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谁是诋毁中粮蒙牛的幕后推手?

记者 · 2009-07-23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中粮系”蒙牛触动了国际巨头的痛处?

光明网

   7月7日,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联手厚朴基金以港币每股17.6元的价格投资61亿港币收购了蒙牛乳业20%的股权。这笔迄今中国食品行业最大宗交易的落幕,标志着蒙牛乳业从此融入国资家族。

  这原本是一场双赢的交易,证券业相关人士一致表示看好蒙牛的发展前景。然而就在公告公布的随后几天内,坊
间就流传出不少杂音:蒙牛卖出股份是为了方便高层的集体套现、中粮集团入主蒙牛是不务正业……有消息人士透露,蒙牛与中粮合作乃是触动了个别国际巨头的痛处,引来这些蜚短流长。

  国际金融大鳄以及站在他们背后的国际行业巨头,觊觎中国乳业本已多年,甚至可谓垂涎三尺。去年以来中国乳业的行业危机使得原本竞争激烈、利润低下的中国乳制品行业"雪上加霜",元气恢复需要一段时日;与此同时,外资品牌则借此机会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一些较佳的乳制品企业将面临被外资品牌收购吞并的命运。外资品牌在沉寂数年后又掀起了新一轮大举进入中国的热潮。但实践证明,国际巨头多有水土不服问题,如达能入股光明,恒天然入股三鹿,阿拉入股蒙牛奶粉业务……也许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对外资并不采取排斥态度的蒙牛,此次选择了中粮。但稍前没有搞到汇源,如今蒙牛又"落入"国库,接连遇挫的国际势力显然心有不甘。

  今年上半年,外资机构一度将太子奶的创始人李途纯踢出局。这是继汇源果汁、青岛啤酒后,又一民族品牌遭遇到外资的狙击。随后,一个在台后虎视眈眈太子奶多年的幕后推手则逐渐浮出水面--雀巢集团。日前的一则新闻则指出,身为国际食品界巨头的雀巢集团正暗中与太子奶数家小股东秘谈收购事宜,试图暗度陈仓,低价拿下这家企业的控制权。

  然而,几次收购未遂让境外资本不免有些恼羞成怒,中粮与蒙牛的一拍即合更让他们"忍无可忍",于是,当对蒙牛的攻击告一段落并无明显收效后,直接对宁高宁进行造谣就成了最后的杀手锏。7月22日下午,有媒体报道宁高宁已接上级调令"外出学习",原因就是参股蒙牛引起上层震怒。几个小时后,宁高宁本人亲自出来表示,自己被停职调查纯属谣言,并称会通过法律手段将此事调查清楚。中粮相关品牌负责人也向媒体透露,现在公司正在请相关法律部门协调处理。

  "蒙牛市值已达300亿港元,中粮只花了40多亿(厚朴30%除外),按照市场价格就掌握了控制权;而汇源虽然没有被收购成,但其收购条件是当时市价的三倍"一位资深市场分析师揭开了其中的奥妙,"中粮低价格、低代价成为蒙牛最大单一股东,这些都让外国巨头非常眼红, 他们要'出气',所以才'出手'。"

  透过中粮与蒙牛结盟后被恶意攻击的种种表现,我们发现,境外资本一直在虎视眈眈,中国境内的优秀乳品企业,一直是他们猎寻的目标。然而正如13亿中国人不能靠吃洋米生活,13亿中国人也绝不能靠喝洋奶来增强体质。中粮入股蒙牛,进入中国乳业,无疑为中国乳业独立自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有人曾形象地说,"中粮者,为中国人整合粮食者也",但过去中粮所整合的粮食一直"缺一块"即"婴幼儿的粮食"--乳,有了蒙牛,这个粮就全了。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推测:凡此种种诋毁,也不排除是国内个别过去有此"传统"的竞争者所为,他们刻意捣乱,故意搅局。

  中粮集团多年来持续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而蒙牛作为中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成长最快的企业,2008年营业收入达到了238.65亿元人民币,成为首家跻身世界乳业20强之列的中国企业。分析人士表示,此次中粮和蒙牛两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食品龙头企业结成战略联盟,除了对彼此双赢之外,还将大大推动中国食品安全的建设进程。这对整个中国乳品行业、乃至整个食品行业的整合,都是一个很好的先例。

谁是诋毁中粮蒙牛的幕后推手?

