一位老伯,他是从吉林回四川,他家就在都江堰,而他至地震之后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工作也因为回家而丢了,现在他的焦急的心情真的是很难有人能够理解和体味,他一边跟我说还一边抹眼泪,真的甚是让人心酸。所以说,我们的宣传工作更不能懈怠,那不仅是对遇难者的哀悼,更是对生还者的负责。
防疫宣传工作得到了四川乡亲们的支持,他们都很认真地听完了我们的讲解,并表示回去一定做好防疫措施并宣传这些知识给身边的朋友。虽然很累,但是我们很欣慰,而现在能做的唯有默默祈祷,等待列车驶进我们的目的地——成都。
5月23日 川主村分发物资
到达成都的时间是凌晨五点,从来不曾觉得坐车会这么累,一下车,我们就蜷在火车站出站口的角落里补觉,我想这会成为我们一辈子的回忆。休整了一下后,我们就跟着成都的志愿者——聂老师(重庆医科大学的老师)一起去购买物资。成都的物价总体上还是比较平稳的,但是有些物品的价格还真的不敢恭维。就如我们要买的篷布,原本只需要五六元一米的篷布,一下子价格翻了三番,听聂老师讲商家们都在囤积篷布,等着其价格的再度上涨,这真的另我们倍感心寒。但是并非所有的市民都是如此的,我们也遇见了很多好心的市民,他们给我们捐钱、捐衣物,给我们送食物,免费载我们去绵阳,这都让我们非常感动。
下午,我们就带着我们的物资分组进入了两个村。我所在的这个村是安县安昌镇上的川主村。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等我们把物资卸下车,村民就蜂拥地围了上来,紧紧地盯着我们的物资。这样的架势,可是我们万料不及的。在我们的劝退之下,村民还是依旧不肯回家,只是守着我们的物资,并且村民之间还发生了一些争吵,这让我们都不知所措了。更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当村里的支部书记赶到后,还是不能劝退村民回家。无奈之下,我们决定转变我们发放物资的初衷,调整了物资的用途——用作给村里的孩子们搭建临时的学校。这样,村民才渐渐散去,一场风波就此结束,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疑惑:到底村民为什么会如此紧张这批物资的发放呢?为什么村干部也不能阻止村民的这种行为呢?这里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事实与矛盾?
或许明天的走访会找到答案……
5月24日 川主村调查
第一天露宿野外,本以为自己会很害怕,很不习惯,可是还没来得及想这些就已经睡到了天亮,听村民说昨晚有一次余震,怎么我一点感觉也没有呢?睡醒后,稍吃了点饭,我们就开始寻找我们昨天疑惑的答案。
川主村一共有一千六百多人,分了九个小组。我们首先从八组和九组开始走访,因为这两组原本是住在山上的,地震过后就搬到河堤旁来搭建临时的帐篷,可以说他们是受灾最严重、条件最差的一组。
在走访了整个村子之后,我们了解到村里的现住着的大部分都是些老人小孩以及妇女,村里90%以上的房子都是毁损的,不到5%的房子虽然未倒塌,但是都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裂痕,村民现在都住在自己搭建的临时帐篷里,一般性,大的帐篷也就四五家人一起住一块,显得非常拥挤。村民们都在担心,因为四川的雨季就要来临了,到时候,他们简易的帐篷能不能禁得住大雨的侵袭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此间,我们也听到了一些村民的抱怨与愤慨。听村民说他们直至17号才拿到政府的救济粮,在没有救济粮的那几天,他们都是靠从家里挖粮食来维生的。而且他们觉得自己家里受灾如此严重,镇里的领导干部甚至连镇里的电台记者也没有来关心慰问一下他们,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遗弃和遗忘的。不仅如此,村民觉得川主村是镇上受灾最为严重的一个村,但是镇上发放救灾物资时却都要平均分配,那是极其不公平的。
