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0:59北京时间 04:59发表
中国玩具出口企业今年倒闭过半
中国玩具
中国玩具生产缺乏创新产品与名牌
中国海关的数据说,今年1至7月,出口不到10万美元的玩具企业为1574家,比去年同期净减少了3千6百多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2.7%。
中国海关总署本周公布了中国进出口总值逼近2万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约25%,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都有相同幅度的增长。
不过,令人关注的一组数字是中国的玩具出口情况。
玩具出口额头8个月虽然仍有51亿美元,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个百分点,大幅回落了近22%。
倒闭原因
中国海关的报告说,玩具属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
今年以来,由于国内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加速升值、融资困难、出口退税率下调,加上国外检测费用增加,都是导致中国玩具企业大规模倒闭的原因。
虽然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中国对美国、香港、加拿大等地的玩具出口都呈下降趋势,但是对欧盟的出口1至7月却仍然增长了11%。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欧元区经济出现衰退迹象,下半年中国玩具企业对欧盟的出口是否还能保持增长势头。
前途
因为玩具以往只停留在低层次加工阶段,产品的附加值低,像塑料玩具和填充玩具等等,所以对国外的技术和设计非常依赖。
中国玩具乃至中国产品要走出这一来料加工阶段,就必须创新、在安全环保和检测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上摆脱以往的"廉价"形象,成为市场上的精品。
……………………
2008年10月1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7:48北京时间 01:4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再有港资企业关闭广东工厂
东莞工厂
业界预料未来一段时期还会有更多的工厂倒闭
一家生产小型家用电器的香港公司百灵达关闭在深圳的工厂,估计可能导致1700人失业。
百灵达在周五(17日)晚上发表公告称,其位于深圳的附属公司过去数月经营持续出现亏损,
由于难以从银行或其它途径取得融资,故决定自10月20日结束在深圳西乡厂房的业务。
根据该公司年报显示,百灵达在香港和中国大陆共聘用了1750名员工。
百灵达的通告指出,如果内地附属公司资不抵债,有可能被清盘。
百灵达集团大多数的产品销往欧洲,北美,亚洲,中东,澳洲及新西兰。
倒闭风潮
在劳工成本增加、人民币不断升值、欧美市场萎缩等不利因素拖累下,广东近来不断有大型工厂倒闭。
在星期六(18日)香港合俊集团倒闭引发广东东莞7000工人追讨欠薪事件初步得到平息。
东莞樟木头镇政府承诺在两天内垫付所有欠薪,当局周六上午已经向合俊在当地两家工厂的所有工人发放了8月份的拖欠工资。
香港工业总会荣誉主席梁君彦早前表示,今年初中国实施《劳动合同法》时,他们已经估计珠江三角洲会有超过1万家工厂倒闭。
梁君彦说,全球整体购买力被削弱,中小型企业未来一到两年间的订单将大量流失,工厂倒闭超将会持续发生。
……………………
……………………
上半年 7万厂家关门
【大陆新闻组北京16日电】在国际金融海啸的巨浪冲击下,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遭重创。美联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金融海啸令欧美等国对玩具、日常用品的需求量劲减,外国厂商纷纷取消订单,中国各厂房损失惨重,进出口受冲击,中国将引发工厂倒闭潮。国家发改委早前已透露,今年上半年已有近 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逾2000万人被解雇,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2008-10-16
……………………
秦皇岛港 积煤800万吨
【大陆新闻组广州16日电】全球经济不振导致电力需求下滑,也连带使得煤炭需求减少。据秦皇岛港务股份有限公司信息,至10月13日,该港存煤量即使小幅回落至810万吨,但仍比去年同期500万吨的存量高出很多。据21世纪经济报导消息,这些煤炭从今年7月底、8月初开始积压,至9月21日达到了历史存量最高纪录889万吨,已接近秦皇岛港核定900万吨的最高储煤量。
秦皇岛港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煤炭输出港,煤炭吞吐量约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50%左右,是中国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一直有煤炭市场「晴雨表」之称。从2001年以来,秦皇岛港见证屡次「煤荒」,往往都是供不应求。据报导,由于担心奥运期间电煤运输紧张,从今年6月开始各地大批抢运电煤,导致各地煤炭库存大增。
2008-10-16
……………………
东莞樟木头最大玩具厂 倒闭
合俊玩具厂周转不灵 老板失踪 数千工人上街头 政府贴公告安抚
樟木头合俊玩具厂突然倒闭,不少工人15日晚仍然聚集在工厂门前。【取材自南方都市报】
