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中国的农民老实巴交,不会撒谎;不过,有时候上面的领导要求提供政治数据的时候,再老实的农民也难免扛不住,这种情况下说出来的话人们就得分析分析了。要不,怎么温总理老喜欢临时改行程,到农民家里了解情况呢?
我们还知道,大寨曾经是中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但后来有人说了,经过他的调查,关于大寨的事实与数据不实。那么,同样被竖为农业改革旗帜小岗村,而且这面旗帜更大更漂亮,其数据与事实就真那么扎实可信?恐怕我们得仔细看看才行。
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主办的网站上(http://www.cass.net.cn/zhuanti/y_party/yd/yd_a/yd_a_017a.htm)是这么介绍的: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后粮食产量由3万多斤一下搞到12万斤。
嚯,这么厉害!怪不得上头要在农村推行大包干呢。好像是这样的成绩还不够好,于是我们在很多文章中看到,小岗村不是一下搞到了12万斤,而是13万斤,有的文章还有具体数据:13.2万斤。大增产算什么,1979年小岗生产队的粮食产量还相当于1966~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而且自1956年起23年未向国家交一粒粮还年年吃返销粮的小岗人,一下子向国家交售粮食2.5万斤!但是根据新浪网的新闻报道,1979年小岗村上缴的公粮是3200多公斤(http://news.sina.com.cn/c/2006-03-30/21029487186.shtml)。
而且,据《半月谈》杂志2004年报道,村主任严德友告诉记者,小岗村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万斤增加到了120万斤(还有的文章说,1997年就已经到120万斤了,赫赫)。
瞧瞧,大包干多么伟大!这可是上面‘钦定’的数据,而且政治完全合格,那当然是绝对不会错的。
这么辉煌灿烂的成绩是怎么取得的?还是在党史学会的网站上:小岗的改革办法极其简单:将全村517亩土地按人口承包到户。而我们都知道,当初小岗村是18户人家按了手印搞大包干的。
但到了2004年9月26日,翻开人民日报一看:“现在小岗村108户,428人”。哦?
而2004年《今晚报》的记者则说,小岗村人口420人,土地1070亩。是吗?
再翻开人民日报,在2001年6月25日第四版中写道:多年来由于缺水,村里近2000亩地产量一直不高。
查网上对小岗村的介绍则看到:小岗村全村共有106户,476人。耕地面积1600亩。
网友国际战士在中央电视台听到的介绍则是这样的:小岗村当时“18户人家,115人,全村耕地550亩”。
新浪网的新闻说,小岗全村1800亩土地。
呦,敢情这小岗村土地就是像个弹簧,说变就变。晕呐,晕。
慢着,挺住!简单计算一下:30000/500=60斤,132000/500=264斤。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49年,全国粮食平均亩产69公斤,小麦亩产43公斤;1965年粮食亩产109公斤,小麦68公斤;1978年分别为169和123公斤;1979年为189和143公斤。
再看安徽凤阳(见http://www.czdfz.com/jzwx/fengyang/213.shtml):在人民公社时期通过改良土壤,将低洼土地变成稻麦两熟田,单产提高到250—300公斤;通过深翻,小麦单产达250公斤左右。深翻0.5米的,小麦单产200公斤左右,没有深翻的麦地产量仅150公斤。建国初期的小麦品种,亩产100公斤左右;50年代中后期引进新品种,亩产在100-250公斤;1970年后大面积推广丰产三号,历时15年,经受各种气候检验,产量稳定,一般亩产250—300公斤,成为县内当家品种,最大种植面积占小麦面积的70%左右。
设想一下,如果大包干前小岗村的小麦亩产是250斤的话,则大包干不过增加亩产5.6%而已。再看这个数据,13.2/5=2.64,也就是说在人民公社的1966-1970年,小岗村平均年产量为2.64万斤,敢情1978年的3万斤还算是大丰收年了!下面看一下120万斤的笑话:按这个产量,则小岗村粮食产量增长了40倍,就算按新浪提供的38万公斤来算,小岗村也增长了25倍,而同期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增长了多少呢?按最好的年份算,总共连一倍都不到,1978年3亿吨多,而最高的时候是1998年离6亿吨也差了很多。如果算一下年平均增长率,则小岗村最低在15%以上,而全国平均在改革之后没有一年超过了10%(人民公社时期有过)。您还打算相信这个增长20倍以上的神话吗?
那么,事实究竟是怎么回事?
两个有历史感的记者,一个叫陈窗,一个叫曾德方,他们对小岗村进行了认真仔细的采访调查。原来,小岗村在治理淮河和农业集体化之后,粮食产量逐步稳定在十八、九万斤,好年成可以达到二十万斤,基本上解决了吃饭问题。
小岗村有个大包干纪念馆,在记者的调查中,不少农民对这个展览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把官僚主义者刮浮夸风和共产风所造成的粮食减产到三万斤的恶果,也算在小岗村搞农业集体化的帐上,而用它来与“承包”后并不实在的粮食产量作对比,是不科学的。这样一来,也就用“承包”把小岗村搞农业集体化的成绩否定掉了。不少农民还认为,“展览室”里另外有一些东西也是不实在的。
村长严宏昌的亲弟弟严富昌告诉记者:“这个‘展览室’是县里搞的。小岗村农民最了解小岗的情况,可县里就是不让我们小岗人讲。他们搞了个讲话稿子,让小青年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像电视里广播新闻那样,一句一句背着向参观的人介绍。”
原来如此!!