来源:中国经济网


  7月22日下午,针对有媒体报道宁高宁已接上级调令“外出学习”一事,宁高宁本人亲自出来表示,自己被停职调查纯属谣言,并称会通过法律手段将此事调查清楚。中粮相关品牌负责人也向媒体透露,现在公司正在请相关法律部门协调处理。 

  透过这起蹊跷的造谣案,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背后有迹可循。因为此前一段时间,刚刚与中粮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蒙牛,一直遭受着类似的恶意中伤。那么,究竟是谁对刚刚完成中国食品界最大并购交易的中粮和蒙牛存在如此敌意?并且唯恐天下不乱呢?

  业内人士猜测,这幕后的推手很可能是意欲掌控中国乳业而未能得逞的境外资本。与中粮蒙牛的一拍即合不同,汇源收购案被商务部紧急叫停、雀巢收购太子奶仍旧迷雾重重,对于蒙牛投入中粮的怀抱,意欲抄底中国经济、尤其是抄底中国乳业的境外资本和友邦人士“最不高兴”。“当然”,业内人士话锋一转:凡此种种诋毁,也不排除是国内个别过去有此“传统”的竞争者所为,他们刻意捣乱,故意搅局。

  中国乳业是一个对外资较为开放的体系,从上世纪90年代起,帕玛拉特、卡夫、雀巢、恒天然等10多家外资品牌先后登陆中国。由于水土不服,很多外资品牌纷纷撤离。然而持币观望的境外资本一直虎视眈眈,酝酿着祭出资本手段杀“回马枪”。日前弥漫美国与欧盟的牛奶危机使得切入中国市场的需求更为迫切,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新一轮“反扑”提供了时机,而中国乳业良好的发展前景更成为外资抄底的强大动力。

  目前,中国乳业正处在从单纯数量扩张阶段向整体优化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和产品竞争力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逐渐走进历史性的整合路口。今年以来,惠氏、美赞臣、多美滋等大力拓展市场,朝日啤酒进军液态奶领域、雀巢收购太子奶,外资品牌力图通过多种手段、尤其是资本手段渗透中国乳品市场的格局调整。中粮与蒙牛的一拍即合显然摧毁了外资的美梦。

  “不仅如此,蒙牛市值已达300亿港元,中粮只花了40多亿(厚朴30%除外),按照市场价格就掌握了控制权;而汇源虽然没有被收购成,但其收购条件是当时市价的三倍”一位资深市场分析师表示,“中粮低价格、低代价成为蒙牛最大单一股东,这些都让外国巨头非常眼红, 他们要‘出气’,所以才‘出手’。”

  更何况,蒙牛是惟一一家进入世界乳业20强的企业。

  那么,中粮与蒙牛结盟,又是否存在问题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光远博士看来,中粮参股蒙牛“交易结构简单,交易双方的战略意图尽收眼底”,几乎达到了平实、简单的至高境界。从双方披露的信息看,一方面中粮入股蒙牛完成了在乳业的布局,有利于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可以说,中粮没有蒙牛就“粮不全”,缺乏“乳”这个婴幼儿的“专用粮”;另一方面,蒙牛也可借助中粮在全球范围内的客户网络、成熟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等资源和经验,步入世界乳业巨头的行列。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食品行业的这宗最大交易,将会大大提高中国食品行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附文:

中国企业领袖"拉美化之忧"
2004-01-13

  《中国企业家》


 “未来10年20年,中国企业还是本土经济的主角吗?”