【大陆新闻组广州16日电】东莞樟木头最大玩具厂——合俊玩具厂惊传无预警倒闭。「就是在昨天,我们都还在工厂里上班,但今天工厂突然就倒闭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许多工人有些手足无措。南方都市报报导,合俊玩具厂数千员工有人自从8月起就没拿到工资,昨日纷纷走上街头;合俊集团高层们多数关手机,集体蒸发。无独有偶的是,惠州博罗县一家港资印染厂也倒闭、欠薪,上百员工日前堵路讨薪,惊动公安驱离。
报导说,不单东莞的工厂倒闭了,合俊厂在其它地方的工厂也同时倒闭了。
据报导,昨天下午,合俊玩具厂已经被封了,员工不能随便进去,厂门口围满工人。工厂大门上贴著一份政府「通告」安抚工厂员工,称政府已经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尽力解决员工的工资问题。
昨日,也有不少供应商闻讯而来,抱著一丝希望守在工厂门口。一供应商称,合俊的老板是11日离开工厂的,一直到13日均未露面,当时一些香港的管理人员还在。14日,工厂的管理层突然都「消失」了。15日晚12时左右,樟木头法院开始封厂。
该供应商透露,听说合俊的老板在福建的金矿亏损,资金方面出现了问题,还欠了不少供应商的货款,「据我了解,有一个供应商被拖欠了近2000万,并且还有许多小供应商。」
合俊玩具厂是香港上市公司合俊集团的主力工厂,年销售额超过7亿港元。该集团鼎盛时期在广东东莞和清远共设有4间生产工厂,厂房生产面积达10万平方米,集团雇员1万人左右。
目前合俊在东莞樟木头有2家主力工厂,员工总数约6500人;在广东清远也有工厂。该集团15日已在香港宣布停牌。
另外,惠州博罗县一家港资印染厂,因无力经营倒闭,拖欠工人百余万工资的香港老板日前突然失踪,百余名工人14日堵塞公路追讨欠薪,警方拘捕十余名工人。
2008-10-16
……………………
东莞鞋厂关门 600人堵路
老板卷款潜逃 欠薪2个月 员工上国道怒吼「还我血汗钱」
大批鞋厂工人围著政府官员,要求当局协助追薪。(网络图片)
【大陆新闻组广州18日电】珠三角工厂倒闭成风,「还我血汗钱」怒吼此起彼落!继合俊玩具后,东莞亦有一间鞋厂倒闭,老板卷款潜逃,600多名遭欠薪2个月的工人前日围堵国道抗议。
倒闭的十方鞋厂位于东莞东城牛山外经工业园。14日工厂老板及高层管理人员突卷款而逃,800多名工人被拖欠至少2个月工资。
其中600多名愤怒的工人前日在工厂大门挂上写有「还我血汗钱」的横额抗议,数十名被拖欠数十万元的供应商情绪十分激动,一度企图冲入办公楼内,并且与警方发生冲突。
之后,600多名工人走上国道堵路,东城区劳动局派员到场安抚工人,承诺若老板7天内不回来,当局将拍卖工厂设备以支付工人工资,工人始返回厂内。
据了解,鞋厂女老板丈夫的另一鞋厂上周亦倒闭,供应商其后跑到其妻的鞋厂,敲盆打鼓追讨货款。
另外,广州白云区一家韩资物流公司发通告称将停业整顿1个月,逾百名加盟商担心老板卷款潜逃,前日往公司门口堵路,要求老板退还总数约200万元的押金及货款。
而虎门1间超市日前亦突然倒闭,老板卷款失踪。经过当局协调后,由原承包人垫付员工的13万元欠薪。
2008-10-18
……………………
硅谷掀起裁员潮英国《金融时报》理查德?沃特斯(Richard Waters)、克里斯?纳托尔(Chris Nuttall)旧金山报道 2008-10-20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一股裁员潮开始在硅谷蔓延,此际加州硅谷地区高科技创业企业招牌式的乐观气氛,已在金融市场的溃败中转变成悲观情绪。
情绪的迅速逆转,重新唤起了人们对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的记忆。
然而,企业家们裁员的举动表明,他们比第一次互联网大动荡时更务实了,那时,许多网络公司都对市场低迷反应过为迟缓。
上周裁撤了40人(总共100名员工)的在线广告网AdBrite的首席执行官埃基·范洛(Iggy Fanlo)表示:“必须立即实现盈利。我们将进入困难时期,我决定进行大幅、迅速的裁员,这样我们就不用再裁一次。”
加州蓝筹风险投资公司之一的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本月召集其资助的所有公司老板参加了一场关门会议,这场会议突显了硅谷气氛的转变。在欢迎与会企业家们演讲的第一页幻灯片上,展示着一块墓碑,上面写着“好时光安息吧”。企业家们还被告知,要像花最后一块钱一样对待每一块钱。
……………………
中国应出台政策遏制经济下滑:高善文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2008-10-20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的恶化速度比我们在几个月之前的估计要来得更快。尽管其背后的原因可以找出许多,但较为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深度冻结,其影响正在全面地扩散开来。进一步考虑到9月下旬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越来越可能导致一场大范围的经济衰退,并将在明年开始影响中国出口部门的表现,看起来中国经济急速下降的势头还会维持几个季度。
今年三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可能已经低于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再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过去几个月的暴跌,通货膨胀的风险已经大大消退,明年出现轻度通货紧缩的风险值得担忧。