至此,我本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昨天村民如此怪异的举动,但是不知晓这里面还有一层不可言语的利害关系。在与村民的进一步的聊天中,我们才了解这背后的真正的原因。村里每次发放物资时总是由村支书与村长说了算,村民根本就不知道村里共接收了多少物资,那些物资是怎么分发的,分发的理由是什么,估计这就是引起昨天那一幕的原因所在。但是这并不是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的起源,据我们了解,村民早就对村干部产生了不满的情绪。村支书是村里开矿厂的矿主,他凭借着自己的权力优势,独自占据山地资源,而且村委会还私吞了村民退耕还林的国家补贴,更为甚者,村长、村支部书记还私自将村里的山地租给开发商50年,用于开发温泉旅游项目,这一切事情都让矛盾一步步升华。村民甚至希望我们能够帮他们联系记者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赈灾同时,我真的没有想到自己会碰触到村里矛盾的深处,问题好像不光只是如何救灾了,它已经转变为一个更为深刻的社会问题。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最后,我们的处理方式是:跟村里的老一辈的干部以及村里的一些不满的灾民沟通交流,建议村民要团结自救,要选举各组代表与村干部直接对话,要求村长的工作要透明化、公开化、公平化,并借此次发放物资的机会,为以后村里的自治以及自救开个头。这就是我们的处理办法,亦不知妥当与否。
就此发放完物资后,我们就回到了绵阳,今天的事情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启示,但是实在是太累了,还未曾多想,就又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我和村里的孩子们玩得很是开心。
明天会有什么等着我们,谁知道呢……
5月25日 宝山村的自信
今天收到一个消息:彭州有一个走集体化道路的村受灾严重。所以,我们就想去了解一下情况,看看村里是否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在简单上网查阅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就匆匆出发了。宝山村是一个极其富裕的村,被誉为“西部第一村”,它的固定资产高达47亿人民币,但在在此次地震村里就将近损失了20个亿,而宝山集团是宝山村走集体化道路的核心所在。更令我们吃惊的是:宝山村的村支部书记是一名年过七旬的盲人。这显然与我们昨天所在的川主村有很大的差别,这就更让我们好奇:这位盲人支书是如何带领全体村民走上集体化道路,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带着疑问,我们踏上了去往宝山村的路程。
转了5次的车程,坐了6个小时的车,我们终于来到了宝山村。据沿途较为严重的受灾情形来看,我们猜想这是一个受创极深的村。越往山上走,我们越发现灾情的严重:桥断了,山体滑坡了,沿路的房屋几乎上是全军覆没,到处可见部队军人的身影,大型的机车也在不停地运转着。但是与旁边的惨不忍睹的场景极不协调的是我们下车的地方:宝山集团的大楼(兼宝山村的村委所在地)。这幢大楼修葺得特别美观雄壮,其依山而建,所有的窗户几乎都是落地窗户。从外观来看,这幢大楼并没有受到任何损伤。真的很意外,在受灾如此严重的村,我们还能见到这么宏伟完好的建筑。
稍事休息后,我们就直奔宝山集团了解情况。首先,我们接触到的是宝山集团的一名工作人员,在与她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宝山村以及宝山集团的一些基本情况。宝山村是属于大宝镇的一个村,而宝山集团是宝山村集体所有的企业。它的主要经营项目是水电站、矿业以及旅游业等。宝山村所有的村民几乎全部在宝山集团实现了就业,不仅如此,宝山集团还带动了周边几个村的经济发展,给其他村的村民也提供了就业机会。宝山集团是以村民集体入股,有经济能力再自行增加入股的形式筹集资金建立起来的,它的总经理就是宝山村的村长。(听说村长是村支书的儿子)宝山集团对有重大贡献的员工实行奖励入股机制。据此判断,宝山集团就是一个全体村民集体控股的公司,是宝山村的经济命脉所在。
晚上,正逢村里召开救援部署会议,我们有幸与村支部书记见上了面。村支书名叫贾正方,他在会议上认真听取了村里各组组长的灾情汇报与工作安排以及受灾所面临的困难。别看这书记双目失明、年过七旬,但是其思维还是那么敏捷,决断则更为果然。从他们工作的部署上来看,宝山村实行的是“自救”的总体赈灾路线。看似村里前期的救人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现在主要的工作方向就是抢救大型机械设备,疏通沟渠以及安抚安置灾民。
