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网络时政文摘(2010-3-17)

yanhecheng · 2010-03-17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网络时政文摘(2010-3-17)

地王再现北京 民意又被蹂躏
美国插手南海 中国海疆吃紧
中国当务之急是重建民众信心

美汇战咄咄逼人 中国进退须有据
美鹰派舆论逼升值 人民币招架更艰巨
俄印合伙剃中国眼眉

地方政府负债达7.2万亿 多个地方卖地还贷
北京“地王”周边二手房价跟风飙涨

女高才生在港自杀 内地生压力受关注
为省10分钟投数百亿 沪杭磁悬浮项目遭质疑
天下寒士何日尽欢颜

.................................................

地王再现北京 民意又被蹂躏

太阳报

本文重点

    * 巨型央企 带头圈地

楼价高企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当局也信誓旦旦要调控房价,但两会刚结束,数千代表、委员甚至尚未离开京城,北京又出现地王,老百姓希望楼价下调的愿望再度落空。

日前,经过八十四轮激烈角逐,内地一开发商以四十点八亿元将朝阳区崔各庄乡大望京村一号地收入囊中,折合楼面价高达二万七千元一平方米,成为目前北京楼面单价地王。当日下午,另一家开发商又以五十二亿四千万元拍得亦庄地块,创总地价新高。新地王会刺激北京地区楼价进一步上涨,并为业已膨胀到畸形的楼市泡沫注入新的危险,为弱势社群的心理蒙上新阴影。

在今年两会,百分之五十的提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代表、委员抨击高楼价,但与此同时,北京地王却层出不穷,资本显然在蔑视民意。北京地王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傲然挺立,告诉中国社会,所谓的民生、公平、尊严都是过眼云烟,在强势资本下,根本不堪一击。

有意思的是,近日屡创新高的地王,都是由巨型央企创造的,也就是说,与当局对着干、与民意对着干的正是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国企。这些国企凭藉垄断优势和政策资源,成为超级巨无霸。当局扶助这些国企,目的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为全民谋利。但现在这些国企的逐利性,显然已超越了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变成一部庞大的残民机器。
巨型央企 带头圈地

从这几年情况看,大型国企纷纷脱离主业,向高利润的房地产市场进军,不仅保险、银行企业介入,连电讯、烟草等国企也插手其间,组建房地产开发公司。大型国有企业不务正业,使原来的主营业务大幅萎缩,而且又人为推高地产泡沫,一旦泡沫爆破,这些大型国企也将灰飞烟灭,中国经济将面临崩溃。

为了避免产业空洞化、副业主业化,中央当局曾三令五申,要求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投资严加监管,而且圈定十六家国有企业主业从事房地产,其他国有企业应把房地产业务剥离。但实施过程遭遇巨大阻力,国家禁令被抛在一边。

国有企业之所以如此胆大妄为,主要是很多国企掌门人手眼通天,成为一些高官的代理人,其升迁调职都掌握在高官和太子党手中,这些国企官员对国家禁令有恃无恐,完全不当一回事。一些国有企业,与其说是全民所有的企业,还不如说是一些高官的家族企业。

地王再现北京,民意又被蹂躏,但如果民意一再被资本和权力轮姦,老百姓又怎能忍耐下去呢?不在沉默中消亡,便在沉默中爆发,中国的房地产泡沫问题,已成为中国政治的计时炸弹。

美国插手南海 中国海疆吃紧
 
东方日报

本文重点

    * 挑起烽烟 遏制中国

美国全力推行重回东南亚的政策,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本月访问泰国、老挝、马来西亚、汶莱、印尼等国家,就南海问题宣示美国的立场,矛头直指中国。

据报道,坎贝尔说,美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长期以来都是一致的,美国在南海也有利益,并希望维持航行自由。他还表示,美国希望南海主权争议的谈判应该是多边的,也应涉及到东南亚各国,中国近来积极提倡透过谈判解决问题,美国表示欢迎。

坎贝尔这席话,表面上平澹无奇,似乎是老调重弹,但却暗藏杀机。早在去年年中,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曾在菲律宾表示,美国对南沙群岛问题并没有立场,美国一直都希望各有关方面可以明确地、和平地解决问题。与盖茨的言论相比,坎贝尔今次的表态更具进攻性,其重点是将南海问题多边化、国际化,公然为东南亚国家出头。

盖茨当初就南海问题发表温和言论,是配合美国对华外交的需要,去年美国深陷金融危机,美国政要对华展开甜蜜攻势,诱使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所以,盖茨对南海问题也谨言慎行。而如今,美国已重新调整对华政策,在对台军售、接见达赖、逼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问题上发难,在南海问题上也不再像去年那样遮遮掩掩,而是单刀直入,对华示威。
挑起烽烟 遏制中国

美国重回东南亚政策的核心,是在中国周边挑起烽烟,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而南海问题则是美国挑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係的切入点。以各种手段影响南海问题的发展方向,以此增加中国应对南海问题的难度,阻止中国恢复在南海行使主权,进而牵制中国发展,是美国一贯的目的,只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强度和表现形式而已。北京切不可心存侥倖,以为美国会对南海争议不闻不问。

美国目前的手法,是将东南亚各国打造成对抗中国的共同体,然后躲在幕后操纵事态的发展。今次坎贝尔东南亚之行的时机也是耐人寻味,因为东盟峰会四月将在越南河内召开,而他有关南海问题的言论,指向性相当明确。相信不久后,美国对东南亚的大规模军售便会迅速展开,东南亚地区将展开新一轮军备竞赛,中国将面临一个严峻局势。