加快降低基准利率水平并鼓励银行发放信贷无疑十分重要,但考虑到货币政策操作具有相当长的时滞,对于遏制经济短期内的快速下滑势头而言,这显然不够。更值得警惕的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具有顺周期的波动倾向,在经济下降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会抵消中央银行的许多努力。在未来几个季度,这一情况是否出现值得留意。
基于中国稳健的财政状况,应当出台有足够力度的财政刺激方案。考虑到明年出口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现状,财政刺激的规模也许应该设定在经济总量的2-3%之间,并视经济数据的进一步发展而调整。
需要避免的局面是:短期内的刺激力度不足,并被迫在未来不断追加刺激规模——这样实体经济和银行部门受经济下降的冲击和损害可能更大。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扩大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来刺激内需对于中国并不陌生。并且由于发展水平的原因,中国的基础设施仍然存在许多欠账,例如在城市公共交通、铁路、电力传输、医疗服务、环境保护、基础教育等领域。不过,尽管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大幅度下跌,如何确保长期的基础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安全仍然值得考虑。
从扩大消费需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角度着眼,也可以考虑(至少是临时性地)降低居民的税负水平,例如通过调整边际税率、提高个税起征点等方式;同时还可以考虑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财政转移支付。
十分清楚的事实是,在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扩大中国国内需求的政策对于稳定全球经济具有积极意义;在基础设施投资之外,要真正扩大中国的消费需求,需要考虑启动和搞活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在最基本的层面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深度冻结来源于去年积累的价格泡沫的破灭。在住户部门的杠杆比率、银行的风险暴露以及累积的供应过剩等方面,中国的问题似乎不很明显,这与美国正在破裂的房地产泡沫有重要的差异。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泡沫当然可以听任其自生自灭,由此推动行业整合也在所应当,房价的下跌也会受到许多人的普遍欢迎,但在目前的国际国内情况下,及时进行政策干预看起来确实有必要。
降低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负、进一步降低住房按揭的利率水平、清理和取消此前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限制性措施(诸如第二套住房的惩罚性利率)等无疑是重要的,考虑到增加住房购买能力的目的,还可以考虑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允许居民将住房按揭的月供支出(至少其利息部分)从所得税前进行扣除。
总之,外有金融风暴、内有地产冻结,中国经济正在遭遇的挑战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在这样的局面下,强有力的政策响应至关重要。从中国财政、银行、企业、住户等各部门的基本情况看,经济在结构层面的失衡并不严重,也没有明显的内外脆弱性,因此目前所出现的困难局面应该是短期性的。如果财政货币政策操作得当,并配合必要的解冻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中国经济完全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出现反弹,并重新回到正常的增长轨道上。
……………………
更新: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2008年10月20日10:00
中国今年前9个月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9.9%,增速大大低于上年同期,显示人民币汇率保持高位、股市暴跌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而鉴于中国官方迟迟未能拿出勇气和魄力来迅速果断明确地终止人民币升值步伐和切实有效地稳定股市,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此前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可能卷土重来,投资者信心也将丧失殆尽。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今年前9个月GDP较上年同期增长9.9%,增速大大低于上年同期修正后的12.2%,也低于今年上半年的10.4%,但高于2008年全年8%的增速目标。
中国2007年GDP修正后较上年增长11.9%,增速快于2006年最终修正后的11.6%,也大大高于政府设定的2007年8%的增长目标,为1994年以来最高年度增速。
同时,今年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4.6%,低于8月份的4.9%,为今年最低增速。不过,这仍然是物价连续第22个月处于实际负利率之中。
中国CPI曾在今年2月份创下8.7%的近12年来的新高。CPI的前一个高位为1996年5月份创下的8.9%。
