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又是莘莘学子重返校园之时。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新调整再次引起热议。据了解,本学期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对鲁迅文章进行调整,删去《风筝》一文。这在全国并非个例。据有关报道,目前沪版教材中鲁迅的篇目也不多,如《一件小事》、《藤野先生》、《纪念刘和珍君》、《祝福》等经典名篇,早已被调整出教材。
鲁迅作品在教材中为何屡屡被撤出?这背后折射出何种思想潮流和社会动向?推至鲁迅研究领域,近年来鲁迅为何屡屡被打着研究的旗号而“污名化”?鲁迅精神在当代到底还有没有价值?记者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当代社会离不开鲁迅的理性批判精神。“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鲁迅先生的整体评价,今天读来,依然准确而深刻。
采访中很多学者对记者表示,鲁迅作品是否应退出中学教材早已不是新鲜话题,然而每一次均引起热议,这反而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鲁迅作品在当代的生命力。时至今日,对于鲁迅作品仍然有一些毁谤性说法,比如“鲁迅的文章与时代脱节”、“鲁迅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是社会的阴暗面,与社会主旋律格调不一致”等,但事实已经证明这些观点站不住脚。
“鲁迅作品的生命力,不会因不虞之誉而增一分,也不会因求全之毁而减一厘。尽管始终遭人贬损、辱骂,鲁迅的价值都无法被抹杀。现在有人关心鲁迅,说明他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的思想,越到后来,人们就越了解他的深刻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梦阳说,鲁迅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天才,鲁迅作品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深刻性、文学手法的多样性非后人可逾越。而对于当代社会最有价值的是鲁迅的理性批判精神,这是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当今中国知识分子最需要汲取的精神财富。有一些对鲁迅的曲解认为,他是否定一切的。其实并非如此,鲁迅的批判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没有理性的反思就没有理性的反抗。中国知识分子最需要反思,对于社会现实、革命过程、文化传统、人类进程都要进行理性反思,这就需要从鲁迅作品中汲取养分。
鲁迅作品“退出”教材的背后根源是什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晖认为,走进教材又退出教材的作家作品很多,唯独鲁迅引起争议,这与我们的时代有关。事实上,“尖刻”、“晦涩”等文风问题并不是争议的关键,对于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评价才是引起思想层面争议的要害。鲁迅身上凝聚了20世纪的一个重要传统,围绕这个传统,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这才是争议的关键。人们对他的争议也证明了鲁迅在今天还是一个活的传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谭桂林认为,多年来,对于鲁迅的赞扬和诋毁一直都存在,但是越有争议,就越是说明鲁迅的影响力,他的作品真正地深入了国民。人们关注鲁迅,才会关注这件事。此外,大家比较关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话题。“鲁迅文章中不仅有对社会现实的揭露,也有对劳苦者的大爱,对弱者的同情。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需要学到的东西,是不会过时的。此外, 鲁迅直面现实、批判现实的勇气,也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他代表了‘五四’以后的新文化精神。”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东亚学中心主任罗福林表示,鲁迅是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在其文学创作及其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并不是几个人、几种言论能‘捏造’出来的。”
淡化鲁迅意味着淡化民族魂——“过度解读鲁迅文章的被替换,本质上也是一种思维的过分保守。”
——“语文课不是政治课。”
为什么在教材中删除鲁迅作品?网络上近日流行上述一些说法。这些说法以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为旗号,借口鲁迅作品不适合学生阅读,看似有理,实际上完全不尊重事实,偷换概念,混淆是非。
在采访中,学者们表示,鲁迅作品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无数中国人从鲁迅的作品中汲取了反思、批判、奋进的力量。在当今时代,对鲁迅作品应该进一步普及推广,而不是机械地削足适履;对鲁迅精神应该进一步传承发扬,而不是削弱淡化。上述种种言论,实际上完全忘记了鲁迅作品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上所发挥的伟大作用,漠视鲁迅作品在批判国民性过程中所深刻凝聚、体现出来的不屈的民族魂,掩盖鲁迅作品在当今时代中依然存在的不朽价值。