美国深深介入南海问题,使中国海疆全面吃紧。在过去十年,当美国陷入中东战场和反恐战争之际,中国错过了解决南海问题的战略机遇期,使南海问题积重难返。如今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加大,但中国已毫无退路,只能杀出一条血路来。

中国当务之急是重建民众信心

【侨报3月16日社论】在一场广受瞩目的中国总理记者会后,2010年的中国“两会”圆满落下帷幕。

一进入每年的三月,世界就将目光投向北京这座尚处春寒料峭中的千年古都。曾几何时,从两会这个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平台上传出的各种信息已成为外界观察这个泱泱大国新的一年宏观政策走向不可或缺的指标,尤其是政府总理在开幕时所作的施政报告和闭幕会后举行的记者会。

因为不牵涉到换届和重大人事变动,加之中国已成功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此前就有人说,无论是政治层面还是经济领域,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对中国来说,今年都应该是一个“平年”。然而,十多天来,中国朝野的所争所议、所担忧和所期待,正如总理温家宝在记者会上指出:“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政府“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换言之,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脆弱性远非外界所能预料。

历经30年经济高速增长以及渡过国际金融危机暂时困难的中国,社会和经济体制中隐藏的结构性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权力腐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等正在挑战民众的忍耐底线。社会戾气蔓延、官员不作为、民众有些气馁的态势不仅愈益成为中国发展的阻障,也威胁着社会的稳定。

在金融危机浊浪排空时,温家宝告诫人们,信心比黄金珍贵。今天涉险过关的中国最需要的依然还是两个字——信心,是让人民坚信公平正义等愿景能够实现的信心。因而从这一目标出发,从今往后,北京当局为经济、社会、民生而承诺、制定或推动任何政策制度都不可能只着眼于本届政府还剩下的三年任期,其必将观照到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民众的期待,必须为中国经济未来的飞行高度,以及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国际活动空间之大小打下基础。

正像没有人敢小视中国经济的张力和中国人的潜能一样,也没有人敢对中国国内各种矛盾纠结所蕴藏的隐患掉以轻心。温家宝内阁已意识到,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可能危及政权的稳固,改革已到了真正的攻坚时期,一个不可急也不可慢、更不可等的关键时期。

公平正义能否真正如太阳的光辉那样普照中华大地和亿兆黎民?关涉民生的医疗和社会保障机制能否建立?城乡二元的户籍改革、教育改革能否推进?让年轻人和低收入人群望洋兴叹的高房价能否得到遏制?这些改革虽然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但决不能像某些官员那样只喊喊口号、做做面子文章了事。

以最受诟病的房价为例,在两会结束,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北京四环内期房均价突破3万元人民币,六环外房价破万元,当天该市还诞生了总购地价达52.4亿元人民币的新地王。温家宝在施政报告中“坚决遏制房价和地价过快上涨势头”的话音刚落,中央政府眼皮底下的“皇城根”就爆出房价地价双涨惊人消息,这无疑是对政府调控能力的一个挑战。类似例子不胜枚举。

有调查显示,在大陆无论是官还是民,怨气都很重。何也?缘于信心的缺失!大陆坊间流行这样一句话:“中学生不要对大学抱有幻想,大学生不要对就业抱有幻想,农民工不要对城市抱有幻想,低收入者不要对房子抱有幻想”。这些话也许过于悲观,但从另一个角度折射了芸芸众生正在面对的生活现状和生活态度。而让民众对未来怀有信心,抱有梦想,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前提。

因此,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当前必须正视且亟待解决的就是赶快拿出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重建信心。信心比黄金何止是珍贵千倍万倍。

美汇战咄咄逼人 中国进退须有据

东方日报

美国横下心,要同中国打一场汇率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汇率的谈话,理所当然是中国的官方表态,这边厢话音刚落,那边厢一百三十多位议员致函,要求定性中国为汇率操控国,将汇率战拉开及贸易战升温。对抗的阵式已摆开,美国在造势上还用心良苦,启动了诺奖得主级的「御用」学者,为中国「操控」汇率提供学术理据,以及製造舆论消除中国抛售美债抗衡的疑虑。由此阵势,显示华府对抗姿态势在必然。

美国鹰派抬头,终于露出霸权嘴脸,然而逼中国就范亦非容易。中国既已表明不会屈从压力升值,如果美国一逼即退缩,等着中国的,可能有如签署广场协议前后日本的命运。中美两国开弓没有回头箭的状态,一场硬碰硬的对撼在所难免。寻求化解之道,仅靠中国以和为贵的伦理思维,又怎能力挽狂澜。因为只要了解美国的意图,就可知这是以战屈人的打法,中国亦只能以战逼和。

人民币汇价争拗,表面理据是贸易不平衡。中国力图说服美方,升值无助改善美国的贸赤,可能低估美国的动机。这场汇率战的目标是战略性的,美国的智慧难道不明白逼人民币升值,无助改善贸赤的道理吗?非也。金融海啸致使美元等国际储备货币弱势,人民币被视为乘虚而入加速国际化,虽然离自由兑换有很长的路走,但锐不可当的势头刺痛美元的神经,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打残这势头,誓不再容其成为欧元翻版。

日本泡沫生成与破灭的故事,背后潜在驱动的因素,就是汇率的戏剧性演变,伴随宏观扩张政策的失误,贯穿日本由管制经济到开放经济;由经济大国到政治大国;由外需主导到内需主导的战略转变,日圆汇率呈现由弱转强,由强转弱,最终经济与汇价多年积弱的状况。为甚麽内地有关汇价较量争议,喜欢援引日本的例子,作为反面教材,就是因为中国现时的经济现实,与日本当年有太多的相似。