会后,我们与村支书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即使是简短的交流,我们也能感受到村支书的人格的魅力。我们惊讶地发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位老人,他几乎将全国所有走集体化道路的企业都研究过,并且对其取长补短,心中俨然有了一条具有宝山村特色的集体经营化道路。不仅如此,他还经常组织员工去参观全国其它走集体道路的村庄,加强员工们的学习与认识。只可惜,我们的谈话因为公务而不得不被打断。我们本想再找找村干部了解一下村里的情况,但是村里的干部却自信满满的跟我们说:“如果想了解我们村的情况,你们可以明天直接向我们的村民了解,我想他们会向你们展现宝山村的最为真实的一面。”
夜深了,下起了雨,但是我还是辗转难眠:到底是什么让这个村有此等的自信呢?……
5月26日 伟大的解放军战士
雨一直下个不停,稍稍有些担心:如果再出现大规模的滑坡,我们会不会被困在这里回不去了。虽然有这些担心,但是我们的任务还是要继续完成。披上雨衣,我们开始了走访。
听说山腰上有一批不愿撤离的灾民,依然在自家废墟旁搭建帐篷,所以我们就顺着山路,想去了解一下灾区人民的生活以及其所需。走访中,我们发现在宝山村有多支武装部队,就我所了解的就有成都空军以及济南军区的解放军。不管解放军自身的初衷如何,但是在此次地震中,解放军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最为至关重要的。我们刚上山,就看到解放军战士们正在为一对老夫妇搭建帐篷,因为下雨,篷布已经抵挡不住大雨的侵袭,解放军就地找了些木板,用自己的雨衣为他们搭建更为牢固的帐篷。当我问起解放军把雨衣给灾民后他们怎么挡雨时,他们只是浅浅一笑而已,当时我的感动真的是不言而喻的。在雨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解放军在搬运砖块,其先不太明白,后来才知道他们在给村民的简易帐篷的地上铺一层砖,这样就能保证帐篷里的东西可以保持干燥而不被浸湿。灾民们对解放军可以说有着一种深深的感激之情,当他们在谈到解放军时,我发现他们表现的更多的是一种疼惜。
宝山村的防疫工作可以说是做得还不错,那里有几支各省市卫生局下派的防疫小组,我所了解的就有湖南省的和赣南省的防疫工作组,他们在此不仅设立了固定的医疗点,而且还培训村民进行消毒防疫工作。我们当时还听到一个好消息:宝山村的水源已经经过化验证明是没有任何危险的,可以放心饮用。但是我认为,有太多的救援人员进入宝山村,反而在地震的救助资源紧缺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为现有太多的灾区需要这样的资源,但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得。
宝山村几乎所有的村民在此次地震之后都决定留在村里,并不像邻村的村民一样四处找其他安全的地方搬离。他们虽然也是对地震中自己丧失的财产倍感痛惜,但是他们有着一种精神,一种继续生活下去的满满的自信。其实灾区的人民真的没有我们想象地那样悲伤,悲伤过后,从他们的脸上你只能看到的是一种坦然,一种勇于面对生活的坚韧。
什么是生命,什么是人生,这将会是地震过后我们要深入思考的,所以我决定把这些思考带回……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开往成都的火车上
小君
考虑到现在回四川的乡亲们都是热切的期待回家看一下自己受损的的家园和亲人,可能大都不会想到震后会有疫情出现,更不知道如何预防,因此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火车上宣传如何预防疫情,我们经过商量想到了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列车上以广播稿的形式播报出来。鉴于我们带了三份资料,内容有多处重复的,因此就从“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饮水卫生”“注意居住环境”“注意卫生环境”这四个比较贴近乡亲们的生活,确实大家也能够做到的大致概括总结了一下。