  在2003年的年底,有一种深沉的担忧,笼罩着2002年底还兴高采烈的中国企业界。

  这些担忧,在《中国企业家》杂志在举办2003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前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像冲击波一般一次一次一再强烈冲击着我们。

  年会前夕,11月12日,我们到上海邀请刘永行参加本刊年会。他滔滔不绝讲述了他早在5、6年前就开始筹划进军铝业的未来战略之后,有些英雄气短:我们能在这个领域建立起世界级行业竞争标准,做过跨国企业,为什么不能放手让我们民企做?11月17日,我们到了春兰,陶建幸讲他“第二台阶”设想,“不能再做那些核心技术和部件掌握在人家手中的‘壳企业’了!”“轿车业看不懂,搞了那么多年,都合资,而且是一家和多家合资,搞到现在连自己的品牌也没了,变成‘世界上最复杂的贴牌工厂’!”

  11月20日,我们在北京饭店拜访宁高宁,他刚刚出席完国资委组织的“跨国并购论坛”,寒暄之后,他也说起:全靠引进外资,20年后中国人可能全变成打工仔了,珠江三角洲很多城市很畸形,东莞“五星酒店加世界级厂房加打工仔”,没有文化,没有生活,没有消费。他曾和中央党校的一位副校长探讨过:用GDP偷换GNP,联合国把整个发展中国家都“骗”了!中国不应再分国企、民企了,应该分中国企业、外国企业!

  就在同一天,在方正大厦,没有预先沟通,少帅魏新自己谈起了他给国家领导人的一份关于3G的报告:过去十几年许多产业出现了同样的怪圈,从彩电、冰箱、VCD、DVD、PC、笔记本电脑、手机、基站到汽车,国内企业全是在没有核心技术和专利的情况下为跨国公司打辛苦工,规模迅速做大,毛利迅速降低,“以市场换技术”已告失败。“如果未来10年到20年中国出现类似拉美国家发生过的产业转移,会不会也像拉美国家一样急剧衰退?”

  11月25日,在宝马5系轿车盛大上市的前一天晚上,华晨总裁苏强特地和包括《中国企业家》杂志在内的媒体高层见面,3个小时里苏强和他的副手洪星一直在巧妙地讲述他们“中华(自主品牌)加宝马(合资品牌)两条腿走路”的战略,“未来的重点是自主品牌,合资是为了学习”。中华是他们的最爱,必须让它“立”起来,“中华挺住了,才会给华晨带来未来”—第二天宝马发布仪式,苏强显然不是主角。……与商业巨头的密集接触,几乎是同一个主题的一再变调重复—中国人的企业,中国企业的未来。巨头们“不谋而合的担忧”,让《中国企业家》深受触动,但那时我们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即将召开的年会。500位企业领袖将在“新领袖:决定未来的商业力量”主题下展开讨论,我们希望领袖预测未来3年-5年的产业趋势,探讨领先企业的战略转型与拐点—拉美化是更政治更宏观的环境话题,我们希望企业领袖更关注企业本身的话题。
 

附文:

宁高宁“学习”风波


2009年07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 :龙丽 高江虹


   宁高宁“学习”风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龙丽 高江虹 北京报道

  【核心提示:有消息称,中组部即将在中粮集团召开高层会议。本报记者也在中粮福临门大厦一楼的显示屏上看见“欢迎中组部领导”等字眼。 不过上述负责人表示,中组部召开的会议跟“学习”事件并无关联。】

  联合厚朴基金以61亿港元收购蒙牛20%股权的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突然陷入一场“停职学习”风波。

  7月22日据网易报道,来自中粮内部的消息称,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已接上级调令“外出学习”,集团职务和待遇目前不变,但不参与集团事务。正式文件近日将下发,目前此事还未内部通报。

  中粮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宁高宁得知该消息后很愤怒。“宁董亲自要求对这个传闻发出正式声明,还要亲自审阅声明。”

  22日下午,中粮集团发表声明,“报道内容纯属捏造,完全不符合事实。”

  22日晚上9点,新浪登载的中粮集团声明被删除。中粮一位负责人对此表示,事件并无变化。有消息称,中组部即将在中粮集团召开高层会议。本报记者也在中粮福临门大厦一楼的显示屏上看见“欢迎中组部领导”等字眼。不过上述负责人表示,中组部召开的会议跟“学习”事件并无关联。

