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高梁:产业升级的关键是技术创新

高梁 · 2009-01-05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产业升级的关键是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重在通盘规划和协调

高  梁*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之下,发达国家可能重振本土制造业,出现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并非无限大,必须在基础工业化还未完成的情况下推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要害是国家要有通盘的战略、规划、协调工作。


 

一、背景:国际性的产业格局调整

    国际性的产业格局调整应该说是最近十七八年的事。以下把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全世界的产业变动联系起来作一概括。
    自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之后,世界经济开始了“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第一,世界贸易和金融体系的疆界迅速扩大。过去,在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体系之外,曾经有一个“经互会”体系——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一解体,资本主义贸易、金融体系覆盖了全球。第二就是产业转移。美国、欧洲发达国家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低劳动成本给前者的剩余资本带来了很大的利润空间。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抓住了机会,成长为世界制造大国。
    从1992年开始,中国大规模引进外资、实施外向型出口战略,逐渐深入、全面地卷入了全球分工体系。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每年直接吸收外资不过几十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不过百分之十几、二十。但从1992年开始,吸收外资一下子跃升为每年200亿美元以上,到后来更是超过了每年700亿美元,进出口依存度高达近70%,我们成为全世界第二大FDI(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国(美国是第一)。这样的政策实行了十几年,中国成了世界工厂。中国的轻纺工业在世界上无可匹敌,例如纺织品和自行车,产量占了全球的一半到三分之二。这又拉动了中国基础设施、基础工业(电力、钢铁、建材等)建设,拉动了GDP,拉动了城市化,中国也逐渐形成了以出口为导向、以国际市场为牵引、以劳动密集型优势为支撑的产业结构。
    美国曾经是世界上第一制造大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这波产业转移过程中,美国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了,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第二步,针对处于经济增长阶段的中国等新兴市场国民收入大幅提高、消费品持续升级、膨胀的趋势,以及欧美本土高档消费品市场趋于饱和的现状,将为轻工产品生产装备的部分重工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也转移了出去,甚至包括部分知识密集型行业。从中也可看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离不开中国等新兴国家产业升级的需求,反过来,也是一样。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日本向外产业转移势头上升时,其舆论惊呼“产业空心化”。联系上文,是不是就可以说美国成了一具空壳,我们中国已经是NO.1了?绝不是这样。因为当今世界的各类产业,特别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其主要的支撑是科技。科技含量的高低决定了生产力,决定了产品品质,决定了创新能力,而这也是发达国家死死抓住不放的。
    自工业革命以后,200年来新兴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握三张王牌。第一张,制造业;第二张,支持制造业的先进科技和促使科技进步的能力;第三张,金融霸权——从早期的英镑霸权,到现今的美元霸权。其中,后两张王牌是发达国家的命根子。
    我们看美国近些年的国民财富结构(GDP结构),它的工业、制造业比重在逐步减小,而资本项收入和高级服务业收入(技术研发、专利费、保险费等)在逐渐增高。这些财富从哪儿来?它们不是纯物质生产的,而是通过知识经济的优势,向全世界制造业收取专利费,并利用资本的优势(即美元的优势),通过资本运作(包括那越来越多样的金融衍生工具)来掠取世界的财富。也就是说,当前美国资本项收入的增加,就意味着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在流出。现在,美国的制造业霸权正逐渐流失,所以它看中国不顺眼。但科技霸权和金融霸权它是死死把住的。

