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台湾经济的管测
于宗先
《海峡评论》212期-2008年8月号
一、世界经济看台湾经济
2008年大自然的灾难不断降临到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暴风雨、海啸、大地震、森林大火、干旱不断的在各地发生,不仅夺走了成千成万的生命,使余生者流离失所,而且使已陷入全球性通膨的世界,更是雪上加霜。近四年以来,石油价格已暴涨了四倍多;谷物与原物料价格在一年之内也上涨了一倍多,至于建材也因中国同印度之崛起,大兴公共工程,也使其价格成倍的上涨。
另方面,世界各国的股市呈现一片惨绿,无论是已开发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无不联袂狂跌,从而联带地各国债券、期货市场也遭池鱼之映,价格下滑,交易量萎缩。凡在资本市场投资的客户,除少数投机客外,无不损失惨重。追根求源,美国次级房贷危机是全球金融失常的主要原因,而石油价格狂飙则是各国通膨日趋严重的元凶。
作为世界经济一环的台湾经济也不能置身事外。由于过去八年执政当局采取锁国政策,致使台湾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由于油价上涨幅度已够高,该调整而政府不准调整,直到十分严重才调整,使社会大众的感受更加强烈;复由于多年来一般社会大众的国民所得增幅有限,对于通膨率上升的感受格外强烈。虽然2008年5月20日政党再度轮替,新的执政当局所面临的经济情势并未稍见缓和,原因是一般社会大众对新政府期望太高,以为新人上台后,所有经济上的疑难杂症,都会药到病除。事实上,并非如此,所谓「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复加上国际经济情势突变,原看好的新兴市场不但通膨率升高,而股价也大跌;所谓金砖四国中的印度与中国也遭受严重的通膨,而且脆弱的金融体制也经不起国际金融风暴的袭击,致使其股价大幅跌落,而其经济前瞻也陷于风雨如晦的情况。
二、当前台湾经济呈现的现象
当前台湾经济正呈现:(一)经济成长有停滞的迹象,(二)通膨梦魇又压在心头,(三)金融危机迫在眉睫,和(四)自杀风气是对社会的无言抗议。
(一)经济成长有停滞的迹象
兹就台湾经济成长率而言,1991-1995年平均为6.8%,1996-2000年平均为5.7%,2001-2007年平均为3.8%。就最近17年而言,台湾经济成长率确在下降。在此期间,经济成长率之下降主要归因于民间消费支出欲振乏力,而民间固定投资又低迷不振。经济成长率之得以维持在3.8%至6.8%,主要靠输出的大幅成长,仅以2001-2007年而言,国内需求,对GDP成长率的贡献低于输出对GDP成长率的贡献。由表1可知,输出的贡献率平均为4.57%,而国内需求贡献率仅为1.59%。若就净输出贡献率而言,它也是高于国内需求,前者为2.25%,后者为1.59%。国内需求之不振,主要因为民间需求与民间固定投资均处于疲软状态。尽管经济成长率达3.83%,可是民间消费支出尚不及2%,故可想像到民间生活之艰困程度。
至于2008年台湾经济情势,根据行政院主计处预测:经济成长率为4.78%,可是到了六月、七月全球性经济不景气更加严重,不论已开发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股市均大幅下跌,而各地的暴雨所酿成的水灾更使人民生活雪上加霜。对于台湾下半年的经济情况,一般人多持悲观看法。
(二)通膨梦魇又压在心头
表现通货膨胀的指标通常使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因为消费者物价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而消费者物价中食物价格权数最大,占26.1%,其他尚包括衣着类、居住类、交通类、医疗保健类和教养娱乐类。单就2008年4月和5月与去年同月比较,均上涨9%以上。以2008年5月份而言,食用油上涨45.2%,涨幅为最大,肉类上涨18.2%,豆类及其制品上涨18%;其余各分类上涨幅度均超过12%。由于多年来一般薪资阶级及下层阶级的所得并未增加,所以对物价上涨之感受更加敏感。消费物价构成中,一般社会大众感受最大的为食物价格。所谓「人以食为天」,也就是这个道理。至于趸售物价指数,它与消费者物价指数密切相关,祇要趸售物价指数持续上涨,就会很快地反映在消费者物价指数上面。此次国际石油价格?涨与粮食价格暴升,都是先透过趸售物价的传递,然后再表现在消费者物价上。在过去一年趸售物价已上涨36.47%,其对消费者物价之影响可想而知。