统计局数据还显示,今年前9个月CPI较上年同期增长7.0%,增速虽然低于前8个月的7.3%,但是大大高于2007年前9个月的4.1%,也大大高于政府设定的4.8%这一2008年全年增速目标。
中国2007年CPI月度增速最高为当年11月的6.9%,最低为1月份的2.2%;2006年CPI月度增速最高仅为当年12月的2.8%,最低为3月份的0.8%。3月份0.8%的增速也是32个月低位。
中国2007年全年CPI较上年同期增长4.8%,增速大大高于2006年的1.5%,也明显高于政府设定的3%以内的2007年调控目标,创下1996年以来的最高年度增速。中国2006年全年CPI仅仅较上年同期增长1.5%,增速大大低于政府设定的3%的目标,也低于2005年全年1.8%的增速。
相关阅读
前中国人大委员:中国2008年GDP增速可能放缓至10% 2008-09-29
中国国家发改委官员: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不会大幅放缓 2008-09-18
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2008-07-17
中国2008年燃油补贴可能会达到GDP的1.2%-世界银行 2008-06-19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预计第二季度经济增速加快,物价回落 2008-05-09
……………………
中国将采取更多措施提振经济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0日08:29
周日公布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报告显示,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走软拖累,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此次会议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
上述结论表明,中国需要采取更多的经济提振措施,作好第四季度经济工作,其中包括提振疲软的房地产市场和陷入困境的出口市场。
会议还重申了中国政府保持国内资本市场稳定,抵御海外金融危机的决心。
此次会议于上周五举行,但国务院在政府周一公布中国第三季度经济数据之前才公布了会议结论,这可能预示经济数据或将不如预期。
国务院称,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给中国经济造成了新问题。
国务院在发布在政府网站上的一份公告中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资本市场持续波动和低迷。
公告称,中国应在2008年第四季度削减针对住房交易的税收,以推动住房买卖。
此外,中国还应加大投资力度,例如加快5月12日四川地震后灾区的恢复重建,抓紧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的建设。
国务院称,中国应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
广告
同时,中国第四季度还应提高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附加值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以保持中国国际收支平衡。
国务院还称,中国将维持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公告表示,中国已经控制了消费者价格的增长,但仍应警惕物价上涨,并积极推进 格改革。
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较上年同期增长9.5%,低于第二季度10.1%的增幅。
中国将于格林威治时间0200公布第三季度经济数据。
J.R. Wu
相关阅读
中国石油需求增幅年底前预计将放缓至4%-新华社 2008-10-16
中国经济放缓拖累大宗商品消费 2008-10-16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放缓可能预示资金外流 2008-10-15
中共全会提出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8-10-13
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中国的状况基本稳健安全 2008-10-13
危机打击“金砖四国”消费者 2008-10-13
……………………
中国玩具厂商成全球危机牺牲品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0日09:15
合俊集团(控股)有限公司(Smart Union Group Holdings Ltd.)表示,公司已申请破产,正开始进行清算。由此成为在美国经济下滑和全球金融危机中沦为其牺牲品的首批中国企业。
这家在香港上市的玩具及娱乐产品公司上周五发表了一份声明,称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已经委派临时清盘人对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进行清算。声明没有透露清盘的原因,不过中国媒体称,此举源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美国和欧洲消费开支放缓。
据中国媒体报导,该公司上周五关闭了在广东省东莞市的两家工厂,引发了大约6,500名被拖欠工资工人的抗议活动。新华社报导称,自8月份以来工人们就没有拿到工资了。
