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革命)让美圆回到美国
我们说,美圆超出一国货币而成为世界货币是二战的偶合:即欧亚内斥力导致的黄金和科技的外溢及它在美国的聚合。这造就了世界货币的内在基础和外在条件:就是过半的黄金储备使得美圆成了“天然”货币券(美金),而科技力量又保证在商品生产上取得利润制导权。这样双向合流使得美圆成为国际贸易的一般等价物,而各国货币与美国的联系汇率制(货币基金)使得美圆成为通用的货币。
但是我们说,在冷战期间也就是中国入常前后,亚欧大陆之间的直接贸易发展起来,使得美圆作为“唯一货币”的地位得到动摇(这正如黄金白银一统天下之前的一般等价物形态和之后的国家货币形态:a法郎+b马克+c里拉=X欧圆=Y美圆=Z人民币=N粮食=M石油)
在美圆作为国际货币的地盘不断缩小的情况之下:
首先是美圆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退却:在产业资本领域,资本集团通过压低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提高利润(相应的它也通过原材料控制和攻击竞争对手的劳动力成本来提高竞争力)在商业资本领域,资本集团通过压低产品(入)价格而提高商品(出)价格。
而在金融资本领域,则是提高利率差价包括汇率的波动来赚取超额利润:在欧亚大陆重回它们产业大国的过程中,美国作为中间商和高利贷者的地位不可避免的衰弱了。
但是,新的事物总是包含了旧事物的遗产基因,当我们回味纸币代表金银作为“强制发行”的货币“符号”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国际风云:即“科索沃”战争对欧圆区市场稳定性的打击,但是汇率的1:1前后的波动是巨幅放大了。人权问题(劳动力成本)产品质量问题(生产资料、环境成本)对中国制造的门槛,但是我们看到外汇储备和汇率的变动。在美圆不断贬值,而国际资本回归本国的过程中,美圆的数量和它的购买力日益呈现反向波动。
但是粮食和石油作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动力基础具有奠基性的地位,也就是它们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自然货币”特征。于是在黄金之后,美圆与粮油挂了钩,控制了粮油也就控制了货币发行权。扼住了粮油供应及它们的美圆定价体系,于是粮油成为利润最高的商品,美圆也重新占居国际贸易的大宗。而其他商品则维持初级产品的价格,其它货币也就自然重新处于初级货币的地位。
但是与之前的情况不同的是原材料拥有高额利润而高新技术产品拥有初级产品的价格违背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初级产品和军事技术维持的高额利润使得人们看到强盗经济(狩猎)的原形。因为初级产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之中,是一种原始经济,也并非一般流通货币、是与国民最低生活保障紧密相连的。它的流动性更多的是电子交易数据的光速变更,而不与实物生产发生直接的联系。
我们看到的是赤裸裸的掠夺,而武器又碰到核武器的终极悖论。
我们是回到零和游戏的原子时代呢?
还是前进到“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地球村时代呢?
电子信息时代让我们看到那些被掩盖的阴影,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