  与此同时,关于中粮入主蒙牛的收购案的三大存疑再次被业内提及。

  巧合的是,7月17日蒙牛宣布,中止总额为16.46亿港元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当时,距该计划推出仅仅8天时间。

  蒙牛的解释是:公司董事会收到了多位相关人士反馈,经过再三讨论后决定中止执行该股权激励方案。对于这件事是否与中粮有关,中粮方面没有表态。

  宁高宁行程仍满满

  7月22日下午6点,北京朝阳门南大街东侧的中粮福临门大厦。中粮集团总部刚刚搬迁到此。已到下班时间,雨下得太大的缘故,不少中粮下班的员工都等候在大厦大厅和门口。大家谈论的话题主要围绕突如其来的大雨、上午的日食或者晚饭的去处。

  “今天宁总有过来啊。”大厦门口的保安告诉记者,上午十点多,宁高宁步行来上班,还跟保安打了个招呼。

  中粮集团公关部一位负责人则表示,宁高宁晚上有个接待活动,5点半就离开了。“如果他在,一定跟你见面,我们没必要说谎。”

  据了解,宁高宁今天还与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一起会见了邯郸市政府的相关人员。7月21日,宁高宁还与于旭波、薛国平、曲喆、王金昌等中粮集团高层在中粮福临门大厦出席了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视频会议”。

  根据网易的报道,“自从上周出差深圳归来后,宁高宁就不像以往那样活跃在集团的各种工作场合”。

  61亿收购案的三大存疑

  网易还报道称,“宁高宁停职学习一事或与收购蒙牛交易相关,但具体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尚未得知”。

  7月6日,中粮联合厚朴基金以61亿港元收购蒙牛乳业20%股权,至今未及一个月。此后收购案三大存疑却开始流传。

  首要存疑是收购价格。根据交易公告显示,每股17.6元的交易价格,相对于2009年7月3日(即《认股协议》签订前最后一个交易日)19.10港元每股的市价折让约7.85%;与蒙牛2008年每股最高价格26.3元比较,差距并不大。

  关于交易价格,宁高宁曾表示“我们也想在价格低时候买,但是人家不卖。”

  价格存疑的背后仍是财务视角问题。2008年蒙牛乳业的净资产是47.38亿,61亿的现金收购远超出了蒙牛乳业的净资产总额,何况这笔巨额现金还仅是获得20%的股权。

  在这场被称为“国进民退”的交易中,这场看似纯粹的市场交易,因不同的财务视角,无形中将“国资”中粮,推向被质疑的前台。

  再就是交易的决策过程。毕竟这次中粮将为此拿出真金白银40多亿。但事后的一些解释,反而为此平添了疑虑。

  牛根生没有掩饰他与宁高宁的熟悉关系。“宁总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荣誉主席,我是轮值主席,去年交流比较频繁,所以一拍即合。”

  “一拍即合!”宁高宁和蒙牛董事长牛根生都愿意用这句话来概括双方谈判的过程。据了解,中粮与蒙牛的谈判始于2009年3月,虽然在数次谈判期间,双方也曾有反复,但仍在短时间内敲定细节。由于宁、牛二人熟识,双方合作甚至没有中间介绍人。

  为何不入主管理层则是第三个存疑。按照双方协议,在蒙牛未来的董事会11名董事中,中粮虽然将占有3个名额,但均为非执行董事。

  宁高宁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中粮不参与蒙牛的具体经营管理,不改变现有的经营团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不改变目前的战略方向。按照宁高宁目前希望的与蒙牛管理层的合作方式,中粮将通过董事会对蒙牛发展的大方向、大政策产生影响,并推动蒙牛和中粮在业务上的合作。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欧洲金靴|教育之乱,祸起萧墙
  2. 日本女优横宫七海自杀身亡——畸形的社会还要逼死多少人?
  3. 司马南:公开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4. 以前那么“穷”,为什么大家还怀念从前?
  5.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6. 星话大白|越南
  7. 《邓选》学习 (十)
  8. 对菲律宾斗争的关键是,让它的挑衅得不偿失
  9. 影评:电影《熔炉》看资本主义特权
  10.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4.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6. 这是一股妖风
  7.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