东莞市樟木头镇副镇长徐鸿飞说,这两家玩具企业突然倒闭是由于受到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新华社援引徐鸿飞的话说,在合俊集团股票上周三被停牌后,流动资金出现很大问题。他说,两家工厂工人的工资从今年8月份开始被拖欠。
广告
新华社报导称,这两家工厂所在的东莞市樟木头镇的当地政府已经筹措了人民币2,300万元(合340万美元),开始为工人垫付工资,以便平息工人们的怒火。镇政府称,工厂老板已经不知去向,这也是令工人愤怒的原因之一。
上周早些时候,新华社援引中国海关总署的报告说,今年前7个月,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和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中国玩具出口企业减少了一半。
据海关总署的报告,2008年1至7月,中国具有玩具出口实绩的企业为3,507家,较上年同期减少了53%、即减少3,631家,其中多数为出口额不足10万美元的小型企业。
Norihiko Shirouzu
相关阅读
中国将采取更多措施提振经济 2008-10-20
香港曾荫权:预计GDP将下滑,但香港经济没有陷入衰退 2008-10-16
危机打击“金砖四国”消费者 2008-10-13
美国市场动荡在亚洲掀起连锁反应 2008-10-01
全球经济形势黯淡 2008-08-15
……………………
世界感受中国经济放缓之痛
2008年10月21日09:22
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正在以快于大多数人所预料的速度冷却,在发达国家遭遇金融危机之际,对于那些希望中国需求有助于保持全球经济平稳增长的人来说,这不啻是当头一棒。
Reuters
上海一处建筑工地的拾荒者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宣布,中国经济第三季度较上年同期增长9%,增速低于第二季度的10.1%和第一季度的10.6%。中国今年截至第三季度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9.9%,鉴于经济增长放缓的势头仍在持续,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有可能自2002年以来首次低于10%。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对记者们说,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许多国家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造成了严重打击,中国也不例外。
自9月份以来中国已经两次下调利率,近期坏于预期的经济数据有可能使政府加速出台更多刺激措施,以延续经济增长。许多经济学家目前预计,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降至8%,这将是中国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德国的机械制造商、日本的建筑设备生产商,到全球各地的原材料供应商,那些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获益的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大宗商品价格最近几周大幅下挫,原因是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以及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前景都不太看好。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突出表明,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增长,但中国经济的规模尚不足以使它独力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中国的人均收入仅排名世界第100位,以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经济只占全球经济的6%。即使是按许多经济学家所锺爱的购买力平价指标衡量,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也只有10%左右。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说,中国能够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推动因素,但对世界经济影响更大的是其余那90%的经济。此外,虽然中国的金融体系依然大体未受当前信贷危机的影响,但中国显然也有自己的问题。拉迪说,所有方面都在朝不利于经济继续增长的方向发展。
随着美国和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的需求下降,出口增势正在迅速减弱。而此时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又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另一不利因素。虽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继续快速增长,且消费者支出一直保持了良好势头,但总体经济增速看来仍有可能放缓。人们曾将8月份经济增长率下降归咎于北京奥运会期间大批工厂被临时关闭,但经济增速在9月份继续减缓则表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更为广泛。