接下来就是要找列车长了,说明来意之后,本来我们以为列车长会毫不犹豫的接受我们的请求,因为我们都认为这是在为乡亲们做实事,帮助我们也就是在帮助他们。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我们去找列车长的时候刚好有某家杂志社的三名记者在场,他们好像在问列车长一些列车长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列车长说是如果想要采访她必须要经过合法的渠道征取她们上级领导的同意之后才可以,同时也怕自己说的话被这些记者日后登在杂志社歪曲了。这样她也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到时候有理也说不清了。看我们过来之后,这些记者就把位子让给我们先给列车长说事儿,知道我们的来意之后,他们拿着专业的照相机也狂拍不停,起初我没有疑惑,因为他们说这是在做工作记录让他们的领导知道他们没有闲着用这些照片作为证据。后来发现他们老是想捕捉我们看他们杂志的镜头,经过队友的提醒才明白原来他们是在为自己的杂志做宣传。我们都感到很气愤,和列车长的谈话也因为这样好几次被打断,最后我们都被惹急了,说了一些让这些记者感到惭愧的话,最后这三位记者当着我们的面把刚才照的照片一一删掉并且悻悻的走开了。
接下来我们和列车长重新进入主题,本来态度很严肃的列车长态度显然变得缓和,也很有耐心的看我们写的内容,并且和打印出来的资料一一对照,觉得说的也确实很合理。这样由起初的不信任也没有了,最后终于答应我们的请求,征求我们的同意中午播一次,下午播一次。并且她说也代替四川人民对我们这些志愿者的所做表示感谢,并且露出甜甜的笑容,那一刻我感觉她真的很美!同样我们心里也很感谢她,我们的努力也没有白费。
我觉得通过“记者事件”也拉近了我们和列车长的关系,她也很坦诚的像朋友一样告诉我们一些关于这次地震的感受,她是成都人,她说经历了这次地震她觉得活着真好,钱财,功名真的是一点都不重要,她学会了珍惜自己拥有的包括孩子和亲人。但是她说出了自己的疑问:“国家设立地震局是做什么的,我们纳税供着他们却预报不出地震,那么还要这个部门有什么用呢?”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因为这同样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心声……
中午简单吃了点东西,我们经过商议觉得下午还是不能闲着,尽管如何防疫已经通过广播站广播了,但是还是担心覆盖面不够广,因为可能广播的时候有的会因为睡觉或者其他原因而错过了,因此我们决定分组去各个车厢去做宣传工作,一方面是为了宣传如何防疫,另一方面就是了解一下这些乡亲们的情况。
在宣传方面我们都做的很好,乡亲们也都很乐意去听,因为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觉得我们讲的很系统也很全面,很多都要了一份我们的资料说是回去之后也会告诉他们身边的朋友。并且很诚挚的对我们说了声:“谢谢”。在此期间我们也结识了挺多志愿者朋友,川大毕业生、一个基督教志愿者、他们纷纷留下联系方式,说是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打电话。那一刻感觉到:“我们都是一家人,中国人不论来自哪里的志愿者通过这次灾难走到了一起,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大爱!”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了解着这些四川老乡的情况。这些老乡大都是在外打工听说家里遭受地震,第一时间赶回家的人。整个车厢给我的感觉就是很压抑,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凝重,看着乡亲们的质朴与焦虑突然感觉到很心酸,凭什么他们在遭受着这一切不幸。