最近的例子就是欧元。欧元面世以来,先是孱弱不堪,继而强势升值,储备价值在美元贬值之旅到达面世后巅峰状态。现在是欧元遭受大鳄围猎,转向走弱之旅,甚至爆出欧元将死的预言。曾同称美元最强对手,欧元汇价走向同日圆一样的「弱——强——弱」过程岂无可能?人民币是否遭如法炮製,没有公开的说法,但依美元的战法不无可能。

美国咬定人民币汇价来较量,其实是抓住了贸易、经济、国力、国际地位的核心。从日本迈开强国之旅,到沦为美国的政经附庸,难说美国不在于收汇战屈人之效。欧元如何发展犹未可知,但至少几年前力足挑战美元的观感已销声匿迹。人民币虽无储备货币之实,但其强手的潜质,加上中国国力崛起之迅速,为美国维护霸权所不容,并不难理解。

只有从战略高度理解这场硬撼的实质,中国才能对这场仗的惨烈有清醒认识,不致陷于决策误判。与此同时,中国面对美国高压,要有积极应对的战术构思。中国须知「抛售美债」的战法愚钝不可行,而且中国虽然不会屈从压力而升值,但并未关上合理升值的大门。如何掌握不被视为示弱地进退有据,是对付像美国这样骄横的对手所考究分寸的难题,中国要有解题的方法。

美鹰派舆论逼升值 人民币招架更艰巨
 太阳报

人民币汇率的争议,近日愈演愈烈,令中美关係再趋紧张。中国政府官员日前高调反驳,人民币未有被低估,并重申忧虑美元资产的安全。事实上,中国已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这些言行举止,难免引起美国炮製更强烈的舆论反击,直指中国若大量抛售美元资产,世界经济不仅不会受到伤害,可能还有好处。

引起美国诸多不满的底因,是由二○○八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汇率走势逐渐紧盯美元,不复弹奏逐步升值的旧调。内地去年第三季度经济刚现强劲增长,批评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声音渐起,美国在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显得愈来愈不留情面,学术界、商界、白宫官员和国会议员纷纷粉墨登场,大声疾呼。最近美国逾百名议员联合致函华府,促请美国财政部立即採取行动,除了把中国列为汇率操控国,更可考虑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向中国货品徵收额外关税,事件势令中美贸易纠纷升级。

无可否认,人民币汇率一直以来都是中美双方最敏感议题之一,双方言论的强硬程度,除了反映中美关係之外,亦是美国政要面对内在政治压力的探热针。美国近期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施重压,主要原因相信是美国经济前景未明朗,奥巴马冀以人民币升值议题,作为挽回民望筹码,将人民币塑造成带领全球经济走出谷底的工具,并且将责任全数推给中国,若人民币汇率坚持不变,则正中美国人下怀,北京政府将要负上阻碍全球经济复甦的罪名。

中国在处理人民币是否升值问题上,一直以合乎经济环境为大前提。不过,近期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出现过去两年多以来最长减持期,情况令人关注。美国为反击中国的行动,直言中国想拿美债当武器要胁美国,机会微乎其微,而世界经济亦不会受到伤害,是耶非耶?有待内地专家学者详细探讨,再作回应。

归根究柢,中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是利也是弊,其中近七成是美元资产,美债达近八千亿美元,如果在市场上抛售,理论上绝对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毁灭性」武器,届时美元无可避免大幅贬值,重创美国经济;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内的美元资产,亦肯定会大幅贬值,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其实,中国外汇储备目前的困境是惨遭美元资产绑架,早已被美国看穿,中国短期内亦难以卸下美债最大持有国的地位。中国虽然是美国最大债主,可惜只是一个没有面子的大债主。中国为免外储投资处于难以转身的被动位置,应尽量加快多元化的步伐,同时亦应慎重考虑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强化本身的经济结构,预备抵御来势汹汹的一场金融硬仗。

龙吟大地:俄印合伙剃中国眼眉

本文重点

    * 俄国售华战机等级较低
    * 印军事现代化直指北京

说印度的军力将超过中国,没有一个中国愤青会同意。说印度会打赢中国,所有的愤青都会骂娘。在中国的愤青眼里,印度不过是「阿三」。不过,笔者要提醒中国的愤青,中国打输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之时,中国的GDP还是在英国、日本之上。

今天,有人形容印度和中国的军备是龟兔赛跑,印度是龟,中国是兔,不过,龟兔赛跑的结果可是兔输龟赢,况且今天印度有的中国不一定有,俄罗斯供给印度的军备等级全在中国之上。俄罗斯总理普京早前到了新德里,俄印签署协议对「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进行现代化改造,交货期是二○一二年底。双方还签署了出口二十九架米格29战机的合同,这些战机将用来装备「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以及印度武装力量其他部分。
俄国售华战机等级较低

应该相信,中国从乌克兰买回来的「瓦良格」号航母正在修复改装。但是,从没有消息说中国需要俄罗斯提供相关的服务。俄国向中国出售的战机,一向以来比印度低几个等级,例如卖给中国的只是苏30,卖给印度的则是苏33。这次,普京对于印度的航母舰载战机毫不吝惜,但是,北京还在为自己的舰载战机发愁。普京为新德里带去的礼物还有:俄罗斯培训印度宇航员,让其在二○一五年完成太空之旅;俄方将为印度承建第三个核电站;印度和俄罗斯在核能合作的路线图已经起草完毕,正等待两国签署。

