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跌回1998年水平并非不可能
楼市风声鹤唳已经有些时日,如今开发商的鬼哭狼嚎总算得到了中央的一丝安慰,可是普通百姓的心忧之痛何时解脱呢?正是在九成网友激烈反对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义无返顾地出台了救楼市的种种举措。尽管在民怨载道的情况,央府并没有公然与地方政府同流合污,在取消二套房贷政策等问题上没有明确表态,似乎仍然举棋不定,不知在为什么而犹豫。
但是,取消房屋交易税费这个政策是明确了的。这个政策是中性的,对购房者来说会有一定的实惠,因为此前的杂费实在太多了;另一方面对开发商来说也有好处,那就是刺激消费,但没有直接的补贴;再一方面,通过财政补贴方式直接补给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财政的窘境和诸侯们的怒气。这个政策恐怕是杀伤力、平衡度、有效性都比较适中的解决办法,符合这届政府一贯主张平和冷静的指导思维。
在内外形势急剧恶化的情况下,懦弱的中央政府竟然如此犹豫不决、缺乏魄力,实在令人担忧。要么悍然倒在房产商那边,赢得统治阶级的怀抱,轰轰烈烈地救一把房价,轰轰烈烈地死一回,早死早超生;要么毅然站到人民大众这边,赢得被压迫阶级的赞颂,坚定执著地打压房价,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结果偏偏选择了一条不偏不依的政策,希望左右逢源,恐怕最终会变成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固然由来已久,现在成什么体统了,中央抗不住地方的重压,久拖不决,迟迟不做决策,或者耍点小把戏,尽出温和的昏招、蠢招。从2006年开始至今的宏观调控每每调空,让中央很没面子,如今更是颜面扫尽。如果真的想扩大内需,何必搞那么多的手续脱裤子放屁呢,直接降价不就完了吗?如果房产泡沫早点辞破、慢慢刺破,总比突然爆炸好,经济崩溃的可能性小点,人民遭受的痛苦也会小点。
让人感到丧气的是,我们依然看不到央府关于降价的表态(早在8月份,我们罕见地听到央视促使房价的理性回落来维持房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声音),只听到“支持居民购房”的维稳之托词。如此遮掩,显示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巨大矛盾(这种矛盾,历代如此,无一幸免,都是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必然产物。中央与地方关系好,就其乐融融,共享统治成果;否则,就一拍两散,互相抬杠,直到诸侯践约称帝,军阀割据,动乱,然后重新统一),而处在这场国民财富掠夺游戏的主体——普通百姓却只能凑热闹看戏的份。前几年,地方政府和房产商赚了那么多钱,就算是今年以成本价卖,总的来说还是赚翻了、赚足了。
房价必然下跌,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无论怎么蒙蔽,都只是中央与地方玩的那套蒙眼睛骗鼻子的小把戏,已经不顶用。据联合早报报道:目前,中国房地产已陷入低谷,国际投行高盛的报告指中国房地产销售量较去年下跌64%,房价下跌4%。与此同时,由于海外市场需求下滑影响中国出口业,沿海许多出口型中小企业倒闭,加剧失业率上涨的风险。 原来,哭着喊着要吃奶的房产商的日子远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依然是锦衣玉食般的奢华,房价下跌才开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房价必将下跌,而且是长期下跌,个中原因自不必多言。现在问题是,中国房价到底要跌多少的问题,跌到什么样的水平才是底。国庆期间,我曾在博文《2010年底或是买房的较好时机》中指出,“如此,一、二、三线城市逐步如波浪般传导,最终导致全国房价进入一个长期慢降的过程。这恐怕是未来五至十年中国房产市场应有的局面——半年大降、三年慢降、再半年大降、再三年慢降,如此循环,依次减弱,犹如大小波浪一般交替着进行,推动房产市场的日益理想回归。只有房价调整到购买者的理想价位,房产市场的回暖才有可能。”
在此基础上,我将房价下跌归纳为三阶段:
1、跌回到2006.2007年的水平;
2、跌回到2003.2005年的水平;
3、跌回到1998.2000年的水平;
这三个阶段的房价理性回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依次进行的过程,需要5到10年甚至更长的漫长时间。目前,一些大城市已经差不多跌回了2007年上半年的水平,其他城市会紧急跟上。这是没有什么悬念可言的。因为2007年房价就很轻飘飘地逆势翻涨一倍,要跌回去也是很自然的。为了举办奥运会,中国央行发行的货币量差不多猛增一倍,人民币对内贬值一半、购买力下降一半,这也就意味着老百姓为了那个美丽的烟花大会,差不多拱手送出了自己一半的财富(这是通过通货膨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房价上涨一倍自然是水道渠成的事情了。如今,大量的基础设施闲置,国益困民益穷,通货紧缩时代也就不远了,房产价格缩水一半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那么,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面临诸多困境,房价跌回2003.2005年的水平,也指日可待。现在存在争议的是,第三种情形是否可能实现。许多朋友说,这第三种可能恐怕很小吧。我以为,房价跌回1998年房改前并非不可能。
十年前,在中国很少听到商品房这样的说法,那时叫福利分房,那时人们还不太习惯住房货币化改革的叫法。经过十年的折腾,一进一出,地方政府和房产商赚了,老百姓亏了,结果还是个零蛋,又回到十年前的起点了。现在十七大强调要加强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就要实现房屋的居住需要的回归。这为房价下降提供了最持久的动力。当前,经济危机加剧,,中国经济重蹈日本经济之覆辙,那么有什么不可能呢?日本房产泡沫而是不敢想象罢了。
随着金融危机的全球传播,美元的贬值是必然的,那么中国进口世界的许多大宗原材料产品价格必将进入一个急剧与缓慢交替下跌的漫长周期,这是房价急剧下跌的外部重要原因。而且,由于前几年的过度膨胀,与房产相关的产品与行业,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面临极大的困境,必须通过房价的持续下跌才能得以消化。就拿钢材价格来说,最近十年来的波动是很大的,最近一段时间就已降了一半,钢材产能过剩问题还是需要国内消化,国内消化还是要房产市场拉动,还是要房价的继续下降来保证整个相关产业的正常运转。
在制造业极度不景气的情况下,特别是代工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倒闭潮还将向更广阔的地区(从沿海到内陆)蔓延,失业大潮不可避免。加之,土地改革的实施,几亿城市务工人员向农村地区的回流,使得房产市场的潜在需求急剧下降。商品房供过于求的局面在未来十年内不可能扭转。
十年来,住房货币化改革,打着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伟大旗帜,干尽了掠夺国民财富的勾当,如今是该寿终正寝了。从那里来,回到那里去,这其实一点都不过分。我的博文《房价上涨事出有因,房价下跌实属必然》已大致粗略讲了住房货币化改革与房价上涨的关系。还是重申我的那句老话,“买房如拣白菜的时代已经不远了”,大家可得撑住。千万别在这个节骨眼上,被那帮买办阶级骗下了水,永世不得翻身啊。
黑居易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ijuyi2008
黑居易邮件:[email protected]
黑居易浮槎垂天群:6868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