“我赞成在教材中保留鲁迅的作品。所谓的‘尖刻’、‘晦涩’,学界早已有公论,这与鲁迅所处的历史语境是分不开的。如果将鲁迅脱离他的时代,我们就会失去鲁迅,也会失去和我们的时代息息相关的解释。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应保持开放性,如果我们能做出创造性的、真正深入历史内部的解释,而不是一味将其教条化,学生自然会有兴趣。”汪晖告诉记者。
罗福林对记者表示,听到有传言说中国中学课本要撤去更多的鲁迅文章,作为一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和教师,第一个反应是震惊和反感。“鲁迅的小说和散文很适合中学生教育的需要:培养独立而有批判意识的思考能力。此外,鲁迅对中国传统与现代,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有很深刻的探讨,最重要的是展现了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中国人怎样把对社会和历史变化的关怀,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都很值得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学习。”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认为,鲁迅强调人的价值,希望能够还原真实的历史和现实,希望人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而现在的教育是教人信而不是疑。人们希望鲁迅的文章进入教材,就是希望能培养出学生的自我意识。
“鲁迅的文章毫无疑问是中国现代文学佳作之一。应当挑选比较短、比较浅显、语言比较规范的放入中学课本。中学生可以从鲁迅的文章中学到文章和语言的规范性,以及文章的变化。比如《藤野先生》的开头,充满了诗意美,又别开生面。在思想性方面,《纪念刘和珍君》也颇具典范性。”张梦阳说。
鲁迅研究必须抵制“污名化”。新世纪以来,鲁迅研究多少显得有些冷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在某些所谓的研究中,精心挑选某些历史细节甚至是捏造事实,对鲁迅泼脏水、“污名化”,对鲁迅作品进行任意曲解、攻击。例如,说鲁迅“从来不骂日本人”、“鲁迅是汉奸”、“鲁迅的译著没有研究价值”等。
针对这些状况,学者呼吁,学界应当重新重视鲁迅作品的研究,鲁迅研究应当作为一种学术传统薪火相续。与此同时,对于“污名化”鲁迅的所谓研究,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反驳,毫不妥协地予以辨明,通过更加审慎扎实的研究,进一步呈现鲁迅作品及其精神的时代价值。
“现在学风浮躁,鲁迅研究也不容乐观。有的高校本是鲁迅研究的重镇,现在也处于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态。中文系通读《鲁迅全集》的学生越来越少,硕士博士的论文也很少以鲁迅为题目。一是因为写出新的突破性的论文很困难;二是要坐冷板凳,不仅要读《鲁迅全集》,还要熟悉学术史。”张梦阳说。
如何突破鲁迅研究的瓶颈期?张梦阳认为,应当从世界文学的层面把握鲁迅,研究鲁迅。鲁迅是走向世界的第一位中国现代作家,1926年,《阿Q正传》就被翻译成法文,后来又翻译成俄文。在世界汉学中,鲁迅的作品也是经典,甚至影响了一些外国作家。就研究层面而言,日本、美国、英国等都有一定的鲁迅研究历史。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始,学界对于鲁迅从实践上进行了重新审视,广泛将之与他国著名作家进行比较,视角越来越宽广,这是鲁迅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点。
“鲁迅研究者应当扎扎实实地研读《鲁迅全集》,了解鲁迅研究的学术史,了解与鲁迅相关的外国作家。弄清楚鲁迅继承了怎样的文化传统,其价值在哪里。”张梦阳说。
罗福林告诉记者,有些人说,关于鲁迅的研究已经足够多。也许鲁迅研究在某些具体领域看似已经“走投无路”,但是像鲁迅这样经典的文化遗产,可以做的研究是无穷的。他向记者介绍说,自己在海外研究鲁迅,不仅把鲁迅作为革命先驱和文化批判者来看待,也会对其他方面感兴趣,比如鲁迅的古诗、鲁迅《野草》表现的困惑和哲理性、鲁迅少年时期的初期文化思想,还有鲁迅对于其他文化的影响和贡献等。近几年来鲁迅国际研究会的成立,推动了鲁迅国际研究事业的发展。
孙郁认为,新世纪以来,鲁迅研究扎实的著作很多,鲁迅的各个方面都被学界注意到了,但仍然有一些有待继续开垦的领地,比如鲁迅的知识结构研究,鲁迅收藏的汉代造像、六朝造像以及西方的美术品等。“过去热闹的地方还有很多没有深入下去,所以鲁迅研究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孙郁说。
附:萧让:鲁迅滚蛋了,他笔下的人物欢呼雀跃了!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仅可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物价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作了外国人欺诈中国的“乏走狗”,与其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们岂容鲁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中?!