按照防止核扩散条约,印度是不允许拥有核武的,但是,印度核试成功到现在,首先得到美国取消制裁和限制,实际现状已是默许;现在,俄罗斯与印度的核合作,实际也是承认印度是个核国家。相信,这是最令北京「情何以堪」的。
印军事现代化直指北京

事实上,印度所有军事现代化脚步均指向中国。不久前,印度成功进行了烈火3弹道导弹发射试验。这是一枚能携带核弹头的导弹,射程达三千公里以上。无疑,这种导弹可以用来打击中国的多数大中城市。也就是说,中国完全处于印度的核威胁之下。另外,印度第一艘国产核潜艇已经下水,计划于明年正式服役。这也说明,印度的核还击能力提高。当中国应美国的要求,伙同俄罗斯等以威逼利诱各种手法,要求北韩实现「无核化」之时,为甚麽不觉得印度的威胁更大,美国和俄罗斯也应该配合中国要求南亚地区实现「无核化」呢?

美国默认印度为核国家,是利用其作为制衡中国的重要棋子,美国帮印度,中国无话可说。但是,俄罗斯是中国的战略伙伴,同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北京也只能眼睁睁看其助印度剃自己眼眉,还不得不继续买俄国武器,任由俄国同时在印度和中国之间牟利。北京常说,落后捱打;现在还要说,落后被人玩。
古吕

地方政府负债达7.2万亿 多个地方卖地还贷

中国证券报

  七万亿负债“排雷” 地方融资渠道“谋变”

  本报记者 朱宇

  负债陡增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预计,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不含票据)约为7.2万亿元,其中2009年净新增约3万亿元

  金融风险暗生

  张君(化名)回忆中的2009年,是他工作以来最风光的一年。常年从事企业融资的他一直以来都是仰银行鼻息,但在2009年“翻身做了回主人”。

  2008年10月,张君出任华南地区G市财政局下属投资管理公司的负责人。财政局给他的主要任务是,对全市各政府机关的资产进行整理盘活。由于难度较大,张君接到这个差事后经常愁眉苦脸。

  但进入2009年,张君突然频频接到当地各大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负责人的饭局邀请。更让他纳闷的是,觥筹交错之间,往日高高在上的银行负责人们纷纷有意无意地探问张君有没有贷款需求,并破天荒地拍胸脯表示,如果有需要,一定全力满足。

  “投资管理公司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只有一些固定资产,银行怎么会看上这样的公司?我当时怎么想也不明白。”张君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坦言。

  摸不清状况的张君不敢轻举妄动,直到2009年3月,他从市财政局接到明确指令:为支持经济建设,市财政局要求张君以投资管理公司的名义千方百计从银行获取贷款。

  G市财政局的这一指令来自央行和银监会的一纸通知。2009年3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要“优先保证手续齐全、符合项目开工和建设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所需配套信贷资金及时落实到位”;“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而通知中强调的“要特别注意防止金融机构贷长、贷大、贷集中和严重存贷期限错配产生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要求被部分商业银行选择性忽略。

  拿到“尚方宝剑”的张君迅速联系各大商业银行,贷款出奇地顺利,一路“绿灯”。从3月至5月,注册资本金仅5000万元的该投资管理公司从各大商业银行共获取了40亿元的贷款,张君一扫往日愁容,每日红光满面。

  彼时,与张君同样开心的还有全国各省市县数千家城投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的负责人们。仅G市就有财政局、发改委、住建委等三个部门下属的融资平台公司。

  央行的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5月末,全国共有政府投融资平台3800多家,总资产近9万亿元,负债升至5.2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60%。其中,很多地方融资平台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这5.26万亿元的负债相当于2009年全国GDP的15.7%,相当于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的76.8%,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161.35%。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预计,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不含票据)约为7.2万亿元,其中2009年净新增约3万亿元。预计2010年和2011年后续贷款约为2万-3万亿元,2011年底达到约10万亿元。报告称,2009年底主要上市银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约占贷款总额的10%,国开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占比相对较高。10万亿元的地方政府负债约占中国2009年GDP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中国外汇储备的70%。

  一场针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风险“排雷”风暴即将刮起。

  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等部委负责人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清理、核实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状况,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妥善处理。

  数万亿的信贷资金是怎样一步步流进地方融资平台的?很多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地方融资平台怎样偿还昔日巨额借贷?监管部门又怎样去排除这些大大小小的信贷“堰塞湖”?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地方融资平台搭乘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刺激政策的便车,在2009年大举借贷,全年净增约3万亿元贷款,其中2009年上半年为举债高峰期。而地方政府的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融资平台日后还债的主要来源。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认为,这种借债开发、卖地还债的城市建设模式将地方政府进一步捆绑在了土地财政上,会造成地价、房价居高不下,城市建设盲目求大。他们建议,清查地方融资平台风险不仅要“开包”检查每笔贷款,而且要建立市场化的约束机制,使地方融资平台运作阳光化。更重要的是,理顺财政体制,建立规范化和市场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

  清理隐患

  新发行城投债的难度系数越来越高,而一场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暴即将刮起

  多方联手“排雷”

  不过,从2009年6月开始,张君发现,从银行获取贷款不那么容易了。同时,根据市财政局的最新指示,张君工作内容从原来的一件事又变回了两件事,一是继续贷款,几个亿、几千万的规模都要贷,但各商业银行负责人的笑脸已经换成了冷面孔;一是资产注入,在银行的催促下,张君要把政府各机关的房产、土地和各类设备设施注入投资管理公司,以达到新增贷款的资产要求。

