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基本定型 医改方向之争终结
2006年10月28日 16:57:07 中财网
"政府主导定论形成了,我认为应该这样,不然将来问题会很大。"10月26日,中华医学管理学会副会长于宗河对本报说。这位前卫生部医政司司长一直致力于医疗体制改革。
10月23日或许将成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分水岭。医疗卫生界人士认为,来自中央高层的信息表明,医改方向之争已经画上了句号。
医改大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下一步医改指明了方向。"10月26日,无锡市卫生局局长王爱国说。这位因主持了无锡管办分离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而知名的官员说,他没有想到中央会这么快就开会专门讨论医疗改革问题,"这样的重视程度对我们这些从事基层卫生工作的人来说,从来没有遇到过。"
10月23日,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会议学习的内容是国外医疗卫生体制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刘俊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表达了他们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看法。
会上,胡锦涛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胡锦涛的讲话涵盖了医疗卫生体制、医疗保障、财政投入和医药管理等医疗改革的各个方面。因而,尽管目前十多个部委组成的医疗改革小组还没有向社会公布医疗改革方案,但分析人士认为,改革方向已经清晰--政府主导建设全民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南海给国家领导讲解关于医疗改革看法的专家,正是医改应由政府主导的倡导者。
政府主导
其实,说政府主导只是相对于市场主导而言。
2005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单位完成的《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报告》向社会公布,称以市场为主的医疗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违背了医疗事业的基本规律"。
新的医疗改革在随后一年中争论不断,各种模式之争说不胫而走。但随着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和胡锦涛的讲话,以及两位讲解人以往的鲜明观点,医疗改革的方向和模式之争似乎已宣告结束。
知情人士透露,两位讲演专家能在中南海"讲课"是经过有关部门认可的。
"李老师的观点只是她个人的观点,将来的医疗改革方案将是集体智慧的结果。"10月24日,李玲的助手陈秋霖强调,医疗改革事关重大并非一人所能。
李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曾就读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医疗改革课题组负责人之一。
李玲一直被认为是医改"政府主导派"的领军人物,据说她的观点得到了卫生部门的认同。她认为,未来的医疗改革应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为补充。因为政府主导可以将有限的资源进行规划,合理地分配到公共卫生预防和基本医疗服务上面,而以市场为主导是以利润为导向的,在中国现阶段不适合。
她称,中国经济近20年的奇迹是市场力量的结果,但医疗服务市场的资源配置由市场来解决未必行得通。医疗行业具有垄断、公共、不确定、信息不对称等特性,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设,所以不能有效地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例如,中国近年来医疗卫生发展非常快,但发展趋势是所有的资源投在了大城市、大医院和高精尖技术上,这就是市场的导向结果。
同时,李玲强调政府主导主要是在最高点上对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进行控制,克服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达到公平和效率均衡,"政府主导不是不要市场,而是要如何管理市场"。
另一个演讲人刘俊,曾任上海市卫生局局长,现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有多项研究工作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并推向全国。
2004年,他在任上海市卫生局局长时就提出,上海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以政府调控有力的城镇医疗管理体制和公立医疗机构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目前,上海的城镇社区医疗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门诊费用下降了14.2%。
全民医保
"要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胡锦涛的讲话描绘出了未来的图景。
医疗改革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看病贵、看病难。看病难在中国司空见惯,好的大医院经常出现半夜排队挂号,而小的医院却一派冷清。
对此,李玲认为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的,并提出了著名的"连锁店模式"。
李认为,老百姓不去社区医院看病的原因,是因为老百姓不信任社区医院的医生。但如果能优化配置资源,把三甲医院的资源进行整合、分解到"二甲"以及社区医院,形成"连锁店"模式,老百姓就会相信这里的医生。而未来医院的竞争应是集群竞争,就像麦当劳和肯德基间的竞争。
于宗河则认为,政府主导不是政府把老百姓的医疗费全包下来,也不是全包医务人员工资,而是建设全民医保,而实现老百姓有序地到各层次医疗机构看病。
如单纯拨款支持医疗单位盖房子、买设备,而老百姓还要大多自掏腰包,还是没有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这个问题曾多次反复,应吸取教训。目前对城镇职工医保有了说法,但对农村居民的说法还不清楚,应完善有关政策。
综合李、于二人的核心观点,将来政府的职责之一就是协调、配置资源,完善社区和农村的医疗水平和推进医保,实现均等的广覆盖。李玲说,印度曾学习中国曾经实行的"广覆盖路线",目前医疗价格比中国低得多,值得思考。
于宗河还建议,制定一部国家的卫生大法,把想好的东西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很多国家都有国家卫生法,由于目前中国还没有,造成很多医疗问题仍然靠多部门协商、反复协调、妥协,靠文件来解决问题,弊端可想而知。通过卫生大法可以来规定国家的卫生体制、事业性质、医疗保险、筹措资金、支付方式及各部门责任等,大家都依法行事就好办了。
而王爱国希望尽快出台医改方案且具有可操作性,例如经费怎么来、怎样保证这个医疗服务体系的运作等等。同时,他感觉今后政府要承担医疗服务责任加大了,要转变观念。
(记者 张沉 唐君燕)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