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六) 2009-05-14
东方日报:中印暗战尼泊尔 新德里先胜一局
中国西南邻国尼泊尔政局动盪,普拉昌达政府垮台,新政府迟迟难产。这场变局的背后,其实是中印两国在斗法。
这场变局的起因,是普拉昌达要解除尼军方最高指挥官、总参谋长卡特瓦尔的职务,但却被尼泊尔总统拒绝,普拉昌达愤而辞职。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是,印度不满普拉昌达的亲华倾向,因此在幕后发功,採用挖牆脚、掺沙子等分化离间的方式,搞垮普拉昌达政府。
普拉昌达是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泽东主义)的主席,长期坚持游击战,曾打得政府军丢盔弃甲,后来尼共放下武器,参与议会斗争,赢得最多席位,成为执政党。普拉昌达对华友好,对印度则充满警惕。
普拉昌达担任总理之后,率先访问的国家便是中国,这与过去尼泊尔领导人上台之后首访印度的传统形成鲜明对比。按照计划,普拉昌达本月下旬将访问中国,并同中国签署新的友好条约,进一步提升双边关係。中尼关係渐入佳境,而尼印关係却渐行渐远,让自以为是尼国宗主国的印度当局相当不满。
因此,反普拉昌达的势力在印度的支持下,迅速组合起来。印度曾向普拉昌达作出承诺,只要其放弃同中国签订友好条约,就会支持其撤销亲印的尼军方最高指挥官、总参谋长卡特瓦尔的职务。
掉以轻心 有失道义
但普拉昌达显然不愿意与印度进行交易,坚持要解除卡特瓦尔职务。为此,印度驻尼泊尔大使苏德曾六次向普拉昌达喊话,警告其解除卡特瓦尔职务将会「铸成大错」。同时,印度媒体还对中国进行围攻,指摘中国操纵尼国政局。
普拉昌达的去职,对于中国而言,显然是巨大损失。普拉昌达的亲华立场,使中国在与印度的对峙中佔据优势。中印在藏南地区存在领土争议,尼泊尔倒向哪一边,都会对结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最关键的是,尼泊尔是藏独组织进出西藏的主要通道,亦是募款的大本营,普拉昌达在任上之时,对藏独组织毫不手软,多次宣告,不许尼泊尔沦为反华的基地,尼泊尔警察殴打藏独组织的暴力程度,甚至比中国警察下手都要狠。如果政局更迭后,尼泊尔换上亲印人士执政,对藏独组织明助暗纵,中国的西南边陲将进入多事之秋。
普拉昌达的去职,显然印度先胜中国一局,这也折射出中国在尼泊尔投入的资源与力量远远不足。尼泊尔虽小,但对中国的战略意义却极为重要,中国如此掉以轻心,不仅对不起朋友,亦有失国际道义,令人感叹。
中国主张和谐世界,金钱开道,表面上朋友遍天下,但多是酒肉朋友,真正的铁杆朋友又不珍惜,遇到有事之时,自然无人相助,形同孤家寡人。这是中国外交的悲剧。
和谐版中国外交方略 (太阳报 冯海闻)
最近一段时间,内地网络流传一个和谐版的中国外交方略,用词挖苦讽刺,折射出当今中国外交的无力与无能,从中亦可以看出国人的不满。
第一式:要练神功,必先自宫;人若进攻,我便进宫。自宫乃割男性阳根,进宫则是当太监、当奴婢。中国将中美关係视为最重要的外交关係,搞好对美外交作为头等大事,不仅将数以万亿元计的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放任外资在国内跑马圈地,对行业龙头进行斩首式的兼併,将经济主导权拱手相送,而且高官竞相将妻子儿女往美国送,以作为人质,将财产也转移到大洋彼岸,以取悦美国为荣。如此亲美事美,与挥刀自宫、自毁长城又有何异?