  张君说:“很多政府机关的房产,底层都是门面房,是各机关预算外收入的来源,现在要收到我这里来,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工作很难做,抵触情绪很大。”

  资产数量和质量不达标,还款付息的压力又与日俱增,张君只有考虑多元化的渠道融资。“我们考虑过和银行、信托公司合作,发行‘银政信’三方合作的理财产品,用募集的资金收购我们公司的股权,再由市财政担保承诺一定期限后溢价购回所有股权。但后来被银监会的内部通知叫停了。现在,希望从我们这拿到钱的城投公司能够自己发行城投债或者上市融资,帮我们周转一下资金,应付一下银行,但是两方面操作起来都没那么容易。首先,国家发改委现在放缓了城投债的审批节奏,目前排队等待审批的城投债超过百家。发改委对新发行城投债的信用评级标准也有提升。其次,从资本市场融资,现在地级市城投公司IPO基本没戏。像A股市场的云南城投、中天城投都是借壳上市,但现在找个壳的难度也是越来越大啊。”张君无奈地表示。

  正如张君所言,新发行城投债的难度系数越来越高,而一场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暴刮起。

  2009年12月3日,财政部明确指出“地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量力而行。严禁违反或规避相关法律的规定,为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向社会公众集资等直接或变相提供财政担保。”

  2010年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

  在2010年两会期间,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要对目前融资平台的融资状况进一步清理、核实,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妥善处理。平台公司经过清理以后,应该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规范运行。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这次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比较大,其中以土地为抵押的借款和由城市政府进行综合还款的项目最值得关注。

  实际上,2010年2月末,市场就有地方政府债务将按照四类划分、区别对待的方式进行处理的传言。国信证券报告介绍,地方政府债务将分为按照地方政府经费补助事业单位的债务、公益性项目且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的债务、公益性项目且有稳定经营性现金流并主要依靠自身收益偿还的项目、竞争性项目的债务四类。对于四类债务的处理方法,首先对存量债务要明确偿债责任,不经批准不得改变原有债权债务关系,不得转嫁偿债责任;对公益性无现金来源债务涉及的在建项目,地方政府通过预算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等多渠道安排资金;其他债务资金涉及的在建项目,由原贷款银行审核后,继续按协议提供贷款,保证项目建成。

  挥别风光的2009年,进入2010年的张君也有点担忧。有消息称,对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和融资任务,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完成在建项目后,不再承担融资任务,其相关业务和资产将剥离;而对只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不承担建设任务、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将予以取消。这意味张君很快可能面临失业的处境,而他从银行贷出的40亿元不知何时才能还清。

  不过,张君仍然乐观:“我也听到了一些清理的风声,只说没有经营收益的要取消,但地方政府还没有这个意思,具体政策也没出来,走一步看一步咯。”

  卖地还贷

  为了偿还本息和继续获得贷款,地方政府必须保持较高的土地价格和对土地的旺盛需求,否则,许多地方融资平台就将“破产”,地方金融也将因为巨额的呆坏账陷入困境

  土地财政难止

  张君说,融资近40亿元的他多数时候只是“一夜富豪”。“当时,市财政局告诉我们,银行肯发放大量的低息长期贷款是天赐良机,并指示我们将银行贷款迅速、全部提出,转到投资管理公司的账户,怕到时候提不出来。但资金在我们公司的账户只作短暂停留,几天之内就会划拨到各个城建项目公司的账户。这些项目公司所做的都是财政性资金支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基本都是公路建设。”

  从信贷资金划出投资管理公司的账户开始,张君就彻底对资金失去了控制。“我们和这些项目公司没有任何股权关系,资金划过去也没有签订任何合同,他们怎么花,我一点都不知道,也管不了。现在负债全都是我的,我这里就是一个壳公司。”张君并不讳言。

  “你拿什么还给银行,你就不担心银行找你麻烦?”中国证券报记者对此不解。

  张君说:“我有什么压力。所有的贷款,财政局都事先跟银行打过招呼,肯定要靠财政资金兜底的。我们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城投公司的那些项目短期内也没有现金回流。所以,前几年主要靠财政资金垫付一点利息,等城投公司的项目开发完后,周边土地的价格不知道翻了多少倍,财政局再拿卖地的钱来还银行的贷款,轻而易举。”

  G市财政局采取的正是目前国内各地方融资平台的通行做法。地方政府的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也由此成为大量银行新增贷款背后的“隐形担保。”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就是民间所说的“二财政”。根据财政部数据,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约为14239亿元。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刘煜辉表示,地方政府要想在有限的公共财政条件下做出“政绩”,就要把“二财政”用好。与按部就班地先卖地、后建设相比,习惯于“寅吃卯粮”的地方政府,在银行的配合下,天然地倾向于选择贷款-建设-卖地-还贷的资金运作方式。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大规模的城市基础建设和对其他项目的支持必然导致地方政府扩张债务的冲动。许多城市发展规划一再扩展,城市规划定位一再提高,城建规模快速膨胀,城建投资也高速增长。为了偿还融资平台借款的本息和继续获得银行贷款,地方政府必须保持较高的土地价格和对土地的旺盛需求,否则,许多地方融资平台就将破产,地方金融也将因为巨额的呆坏账陷入困境。

  事实上,G市的房价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退的2009年实现了翻番,达到历史峰值,全国房价、地价也在2009年呈现同步报复性反弹。

完善制度

  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的方式是使其阳光化和市场化。应借鉴发达国家发行“市政债券”、“产业投资基金”等方法,建立规范化和市场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

