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热的背后
威利•拉姆 葛雷 译
在那些外国政要几乎不可能到过的中国省份和城市,一股毛泽东热正悄然兴起。在中国西部,拥有3200万人口的大都市重庆,那些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渐渐被拆除或者撤下的毛泽东塑像在政府机关、工厂和大学里被重新竖立起来。
最近在重庆大学区新建起的7层楼高的伟人像使附近的礼堂、图书馆和教学楼相形见绌。在离这位伟大舵手出生地不远的湖南省长沙橘子洲,一个吸引游客的最新景点就是一座直入云霄高达32米的巨大青年毛泽东雕像。另外,今年10月1日举行的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典礼上,大学生和市民们高举着“毛泽东思想万岁”的巨幅标语走过天安门广场,走在队列最前面的正是这位伟人在60年前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巨幅画像。
毛泽东热的背后映射出的含意令人深思。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无疑是在建国60年之际,新中国取得的惊人成就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使他们对这位在60年前亲手缔造这个崭新共和国的伟人的缅怀。在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毛泽东所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不仅是人民的救星,而且是民族的骄傲。
从今年火爆一时的电影《建国大业》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小辈共产党人的贡献的高度认同。
也正因此,中国中央党校教授、因阐述改革理论而著称的理论家李钧如最近将毛泽东称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中华民族能吃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巨人。
在另一名中国理论家看来,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毛泽东思想持续不断的热情被证明正是学者所寻找的能够推动中国崛起的“终极信念,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是一种信心的来源。
除此之外,毛泽东热的另一个含意在于,在当前经济危机条件下,西方式金融体系受到怀疑,而一直借鉴西方金融体系的中国此时无疑需要更加结合中国国情,寻找中国特色,探索最符合中国的金融体系,在此之前,对金融体系的更多的管控将成为主要方向,而毛泽东在危机中对中国革命的探索,以及建国后严格的金融制度提供了很好的教材。
一个例子就是,在煤炭、钢铁以及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中,“国进民退”表现明显,在这些领域,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规模化、产业化增强。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国有企业也成为主要受益者。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更加关注民生的情况下,许多官员将毛泽东思想中以公平原则作为制定公共政策的准绳。
重庆已经提出发展“红色GDP”的概念。这不仅是中国目前提出的利为民所谋,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目标的具体体现,更是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在“红色GDP”观念指导下,发展关注的是大众的福祉,而不仅仅是少数显贵,比如这个国家大概3000万百万富翁们的福祉。
举个例子,从上海到深圳等中国大城市的房价最近不断飙升,但重庆政府则表态要保证该市至少1/3的房产让普通人能买得起。重庆市委书记表示,共产党保持执政党地位的关键在于“是否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的血肉联系”,“毛主席说得好:我们必须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可以看出,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中国正将大多数中国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负面的社会现象,比如社会不公以及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侵害等事件呈增长势头。毛泽东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当前政策所展示的美好前景的憧憬以及对社会公平的热望。
(《环球视野》2010年1月12日第275期,摘自2009年12月23日—29日《世界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