人若动口 我必动情
第二式:人若动口,我必动情;人若收口,我必奖之。每当西方对中国口诛笔伐,中国必然以情动人,开展消气外交,不仅不认为自己受侮,反而担心对方骂得太累。一旦对方收口,中国便迫不及待地进行定单外交,动辄上百亿美元,以示奖励。西方国家边骂边收礼,忙得不亦乐乎。法国总统萨尔科齐去年以欧盟主席的身份接见达赖,中国也不过是生气了几个月,如今又要派出採购团对法国进行政治慰安。墨西哥因输出猪流感,公民被中国隔离,对中国恼羞成怒,进行外交报复,而中国则送上五百万美元的礼金。
第三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骂人。中国手中无剑,口中有剑。每当外国明目张胆地侵犯中国权益,中国不是针锋相对还击,而是通过外交部发言人「严重抗议」,达到「吓人于无形」的至高境界。菲律宾通过法律强佔黄岩岛、越南任命西沙行政官员、马来西亚前总理登上争议地区宣示主权、印度总统视察有争议的达旺地区,中国几无还手之力,不痛不痒的外交辞令,犹如打情骂俏。而且中国骂人,来来回回都是那么几句,词汇贫乏,令人生厌,「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
敌进我跪 敌退我送
第四式:敌进我跪,敌退我送;敌疲我等,敌打我笑。要想和谐,先练忍术,不仅能够打不还手,而且还能笑脸相迎。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中国自己擦乾身上的血渍,为中美战略伙伴关係欢呼;美国空军撞击中国军机、派间谍船到中国沿海侦察,中国则忍辱负重,积极与美国同舟共济,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为美国的金融危机买单。
第五式:我的就是你的,共同开发;你的还是你的,不关我事。沿海争端,明明是中国自己的权益,偏偏却要与人共同开发。好比一个男人的老婆,被人霸佔后,这个男人不仅没有奋起还击,讨还公道,洗清耻辱,反而与对方「共同开发」自己的老婆。只不过,对方尝到了甜头,早就想自己一个人「垄断开发」了。忍一时,天高云澹;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便是中国和谐外交的真谛。
中国外交「缺钙」是众所周知的,而如此「缺钙」,却是国人普遍没有想到的。
三十年改革开放,文恬武嬉,早已没了建国初的血性,反而处处渗透尠奴性,万事忍为先,凡事退为上。当局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一忍再忍、一让再让,而国人早已忍无可忍、让无可让了。
打肿脸充胖子 中国无奈当老大 (华尔街日报 )
同样是家中长子,穷人家的老大和富人家的老大却境遇大不相同。富老大带着弟妹们享乐,手头宽绰、花钱潇洒,一派春风得意;穷老大却要勉力承担起扶养弟妹的重任,工资要交、重活要包,一脸无可奈何。前几年全球经济一片光明时,美国当仁不让做起了全球老大,口口声声要发挥“领导作用”;现在经济危机来了,发誓“ 永不当头”的中国一个没留神却发现自己坐在了老大的尴尬位置上。这不,油价无视全球衰退突破60美元,因为投资者眼里只有中国4月份石油进口较上年同期增长14%,却根本未理会美国的石油库存已达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虽然全球当前的“经济复苏”还只是一种信念,并没有成为现实,但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却出现了明显上涨,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中国的进口增长,中国也因此被全球嗷嗷待哺的小弟、小妹们抬举成了“老大”。中国4月份的铜与铁矿石进口再创历史新高,但分析师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政府出台的收储政策人为推高了国内需求量,并非实际需求出现了复苏。
而中国之所以要“打肿脸充胖子”,当然自有其苦衷。政府出台大宗商品收储政策,一个重要目的是给国内原材料行业纾困。但这种行为却对市场行情产生了扭曲作用,强化了投资者认为全球经济将会复苏的想法。中国努力实现“保八”目标原本是为了国内稳定,但不知不觉间却对世界经济的复苏负起了重大责任。这副担子现在中国想担得担,不想担也得担,谁让你成了家中老大。
中国2008年4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增幅为15.7%,零售额增幅为22.0%。今年4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增幅和零售额增幅分别为7.3%和 14.8%。由于零售额是按现价计算的,因此去除物价因素,今年4月份的零售额实际增长率应与去年同期大体相当,而工业增加值增长幅度却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这种工业增幅大大低于零售额增幅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鉴于工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按常理说,工业增长持续大幅下降必然会严重打击社会消费,而中国的零售额却连续几个月保持了去年同期的高水平,从这一有悖常理处不难发现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身影,因为中国的零售数据中包括企业和政府采购。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全球经济前景持续高度不确定,中国这个花钱买来的老大地位能维持多久?