  规范融资渠道

  “张君们”和全国各地具有类似性质的城投公司可以消失,但由他们经办的数万亿元贷款不能从商业银行的账户上消除。当然,地方融资平台六七万亿元的负债并不一定都会成为银行的呆坏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在全国3800多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中,70%-80%是隶属于县以下人民政府的,在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这些公司从银行获取贷款的能力有限。剩下20%-30%的融资平台公司大都通过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具备了一定的还款能力。另外,地方融资平台在近几年的地方政府市政建设、公路建设和住房建设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模式不能一概否定。

  中金公司预计,30%-40%的融资平台贷款项目能够依靠自身现金流偿还贷款本息,余下大约60%-70%的贷款需要土地开发权、地方政府财政安排等第二还款来源的安排。只要融资平台资金链不断裂,是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动态化解风险的。

  西安市莲湖区区长洪增林认为,地方融资平台面临四大风险:国家金融政策等金融环境的变化使融资平台面临环境影响风险;政府融资渠道单一,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使融资平台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金融机构多头授信,政府信用额度膨胀,造成地方政府资金偿还难度增大的风险;融资平台管理不严密、资金监管不规范,使融资系统安全运行面临风险。

  对于如何偿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既有负债,洪增林认为,主要还是要通过城市建设带来的政府税收增加和土地增值来解决,但同时要加强地方融资平台的制度保障和内部风险控制,并将地方政府下属各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经营性资产以及由地方政府出资购置的各类设备、建设的公共设施产权划转至融资平台公司名下,进一步整合各类有效资产,做实做强融资平台公司。同时,改地方政府往日的“口头担保”、“条子担保”为真实的资产抵押担保。

  目前,除了贷款以外,发行城投债和中期票据也是地方融资平台融资的两种方式。但已发行城投债不为交易员看好。“很少交易城投债。”一位券商交易员向记者表示,“主要是不透明,搞不清风险”。

  一位券商投行部人士表示,中期票据作为信用债,基本上以无担保债为主。但“愿不愿意买,市场会根据披露的信息判断。公司的现金流如何、怎样偿付本金,基本上都有明确的披露。发行利率也体现了风险补偿机制。”

  上海市银监局局长阎庆民建议,若平台集团下面有上市公司,则可以考虑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定向增发或者配股;或以平台下面的公司作为主体,在中央给定指标范围之内发行公司债或企业债,通过评级、承销以及发债的担保,使得若干部门对平台公司同时负起监管责任,这样更容易把融资平台的风险降到最低。

  贾康表示,地方政府融资的发展需要“治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治存量”的行动已经展开。3月8日,上海银监局宣布,要求在沪银行按照“解包还原,重新立据;风险分类,保全有力;加强协作,整体评估”的整体原则,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2009年底贷款逐笔打开梳理,对每笔贷款逐个开展重新评审和风险排查,并根据贷款的实际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风险保全措施。

  刘煜辉表示,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的方式是使其阳光化和市场化。“应建立市场化的约束机制,使地方融资平台成为一个有自己公开透明的资产负债表的经济主体进入市场去融资。这样市场可以给出能够反映风险补偿的资金价格。要让市场力量来约束地方政府所内涵的体制性投资和信贷的冲动。”刘煜辉表示。

  在解决财政分权下的体制性矛盾、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市政债券”、“产业投资基金”等地方政府的融资经验,建立规范化和市场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应该及早提上议事日程。

  贾康指出,当本地财政收入不足以平衡财政支出的时候,地方政府除了“跑部钱进”之外,只能利用自身的行政权力,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压缩本级公共服务支出,同时利用辖区内资源获取预算外收入。“土地财政”就是这种“自谋财路”的结果,这不仅使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负债的“明规则”被事实上的普遍负债这一“潜规则”强制替代,也催生了地方干部扭曲的负债观,即借债不怕还钱、自己借别人还、不还钱还能再借钱的错误逻辑,进一步助长了地方政府的盲目举债,也滋生了众多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贾康认为,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内含地方适度举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2009年开始,财政部代地方政府发行2000亿元地方债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2010年中央政府继续代发2000亿元,是对这种方式的肯定。但是如何提高地方财政及债务信息的透明度,发挥社会公众和市场机制的监督引导作用,真正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在财税体制和融资机制上的矛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本报记者任晓对本文亦有贡献)

北京“地王”周边二手房价跟风飙涨
 
上海证券报

北京望京新“地王”的诞生致使该区域二手房报价出现飙涨,最高涨幅达40%左右。面对愈演愈烈的央企“地王”现象,国土部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16日表示,应严令央企全部退出商品房市场。

二手房价最高涨近四成

伴随着北京望京新“地王”的诞生,该区域的二手房报价再次火爆上涨,出现了房主要提价的现象,最高涨幅达40%左右。

“15日下午新‘地王’刚诞生不久,北京望京区域就明显出现了房主提价现象。”中原地产张大伟向记者说。

据介绍,有一个客户原本登记的一套二手房标价2万/平米,一直没有人看房,加之两会期间出了很多的政策害怕房价下跌,他本来打算把房价调低点,没想到等来了新“地王”。

“这位客户现在决定不卖了,因为他认为‘地王’的楼面土价都近3万/平米,以后房子肯定要超过4万/平米,所以他要等房价涨到3万/平米再出手。”张大伟还告诉记者,目前该区域内20%的房主惜售要涨价。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该区域还有地块出让,为此一些房主还期待今后还有新地王的诞生,这进一步加剧了该区域惜售心理。

“土地市场的再疯狂必然会传导到楼市,房价肯定会有非常明显的上涨,望京已经从2008年的1万元到2009年的2万元,在‘地王’的刺激下2010年很可能出现3万元现象。”张大伟向记者坦言,一年涨1万元的市场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泡沫,建议购房者不要盲目追高。

供地量不明拉高地价

央企缘何政策高压下集中拿地?土地市场未来预期如何?