(三)金融危机迫在眉睫
自2007年秋季以来,在美国发生的次级房贷风暴以来,即以电掣般的速度向世界各国扩散。本来一国房贷发生信用危机,多限于本国的范围,可是自全球化流行以来,次级房贷的危机,便经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包装,无形无臭地传送到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并成为各金融机构的不定时炸弹;而这些不定时炸弹也传递到台湾来。到今为止,在台湾,已有很多银行蒙受了算不清的损失,如表3 所示次贷风暴已连累到台湾21家银行、12 家保险公司;前者的总损失为259.48亿元,后者总损失为172.06亿元。事实上,它所潜藏的危机仍在发展之中。无论如何它们的损失很快转嫁到投资大众。在台湾已发生了连动债危机,上千万的投资大众遭受了损失。至于那些数不清的基金、债券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金融情势的不安定,直接影响到各国股市,不仅已开发国家的股价大幅滑落,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股价也天天惨绿。仅一年之内,许多国家的股价已下降了50%。在台湾,自2008年5月20日政党轮替,新政府上台以来,仅50天的时间,股价已暴跌24%,为东亚地区,除中国大陆外,台湾为下跌最严重的地区。即使社会大众所期待的两岸直航实现,对股市重振也无济于事。
(四)自杀风气是对社会的无言抗议
近年来,所谓M型社会已在台湾出现,富有者想尽各种办法免税、逃税、避税,然后购豪宅、超级豪宅,极尽奢华之能事;中产阶级已有十多年收入不增加,而生活水准日趋下降,使社会形成富者愈富,而贫者愈贫的景况。在十多年以前,传统产业外移,固使很多人失业,但前执政当局反而采取锁国政策,反对以开放观光旅游,来创造就业机会,以致失业率居高不下。不少走头无路的人采取以自杀方式解决生活,而近十年来,台湾的自杀案件,由个人而扩及全家,烧炭自杀、跳水自杀、跳楼自杀、夫妻相互残杀、自杀前先杀人等案件层出不穷。凡自杀的人大都是因为没有明天,而他们之所以连家人一起杀害,是怕个人死亡后,孩子因生活无着而受罪。这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台湾自二战结束后,未发生过的社会问题,而现在却不断爆发,执政当局不能等闲视之。
三、当前台湾的经济地位
(一) 台湾经济在东亚的地位
在1990年代以前,台湾在东亚地区确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明星,它的经济发展经验成为开发中国家效法的榜样,它的发展成就(包括高速的经济成长和均化的所得分配)被誉为是东亚经济奇迹。台湾人民到海外观光,多金而大方,受各国商店的欢迎;不论有无邦交,他们都知道亚洲有个富有的台湾。即使台湾同它们无邦交,但也受到无邦交国的尊重。可是曾几何时,到1990年代中期,两岸关系交恶,而台湾政府的黑金政治又被四处宣扬,致使台湾的声望日趋下降。
试看看自1999-2007年台湾的经济表现:在2000年以前,台湾被称为四小龙(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之首,不仅它的经济成长率为最高,而且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表现,也非常亮丽。可是自2000-2007年,台湾的经济成长却不及东亚地区的国家,也低于其他三小龙,表4可提供一个清楚的说明,例如1999-2007年台湾经济平均成长率为4.16%,其他东亚开发中国家(中国大陆除外)的经济成长率都高于台湾,即使印尼、菲律宾的经济表现也比台湾为佳。除了两岸政治关系恶化而无交集的原因外,在东亚地区,台湾是被边缘化了,尽管台湾与东亚家的贸易交往很频繁,可是「东协加三」、「东协加一」,都没有台湾的份。至于亚太经济(APEC)组织,在1990年代前半期,台湾在里面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台湾所提出的区域发展议案都受与会国代表的重视,可是近十年来,在APEC组织中,台湾政府所派出的政府代表,都受到杯葛。
(二) 台湾经济在两岸的地位
