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学交易与中国的“博士大跃进”
——对部分高校学术造假与官员博士化现象的冷思考
近年来,一些高校的学术造假事件不断频发,中国教育的未来开始让越来越多的人担忧起来。复旦大学的教授葛剑雄就是这样的一个有识之士。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的副主任,他所披露出来的一些负面现象,就很值得我们警醒和沉思。
一、 不是博士的大学校长岂能作“博导”
按照常理,作“博导”的肯定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否则的话,在学术研究上又岂能作别人的“博导”呢!这作为一个最起码的学术规则,在中国竟然也不乏有反其道而行之者。能够做这种事的,自然大都是一些掌握权力的大人物了。
据葛剑雄委员披露,广东的一所大学就出了这样一位“南 郭 先生”式的“博导”。葛剑雄“曾经收到一份举报材料,举报广东一所大学的校长抄袭他自己的博士生的论文。这位校长的博士生用一篇论文拿到了博士学位。过了两三年,这位校长自己凭借同样一篇论 文拿了 博士学位。”( 2009年3月11日 《文摘周刊》《学术造假频发凸显机制缺失》)
从这个举报材料上看,这位校长在做别人的“博导”之前,自己也还不是博士。像这样的“博导”又能给他自己的博士生“博导”什么呢!你自己的学术积淀和功底都尚未达到博士的水准,又岂能“博导”别人!就是“博导”了,除了“瞎导”、“盲导”之外,又还能干出啥有用的“名堂”!这样的“博导”培养出来的博士水准还能高哪去!也难怪,咱们中国培养出来的一些博士得不到国外的认可,也还需要到人家的大学里重新“回炉”,再接受人家的一番“博导”才行。
二、 是什么引发了中国的“博士大跃进”
除了“论文的抄袭造假”之外,中国的学术造假也还有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那就是 博士培养的短期速成与学位授予的批量发放。
通过短期培训班的形式,让一些急需博士头衔装点门面的在职官员速成起来,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博士培养模式。看一看当今一些高级官员的学术背景吧,不是法学博士的,就是经济学博士的,比比皆是。博士头衔的装点,让中国的一些省部级官员都高学历、高智商起来。
这些人的博士头衔都是怎样“搞”到头上去的,且听一听 葛剑雄 教授的分析吧。
据 葛剑雄 教授披露,“近年来,高校与高官的权学交易日益泛滥起来。很多官员热衷于花钱读EMBD,或想办法拿博士学位,为什么,他们就为了升迁。有几个官员真正有时间去读书?不少人都让秘书代劳。去年,我 国的 博士授予数量超过美国,攀升到世界第一。”( 2009年3月11日 《文摘周刊》《学术造假频发凸显机制缺失》)
对于这种官员博士的速成化与大批量的发放,葛剑雄委员把它称之为中国的“博士大跃进”。这是一种明显的官场学术腐败啊!
当官的都热衷于利用手中特权赤裸裸地进行这种学术造假,通过权学交易、秘书代读代劳的形式,而为自己谋个博士头衔装点学问、装点门面,中国的学术风气还能端正起来吗?
是什么引发了中国官员的“博士大跃进”呢?为什么这么多的官员都热衷于拿这个“博士”学位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这种用人体制上博士优先考虑升迁导向出来的。去年的官方杂志《半月谈》曾专门撰文指出,“在中央提倡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背景下,很多地方在选拔干部时,已 明确把 博士学历作为一个优势条件。然而,这一原本体现国家对知识和人才尊重的良好举措,却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用走了形,变了味。”( 2009年3月11日 《文摘周刊》《学术造假频发凸显机制缺失》)
博士的优先提拔,优先任用,这样的用人导向,把一些官员未来升迁的念想和指靠都维系在这种博士学位的有无上。这也就难怪中国的官员都要争着花钱到高校去交换这个虚假的博士学位了!
中国的“博士大跃进”就是这样催生和引发出来的。这种过于偏颇的用人导向,让我们这里的“博士大跃进浮躁之风愈演愈烈”,更甚者,也让我们这里的“官员以权力谋学位,教授以学历谋资源,博士帽变成了权力腐败和学术腐败同流合污的筹码。”( 2009年3月11日 《文摘周刊》《学术造假频发凸显机制缺失》)
三、权学交易,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这样培养出来的博士又有几个不是“赝品”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钱来买。个人生活消费品用钱买就不用说了,美色、情妇用钱买也不用说了,更甚者我们这里的权力、官位、博士学位也统统都可以用钱买。
更具中国特色的是我们这里官员的博士教育还可以让自己的秘书、下属取代读代劳,短期速成式的培训班是人家上的,书也是人家代读的,博士论文也是人家代抄的,而最终想要拿到的这个博士头衔,却要不劳而获地戴到自己头上。
在一些高校,一些地方官员和企业老总、社会新贵同班上课,一同速成,每个人交上几万元的短期培训费,就可买个博士之类的头衔装点装点自己的门面和赖以炫耀的学术背景。北大、清华这些所谓的中国名校,就是经常利用自己的办学优势,通过开办这样或那样的在职进修或短期培训,而与地方官员、企业老总大搞权学交易、权钱交易,进行独具中国特色的办学创收。
这种投入极少的办学创收经验很快就被仿效起来。部门、本位利益的驱动,让中央党校也没能坚守住自己的清誉,而也利用起自己的特殊之位,大搞起这种权学交易起来,以致招来了不少社会上的闲言碎语。前不久,就有不少人对中央党校借用短期培训的形式,而与地方官员、企业老总、社会新贵,大搞权学交易和权钱交易予以创收,颇有微词。面对社会上的这种批评和抱怨,中央 党校的 教授王长江还专门对此作出了回应。他以《中央党校最近究竟触动了谁的神经》为题,招认了中央党校确实存在这种负面的创收现象,并自我解嘲道这是部门、本位利益驱动的结果。 王长江 教授没好意思说出口的是,你们别的高校都可以通过这种学术途径搞创收,我们中央 党校的 教授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仿效你们搞点学术创收,又有什么可见怪的呢!
