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次贷危机把全球经济拖入泥潭,很多人对美国这块“经济无比繁荣和稳定的绿洲”突然发生如此巨大的金融海啸难以置信。接下来,就如传染病般引起了巨大恐慌和信心缺失。)
美国的次贷危机把全球经济拖入泥潭,很多人对美国这块“经济无比繁荣和稳定的绿洲”突然发生如此巨大的金融海啸难以置信。接下来,就如传染病般引起了巨大恐慌和信心缺失。
这场来势凶猛的暴风骤雨,似乎让全世界人民都淋成了落汤鸡,其罪魁祸首毫无疑问是美国,奇怪的是,美国没有对世界说什么道歉的话,而是不断的发号施令,组织各种会议,让世界各国出资救市,让你来开会,是给你面子;不听话,立马给你点颜色看。可亨利.鲍尔森一句:我们不能说这是市场哪一个参与群体造成的……因为所有人都有错……就把他们自己所有的问题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了。
让我们用最朴素的眼光再来审视一下这场危机的发生根源,事情远比你想象的来得简单和可怕……
储蓄与投资失衡-美国消费文化的劣根性
美国次级贷危机到次级债危机并不是偶然和突然爆发的,而是一个必然和渐进的过程。从本质上看,美国的储蓄与投资之间存在严重失衡是引发次级债问题的根本因素之一。
美国人一贯以“花下辈子的钱”超前消费而著称,一方面,这得益于社会制度,让人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就怕你不穷,穷了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房子照样住,有病照样看,罚单都不交,警察也傻眼;另一方面,借债超前消费也是一种动力,鼓励人们不断革新创造,增加个人财富积累。虽说美国人账面上没啥钱,但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私人财富增长还是很快的,这其实是另一种储蓄。我多次说过,美国人早就把真金白银,要么用在了自己身上,要么洒在美国大地上;而中国人,还抱着印刷的纸币美金和虚拟的电子货币,偷着乐呢。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投资应该与其储蓄基本相当,而美国的储蓄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1984年美国个人储蓄率为10.08%,1995年为4.6%,2004年为1.8%,2005年为-0.4%,2006年为-1%,创下1933年大萧条时代以来的历史最低纪录。储蓄率为负数意味着人们不仅花光了当年的所有可支配收入,而且必须动用储蓄或举债消费。
另外,美国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合计储蓄率在截至2006年的5年内平均仅为国民收入的1.5%,这是美国现代史上最低的5年期国民储蓄率,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低的储蓄率。
美国在国内储蓄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引入其他国家过剩的储蓄来维持增长,美国主要是通过庞大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来吸引国外资本的。多年来,美国的财政赤字连续上升,国债总额高达91000亿美元。根据布什政府公布的估计数字,用政府今后75年的预估收入来计算,政府保证将为民众提供的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联邦医疗照顾(Medicare)、铁路退休(Railroad Retirement)、矿工福利计划45.1万亿美元之巨,仅仅在过去四年中,财源亏空就激增67.8%。
2007年,美国的个人消费支出占GDP总量的72%,这是支撑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如果这些消费支出不是来源于本国储蓄,就必然来源于他国储蓄,其中最重要的储蓄来源就是“东亚美元”与“石油美元”。他国储蓄通过投资美国金融产品而流入美国,正是这些外国储蓄推高了美国资产价格。比如投资美国国债,就压低了美国的长期利率,使美国消费者可以廉价借钱消费;投资美国资产抵押债券市场,将降低美国人的按揭贷款成本,进而催生了房产泡沫;投资股票市场,则推高了股票价格等。这些高涨的资产价格反过来又成为美国人消费的“自动取款机”,从而使消费得以持续。
斯蒂芬•罗奇曾准确地将美国这种新经济增长模式称之为“资产膨胀依赖型”经济。由于美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资产价格的不断膨胀,一旦资产价格膨胀中止,美国消费者的资金链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断裂。即使问题不出现在次级债上,也会在信用卡或其他债务工具上暴露。从这一点看,美国次级债危机存在着爆发的必然性。
贪得无厌的资本逐利