当然,以世界标准衡量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是相当高的,而且很有可能继续保持在这一水平。但国内需求尚不足以取代美国市场需求对中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中国13亿人去年的消费额约为1.2万亿美元,而美国3亿人的消费额就达到了9.7万亿美元。
中国依然是一大净出口国:以今年1至9月为例,中国的出口高于进口1,810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说,不能只看经济规模,中国仍然是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中国因素对减弱当前危机的负面影响能起点作用,但起不了太大作用。
那些出产原材料和生产建筑设备等中国所急需产品的国家一直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获益匪浅。以德国为例,它之所以能持续占据世界最大出口国的宝座,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它的对华工业设备出口。
据德国方面的统计,今年前7个月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机械和机械零部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中国在机械设备方面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德国第二大出口市场。VDMA工程协会的经济学家奥拉夫?沃特曼(Olaf Wortmann)说,中国有强劲的内在需求,他认为,即使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德国对华出口增速也能维持在百分之十几的水平。
鉴于眼下全球整体不景气的局面,这是个好消息。不过中国的需求也有其局限性。中国是德国工业设备的一大买家,但买进的其他德国产品却并不多。总体来说,中国只是德国第11大市场,占去年德国9,690亿欧元出口总额的3%。这显然不足以带动整体经济:今年德国的增速下滑至2%以下,明年很可能会降到零。
由于从中国的快速增长中获益的主要是与建筑和投资周期有关的企业,眼下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对这些行业造成了严重损失。随着房屋销售的下滑以及开发商纷纷削减新建项目,建筑用钢材、水泥和铜的需求走软。中国国内钢材价格近几周大幅下挫,一些规模较小的生产商接连倒闭。在新加坡上市的钢铁企业中国金属(FerroChina Ltd.)由于无法偿还债权人的债务,于本月早些时候被接管。
甚至是在机械出口行业,各企业也注意到了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德国阿恩斯贝格市Desch Antriebstechnik GmbH公司的执行董事盖尔克(Uwe Geilker)说,中国已经成为该公司齿轮、冲压件、离合器等零部件越来越重要的市场。不过,今年该公司的出口订单大幅减少。降幅最大的是美国的订单,其次是欧洲国家的订单。尽管中国等亚洲国家的订单尚未减少,但也并没有弥补整体订单的下滑。因此盖尔克说,该公司预计明年的收益和出口额会停滞不前。
中国的放缓正在迫使亚洲邻国进行调整。日本大型化工品厂商Tosoh Corp.已经将聚氯乙烯(即PVC,一种塑料建筑材料)的产量从9月份降低了15%。这是该公司10年来首次采取这种措施,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需求大幅下滑。
曾有一度,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对日本机床的订单帮助该行业抵消了国内和欧美市场的疲弱。不过,据日本机床生产商协会Japan Machine Tool Builders' Association的数据,来自中国的订单今年连续下滑了3个月之后,9月份更是减少了24.6%。日本最大的机械制造商Komatsu的股价较6月份的高点下跌了近70%。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说,他预计国际金融危机会对外商投资和出口带来进一步的冲击。这两个领域也是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不过,通货膨胀率已经从2月份8.7%的高点大幅回落至4.6%。这样政府就有了余地可以将政策转向保增长,官员们也表示将会出台更多的措施。
李晓超说,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中国有能力避开这次的冲击;中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构性和产业政策都有较多的调整余地,因为中国的储蓄率高,银行系统现金充足。
国务院周日晚间发表声明称,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除了进一步的降息和对出口商减税之外,分析人士预计政府还会把基础设施和房市作为增长的推动力──与1998年中国政府为避免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而采取的措施类似。
韩国石化企业SK Energy Co.发言人Kim Woo-kyung说,尽管中国政府表示将努力推动经济增长,但仍需要一段时间实际需求才会增长。今年1-8月份,该公司对华石化产品出口量减少了35%。她说,SK Energy Co.指望中国市场能做到的就是需求不会进一步下滑。
Andrew Batson / Ian Johnson
(更新完成)
特写:东莞合俊玩具厂关闭後,工人们何去何从?