关于小岗村,还有一个传奇故事。说是1978年,小岗村的村民因为实在忍受不了饥饿的痛苦了,决心要改变面貌,于是趁着政策松动,悄悄地商议,大家发誓一定要搞‘单干’,出了事大家扛。
有人对此质疑,你们既然那么‘团结’,为什么不一心把集体搞好?这样大家都有好日子过,不仅不用担风险,还能得到表彰。
说得有理!
一位研究三农的专家,张德元,2004年去了一趟小岗村,听到了这样的另类说法:附近的村民们似乎对小岗没有好感。听到最多的说法是,小岗之所以发展不上去,是因为小岗人不团结,缺乏凝聚力。邻村的一位支部书记说起了他对小岗大包干的看法,1978年,最初各个生产队都是在搞“包产到组”,即把生产队划分为几个组,虽然生产单位缩小了,但“组”仍然是集体,没有违背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容易得到政府的认可。小岗生产队(当时小岗是个生产队,后来为了弘扬小岗精神,政府把小岗扩编为村)因为家族因素作怪,内部不团结,分了几次组也未分出个结果来,亲兄弟都拢不一起,最后严俊昌出于无奈,就对大家说,既然你们谁和谁都干不到一起,那就分到户吧。
无独有偶。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是这样报道的:1978年初,凤阳县乃至安徽省尝试“包干到组”,小岗人也满怀兴趣的把20户人家分成4个组。没干多久,组里就产生了矛盾,于是每个组又分“叉”,全队分成8个小组。每组只有两至3户,差不多都是父子组、兄弟组。但没干几天又有吵架的,还是干不好。一天夜晚,生产队召开社员会议。穷疯了的社员提议:这样干不好,干脆包干到户。大家最终拟订3条意见:1、夏秋两季打的头场粮食要先把国家公粮和集体提留交齐;2、明组暗户,瞒上不瞒下;3、如果队长因此犯法坐牢,他家的活由全队包下来,小孩由全队养到18岁。到会的18户户主赌咒发誓按下红手印。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大包干”。
敢情是这么回事!有个网友感叹到,搞不好集体经济的人,也搞不好私有经济。事实也确实如此。小岗村20多年没迈进富裕门,很多村民也承认,不团结也是一个因素。
小岗村的数据与事实真相就是这样的。信不信由你!
我们还知道,大寨曾经是中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但后来有人说了,经过他的调查,关于大寨的事实与数据不实。那么,同样被竖为农业改革旗帜小岗村,而且这面旗帜更大更漂亮,其数据与事实就真那么扎实可信?恐怕我们得仔细看看才行。
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主办的网站上(http://www.cass.net.cn/zhuanti/y_party/yd/yd_a/yd_a_017a.htm)是这么介绍的: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后粮食产量由3万多斤一下搞到12万斤。
嚯,这么厉害!怪不得上头要在农村推行大包干呢。好像是这样的成绩还不够好,于是我们在很多文章中看到,小岗村不是一下搞到了12万斤,而是13万斤,有的文章还有具体数据:13.2万斤。大增产算什么,1979年小岗生产队的粮食产量还相当于1966~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而且自1956年起23年未向国家交一粒粮还年年吃返销粮的小岗人,一下子向国家交售粮食2.5万斤!但是根据新浪网的新闻报道,1979年小岗村上缴的公粮是3200多公斤(http://news.sina.com.cn/c/2006-03-30/21029487186.shtml)。
而且,据《半月谈》杂志2004年报道,村主任严德友告诉记者,小岗村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万斤增加到了120万斤(还有的文章说,1997年就已经到120万斤了,赫赫)。
瞧瞧,大包干多么伟大!这可是上面‘钦定’的数据,而且政治完全合格,那当然是绝对不会错的。
这么辉煌灿烂的成绩是怎么取得的?还是在党史学会的网站上:小岗的改革办法极其简单:将全村517亩土地按人口承包到户。而我们都知道,当初小岗村是18户人家按了手印搞大包干的。
但到了2004年9月26日,翻开人民日报一看:“现在小岗村108户,428人”。哦?
而2004年《今晚报》的记者则说,小岗村人口420人,土地1070亩。是吗?