日前,美国总统布什直斥,华尔街“喝醉了”,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清醒过来,不再热衷于摆弄那些莫名其妙的金融工具”。没错,在由华尔街的贪婪引发的这场世纪金融危机的骨牌游戏中,惨不忍睹的倒霉鬼随手可拾。今年前9个月,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已经接管了13家银行。如今的华尔街已面目全非:美国房贷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世界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濒临倒闭之时捞到一根救命稻草,变相国有化;著名的美国五大投行全军覆没;高盛、摩根士丹利变为银行控股公司;美林卖身给美国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预计明年全美超过100家的银行或将被清盘。
美国的金融机构明知差级以下贷款存在高度风险,而还要放贷,其根本原因就是资本对高额利润的追逐。有人戏称,这是美国的“美小姐”(即“房地美”和“房利美”)追求“钱先生”(即超额利润)的必然结果。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实则是信贷扩张而引起的消费领域特别是房地产领域的生产过剩危机。1929年与2008年的危机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说到底,依然是美国普通老百姓收入少,消费不足的根本制约和结果。这正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个人所有的根本矛盾所决定的。
早在1867年,马克思就指出:“昨天,资产都还被繁荣所陶醉,怀着启蒙的骄傲,宣称货币是空虚的幻想,只有商品才是货币。今天,他们在市场到处叫嚷:只有货币才是商品!他们的灵魂渴求货币这唯一的财富,就像鹿渴求清水一样。”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1889年,恩格斯也指出:“金融市场也会有自己的危机,工业中直接的紊乱对这种危机只起从属的作用,或者甚至根本不起作用。”重读这些论述,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未过时,并且有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历史穿透力。日前法国总统萨科齐被人看到在翻阅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在德国热销,有可能会成为今年圣诞节最佳礼物。连一些原来推崇新自由主义的西方大牌经济学家也承认,看来只有马克思学说才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最佳解释。
贪得无厌的经济霸权
在我看来,虽然不能说这是美国一场有预谋的政治经济阴谋,但这起码是美国的霸权政治经济理论治理天下的必然结果。
我们回顾起于2004年上半年的美元加息,曾带来了美元新一轮升值周期,美联储频繁的货币利率调整,对以格林斯潘为代表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什么?美联储利率十四度升息,以至其继任者伯南克先生延续格林斯潘后三度继续加息,又意欲何为呢?
其实,本世纪初美元连续加息意义深远。一般来讲,利率上升相当于给经济降温。面对全球正在承受着美国过度消费、过度投资和金融市场上的巨大投机,美国国内在通货膨胀并没有明显高涨的情况下,短短的24个月的时间连续17次提高利率,而且利率提高总幅度竟达4.25倍,对美元来讲,这种调整是有着其深远的国际、国内经济因素的。
从国际因素分析看,一是利用利率调控熨平美元汇率贬值峰值。自从1999年欧元诞生开始,美元与欧元之战便烽烟四起,欧元先是高开低走,然后是对美元的大幅贬值,贬值一度达到欧元兑美元1:0.82,此后由于美国货币及汇率的调整,特别“9.11”之后,美国经济政策的重新定位,美元对欧元走上了大幅贬值之路,到2004年12月底贬值一度达到欧元兑美元1:1.366。短短的3年,美元对欧元的快速贬值,使得美元兑欧元最大贬值幅度超过了50%。美元之所以会有如此大幅度的贬值,是与其国内的货币政策调整密不可分的。2004年上半年以美元购买力评价的汇率已经使得美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得到充分发挥,美元汇率贬值峰值也同时出现,继续贬值可能对美国国内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通过利率影响汇率、利率评价的汇率调控政策出现。通过连续的升息,美元对欧元的汇率贬值得到抑制,欧元兑美元回落到1:1.23的水平,格林斯潘的实践表明,利用利率调控熨平美元汇率贬值峰值的手段是有效的。
二是利用利率上升来调停美元汇率的继续贬值。通过国内的利率调整,采用利率传导到汇率的调控手段,是一种软着陆的思路,能够有效的避免对外贸的直接冲击,也会避免汇率市场的过分投机和炒作。美元过度升值不利于出口和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而过度的贬值又会降低货币的强势地位,失去世界货币的重要角色,与其经济政治地位不相匹配。因此,通过短期内的利率快速调整来调停美元汇率继续贬值,是美国货币当局升息的一个重要考量。
其实,说有预谋也好,货币政策有问题也罢,你仔细想想,关键是他美国人什么都要当老大,什么都要他操控!和欧元的争夺与瓜分国际市场的一场较量,最后弄得鸡飞狗跳,全世界跟着遭殃。
美国政府已经破产?