官场八股文成社会公害 (大公报 甄城 )
日前,最新一期《半月谈》以《官场新「八股」现象面面观》为题,痛斥地方官样文章为「新八股」,不仅称其是「一些地方官场上假话、大话、空话、套话颇多,文牍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的祸根,而且将其痛斥为「听者厌之,见者烦之,百姓恶之,有识之士痛之」的社会公害,声言必须予以破除。由于《半月谈》的新华社背景,此举或可视为整肃「假大空」的风向标,值得特别关注。
「新八股」劣迹斑斑
《半月谈》的编者按指出:「一个时代的文风,映射着这个时代整体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尚。特别是这个时代的官员,他们的文风往往会成为社会导向,进而影响到公众的思想与精神取向,影响到执政党的党风。」
分析人士认为,给「新八股」曝光,矛头所指必然是在职的党政官员。诚如该文中所列举的种种现象,包括领导讲话、总结汇报、调研报告、致辞演讲、规章制度、经验事迹、心得体会等各类公文在内,八股腔、八股调、八股行为,无一不是「官方语言的特定符号」。也因此,才会製造出种种的「官场幽默」。最典型的一例就是「开封指导漯河工作」一事,《半月谈》此文也是因此而生。这桩「官场幽默」最初是由网友们「捅」出来的,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该事件的简单经过是:
前不久,由公安部消防局主办的「中国消防在线」网站上,刊出了两篇宣传稿,一篇落款为河南开封消防支队,另一篇落款为漯河消防支队。两篇千字文的前800字几乎如出一辙,在馀下的稍有区别的200字中,由于开封的「枪手」不慎,虽然将前文中的漯河政法委书记换成了开封市副市长,后文中的「漯河」却忘了更换,因而才闹出了「开封指导漯河工作」的笑话。
值得关注的是,《半月谈》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一类的「官场幽默」并不鲜见,而且出现在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中。如国务院安全生产督查组在听取贵州省修文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汇报时,就发现该县的汇报材料与前几天听到的邻县汇报材料基本相同,后经查证,果然是修文县抄袭了邻县的汇报材料,所以两县汇报的语气才会「基本相同」。可见地方的「官样文章」中存在着多麽大的水分。在《半月谈》列举的种种现象中,除了公文抄袭,因「文山会海」而导致的「注水发言」,也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尤其是在上面布置下来的一些重要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本该是干部自身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听上去却像是表扬与自我表扬。类似「万金油」式的讲话,也在相当一部分干部中广为流行,甚至渗透到个别官员的骨髓裡,成为张口就来的一种语言惯性。除了讲话中充斥着「假大空」,一些地方官员甚至到了不知道怎麽开口说话的地步。而在另一方面,客套话、奉承话也成为「注水发言」中的一个特色,「不管发言的主题是什麽,都是在某某领导下、某某关怀下、某某帮助下,把沾边的领导和单位都挂上……」,让听者哭笑不得。「新八股」劣迹斑斑,可谓「罄竹难书」。
质朴民风被作践
其实,「新八股」由来已久,百姓们深恶痛绝,《半月谈》不过是把这个未出头的疖子切开放脓。从网民的大量跟帖中就可以看出,此举大得民心,深受百姓们欢迎。人们在留言中纷纷表示,「新八股」害死人,早就该好好的治一治了。
对于《半月谈》揭露的种种「假大空」现象,很多网民都认为事实就是如此。譬如文中揭露某县级市的一名市委副书记与一名「小姐」鬼溷时,电视上正好播放他的严肃讲话,号召广大干部拒腐蚀,永不沾……网民们说,他们身边就有这样的「虚头巴脑的官」,表面上人五人六,开口也是一大堆庄严的词,暗地裡却在干着肮髒的交易。政府不把这种人清除掉,迟早会因为「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一位自称是「业内人员」的网民说,他日常的工作就是为领导「作嫁衣」,成天忙于替领导想点子出主意,领导的每一次讲话稿也都是由他「捉刀代笔」,时间一长,被他侍候得舒舒服服的领导已经离不开他这根「拐棍儿」,他也成了领导肚裡的蛔虫。可笑的是那名领导已经成了他的「提线木偶」和思维道具却浑然不知,反而还洋洋得意。
更有不少网民认为:形形色色的官场造假行为之所以会层出不穷,假数字、假文凭、假年龄、假离婚、假廉洁等现象,之所以会让人目不暇接,关键就在于造假已成为一种「潜规则」,而且是一隻「摸不着、抓不住、看不见的无形大手」。若想彻底斩断这隻魔爪,不仅要整顿「地方官样文章」,中央也要以身作则,带头「清污」。否则就很难防止「潜规则」演变成「显规则」甚至是「硬规则」。
保和谐社会「质量」
北京观察家指出,因为官场「新八股」而衍生出来的「假大空」,作为社会公害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整治「新八股」,铲除「假大空」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突破口」。《半月谈》痛斥「新八股」的这篇文章,可谓是对症下药,正逢其时。应抓住时机,快速作出相应的部署,从根子上铲除包括「假大空」在内的一切不正之风,以淨化党风民风,以确保和谐社会的「质量」稳步提升。
医改顺应「民以命为天」(大公报 陈群)
新医改方桉实践月馀,从中央到地方按部就班,进展大体顺利。笔者以为,新医改实践展现出一条令人欣慰的主线,即终于摒弃了「以钱为本」铜臭,告别了「市场化」误区,以「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综合」为特色,顺应了「民以命为天」。
始终「以人为本」
古话说「民以食为天」,那是指穷日子;如今小康了,则已是「民以命为天」。清明时节,笔者赴戒台寺比邻的万佛苑陵园扫墓,看到不少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墓碑,其中几座竟沉睡年仅数岁的儿童,令人大为唏嘘,扼腕长叹生命之可贵、之脆弱。