一位开发商老总表示:“无论是北京地方版11条,还是刚出的‘国19条’,都要求保障和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且供应占比均大幅提高,但是在用地供应的绝对量上却没有明确,这意味着普通商品房用地反而减少,粥少僧多,开发商们不得不争夺这些地块,‘地王’频出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记者也注意到,虽然“国19条”明确要求70%供地用于保障性和中小套型自住房,但是并不意味着今年全年房地产土地供应总量增长。相反,由于保障性住房用地占比达70%,意味着今年只有30%的土地给予普通商品房,这无形中调高了开发商们的拿地预期。

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从土地市场的竞争热度看,地价居高不下,各行各业都想分享房地产的高利润,但土地供应有限,由此今年北京的房价也基本没有降价的可能。

呼唤“非常手段”

面对目前楼市,一些常规化调控政策似乎效果并不显着,或许唯有用“非常手段”才能遏制如脱缰之马的房价、地价。

记者注意到,从2009年楼市回暖以来,央企地王就成为市场最受关注的焦点(北京下半年的地王全部为央企背景的房企获得),一时间“国进民退”的说法也遍布全国。在这种情况下,国资委还特意下令禁止央企当地王,而“国11条”也要求“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行为。”

邹晓云分析表示,一个又一个央企地王现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土地供求关系范畴。他指出,央企地王的背后,是房地产结构、金融信贷投放、土地财政等一系列的不合理机制问题。“应该好好问一问,央企的大量资金来自何处?”

邹晓云表示,土地财政制度也是地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为此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

邹晓云还给出了更为“非常的”药方。他建议,应严令央企全部退出商品房市场,将有限的国有资源投入到社会保障建设方面(如建设廉租房)。并且,对于捂盘的开发商,开征高额的房屋空置税。

女高才生在港自杀 内地生压力受关注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女硕士研究生韦惠滢星期一被发现在自己的宿舍里自杀身亡,享年仅二十三岁。这个消息引起校方和在校学生的震动,香港多家报刊也对这个事件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中文大学女生轻生  多方震惊*

韦惠滢五年前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学金,进入中文大学经济系念本科,去年又以一级荣誉生的成绩毕业,并继续获奖学金,升读经济系研究生。

跟她同一个系的博士研究生张宁说,大家都对她的轻生感到惊讶。

张宁说:“这个也许是个体事件吧。我们也没有想到她会这样,以这样的方式。”

许多人在中文大学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的网上讨论区留言,对韦惠滢同学英年早逝感到惋惜,同时抱怨内地学生在香港正面临各种压力。

*内地学生在港压力大*

一位学生说,“中文大学压力大,学习环境太压抑。”

一位女生说,“回内地工作的师姐们都说,回去之后真的觉得完全不一样。所以,来香港读书,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压力源。”

另一位女生说,“求救。我一搭上回香港或深圳的飞机,就开始抑郁, 怎么办。”

经济系博士生张宁说,许多内地学生来香港后的确面临不少压力。

张宁说:“压力的话,如果有奖学金,那么金钱上不会有很大压力,也许在语言上,以及生活在新的环境里,会有一个适应期间,主要是这方面。”

*在港男性理工科研究生压力较大*

在 2002年到2008年期间,有四名内地来港学生因学业和就业压力过大而自杀身亡。这四名学生都是理工科学生,而且都是男生。“在港内地毕业生联合会”副主席李欢说,这次中文大学读经济系的女学生自杀可能属于个桉,但不可否认,读理工科的内地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而男生应对压力的能力比女生差。

李欢说:“内地人才来香港,我想,最大的压力就是就业发展的压力。过往我们看到的内地人才的不幸事件有一些共性。比如说,都是理工科,研究生的情况又比本科生更严重。另外,男生比女生多。因为在亚洲,可能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他们比较内向,沟通能力也没有那么强,可能他们跟社会接触的机会更少一些。”

*香港各校有专人辅导内地生*

星期一,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发表声明,对经济系研究生韦惠滢自杀身亡表示哀悼,并承诺会全力协助处理治丧和善后事宜。声明还说,中文大学一直十分关注非本地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并与内地学生团体保持紧密联系。

中文大学经济系教授张俊森说,学校和经济系平时都有专人负责跟内地学生沟通,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张俊森说:“学生事务处,其实他们一直在关注这些事情。我们系里也有大陆学生的advisor (辅导员),专门有一个人在这方面负责。”

香港理工大学学生辅导项目主任崔日雄在接受《苹果日报》采访时也表示,本港各间大学都对内地生提供支援,但是部分来港求学的内地生遇到压力和困难时较少向校方求助。他说,许多内地生的生活圈子狭小,他们来港后只与同样来自内地的学生交往。

为省10分钟投数百亿 沪杭磁悬浮项目遭质疑

【侨报网讯】中国铁道部总规划师郑健3月13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海至杭州磁悬浮项目立项已获批复,正在做深化研究。一石激起千重浪,一篇题为《沪杭为缩短10分钟投资数百亿再建磁悬浮》的帖子前天在网络发表后引起网友们的强烈共鸣:沪杭之间有建磁悬浮的必要吗?

