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来说,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到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必须以国情和实际为基础,从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因此―― | ||||
过早、过急、过激的绝对减排不可取 | ||||
――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应对 | ||||
2010-4-8 9:20:00 中国经济导报 | ||||
| ||||
内容摘要:气候变化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说到底还是发展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活动,更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则是受害者。气候变化直接危及发展中国家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其不利影响又会妨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使发展成果贬值。此外,应对气候变化也会增加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成本,从而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贫困。既然气候变化是过去不可持续发展造成的,那就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才能妥善解决。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只有发挥后发优势,避免发达国家所犯的错误,实现科学发展,增强经济和技术实力,才有能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才有能力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解振华: 气候变化正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话题,而对于我国来说,该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又该如何应对呢? 气候变化成为全人类面临的难题 全球气候变暖既是气象观测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感受到的。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气候变化,主要是指由于人为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大气组分改变,引起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上升到2005年的379ppm。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未来100年还可能上升1.1~6.4℃。 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很严重,甚至关系到地球的未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性气候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气候变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带甚至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气候变化还会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并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已经发生,根据英国经济学家斯特恩的研究,全球每年遭受气候相关灾害人口从1975年的2%上升到2001年的4%,达2.5亿人,其中发展中国家占96%。 此外,还有研究指出,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地球上15%~40%的物种可能灭绝;温度升高3~4℃,本世纪中期会有1.5亿~2亿人沦为气候难民,其对于经济破坏的规模更相当于上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的总和。这些数字所描绘出的灾难景象十分恐怖,其中不排除有渲染的成份,但发生灾难性后果的风险很大,一旦发生将是不可逆的,人类和地球承受不起这样的灾难。因此,即使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的原因还在激烈地争论,科学上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没有人敢于拿地球命运去冒险,没有人敢于拿人类的未来做赌注。对于政治决策来说,只能是“宁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 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承担主要责任 气候变化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说到底还是发展问题。而如果进一步分析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可以看到,这其中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在人为原因中,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包括大量耗费化石能源、砍伐热带森林、生产和使用化工合成产品等,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据有关研究机构的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由此,我们认为,正是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200多年的发展,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造成了当前的气候变化,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不利影响。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则是受害者。 气候变化直接危及发展中国家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其不利影响又会妨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使发展成果贬值。此外,应对气候变化也会增加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成本,从而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贫困。那么,又该如何应对呢?我们的观点是,既然气候变化是过去不可持续发展造成的,那就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才能妥善解决。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只有发挥后发优势,避免发达国家所犯的错误,实现科学发展,增强经济和技术实力,才有能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才有能力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进一步具体到我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到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必须从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和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的高度来给予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 首先,从国际方面看,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必将影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合理增长,制约我国的发展空间,而发达国家设置“碳关税”等贸易壁垒也将影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其次,从国内方面看,气候变化关系到我国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一方面,气候变化会严重破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并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处在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我国短时间内不可能根本扭转温室气体排放继续增长的势头,过早、过急、过激的绝对减排将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但同时也要看到,保护人类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从国情和实际出发,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尽可能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相一致,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要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更加繁重的任务。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统筹考虑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筹考虑当前利益和长远战略,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影响、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能力为目标,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增强碳汇为重点,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作用,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努力实现国务院确定的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为此,我们提出,要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中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要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相结合,把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其他政策相结合,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用低碳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减缓与适应同举并重。通过采取适应性措施,减轻气候变化不利影响造成的损失,通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轻气候变化的长期不利影响。减缓与适应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应对气候变化。发挥科技进步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体系。制定和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健全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各项目标。 政府主导作用和全民广泛参与相结合。通过政府制订规则,弥补市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失灵。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和鼓励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 统筹协调和有序推进。统筹协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国际各方面工作,协调各部门、各地区行动,兼顾不同领域发展目标,形成工作合力,争取协同效益。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建设性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发展空间和发展权益。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加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要完成三大任务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三大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其目标是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支持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着力点在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步实现低碳技术的产业化和社会经济的低碳化发展。 第二项任务是积极采取适当措施,增强抵御气候变化不利影响能力。在经济建设和城乡建设中高度重视气候评价和灾害风险评估,加强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科学规划和设计,夯实应对气候变化及其风险的工程基础。在做好不同地区、不同领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基础上,对农业、林业、水资源、海岸带、人体健康等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重点领域,提出并实施减轻不利影响的政策措施。完善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启动机制以及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完善部门联合、上下联动、区域联防的防灾机制,提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和减灾能力。 第三项任务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建设,做好应对气候变化长期工作准备。这包括: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执法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投入保障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创新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监督考核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领导能力。 延伸阅读 世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在谈论低碳经济发展和国家减排策略时表示 “不应由发达国家告诉中国该做什么” 本报讯 “中国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一定要对发达国家提出的要求给予回应,不应由发达国家来告诉中国应该做什么。”这是世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在日前于北京召开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第五届亚洲论坛上表述的观点。 斯特恩指出,去年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令人失望”。而中国在会前宣布到2020年将单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到45%,“我个人认为,中国在确定这个目标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此该目标的实现是完全可能的。” 斯特恩还就发达国家同中国的人均排放量算了一笔账,目前欧盟的温室气体人均排放量是10~11吨,中国约为6吨。按中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宣布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人均排放量将为8~9吨;而欧盟如果也能在同期实现减排20%~30%的目标,其人均排放量也将在2020年降至8~9吨的水平。换句话说,到2020年,如果中国和欧盟的目标都能实现,双方的人均排放量应该基本持平。“而美国现在的人均排放量是50~60吨,显然可以看到,这其中仍然存在着不公平的问题。” 不过,斯特恩并不赞成过度看重人均排放量的做法。“我不认为这是考量公平性的唯一方法。我们也应考虑到底谁消费了、谁产生了这些排放等相关因素,同时还要更多地从资金和技术转移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因此,个人认为,让发展中国家接纳并承担固定的减排责任,不能操之过急,现在这样要求还为时尚早。” 他提到,根据美国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上周发布的报告,中国2009年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为346亿美元,跃升为全球第一,而美国则以186亿美元退居第二。皮尤环境集团美国全球变暖项目负责人卡提诺认为,美国缺乏强有力的全国性政策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而我个人也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在美国’,希望美国尽快作出实质性努力,美国应展示‘榜样的力量’,而不是‘力量的榜样’”。 斯特恩强调指出,中国要注意在经济增长和承担气候变化责任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因为“我们在本世纪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摆脱贫困,二是应对气候挑战。两个问题必须同时考虑,其中任何一个失败,都会导致全盘皆输”。 最后,斯特恩谈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10年的开端,这将是一个机遇和危险并存的10年”。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发展低碳经济,而且要非常迅速地开始这个进程。如果走高碳经济的道路,我们就将面临一个不可收拾的未来。而我坚信,在低碳经济的世界里,中国将起到引领作用。” (张文) 名词解读 碳汇与碳源 碳汇与碳源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将碳源定义为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承认森林碳汇对减缓气候变暖的贡献,并要求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植被恢复及保护,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开展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将项目产生的碳汇额度用于抵消其国内的减排指标。 |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