2008年 10月 20日 星期一 15:5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记者 John Ruwitch 编译 郑及游/石冠兰/李然
路透东莞10月20日电---如同成百上千万的其他中国青年一样,于娟(音译)四年前离开中国内陆的家乡,怀揣致富梦想,只身来到东部沿海工厂务工.
当时,四川达州的同乡告诉她,东莞有出口企业在招工.
这家来自香港的合俊玩具厂规模大,待遇好,且不拖欠工资,更令于娟和其他工人倾心的还有一点,即其集团公司在香港上市.
她说,"当时我们之所以认为它是好企业,是因为它在香港上市."
然而,合俊集团(2700.HK: 行情)上周五已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自行清盘申请,而法院已就此委任临时清盘人.
当地媒体称,此前合俊集团亦不断做出努力,如关闭较小工厂,以应对恶化的出口环境.尽管如此,它的战线依然过长,全球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忧虑,令市场需求状况不断恶化.今年夏季的水灾亦为其带来巨大的损失.
合俊集团的破产让一些工人看到,这个行业的状况是每况愈下.
最近数年,内地收紧信贷、劳工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减少以及更严格的测试标准,令曾经辉煌的广东等地出口商在经营上面临巨大困难.
现在,信贷正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而紧缩,中国南方的工厂为获取利润微薄的订单,展开的竞争愈加激烈.
于娟和其他大约7,000个工人被告知,短期内他们将拿不到工资,于是数百人上街抗议,很多人怀疑:如果连看上去基础这麽好的企业都破产倒闭,那当前状况下其他哪家企业会是安全的呢?
已在合俊玩具厂工作过三年的工程师曾扬文(音译)说道,"太可怕了,以前关闭的工厂都是小型的,这次却是第一家大型的工厂被关闭."
**金融海啸**
香港工业总会上周向其会员发送调查问卷,以估测此次危机的范围及深度.
香港工业总会称,"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香港本地银行收紧了对香港企业的信贷.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受到严重打击,并遭遇流动性问题."
香港企业支撑了广东经济的繁荣,而广东经济发展又成为中国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信贷收紧与订单不足将必然造成更多工厂关闭和工人失业.
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有多少出口商没有陷入困境呢?几乎没有."
据新华社报导,另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小型家电生产商--百灵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326.HK: 行情)周一起停止其中国附属公司--百灵达实业(深圳)的运作并解聘1,500名工人.
对于于娟、曾杨文及其同事这些遍及全国的普通工人们来说,工厂纷纷关闭意味着什麽,目前尚不明朗.
珠三角的工厂老板们近年来一直抱怨招到并留住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非常困难.那说明对于合俊集团及其他破产工厂的工人来说,想继续在珠三角工作或还有希望.
于娟的一些同事对于找到新工作并不过分担心,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就业市场已经很糟糕并且必将进一步恶化.
33岁的李和平(音)和他32岁的妻子高向荣(音),则准备利用刚刚失业的机会回到阔别两年的家乡四川,看望他们12岁的女儿和九岁的儿子.之後他们将重返广东.
"我们可能会在明年春节前回到这儿,重新找找工作.这很困难,但我们别无选择."李和平说.
工程师曾扬文则表示,如果能找到工作的话会留在广东,如果找不到他就回江西老家.
34岁的工人吴晓红(音)的打算也差不多.
"我没有别的要求,只要工资水平一般就可以了."她说.
怎麽能保证下一家公司不会倒闭呢?
"那就听天由命了."她说.
就在合俊工厂外,其他工厂的招工人员正在分发传单、张贴招工启事.
"他们也受惠,我们也受惠."一位附近电子设备工厂的女士称.她正在合俊工厂外的 上贴招工广告.
但她又怎麽能向有意向的工人保证,这些职位有所保障呢?
"在这种环境里,谁又能做保证呢?"她反问道.(完)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