赵贵翁、赵七爷、康大叔、红眼阿义、王胡、小D们复活了。有的混入警察队伍,有的当上了联防队员、城管。披上制服兴奋得他们脸上“横肉块块饱绽”,手执“无形的丈八蛇矛”,合理合法地干起了敲诈勒索,逼良为娼的勾当。如果姓夏那小子在牢里不规矩,不用再“给他两个嘴巴”,令其“躲猫猫”足矣。想想,这些下做的勾当儿怎能让鲁迅这种尖刻的小人评说?!
阿Q们复活了。从土古祠搬到了网吧,但其振臂一呼的口号已经不是“老子革命了!”而是“老子民主了!”每天做梦都盼着“白盔白甲”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早一天杀过来,在中国建立民主。因为只要美国的“民主”一到,赵七爷家的钱财、吴妈、秀才老婆乃至未庄的所有女人就都是我的了!哼!而鲁迅却偏偏要我做个被世人嘲讽了数十年的冤死鬼,我岂能容你?!
假洋鬼子们复活了。这回干脆入了外籍,成了真洋鬼子。并且人模狗样儿地一窝锋地钻进“爱国大片”的剧组,演起了凛然正气、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让人好生不舒服。此种一边哽咽着颂扬祖国母亲,一边往向征中华文明的青铜大鼎里撒尿的举动,岂不是鲁迅杂文中的绝好素材?!
祥林嫂、华老栓、润土们复活了。他们依然逆来顺受,情绪稳定。因为“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这样,必须要备足了餐料。而那些准备做餐料的人,本来可以闷在铁屋子里,一边听着小沈阳的笑话,一边麻木地死去,岂容鲁迅把他们唤醒,再一次经历烈火焚身的苦痛?!
那些“体格茁壮的看客们”复活了。他们兴致勃勃地围观那些“拳打弱女”、“棒杀老翁”、“少年溺水”、“飞身坠楼”的精彩瞬间,依旧“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哈哈,仅看客一类,被你伤害的人就太多了,因为中国人几乎都愿做看客!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当今的社会不需要“投枪和匕首”,而需要赞歌、脂粉、麻药。正如陈丹青先生讲的“假如鲁迅精神指的是怀疑、批评和抗争,那么,这种精神不但丝毫没有被继承,而且被空前成功地铲除了。我不主张继承这种精神,因为谁也继承不了、继承不起,除非你有两条以上性命,或者,除非你是鲁迅同时代的人。最稳妥的办法是取鲁迅精神的反面:沉默、归顺、奴化,以至奴化得珠圆玉润”。
如果鲁迅赶上这个时代,对于“开胸验肺”、“以身试药”、“周公拍虎”、“黑窑奴工”、“处女卖淫”、“官员嫖幼”等一系列奇闻,又会写出多少辛辣犀利、锥骨入髓、令人拍案叫绝的杂文来,想想,真是让人后怕,所幸这个尖酸刻薄的小人已不在人世了。
让我们彻底赶走鲁迅,欢迎“小沈阳”,让人们在开心笑声中忘却现实的不公和苦痛,在笑声中渐渐地麻木、渐渐地变傻……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