我所接触的大部分都是受灾不是很严重家人平安但房子大都已经坍塌,他们都是在第一时间联系到自己的家人,在铁路恢复运营之后想第一时间回到自己的家里。地震的那两天他们联系不到自己的家人都很着急,或许在那一瞬间感受到了与亲人的生死别离。但是我所接触的老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个从沙特阿拉伯回来的务工者,他们的工作是通过四川省中国石油公司介绍去的,签了一年的合同,经过中国驻沙特的大使馆的帮助,在合同期未满的情况下得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们都来自重灾区。和我聊的是一位北川的叔叔,据他所说,他的父母已经双亡,妻子的脊柱断了正在绵阳市一家医院接受治疗,我当时听了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对于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痛失双亲的人,却表现的如此冷静,我除了敬佩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让他感到慰藉的是孩子还在,或许妻子和孩子成了支撑他的力量。他说在他知道双亲都已罹难的时候已经哭了很久,已经几天过去了,是该坚强了,因为妻子孩子还等着他。他们还需要用坚强乐观的心态面对重建家园的希望。
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总是那么渺小和脆弱,但人总是能在灾难中艰辛的生存下来。祈祷这些乡亲们能够早日重建自己的家园。
从灾区回来的感受
小君
一、前所未有的团结
这次的地震真的是把中国人民的心团结到了一起,很多NGO和来自各地的志愿者参与到其中为灾区人民做了很多事情。在以往如非典,08年1月的南方雪灾,很多NGO只是发出了声音,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并没有参与其中,没有实际行动起来。而这次不同,NGO和志愿者团结在了一起,在第一时间奔赴救灾现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纷纷以实际行动听从政府安排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川当地人也说:“志愿者在这次救援行动中真的起了很大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志愿者,单靠政府是不行的。”
当地政府对此也是相当感谢,这些在四川各个地方各条街道醒目的横幅上就能体现出来。
二、灾区人民的坚强乐观的心态以及对重建家园充满着希望
我所接触了解到的灾民大部分是房屋受损严重,但家人都平安的,因此不存在失去亲人的痛苦。
但是房屋对于农民来说是很重要的资产,或许他们倾其一生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就花在盖一幢漂亮的房子上,但是仅仅几秒钟的时间,天地浑浊,他们一生的心血在刹那间成为废墟。
可是他们并没有一直悲伤的沉浸在失去家园的痛苦之中,而是坦然的面对,因为重建家园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的是他们对于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他们给我触动最深的一句话就是:“重头再来吧,日子还是要过的。”并且他们觉得不能完全靠政府的救助,重要的还是自救,比如我所看到的当地的灾民已经继续劳动,开始插秧收麦子了。
此外还有,孩子们在短暂惊恐后展现出来的坚忍乐观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他们在和我们交流的时候一直是笑着的,很天真的笑脸,我想经过这次灾难之后等以后长大了会有着比其他没有经历这次灾难的孩子会多一份坚定,不畏挫折的精神。
三、乡亲们的热情与感恩
凡是川籍人士知道我们是志愿者的不管是否受灾,都对我们过来四川支援四川灾民表示感谢。“谢谢”这两个字是我这些天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这两个字包含了四川人民的团结,也饱含了他们全部诚挚的感情。
我们在火车上认识路人一个家是广元的老乡,他知道我们是志愿者,便从火车上就开始帮助我们一起宣传防疫知识,下车一直帮我们拿东西,购买物资,让我们住到他在绵阳的一个妹妹家里。
有的大巴知道我们是志愿者的就不收我们的车费,说:“你们是过来帮助我们的,我们怎么还能收你们的钱呐!”