近年来,围绕医改方向问题,所谓「市场派」与「公益派」发生了巨大争议,背后一直潜藏着「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但是,政府不是利益集团。医改实践证明了政府三点决心:一是必须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益事业;二是必须坚持医疗事业始终要以人为本;三是必须走医疗领域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些问题上,政府超越了一切「利益集团」。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近日表示,「未来3年,各级政府用于医改的投入将增加8500亿元」。这笔巨资正在5个方面发挥作用,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以及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民生者,民命为首。医疗事业之所以被全球称为「难解的方程式」,源于「公益」、「财富」与「人以命为天」三大要素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与冲突。笔者以为,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发展缓慢,而医疗事业成绩巨大;市场经济时期经济发展迅速,而医疗事业问题巨大。这个「悖论现象」本身就证明了医改的艰难程度,而难之要害,恰恰在于是否能以民之命为天。笔者赞成王军所言,「这笔巨额投入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重视民生、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彰显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推进改革的政治魄力。」
笔者以为,迷信「市场化」是旧医改失误的根本原因。2005年笔者在香港《大公报》发表《医疗改革错在「市场化」》一文,提出医疗属于「公共事业」,迷信「市场化」,以钱为本,难免诸多失误,谈到四点:
「市场化」大失误
其一,医改「市场化」问题严重。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提出了《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适度肯定了医改使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单一所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从分工走向全面竞争。同时明确指出:「暴露出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讲,改革是不成功的」。在医疗保障体制方面,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绝大部分地区迅速瓦解,政府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体制、药品生产与流通体制也发生极大变化,全面走向市场化,中央政府职能在不断弱化。
其二,计划时期医疗成绩显着。课题组认为,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用GDP的3%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满足了社会成员的医疗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成绩十分显着。
其三,医改「市场化」消极后果。主要是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效率低下。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成员国「筹资与分配公平性」评估排名中,中国列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倒数第四。2002年我国卫生投入佔GDP已达5.42%,但居民健康综合指标没有明显改善,在上述世界卫生组织「卫生总体绩效」排名中,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排第144位。
其四,课题组认为,医改「市场化」加剧了四种矛盾:一是医疗卫生「公共性」同市场化的矛盾;二是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同市场化的矛盾;三是医疗卫生宏观目标同市场化的矛盾;四是疾病风险与个人经济能力的矛盾。
「相结合」是特色
经济全球化以来,人们对「市场化」的过度迷信已在诸多领域显现恶果,前些年的医改与教改,当今的全球经济危机,都是典型表现。市场经济与「市场化」绝非一个概念,更非什麽都可以「市场化」。医疗事业就绝不可以「市场化」。此次医改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医疗事业的「公益性」,坚持「政府引导」与一定的「市场空间」,是改革不断走向成熟的表现。
人们看到,新医改实践体现了「公益为主,市场为辅」的「相结合」原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基本药物由国家制订零售药物指导价,走招标程序,适度保留了市场机制。其二,注册医师多点执业体现市场思路。其三,提倡政府购买医保服务,探索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探索医保经办机构与药品供应商、药品机构的谈判机制,发挥医保对医疗机构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其四,有关两个价格形成机制的内容也体现了政府管理与市场相结合的思路。近日「搜狐新视角经济学人月度论坛」解读新医改,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国恩认为,新医改「强调医疗改革要实现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项目部主任刘远立也认为,新医改走的是「有管理的市场化道路」。
笔者以为,「相结合」是新医改的重大创新,是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重大尝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综合发展模式在医疗事业上的重大体现。一言以蔽之,新医改实践贵在顺应了「民以命为天」。可以预期,新医改将以「相结合」为核心,成就医疗事业的中国特色。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