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增城市新塘镇,杨宗福(音)的牛仔裤厂已经开工了,接到了很多订单,但他却找不到足够的工人。他夹着一块写满招工信息的黑板来到新塘的一个街道就业市场,还有另外30多个工厂主守候在这里。杨宗福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几天了,但一个人也没招到。”一年前,数百名工人被裁,许多工人挤在这条街上找工作。而如今,许多工厂主们等在这里,却一工难求。
去年,中国裁员数百万,而仅仅一年之后,它面临着的却是越来越严重的劳动力短缺。
当美国工人在努力同近两位数的失业率做斗争时,那些在中国工业核心地带的无特殊技术工人正享受着不错的签约奖金。近几个月,工厂工资涨幅达到20%。电话推销员早已没有时间去开发潜在客户,因为他们已经全部被招聘人员预定了,正忙于给人们打电话为他们提供工作。春节假期结束后,许多工厂都已正式开工。工厂经理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乐观,他们认为全球金融危机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
只有一个问题:那些在2008年末和2009年初被很多工厂着急辞退了的工人,现在已不再排队等在大门口了。因为招收不到足够的工人,一些工厂已经落后原定计划数周,它们不得不关闭一些生产线,并考虑提高产品价格。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在购买各种中国制造的商品时,极有可能要付更高价钱。同时,工资上涨也可能在中国造成更大的通货膨胀。
工人短缺的直接原因是,数百万农民工在春节长假回家后没有返回沿海地区务工。得益于数万亿美元的政府刺激计划,中国内地也有了大量就业机会。
但许多经济学家说,最近的全球经济衰退同时也掩盖了一个长期趋势:中国曾经庞大的农村未雇佣工人储备已经被渐渐消耗,工厂想得到新鲜劳动力越来越难。
劳动力短缺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在政府刺激消费和银行低息贷款的作用下,迅速从全球危机中反弹。但专家们说,用工荒同时也体现了外出务工人员的谨慎——在确定经济已经完全好转之前,他们先留在家看看。毫无疑问,中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升温,劳动力的需求迅速增长。在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出口的恢复面临着一个意想不到的约束——人力的短缺。
目前,中国的出口已经恢复到2008年初的水平,工厂主们担心他们的生产能力无法应付激增的订单。春节过后,新的生产周期开始了。在广东省南部和珠江三角洲,这个问题尤其严重。广东省的出口总量占到全中国的三分之一,但现在,它从中国广大内陆地区吸引并留住务工人员的能力却在下降。
占领全球温控器市场的Strix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保罗·赫西说:“相比其他地区,广东的劳动力短缺尤其紧张。上个月,世界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商——格兰仕的招聘人员为生产线上的工人提供的基本工资达到了250美元(约合人民币1700元),而需求更大的技术员的基本工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65%。格兰仕的招聘主管刘婷婷(音)告诉我们,基本上每天她都与十几个同事在广州火车站外等候,希望能招到新员工,但都是徒劳。”格兰仕的招聘人员戴着印有“格兰仕欢迎你”字样的红黄彩带站在出站口,农民工络绎不绝地从他们身边走过,但几乎找不到可以欢迎的新员工。刘婷婷说:“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趋缓,订单又回来了,但工人短缺相对严重。”她承认,自己团队的这招是不寻常之举,“我们通常不会来火车站招工。坦白地说,情况有些吓人。”
福尼格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所有者查尔斯·哈布斯苦恼地表示:“如果我们接到大量订单,该上哪儿去招工人呢?未来一段时间会很有意思。”离广州不远的制造中心——东莞当地政府估计,目前每两个工作岗位上只有一个工人。而在去年春天,每三个工作有四名工人竞争。通过增加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政府的刺激方案促进了沿海劳动力的竞争。
苏格兰皇家银行驻香港的经济学家本·辛芬德费尔说:“财政刺激,促进了内陆省份的就业增长。”
工资水平是劳动力短缺的最佳晴雨表。在广州,一些临时机构将工人的工资从年前的每小时0.95美元提高到1.17美元。两年前,在还没有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工资下滑和用工缩减之前,工资水平约为每小时0.8美元。返工人员的短缺引发了一场大争夺——从这些来自内地的务工人员走出长途汽车站或是火车站的那一刻,招工争夺大战就开始了。在广州市中心一家政府开办的就业中心,寻求工人的雇主人数超出了前来找工作人员的人数。
就业中心外面,一位名叫梁火巧(音)的22岁的塑料工人,正和一小群人在宽12米的招工公司名单前细细研究。“你随便走进任何一家工厂都可以找到一份工作。”他说。
《中国日报》发表文章称,对雇主的调查显示,12名外来务工人员中有一名表示不打算再回到广东省找工作。远离沿海地区的中国北方城市同样用工紧缺,仅温州市发布的工人短缺数就高达100万。广东省官员上月25号宣布,他们正在考虑提高最低工资,因城市和区域不同提升至每月113美元到146美元不等。工资的提高会促使企业减少员工人数,从而缓解用工短缺。但目前许多工厂支付的工资已经远高于最低工资水平。他们担心如果继续提高工资的话,将给企业带来更多困境,因为他们不确定客户是否愿意为这一部分增加的成本买单。
工资上涨表明,金融危机之前的用工荒再一次出现了。三年前一项遍及17个省、2749个村庄的政府调查显示,有74%的村庄的所有适合进城务工人员都出去了,留守的都是那些不适宜出外务工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资源已经干涸了。
由金融危机引起的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大规模裁员,短暂地掩盖了不断增长的用工荒。但有两个强力趋势一直在作用,减少了进工厂的年轻人的人数。首先,中国政府迅速地扩大了高等教育。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去年的招生人数达到640万,相比2007年的570万和2000年的220万,有了很大增长。同时,自从1977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的出生率一直持续下滑。
随着中国商品在海外市场需求的复苏,在过去几周,劳动力短缺的现象迅猛回归。目前,中国内地拥有大量就业机会。铁路和公路等政府项目的建设吸收了数百万工人,特别是在2009年到2010年政府拨款近6000亿美元进行经济刺激之后。消费支出也迅速提高。上个月的汽车销售与去年同比增长了一倍多,消费支出的增长给零售业、餐厅、酒店以及其他内地企业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早在春节前,不少公司就已经在努力招收员工以维持装配线的运行。
东莞恒嘉电子公司的销售经理刘天说:“像我这样平常只在办公室工作的人,都被要求到一线生产车间去,而且,我们还只会做些最简单的事,比如包装。”
用工荒不仅仅使工人们在薪酬方面受益。人事经理们说,他们同时还放弃了超过35岁不再聘用的非正式传统。
经历了这一次招工难,也许,工厂在下一次全球经济低迷时不会那么急着裁员,不过,一切也很难说。
工资的提高虽然可能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前景,但它可能还有另一个有益的方面。工资水平的上涨将给中国家庭带来更高的消费能力。22岁的梁火巧告诉我们,他希望在接下来的五年,他的工资可以翻番:“当然,我想买车,汽车第一,接下来可能会结婚。”
原载:纽约时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