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影响,我国经济尽管一直以来都是“基本面是好的”,但是,“大量中小企业倒闭”“企业面临生存困难”的各种分析文章却充斥媒体旮旯。而关于企业倒闭和困难的分析普遍认为是企业缺钱,即“中小企业融资难”。
究竟为什么“基本面是好的”又“大量中小企业倒闭”“企业面临生存困难”?
大量中小企业倒闭是否都因于“信贷紧缩”而“融资难”?
“基本面是好的”说明的是中国经济表面繁华的面纱还没有完全揭开,而“基本面是好的”前提下“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则说明我们的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极低。同时也预示了“基本面是好的”是个伪命题。
“基本面是好的”是因功于“伟大的”改革开放30年,伟大的改革开放几乎使中国一夜之间脱贫致富并走上“快速的”工业化发展之路。而这场“伟大”之源正是基于更加伟大的“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指引。
“发展就是硬道理”意义深远,它包括:“GDP是经济更是政治”,“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企业为中心、以工业指标为中心”,“规模效益即先要规模后论效益”。概而论之:发展就是扩张,扩张就是发展。
于是乎,初尝市场经济甜头的巨大诱惑似乎让我们完全忘却了经济发展规则的存在。无节制的投资放纵造就了漂亮的GDP,造就了数以十万计的中小企业一夜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同时也为如今的中国经济铸就“投资过度”“重复建设严重”“变相投资为投机”“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怪胎。
在这样一场已经即或哀鸿遍野的背景下,我们不但没有听到任何反思和悔悟的声音,倒却一根筋似地领教了众多的学者、权威部门的分析:“融资难”是压夸广大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言下之意,银根只可以渐松,而不能叫紧,多放人民币企业就死不了。
正如面对一个毒瘾发作的吸毒者的苦苦哀求,我们是继续给他鸦片,还是坚决不给鸦片,这里面确实具有不同的理由和目的,也确实需要科学、理性的判断。而我们学者、政府的悟性似乎还没有到达这样的境界。
股市的景象更反映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的是个“伪命题”,仅仅一年时间,中国股市暴跌72.8%,跌幅世界第一。如果“跌幅世界第一”的 “基本面仍然是好的”,那么,跌幅第二、第三的“基本面”不是更好了吗?
中国特色还表现在大企业不会倒闭,而中小企业特别脆弱。大企业不会倒闭是因于大企业的运行机制一半是市场经济模式一半是计划经济模式,并且,企业利益所有者是国家名义下的少数既得利益集团。中小企业特别脆弱是因为中小企业不但规模比较小,而且生产技能极其低下、管理意识极其淡漠。少数既得利益集团所管控的大企业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而暂时不会有问题就代表“我国经济基本面仍然是好的”,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又会是什么?
低劣的生产效能、粗糙的管理效力、盲目的规模效应是中国中小企业的一大特色,也因之成为被“基本面”遗忘的成分。
如果解决“融资难”就能够拯救中国的中小企业以及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困难,那么,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如果“大量中小企业倒闭”预示的是经济结构恶性肿瘤发作直至国家经济后院起火,那么,放松信贷的救市举措无异于“抱薪救火”“火上浇油”之举。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根基。“大量中小企业倒闭”的背景下唱言“中国基本面是好的”大概又是中国经济、社会一大特色宣言!
“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也许是科学的预言,也许是危险的魔咒,更确切的是“中国特色”的宣言!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