在我们去往从九龙镇到绵竹市的一辆面包车上,有一个小伙子一直和我们同行,但是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从我们与司机的对话中了解到我们的情况,下车的时候令我们诧异的是司机说他已经替我们把钱付过了。感动。
期间还有很多让我们搭载顺风车的好心人,有的不去我们要去的地方还会特意把我们送到我们想要去的地方。
我们去的群联村,有几户是被遗忘的角落,当我们要走的时候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谢你们来看我们。”
尽管再三拒绝,乡亲们仍然热情地给我们送来开水、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去吃饭,并且很感动的就是我们在去走访的时候,我们的临时“邻居”已经给我们在帐篷里安好了电灯和电插板。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年仅6岁的小男孩看到我们要走了,很慷慨的拿出了他的零食给我们吃,这对于一个灾区的小孩子来说有这种精神就很难能可贵了。
在绵竹九龙镇白玉村,有一个阿姨,我们一直在交谈,在她刚领完政府发放的物资时,拿出一部分吃的非让我吃,当然我是不会要的,但是我知道她们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感谢。
这些感动我不知道现在如何去回报,只能编成文字记在心里,他们的无私让我看到人性中最美的闪光点。
四、非重灾区和重灾区物资分发的差距以及受重视的不等
我们所在的第一个村子是绵阳市安县安昌镇群联村,这是一个房屋坍塌达到70%的村子,95%都已经成为危房,但是伤亡人数只有几个的一个村子。我所了解到的他们的物资仅有前几天发的几瓶水,三斤黄瓜,我们去的时候政府已经没有继续提供物质上的支援。据我所了解政府仅给他们这个村一顶民政救灾帐篷,搭帐篷用的彩布条都是乡亲们自己买的,有的觉得太贵就用塑料纸安了一个“临时的家”。地震发生已到第十天了,却没有一位领导到这里了解过灾情,无论是镇领导,还是县领导。这里成了一个被遗忘的世界,仿佛没有发生过灾难一样。“我儿子在西藏当兵十四年了,受了灾也没有回家,作为军属,本来是该给与一定的照顾的,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连看都没人来看过。”一位老大娘站在自家的废墟里说着说着就开始掉泪。“我们这里只是死人较少而已,可是你看看”,一位村民指着自家露了天的屋顶说,“我们的灾难一点也不轻,哪里是什么平安村?”他说“平安村”的说法来源于一位副县长。“政府根本就不管我们”,这是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但是我们到达的下一个村子绵竹市九龙镇白玉村,情况确不是这样,因为这是一个重灾区,房子100%塌塌,死亡人数达到100以上,因此政府相对重视,几乎每天都发放物资包括生活上的必备品,新衣服,锅,油,洗衣粉等等。
我觉得极为不公平的一点就是都是地震灾区,为什么差距这么大,第一个村尽管伤亡人数少,但是他们也是无家可归,受灾之后也同样没有钱去购买日用品,尤其对于被遗忘的世界其中比较偏僻的一角来说,他们的受灾程度并不比重灾区弱,他们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东西,只是希望知道只是有人去关心一下他们,知道他们的存在,使他们受创的心灵得到安慰而已。
五、灾民面临的问题
1、物价飞涨
据我们所了解,成都的物价总体上还是比较平稳的,但是有些是灾民特别需要的,比如搭帐篷的彩布条,以前是八元一米在地震之后翻了一倍,锅由以前的10元灾后涨到了18元。有的商家还囤积彩布条,等着价格再度上涨。这让我们感到寒心,他们在这个时候发国难财,良心去哪了?我也不知道物价局在这个时候发挥了什么作用。
2、居住问题缺少帐篷
因为房屋受损严重,只能住在很简陋的棚子里,感觉只要刮风下雨就会再次被摧毁。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老人的居住环境,潮湿的稻草上铺着一床单子,周围也是用稻草围成的墙,让人看了很是心酸。他们的年龄都应该是安度晚年,老有所养,但是他们确处于这种环境下,和城里的老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类似于这两个老人的状态还有很多很多。
3、蚊虫叮咬
夏天的蚊子越来越多,我们所在的三天就被咬了十几个包,况且他们要在这里一直生活。并且蚊虫叮咬是疫情传播的主要原因。
4、灾后重建问题
我们所到之处到处是废墟,几乎每一个灾民都在为重建发愁,而清理废墟,尤其是断壁残垣的清理,极为危险且没有大型的机械设备是不可想象的。
六、总结
回来之后,我发现我们活着的人,即使一无所有,也是世上最幸福的人,珍惜生活,珍惜身边所有的人。
劫难过去,永远也躲不过的是当地的那些百姓,他们要面对的,是一辈子的伤痛,我们志愿者一时的激情是容易的,持久的爱与关怀更琐碎,更需要耐心……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烈火中新生的凤凰,其羽更丰,其音更清,精神更其抖擞。经过这场地震劫难考验的四川人民,凭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全国人民的援助下,必将把一个更加美丽富饶的家园展示在世人眼前。因为,活着的人活的更加美好,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