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 网络揭丑事件近年在中国屡屡出现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话题,最新的一宗是所谓“日记门”事件——一份近期在网上流传的日记被认为解密了广西烟草局某韩姓官员“原生态”的腐化生活。
这份“流水账”似的日记,显示其主人韩某涉嫌受贿并与多名女性有不正当关系,似乎掀开了一些官员生活鲜为人知的一角。
值得注意的是,“日记门”事件引发了专家学者和正在举行的中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的热议。中国如何加大制度反腐力度以遏制公职人员“权力消费”行为,成为他们讨论的话题。
“如果日记所述是真,则当事人在工作时间、利用职务便利大肆吃喝玩乐的行为,就是赤裸裸的‘权力消费’,已经触犯了党纪国法。”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陈舒说。
目前,韩某是否涉嫌受贿,以及与多位女同事的性行为是否涉嫌权色交易,还要等待相关方面的调查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办公室主任廖宏秀表示,该局的纪检部门正在对日记当事人韩某可能涉及的违纪违法问题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称“一定会有一个说法”。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韩某已被暂停销售处长之职接受审查。
中国的网民在揭露“日记门”过程中发挥了监督者作用。但陈舒强调,网络监督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分子的行为,中国必须从制度上建立起科学、完备的反腐体系。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郭巍青认为,中国需要紧紧抓住“制权、管钱、用人”三个关键环节,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切实解决导致腐败滋生的深层次问题。
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可以有效预防腐败的发生和蔓延,与之相配套的举报和遗产税、赠与税制度也应推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近日在向全国人大作工作报告时说,中国去年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8191件,查办厅局级干部204人、省部级8人。今年将“依法查办和积极预防职务犯罪,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和信访、举报等相比,网络曝黑是近年来伴随中国网民群体迅速扩大而出现的新现象。武汉“经适房六连号”、南京“天价烟局长”等一系列网络监督的案例,显示了公民不断增强的监督意识,也有效惩戒了职务犯罪。
但司法人士指出,有些网民的行为不当或过激,如何既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又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避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就“日记门”事件来看,将私人日记未经许可就公开的行为,最受争议。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萧瀚指出,几位女性当事人如果并未通过韩某的权力裙带谋私,她们的行为可能仅涉及社会道德范畴。但网民公开其个人信息,实施“人肉搜索”,则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另外,现实生活中也有网民传播虚假消息的行为,这不仅侵犯了其他公民的正当权利,也给有关方面的反腐工作增加了难度。
“应进一步规范网络监督,网民也应该理性运用网络监督这把反腐利器,在国家反腐进程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说。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周可达认为,网络监督是真正意义上的群众监督,是对体制内监督的一个补充和鞭策,不能因为其存在一些弊端而因噎废食。他建议,可以考虑创建网络信息交互模式,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参与采写记者:赵颖、王攀、李斌、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