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直国企的脊梁——青岛港依靠工人办企业纪实
何春中
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
港口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今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1月~7月,青岛港吞吐量和收入仍然实现同比都增长5%的骄人业绩。
青岛港是一个有着117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的老典型,青岛港的成功经验在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和他们的宝贵经验办企业。
“工人伟大、劳动光荣”
在青岛港港区,职工食堂门口、集装箱码头现场、机关办公楼前,都能看到巨幅标语:“工人伟大、劳动光荣”。
青岛港集团信息中心副主任庄开宇的父亲在大兴安岭林区干了10多年修理工。他从东北老家来到青岛港,一看到标语牌,就激动地对儿子说:“这8个字写得真不简单,真正体现了工人的主体地位。”
这与青岛港有一个好班子,特别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分不开。
常德传常说:“我是工人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来到青岛港,先是当装卸工,在艰苦的一线出力、流汗,因此深知当工人的不易和辛苦,永远也忘不了工人在想什么、盼什么。”
常德传在青岛港干了20多年的“一把手”,仍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工头”——就是领着工人多干活儿多挣钱、发家致富。
在管理上,常德传最反对3条:一是克扣“军粮”,从员工口袋里抠钱,损公肥私;二是克扣“军饷”,从员工身上弄钱,应该用在员工身上的钱挪作他用;三是克扣成绩,对员工的成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青岛港始终以员工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集团领导班子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每年夏天最热、冬天最冷的时候,集团领导都带领机关干部到一线跟班劳动调研30多天,体察工人疾苦,改进各方面工作。
青岛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大对医院、学校和幼儿园的投入,解决了员工的医疗、子女上学等后顾之忧。
青岛港坚持唱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主旋律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许振超30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技术,由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吊桥专家,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2004年以来,青岛港先后表彰了10名“职工贴心人”、10名“创新明星”、10名“优秀队长”、10名“优秀班长”、10名“模范青年”、30名“行业专家”、290多个以工人名字命名的员工品牌和百名“五好”岗位标兵、1000名学振超先进个人等。
不让一名员工下岗
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常德传对老员工充满感情。“老员工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他们在过去的岁月里为企业的发展洒下了汗水,他们当年的生活工作条件比我们现在差得多。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青岛港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总是想方设法为老员工,特别是为离退休的老工人提高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
常德传一直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阵痛不能让普通员工承担,领导干部要义无反顾地把责任承担起来。一名员工关系到3个家庭,一名员工下岗,就意味着将影响自己的小家庭和双方老人。
常德传曾经在《常德传论国企》一书中写道:“要是我们当时没顶住压力,我们也大裁员、大下岗,把我们的员工都推向社会,这个后果不堪设想。在我心里,一个员工下了岗以后,3个家庭都蒙上一层阴影。他不光是经济问题,不光是挣钱多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没个出路啊。”
常德传在书中还写道:“改革,不是革掉国有企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而是要想方设法使员工在更高层次上,以更高的素质成为企业和国家的主人。”
在青岛港有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港口发展,员工受益。改革就是要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青岛港今年已转岗1700余人,但全港2.4万多名职工包括9000多名农民工没有一人下岗,而且还新招700多名大学毕业生。青岛港不仅扩就业、保增长,而且保收入,今年上半年集团人均收入同比增长3.5%,其中农民工收入同比增长17.1%。
“最幸福的农民工”
多年来,青岛港以人为本,一手抓教育培训,一手抓机制创新,推动农民工逐步实现由短期务工向扎根海港、由挣钱吃饭向爱岗敬业、由打工者向产业工人的“三个根本性”转变。
农民工队伍从20年前的几十人扩大到现在的9000多人,成为港口生产建设的主力军。从单一的装卸工种发展到调度员、理货员、司机、修理工、船舶水手、机工等工种,从普通工人岗位发展到车长、班长、正副队长、公司副经理等管理岗位。
青岛港大港分公司装卸二队农民工副队长皮进军是山东沂南人,19岁就到青岛港工作。现在一个月能挣6000多元。
“我们是最幸福的农民工!”皮进军说,有一年冬天的下午,常德传到农民工公寓检查卫生。住在102房间上铺的皮进军倒班后躺下正准备睡觉,突然,一双温暖的手伸进了他的被窝。
“被子暖不暖和?”常德传问。
“屋里有暖气,很暖和。”
皮进军对常德传无微不至的关怀至今记忆犹新。
青岛港集团生活上关心农民工,使农民工体会到家的温暖。港区建设了星级候工室,整修改造了港区食堂,让大家冬天能用上暖气,夏天能用上空调,四季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
青岛港集团还把农民工宿舍改造成现代化公寓,并专门设立“温馨房”,为农民工家属探亲提供方便。每年春节,都派专人将农民工的年终奖金和礼品送到他们的父母妻儿手中。二三线岗位需要补充人员,港区优先安排在岗优秀农民工的家属,以解决农民工夫妇两地分居的问题。
青岛港集团大港分公司副经理薛北纬曾经担任过集团的团委书记。他告诉记者,青岛港每年要发展100多名农民工入团。目前,青岛港农民工中已有2607人被录用为合同制工人,有540多人担任了班长、副班长,37人担任队长、副队长。
同时,青岛港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协同各地劳动部门成立驻青岛港办事处党支部,对已入党的农民工,由农民工所在地的党组织开出党员证明信,纳入集团党组织统一管理。目前,青岛港农民工中已有250多人入了党、1629人入了团。
青岛港以人为本、真正关心农民工的各种措施激发了农民工的学习热情。一大批农民工在自己的岗位上练就了“绝活儿”,脱颖而出。目前,青岛港已涌现出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万年,全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青年皮进军和全国优秀农民工朱广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典型。
(《环球视野》摘自2009年10月11日《中国青年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