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货币之路:以美圆购X币或Y宗商品(货币=商品)
除美国以外,世界各主要货币仍以本币换美圆的方式来维持汇率与贸易平衡:本币=美圆=X币
在美圆总数一定的情况下,决定汇率的并非美国,而是国际贸易以及随之美圆的占有率
另一方面,任何国际商品首先是国内商品,不言而喻,是本国的本币交换
总之,本币与本国商品的波动是低于汇率与本国外贸的波动
或者说,在现有国际贸易与金融危机中,首先是美圆的危机、然后是本币的危机,局部的(泰国)以至全球的(美国)
那么,在美国印刷大量假币以前(非生产性增发),我们因当将美圆转换为本币或者我们大量与之贸易的X国货币
因为任何一国先以本币购买本国商品,特别是大宗货币与大宗商品是与美圆具有同样品质的一般等价物
这样就起到相当于货币控制与商品平价的双向平衡:货币=商品
二、世界统一货币的建议
1、全球性法定货币(Global Fiat Currency)
这种货币是在改革国际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别提款权是在一篮子国际货币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全球性法定货币不依赖于一篮子货币,它要求改革后的国际基金组织加强管理,防止过量发行货币,使之与全球经济活动的需求相适应。
这种货币的优越性在于,它在发行量方面极为灵活,这一点为各国所熟悉。这种货币的另一个优越性在于可能防止全球性投机的发生。
2、商品定值的全球性参照货币(A Commodity-Valued Global Reference Currency)
以商品定值的全球性参照货币是由一篮子十二种主要商品来定值的。这种货币的价值指的是一篮子商品的价值。全球性法定货币与商品为定值的全球性参照货币不同的是,前者的价值不以任何商品为参照,而后者则以一篮子的商品为参照。出于历史和心理的缘故,黄金可以成为一篮子商品中的一种商品,而其它十一种商品可以为国际市场最常交易的商品。这一篮子中的十二种商品的重量要以它们5年在国际市场上流动的平均价值为基础。除黄金外,其它十一种商品的选择可阶段性地修正,如每十年一次,这样所确定的一篮子商品才是国际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从而确保一篮子商品组成的价值更稳定、更具有发展参考价值。
商品定值的全球性参照货币的最大优越性在于这种货币提供了与真实世界相互联系机会,而且能够促使原材料产生者(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参加到这一全球性货币体系中。其次,其优越还表现在它具有比当前各种货币更为稳定的特点,因为它包含了全球十二种主要商品的价值。如果这十二种商品中有哪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如1970年的石油危机),以十二种商品为定位的货币也可以作出适当的调整,从而使通货膨胀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让我们回顾一下,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70年代的最大全球通货膨胀,80年代发展中国家又经历了外债创伤性窒息,90年代投机活动猖獗,导致东南亚乃至全球金融动荡,如果全世界人民更早一些达成共识,采用统一货币,也许会避免以上三次大的金融危机。因为造成这些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汇率的不稳定。以80年代偿债危机为例,除了债务国外债结构不合理,出口结构没实现现代化,忽视农业发展等自身原因外,债务国如美国商业银行优惠贷款利率由6.8%提高到18.9%,英国伦敦同业拆借利率由6%提高到14.3%。由于发展中国家债务中的利率实行浮动利率,致使利率每提高1%就要多支付50亿美元利息。在整个80年代,发展中国家支付利息总额达1050亿美元,大大地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此外,自1981年起,美元及其它主要货币的汇率节节上升,发展中国家75%的外债是以美元计价结算的,再加上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出口收入减少,给偿债造成了巨额意外的汇率风险负担。
3、以商品为依托的全球性参照货币(Commodity-Backed Global Reference Currency)
这种全球性货币要比前一种多两个特点。首先,这种全球性货币不仅被定值,而且还具有以十二种商品为一篮子的缓冲库存储备性能。其缓冲库存储备性能不仅能增强这种货币的稳定性,而且还为全球社会克服灾难或其它风险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缓冲库存储备的大小可以由几周或几个月的世界消费量来决定。
其次,创造和保持这种缓冲库存储备的成本要向持有这种全球性货币的人收取。这一关键性特点刺激该种货币更适合作为兑换的中介来使用,而不鼓励其作为储存价值来使用。根据经济学家们的假定,货币作为兑换的中介应该被看作是一种为公众服务的商品,所以应向其使用者征收一定小额的费用是合理的。以往是向持有者支付一定的利息,取而代之的是持有者要支出一定的利息。
以商品为依托的全球性参照货币在以下诸多方面有重要的影响,这就是它的优势所在:
(1)对商务循环的影响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应着眼于人们对金钱时间偏好的研究。人们往往对在今天就将手持货币消费掉还是为将来储存起来作着理性的权衡。当一个人看重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会将财产或货币储存起来,自然用于日常消费的货币会减少。一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任何有钱的人自然会储蓄,而将日常消费减少。因此也就更加重了经济的衰退。相反,在一国经济兴旺时期,人们自然会对前景比较乐观,因而会减少储蓄,增加购买,诸如住房、汽车等高价商品,因此推动经济的繁荣。诚然,其它一些因素也会在经济循环中起作用,但在使用以商品为依托的全球性参照货币条件下兴旺和衰退的倾向都会明显减少,因为金银兑换费的收取,暗示着钱作为兑换的中介和钱作为储存价值的作用被分离了。
(2)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机械替代人的现象越来越多,结构性失业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也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在未来这种失业在全球范围内更加严重,若采用以商品为依托的全球性参照货币,将形成强有力的结构性刺激,并以此与结构性失业抗衡。此外,采用这种收费货币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不鼓励人们囤积货币,而偏向投资或消费在商品和劳务中,这就产生一系列经济交易,进而创造了在本地就业的机会。
(3)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如果能将该种货币正确使用,它将有助于弱化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简言之就是将货币以商品的形式贬值。采用全球性货币在两方面发挥影响。首先,当通货膨胀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的价值降低,而这种收费的货币自动地会变得更有价值。这种货币与其它贵重商品一样具有较高的储存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会增加。其次,由于在所购买的商品和劳务中存在相当高的利息成本,在一些低息的国家如德国,其垃圾收取成本费为12%,饮用水38%,住房77%。如果从经济中取消利息成本,实际所需商品和劳务的现金支出费用会大大地减少。
(4)对生态的影响
有专家预测,当钱为中性时,即利息为零时,对资源的额外负担就会减少。这种情况对以商品为依托的全球性参照货币更是如此,因为这种货币的利息率为负值。当砍掉一棵树,再卖木材,挣来钱还得倒交利息,人们不如留着那些树木不管,经济的自身利益自动地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人们做事更多顾及行为后果和长远利益。这就使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了。
(5)对国际商务的影响
为什么国际商务会选择使用这种以商品为依托的全球性参照货币呢?因为这种货币的定位是稳定的,这就使之成为在国际商务中可以预测未来理想的合同货币,特别适用于中长期合同所涉及的交流货币。
综上所述,稳定商务循环、迅速创造就业、通货膨胀的控制、生态可持续发展、国际贸易利益的长期化都是引入以商品为依托的全球性参照货币的有利之处。
以上分析了三种未来可能采用的全球统一货币,究竟哪一种货币更适用未来的世界?未来世界是否会采取统一货币?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由于国际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甚远,不像欧盟国家那样有着相差无几的文化历史背景,历史地域条件和长期共同的农业、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经济利害关系比较一致。在这背景条件下建立一个稳定的货币区,就会进一步促进共同体内部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据此,如果我们能登高远眺,就会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距离正在拉近,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随着各国通讯和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形成,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果我们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未来,世界各国就会达成共识,尽早地采用世界统一的货币,避免一次次金融危机的风险,从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云红茹)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