前面我们说,美国在国内储蓄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引入其他国家过剩的储蓄来维持增长,美国主要是通过庞大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来吸引国外资本的。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担忧美国国债的系统风险。数据显示,美国目前国债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如果将所有负债计算在内,美国的债务规模超过50万亿美元。这类负债包括社保、医疗、退伍军人福利以及政府资助机构担保的债务等等。华尔街的经济评论家指出,美国最终将难以偿还巨额国债,解决之道就是“赖账”,把即将到期的国债延期,比如几十年以后再还。
谢国忠日前撰文指出,由于巨额的债务,美国的钱无论如何也不够用了。美国政府在技术上己经破产,但美国最终可以通过印钞票来避免联邦政府的破产。然而这会导致通胀、美元汇率下降、购买力下降。换言之,美国也可以不违约,因为美国可以通过印刷更多的绿色美钞来偿付国债,但是这会加速通胀,削弱美国国债资金的购买力,最后的结果如出一辙。目前美国政府的财务状况比起当年的俄罗斯、阿根廷好不了多少。然而,当今的世界,欠钱的人是大爷,没钱还了,你又能拿我怎么样?
所以,债主们还真怕美国破产,不然那些钱就真的打了水漂儿,于是大家共识:救美国就是救自己。这事儿,现在地球人都知道。
如今的地球真是越来越像个大村子。地球上的所有国家都是一个村子的邻居,谁家要是发生了点啥事,可能是同时,也可能是晚几个小时,最迟也就是当天晚上,就会让地球人都知道了。想起曾有一位哲人说过:“关注邻人就是关心自己” 。
事实上,关心与不关心,中国经济在这场世界流行性感冒中也难以幸免。
先前人民币升值,造成出口下降,不少企业倒闭,员工失业;随之美元贬值,巨额外汇储备严重缩水,这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和自然资源的代价换来的啊;再有资源类国家如澳洲等货币先升后降,导致国有企业海外投资严重受损;全球经济的动荡,不少企业犹如大海上航行的小船,漂浮不定,人心惶惶等等。中国的老百姓精打细算省吃俭用,钱都放在银行,满心指望吃几个利息,可是利息赶不上物价上涨。还是人家美国人聪明,靠卖点儿“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金融衍生品,身不动,膀不摇,享受了,得到了,亏空了,还要你来买单。经济学家对未来市场的态度现在是一致的悲观:世界经济转好,要用十年的功夫。对于中国来讲,明年的GDP增长可能打的就是一场保八的保卫战。
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以美国领衔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资本所雇用的人数愈来愈少,而产品价格和质量愈具竞争力,市场愈具全球性,中国普通公民与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理普京都在使用同一个牌子的美国牙膏,这就使得国际垄断资本在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获得超额垄断利润。第二,国际资本可以脱离实物经济和生产环节,在金融及其大量的金融衍生品领域,仅仅通过小小的鼠标轻轻地一点,在瞬间就能掠夺别国和他人的大量财富,从而实现自己价值的成几何级数的增长。
正是产品市场的全球化和国际金融的高度垄断,使得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里出现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经济现象:穷者愈穷,富者愈富。换句通俗的话讲,穷国、穷人,已经没有多少钱可供发达资本主义再来榨取。这就是生产的全球化包括金融产品的全球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带来的必然结果。随着这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垄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西方发达国家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全球范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等世界性难题,也将进一步趋向激化。这些矛盾与难题,凭借美国自身或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是根本不可能得到解决的,也是他们无意解决的。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进一步强化,只会使这些矛盾与难题进一步加剧。
我在最近和一位大学生的交流中说,这个事件背后其实有着深层的政治背景,简单说,“落后就会挨打”的主题一百年以后仍然在我们身边重复着。美国就像一个巨大的经济黑洞,吸纳着全球的资源,来支撑着其无休止的贪婪的发展欲望!而他们抛售的,诸如次级债之类的货色,和一百年前的鸦片没有本质区别!真是“喝的全是牛奶,吐出来的是草”!只要强权存在,只要发展的严重不均衡存在,经济上受制于人的状况在地球上就仍然存在。
“我可以算出星星的轨迹,但我不能算出人类的贪婪。”物理学家牛顿在著名的“南海泡沫”中赔本之后,无奈地这样形容。
由于人性的贪婪本质制造了一场危机,那么在这个难以预料明天的世界,在寒冬袭来的今天,思考我们该为今后做好什么样的准备,这比恐慌和哀叹要积极得多。
次贷危机还远未结束,但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