二、金融危机下中国产业升级面临的挑战

    说到中国的产业升级,首先要记住两条:第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产业结构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大致是劳动密集型环节;第二,中国是一个大国,并且是具有一定科技实力的大国,其科技实力尽管比美国还差了很多,但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来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变成自己的。这是中国国力之所在。
    这些年,中国就在这对矛盾中成长。一方面,它要发挥劳动力(工资)的比较优势,吸收外国投资,让大量的农民工忍受外国资本的剥削,为其创造利润,但同时也给这些农民工创造了高于纯农业的收入。另一方面,这种产业结构的确存在很负面的影响。全面地卷入国际分工将近20年来,我们的制造业到现在还处于低端水平,其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外资投入以后我们主要搞低技术的出口加工。而一些较高端的工业,例如部分装备制造,虽然通过引进外资我们也学到一些东西,但相伴生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本国60年来积累的自主的科技和管理队伍受到这一潮流的巨大冲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车工业。我们原来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汽车工业系统,包括零部件、发动机、材料、研发设计,等等。后来因为招商引资,几家外国汽车巨头把我们的汽车工业分割了。现在,尽管中国的汽车工业是在蓬勃成长——因为国内汽车需求量很大,但我们自己没有主导性。说起来似乎是国产化百分之七八十,但知识产权是人家的,利润的很大一部分外流。这就说明,中国现在尽管成了世界制造大国,但它的产业结构有很多虚弱的地方,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还很差,综合竞争力很差。
    今天这波由美国而起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蔓延,西方人开始反思。他们认为:这些年,他们的制造业流失了,就业下降了,核心竞争力也下降了,于是不得不用虚拟的金融资本来赚钱。而金融资本搞得太虚,本来预期中的良性循环变成了恶性循环,终于酿成了这次金融风暴。他们把自己的风险、债务分散到发展中国家,分散到全世界,让全球买单,结果落得里外不是人。他们自己也痛定思痛。“全球化”出了问题,发达国家要往回收,为照顾就业,保护国内市场,很可能他们的部分轻工业产品的国内需求今后要靠自己解决。看来,贸易保护主义很可能要抬头。
    对于中国来说,正遭受这波金融危机波及之痛。过去十几年习惯于依赖国际市场来搞出口加工业,现在的形势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逼着我们要去重新思考:完全依靠国际市场的出口加工业还能维持多久?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很可能已经到头了。过去想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解决非农就业问题,现在沿海加工业萧条,很多农民可能还得回去,接着种地,那么国家要用更多的力量帮助这些回乡的农民把地种好,把农业发展起来,稳住自己的农业。这是产业调整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果出口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受阻,我们必须推动产业升级。而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困境是,在基本的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的情况下——必须从现在开始推动产业升级,直面世界高端的产业竞争。