像这种用钱交换,用别人代读代劳出来的博士头衔,又岂能不是“水货”、“赝品”!中国不是经常有这样的官儿吗,离开了现成的讲稿,就不会讲话了!如果是一个闭门苦读出来的博士,在这样的公开演讲中又岂能没话可说,没理可讲,没道可论!
由此可见,中国的官儿也好、教授也好,大智慧倒没见有多少,不然的话,还不早就拿几个诺贝尔之类的大奖了;但却不乏通过自己的小聪明去捞钱搞创收,买博士头衔装点自己的学术门面。你有你的政策,我有我的对策。你上面用人不是要博士头衔吗?我下面就花钱买个短期速成的戴上。哪有时间读博呀,要是真读起来,又怎能吃得消那个苦那个累啊!怎么办呢,就找自己的秘书、下属代读代劳嘛!反正只要权学一交易,一切都会心神领会地立马搞定。你上面用人的导向,需要什么样的博士头衔,我通过权学交易就会让人家高校授予什么样的博士头衔。一个用钱买到自己的升迁所需要的博士头衔,一个用博士学位的授予换来自己所需要的钱,这样的交换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中 国的 博士培养如果这样一直“大跃进”下去,那么,中国的官员就会很快 都拥有 博士这样的头衔来,如此高的学术素养与自己的民众相比,自然就显得“智高一筹、学富五车”起来,又岂能上自己小民或外夷毛贼的当,设的套。
如果实际上想一想,要是都用这样培养出来的“水货”博士、“赝品”博士指导我们中国的科学发展和对外开放,又岂能不上人家的当,钻人家设的套!
这样的“博士大跃进”也不是一点用没有,至少它又给我们中国拿到了一个新的世界第一的称号,即博士授予量的世界第一。这样的世界第一,除了能挣得一点虚假的脸面上的荣光之外,又有何用呢!
四、为什么更多的人都争着“弃学从政”
在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都热衷于凭借这种学术造假出来的博士,而挣着挤进这种“学而优则仕”的官场独木桥呢?行政上的诸多特权和优厚的福利待遇,就是一个极大的诱因。现在,最荣光的就是当官的,一个人一旦做了官,就会立马受到世俗的追捧和高看。在一些高校,“一个处长比教授还风光”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凭心而论,从政的当官的远远不如搞学术的辛苦。搞学术本来就是一种耗时长、费心神的苦差事,穷经皓首,闭门钻研不说,出成果、受追捧,也都极难。相反,从政则就轻松惬意许多,无须费心费神,就可捞大钱,吃吃喝喝地玩一辈子,而贪享不尽生活、肉体、情色上的乐趣。
在当教授的不如一个处长风光吃香之时,又有谁还会傻乎乎地钻研学术呢!吸引不了更多的人投身到这种闭门钻研的学术研究中来,又何以研究出更多的学术成果!没有更多的学术成果研究出来,又何以提升我们的科技竞争力和我们企业的市场生存力!又何以不在技术研发上咀嚼别人的科技淘汰物或花钱买来的二流技术成果!中国在技术研发上除了少量的自主创新之外,更多的都是靠引进、吸收、消化别人转让过来的二流技术,推动自己的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
五、中国学术研究的未来出路
要摆脱这种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尴尬地位,就必须尽快清除这种学术造假不断频发的土壤和诱因。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改变这种当教授的不如一个处长风光吃香的体制环境。要通过这种体制环境的改变,让闭门钻研学术的教授待遇也好、福利也好,都比这个从政的处长更风光、更吃香。只有这样,才能刹住更多人都争着弃学从政的念想,才能留住更多的人闭门安心搞自己的学术研究。只有这样,中国的学术研究才能兴旺发达起来。
当然,在学术研究上也还要坚决摒弃那种不顾实情,只顾下达数量指标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给那些闭门安心搞学术研究的创设一种宽松的待遇优厚的工作环境,要让他们能够潜下心来,没有后顾之忧地搞自己的学术研究,要用重金奖励、全社会追捧的办法,引导他们在学术研究上多出精品。只有这样,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才能与这种“博士大跃进”出来的世界第一名号相对称,说出来也才能让更多的人认同和信服。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