再翻开人民日报,在2001年6月25日第四版中写道:多年来由于缺水,村里近2000亩地产量一直不高。
查网上对小岗村的介绍则看到:小岗村全村共有106户,476人。耕地面积1600亩。
网友国际战士在中央电视台听到的介绍则是这样的:小岗村当时“18户人家,115人,全村耕地550亩”。
新浪网的新闻说,小岗全村1800亩土地。
呦,敢情这小岗村土地就是像个弹簧,说变就变。晕呐,晕。
慢着,挺住!简单计算一下:30000/500=60斤,132000/500=264斤。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49年,全国粮食平均亩产69公斤,小麦亩产43公斤;1965年粮食亩产109公斤,小麦68公斤;1978年分别为169和123公斤;1979年为189和143公斤。
再看安徽凤阳(见http://www.czdfz.com/jzwx/fengyang/213.shtml):在人民公社时期通过改良土壤,将低洼土地变成稻麦两熟田,单产提高到250—300公斤;通过深翻,小麦单产达250公斤左右。深翻0.5米的,小麦单产200公斤左右,没有深翻的麦地产量仅150公斤。建国初期的小麦品种,亩产100公斤左右;50年代中后期引进新品种,亩产在100-250公斤;1970年后大面积推广丰产三号,历时15年,经受各种气候检验,产量稳定,一般亩产250—300公斤,成为县内当家品种,最大种植面积占小麦面积的70%左右。
设想一下,如果大包干前小岗村的小麦亩产是250斤的话,则大包干不过增加亩产5.6%而已。再看这个数据,13.2/5=2.64,也就是说在人民公社的1966-1970年,小岗村平均年产量为2.64万斤,敢情1978年的3万斤还算是大丰收年了!下面看一下120万斤的笑话:按这个产量,则小岗村粮食产量增长了40倍,就算按新浪提供的38万公斤来算,小岗村也增长了25倍,而同期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增长了多少呢?按最好的年份算,总共连一倍都不到,1978年3亿吨多,而最高的时候是1998年离6亿吨也差了很多。如果算一下年平均增长率,则小岗村最低在15%以上,而全国平均在改革之后没有一年超过了10%(人民公社时期有过)。您还打算相信这个增长20倍以上的神话吗?
那么,事实究竟是怎么回事?
两个有历史感的记者,一个叫陈窗,一个叫曾德方,他们对小岗村进行了认真仔细的采访调查。原来,小岗村在治理淮河和农业集体化之后,粮食产量逐步稳定在十八、九万斤,好年成可以达到二十万斤,基本上解决了吃饭问题。
小岗村有个大包干纪念馆,在记者的调查中,不少农民对这个展览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把官僚主义者刮浮夸风和共产风所造成的粮食减产到三万斤的恶果,也算在小岗村搞农业集体化的帐上,而用它来与“承包”后并不实在的粮食产量作对比,是不科学的。这样一来,也就用“承包”把小岗村搞农业集体化的成绩否定掉了。不少农民还认为,“展览室”里另外有一些东西也是不实在的。
村长严宏昌的亲弟弟严富昌告诉记者:“这个‘展览室’是县里搞的。小岗村农民最了解小岗的情况,可县里就是不让我们小岗人讲。他们搞了个讲话稿子,让小青年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像电视里广播新闻那样,一句一句背着向参观的人介绍。”
原来如此!!
关于小岗村,还有一个传奇故事。说是1978年,小岗村的村民因为实在忍受不了饥饿的痛苦了,决心要改变面貌,于是趁着政策松动,悄悄地商议,大家发誓一定要搞‘单干’,出了事大家扛。
有人对此质疑,你们既然那么‘团结’,为什么不一心把集体搞好?这样大家都有好日子过,不仅不用担风险,还能得到表彰。
说得有理!
一位研究三农的专家,张德元,2004年去了一趟小岗村,听到了这样的另类说法:附近的村民们似乎对小岗没有好感。听到最多的说法是,小岗之所以发展不上去,是因为小岗人不团结,缺乏凝聚力。邻村的一位支部书记说起了他对小岗大包干的看法,1978年,最初各个生产队都是在搞“包产到组”,即把生产队划分为几个组,虽然生产单位缩小了,但“组”仍然是集体,没有违背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容易得到政府的认可。小岗生产队(当时小岗是个生产队,后来为了弘扬小岗精神,政府把小岗扩编为村)因为家族因素作怪,内部不团结,分了几次组也未分出个结果来,亲兄弟都拢不一起,最后严俊昌出于无奈,就对大家说,既然你们谁和谁都干不到一起,那就分到户吧。
无独有偶。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是这样报道的:1978年初,凤阳县乃至安徽省尝试“包干到组”,小岗人也满怀兴趣的把20户人家分成4个组。没干多久,组里就产生了矛盾,于是每个组又分“叉”,全队分成8个小组。每组只有两至3户,差不多都是父子组、兄弟组。但没干几天又有吵架的,还是干不好。一天夜晚,生产队召开社员会议。穷疯了的社员提议:这样干不好,干脆包干到户。大家最终拟订3条意见:1、夏秋两季打的头场粮食要先把国家公粮和集体提留交齐;2、明组暗户,瞒上不瞒下;3、如果队长因此犯法坐牢,他家的活由全队包下来,小孩由全队养到18岁。到会的18户户主赌咒发誓按下红手印。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大包干”。
敢情是这么回事!有个网友感叹到,搞不好集体经济的人,也搞不好私有经济。事实也确实如此。小岗村20多年没迈进富裕门,很多村民也承认,不团结也是一个因素。
小岗村的数据与事实真相就是这样的。信不信由你!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