自1988年政府开放大陆探亲至1996年李登辉总统发表两国论,两岸民间交流顺畅。台湾在大陆人民心目中的份量高,因为台商对大陆的投资比较早,而且当大陆需要外资的时候,如1989年「六四事件」发生,所有西方国家,包括日本纷纷撤离大陆,独台商不仅继续留在大陆,且增加投资金额,它不仅为大陆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示范效果」,让西方的投资入又回过头来,对大陆投资。再就是台湾发展经验,无论是加工区、科学园区、财税法规、金融法规,对大陆的经济建构都产生参考的价值,尤其台湾中小企业在大陆上的经营方式对无经验的大陆中小企业也起示范作用。至于水果的栽培、花卉的培植、特种农产品的新式生产方式,在大陆都起了传播的效果。即使一般性服务,如婚纱照业、餐饮业,如方便面、豆浆店、足浴等在大陆也得到发扬的机会。
以上所述,都是过去的事。近七、八年来由于大陆起了很大的变化,不但经济成长率近10%,而人民所得也大幅成长,不少人民已有能力出国观光,而且受到各国的欢迎,从而也提高了中文在国际上的地位,孔子学院经联合国通过在各国设立后,仅仅两年多时间,世界上已有二百多家设立。相较之下,台湾不但在世界上的地位大不如前,而在大陆人民心目中的地立也起了变化,因为台湾的经济表现不能与十年前相比,而且前执政当局之「去中国化」不仅在分裂族群间的感情,而且也为大陆人民所不齿。
四、风雨如晦的台湾经济
尽管2008年5月20日政党又轮替,复又执政的中国国民党除对旧政府「概括承受」的高达五兆元的政府债务、成地方政府包袱的公共建设、迷失的教育改革、被戳伤的族群感情、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风气、贫富差距加大的M型社会形成的隐忧等外,还要肆应国际的金融危机,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及亟待解脱的民怨。
(一)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包括股市的低迷不振、股民损失惨重。尤其自今(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就职总统以来,本来看好的股市,会一扫过去的阴霾,重回9千多点,可是事与愿违,到7月中旬仅仅50多天的时间,股价却下跌24%,尽管政府想以四大基金护盘,但成效有限,每日股市仍然一片惨绿。同时次贷风暴的影响并未终止,它假借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包装,无法使人认识到它影响之广、之深。金融危机受社会大众信心强弱的影响很大。目前,两岸关系的积极改善,台商到大陆投资的松绑,允许陆资来台投资,扩大陆客来台观光,都会增强社会大众对实现未来愿景的信心。
(二)严重的通货膨胀
按传统的看法,消费者物价连续上涨4%,并不是严重的通膨现象,可是今天,一般社会大众的感受:即使4%的通膨率已使他们难以忍受,因为台湾已进入M型社会,过去八年来薪资阶级的收入并无增加,反而减少,故对于物价上涨特别敏感。如果经济成长率为4%,而薪资所得的增加也在3%以上,他们对4%的通膨率的感受就会很轻。
此次通货膨胀主要来自石油价格的大幅上升,以及粮食价格的暴涨,前者会转嫁到交通费、电价,后者会直接影响食物类价格。对于降低输入性通膨现象的严重程度,通常采取的措施为:大幅降低进口关税让新台币升值。同时要厉行全面性的节能计画,尽速完成核四电厂的兴建,使其早日发电。这些措施的功效,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执行态度,另方面取决于社会大众的配合程度。政府对于囤积居奇的商家,要严格取缔,对联合独占的进口商更要澈底解除,使市场发生自动调节的功能。
五、结论
值此国际经济严峻,国内经济情势紧张,人民所渴望的是有工作做、有饭吃、生活能够安定。因此对新政府的期望很高,也很急,而新政府面对沸沸扬扬国内舆论,更要坚定信心,不要乱了阵脚,也不要向恶势力低头,先要有计划地发展最能也最快创造就业机会的产业,如观光、休闲业;先让人民免于「50碳」的命运,再策划台湾应发展的,能有创新机会的产业。无论如何,在全球化的时代,对旧有的思维方式应检讨,不宜萧规曹随;对新的思维方式,要有前瞻性、包容性。祇要能与大中华地区经济结合在一起,就会有更大的力量解决台湾经济问题的机会。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