三、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如何推动产业升级?从2003年以来,中央就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复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全面发展、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等等。现在,我们的外部压力增大,要搞产业升级,第一个就是科技问题。关于科技问题,我认为我们现在有些基本的指导思想恐怕还没有彻底地、真正地统一。有人可能认为科技只要能买到就行,自己搞研发太艰苦,又费钱,还有很多不确定性,费力不讨好,何必呢?不如招商引资,简单、来得快,还能体现政绩。行政部门这种短视的发展思路,现在还非常有市场。我们老说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其实第一位的就是应该去除GDP至上、把招商引资作为最主要发展途径的思路,它们是阻碍科学发展观贯彻的最根本的障碍。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增长10%、11%的思路应该要变化了,不能再只图速度,一定要有长期打算,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立足于自己的制度创新,来支持我们的产业转型和升级,这是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产业的升级是非常具体、非常技术化的事情。中国有几十万家工业企业,其中大部分规模很小,让它们自己去技术创新不太可能。特别是高科技,要花大钱,小企业支持不了也做不到。所以必须政府出面,非常仔细地按照不同行业的具体特点,针对企业的结构、基本经营能力、国际上技术发展的动向,做好技术方面的引导:什么技术应该推广普及,以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什么技术需要组织行业内专家、科研机构来攻关?什么技术需要引进?引进后如何消化并加以推广?都需要去研究。光靠单个的企业,光靠某一个省、市来做很困难,必须要有很通盘的考虑,进行行业级的规划、协调、整合、技术升级。这些非常具体的事我们做得还很不够。所以中国的产业升级,我认为不完全是各产业的比例问题,而是要加强综观管理和宏观协调的问题,这是第一。
    第二,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样,这也需要一系列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需要整体、全局的协调。比方说,对于我们已经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就不能鼓励招商引资,让我们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够发展起来,这才是长远之计。不然老是这边研发刚刚搞得差不多了,那边又招商引资,把新技术引来了,研发全白干了!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去做研发了。
    产业结构的调整,关键就是技术创新。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我们的产业政策、企业改革,是互相关联、需要统一考虑的事情。没有一个通盘的战略和发展思想,没有政策上的协调,我们的机遇就不成其为机遇——闹了半天,人家金融危机了,传到我们这儿来,我们的出口业不行了,垮了些企业,国家出点钱,给点补贴,让企业再去低价打出口,实际上就等于是拿全国人民的钱去补外国企业、补外国消费者。让那些本来就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活下来,然后再拼命招商引资,把我们的高端产业打压下去,这样怎么去搞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所以,根本的问题在于,如果真想产业升级,就得对过去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过去并非都不对,但现在情况变了,变了就得调整。如果只图眼前这两年让企业活下去,产业升级就将是空话。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提出产业要升级,但怎么去做?怎么调整?缺乏战略,缺乏政策,缺乏手段。到现在,产业升级成效不大。2000年,我们提出整合汽车产业,要把全国几大汽车产业基地整合起来。但是上汽、一汽、东风三大汽车集团已经各自和外商合资,实际上是跨国汽车巨头各自整合了自己在中国的制造体系,我们的制造体系是支离破碎的,怎么整合?没有自主的工业产权,就不可能以我为主推动产业升级。
    再比如,我们早就研制出了自己的系统软件——红旗Linux,研发了相应的支持软件,还组织了若干产业联盟,但就是打不开市场。老百姓不愿意用,至少由政府采购,在某个地方试用再逐步推广总可以吧?遗憾的是,没人去做这些。高新技术产业不是钱一撒就行了,没有产业政策上的考虑,钱投到哪里?起什么作用?没有方向,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真正的产业政策,不是一个政策一道令,什么东西给多少补贴,什么东西减多少税,它是一个非常细致的组织工作。
    我们国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口号多,口号讲得也很对,但实际措施很虚弱。世界上不乏成功的产业升级的经验。像日本,20世纪60年代搞“1微米芯片技术”,产学研结合:国家出钱,通产省拿出规划,索尼、松下等公司分工合作,各自拿出核心产品,整合技术。基础的核心技术有了突破后,知识产权共享。在此基础上,由各公司自行研发录像机、电视机等等。日本到20世纪80年代步入发达国家之列,绝不是随随便便得来的。韩国也一样,汽车、电子工业的发展模式,都是学习日本。而中国直到今天,有些核心部件还是不能自己生产,虽说也研发出来一些技术,但谁也不敢用,就怕亏损。第一步谁也不敢走,那么政府就应该给点政策,提供风险补偿。比如说某种新技术的第一批产品卖出去了,不好用,要召回,这笔钱国家应该出,以激励企业继续研发。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产业门类非常齐全,不可能所有产业都按一个模式发展,也不可能所有产业齐头并进。所以,我们要找到最“卡脖子”的、最具有带动意义的产业,作为突破口。前两年我们做了很多这样的工作,例如国务院2006年发布《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16项装备制造的支持政策。但这些事情仅靠国务院来做太不够了。比如说,工业要统筹发展,必须先成立工业部门,下面再进一步细化、分工,把握各个行业门类、地方的重大瓶颈和问题,因地制宜,寻找解决之法。当年取消工业部,我认为是错误的。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让企业去承担全部的技术研发不现实,必须由国家来承担、主导,有些技术也必须由国家强制推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全市场化的东西是站不住脚的,市场有一个基础作用,但不是全部作用。加强宏观协调绝不意味着倒退,而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利益的问题。

(责任编辑:齐澧*

 


* 高梁,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多年来从事战略产业研究,著作有《挺起中国的脊梁——全球化的冲击和中国的战略产业》等。

* 本文据齐澧采访录音编辑而成。

2008年第12期《绿叶》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星话大白|越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4.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5.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6.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7.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8.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9. 戴雨潇:疑似国家公务人员雇水军散布假信息操纵舆论
  10.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7.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8.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