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套节目 《中国法治报道》栏目
2008年10月26日19点30分播出
《高等学府中的学术腐败 杨帆事件调查》
记者:史伟、聂继承
主持人:近年来却屡次出现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行为。最近中国政法大学对本校两位卷入学术抄袭事件的金仁淑和杨帆教授,做出停职检查、听候处理的决定。从而引起了多方的关注。
画外音:今年三月二十六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收到一封电子邮件,邮件中揭发了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金仁淑2004年出版的《21世纪中国跨世纪人力资源战略》一书严重抄袭,杨帆教授经过核对,发现全书十八万字中,第一章至五章的全部内容、前言和三百多个索引和大连地税局第三稽查处处长王德君的博士论文重合,全文抄袭,连索引的顺序都一样。而该书中并未提及王德君的名字。
杨帆:所以我就及时地,我完全是履行我的、职务的、我的责任。我不能够不向学校反映这个情况。
画外音:中国政法大学学校专家组,对金仁淑的著作进行了核实,结果证实金仁淑前五章十万字,与王德君的博士论文完全一样。后几章还有七千一百字与其他十几篇文章雷同,中国政法大学认定金仁淑学术论文为抄袭。
然而,这起学术腐败事件,并没有很快得出结论,金仁淑又反过来检举杨帆大搞学术腐败、抄袭论文等问题。记者从政法大学了解到,金仁淑举报杨帆共包括五项内容,文字资料有上百页,中国政法大学经过调查后最终认定:
不予受理杨帆的一稿多投、署名为第二的论文剽窃查无实据,杨帆不构成剽窃。
本以为此时告一段落了,然而2008年10月2号,杨帆和金仁淑突然被学校通知“停职反省”,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记者对校方进行了询问。
(电话采访)
记者:杨帆是一个举报者,咱们现在对他定性处理,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中国政法大学宣传部部长刘长敏:就是继续维持原来停职的一个处理,等待学校最后的处理结果。
记者:杨帆和金仁淑他们俩分别停职的原因是什么呢?
中国政法大学宣传部部长刘长敏:肯定两个人都有问题,而且问题的性质不一样。他不会因为是单一的一个原因。
画外音:此次事件之所以倍受舆论关注是因为学术剽窃近年来已不是个别现象。
1992年7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出版了自己的专著《语言的文化阐释》。然而这本书刚刚问世不久,北京师范大学的伍铁平教授便发现该书存在着大量抄袭现象。伍铁平说:“申小龙剽窃了近40个人的论著,剽窃内容数量达到一本书的56%。”
1997年,一位学者检举原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胡黎明当年的博士论文也存在剽窃现象,后经该校资深专家组鉴定,其内容至少抄袭他人14篇相关学术论文。
2000年6月,原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系副教授郧建国发表在该校1999年第2期自然科学版学报上的一篇文章,其内容剽窃了天津大学一位博士生的论文,其中大约有90%的内容是完全雷同的。
据了解,仅在2001年一年中被媒体公开曝光的学术剽窃事件就有十几起之多。
主持人:在揭露一个又一个学术不端行为的同时,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因为并没有看到学校对这些抄袭者实施相应的惩戒措施。那么涉嫌学术剽窃、学术抄袭,应该向哪举报、怎么举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长期从事反学术腐败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
(现场采访)
记者:像这样的学术纠纷在每个学校的处理,是不是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
张鸣:它一般都是学术道德委员会。由委员会来处理,都有这么个机构。但基本上这个学术道德委员会,多数学校都是停摆的,没有人来运作。
记者:不服的话,可不可以继续再往上申诉?
张鸣:应该可以申诉,教育部还有一个,可以申诉。但是我觉得,目前还没听说过谁申诉过。而这个事实际上很好认证,它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你抄袭不抄袭,拿出来一对就完了。
记者:举报有没有一套自己的举报办法,在学校里边?
张鸣:没有一套举报办法,实际就是你要想举报你就举报了。很多人实际上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学术道德委员会,很多人都是往校长那儿去举报,或者干脆往媒体那儿举报。
画外音:据专家介绍,在国内许多大学都有这样的考评规定,没有科研成果或者发表论文数量不够,就没有资格评职称。老师评职称、提级别,也都有非常具体的论文数量、科研成果等硬性指标。这使许多大学老师日益“重研轻教”,只想着多出成果、多发论文,花在教书育人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个别大学的老师为了获取各种资格,违背学术道德,甚至抄袭学术论文,或者花钱买版面刊发。
张鸣: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这是一种学术漩涡下的教授生存。
画外音:据张教授介绍,在国外学术界对抄袭的处理一向是很严格的。对剽窃和其他一切学术劣行的惩罚是极为严厉的,常常导致当事人失去工作或被剥夺执业资格。而在我国学术界,剽窃抄袭至今仍然存在着,处理难和界定难这两大问题。
张鸣:你看象我们的学校,抄袭被发现了,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什么“停招一年”啦、“停职职务一个月”啦。
主持人:高等学府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人类精神的时代高度,人们寄希望于他们能够对时代问题产生及时有效的影响,而优秀的教育者无疑是把大学生引入社会轨道的重要推动力。如果教育者丧失基本道德,他不仅会影响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而且会伤害学校甚至法律公信力,公众对杨帆事件关注,是意在惊醒学术腐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