比高铁只节约10分钟

帖子比较了三种速度:目前动车组上海到杭州需时78分钟;今年年底通高铁,上海到杭州需时48分钟;现在开工建磁悬浮,上海到杭州需时38分钟。也就是说,磁悬浮比高铁只节约了旅客10分钟。但是,建造这段磁悬浮却需花费数百亿元。

2006年3月国务院批准沪杭磁悬浮新型交通建设项目建议书时,预计工程总概算约350亿元。2008年8月,浙江省政府公布了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2008-2012年),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 (浙江段)建设起止年限为2010年-2014年,总投资220亿元。沪杭磁悬浮新建线路总长调整为199公里,其中浙江段长103公里。

网友建议人大监督

该项目一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此次铁道部相关负责人的讲话,再次点燃争论。网友们普遍质疑,为了节省10分钟,是否值得花这几百亿元的钱?中国难道钱多得没地方花了吗?

有网友说,有关部门首先应从运量上分析是否需要,并应说明这种项目的投资主体是谁,有没有财政投入,回报率是如何估算的。网友呼吁如此重大的项目信息应该公开。更多网友说,该项目必须经过详细论证,并经老百姓和人大的同意,建议人大监督政府工作从这个项目开始。

铁道部解释早就获批

羊城晚报记者昨天下午致电铁道部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解释,总规划师郑健13日接受采访时说的“上海至杭州磁悬浮项目立项已获批复”并不是指项目最近获批,实际上磁悬浮项目是在2007年左右与高铁项目几乎同时获批的;郑健所说“正在做深化研究”也不是说就要开工建设磁悬浮。对于网友提出的沪杭已经建了高铁究竟还应不应该建磁悬浮的疑问,该工作人员称,这个问题应问国家发改委、上海市及浙江省政府。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工作人员不愿发表评论,只是让记者去问国家发改委。对浙江省政府公布的磁悬浮项目行动计划是否如期实施,浙江省发改委相关人士称“你看到的也是我知道的,此外没有任何进展”,便立即挂掉电话。而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和基础产业司的电话昨天下午一直无人接听。

磁悬浮示范线目前巨亏

记者在网上看到,网友们还担心磁悬浮维护、使用成本巨大,以及磁悬浮低频磁场会显着增大一些疾病的发生率,对沿线居民身体有较大影响。有报道说上海投资120亿元建好的浦东机场到龙阳路段的31公里磁悬浮示范线,一直处于每年数亿元的巨额亏损状态。2007年上海试图建磁悬浮的延长线,但因大批群众担心辐射和拆迁问题而反对,建延长线的事情后来一直处于“前期论证阶段”。

鲁迅投枪:天下寒士何日尽欢颜

本文重点

    * 官商勾结 巧取豪夺

房地产问题剪不断,理还乱,是一个永远也说不清的话题,香港如是,内地亦如是,所以,香港人叹置业难,内地人亦叹难置业,两地蚁民同病相怜,彼此彼此。

在一片怨声载道之下,港府打算一次过推出四千多个剩馀的居屋和夹屋单位,希望以此聊解蚁民置业难之窘。这等于把所有家当都押上了,可谓破釜沉舟,尽地一煲。此举勇则勇矣,问题是,区区四千多个单位无异杯水车薪,如果卖完这些居屋和夹屋后楼市还是照样疯癫,又有甚麽板斧呢?官府至今依然坚持不考虑复建居屋,怕只怕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一切都由不得他们了,居屋不建不建终须建。

相对来说,香港有居屋可以应付一下,还不至于山穷水尽,而内地则连这一招也没有,情况更加不堪。有人说,房子已成为亿万中国人的头等大事,显然不是危言耸听,安居乐业嘛,不能安居,怎麽可能乐业?不能乐业,怎麽会有「河蟹」?内地一位专家指出,中国房地产问题千头万绪,但归结起来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腐败,要解决房地产问题,必须从解决腐败入手。

中国房地产的腐败究竟到了怎样一个程度?这位专家耳闻目睹了这样一个实例。某地有位管土地的官员出事下台,换了一个被认为老实可靠的人接任,结果这位「老实可靠」的官员上台还不到半年,床底下就被搜出三百多万元现金。他临上「断头台」的时候,一叠叠的现金大多还没动过,当中不少还附有地产商的名片。难怪马克思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在中国,一旦有适当的利润,不但资本家会大胆起来,贪官污吏也会大胆起来。
官商勾结 巧取豪夺

有位从美国归来的地产商坦言,在美国做房地产生意,利润只有约百分之十五,但在中国做同样的生意,利润却可以高达百分之一百五十,足足是美国的十倍,你说惊人不惊人。有土斯有财,信然。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房地产的暴利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官商勾结、巧取豪夺的结果,所以说,不解决腐败,就不可能解决房地产问题,便是这个道理。晚清重臣曾国藩功盖天下,名成利就,但他却一直反对家人置田买房:「余生平以大官之家买田起屋为可愧之事。」今时今日,不买田起屋的官员,或者还有?
周绍兴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欧洲金靴|教育之乱,祸起萧墙
  2. 日本女优横宫七海自杀身亡——畸形的社会还要逼死多少人?
  3. 司马南:公开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4. 以前那么“穷”,为什么大家还怀念从前?
  5.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6. 《邓选》学习 (十)
  7. 对菲律宾斗争的关键是,让它的挑衅得不偿失
  8. 影评:电影《熔炉》看资本主义特权
  9. 领导者没有战略眼光,谈啥雄心壮志?
  10.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4.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6. 这是一股妖风
  7.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2024请回答,中国市场经济“边”在哪里?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