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现行高考制度
施树民
全国各类高等学校,每年6月7、8、9三天,在教育部招生机构主持下,举行招收新生的统一考试。10日开始,按标准答案组织阅卷评分,半个月后,在纸质媒体和网上公布全体考生考试得分。然后,按全国招生院校4个档次的划分,从高档到低档依次陆续公布各档最低录取分数线。在分数线以上,根据考生自报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陆续发出各档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这就是当今中国的高考制度。
这个制度,近年来,在知识界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猛然的抨击。
作家杨争光,一部置疑我国教育制度的长篇小说《少年张冲六章》在《人民文学》发表后,声名雀起。《南方周末》记者慕名采访,6月10日一篇访谈录见报。杨先生在访谈录里说,咱们中国人,六十多年来,一百多年来,几千年来都被一种变态的“文化心理”束缚着。当下中国一年一度的高考景观,便是这种变态“文化心理”的表现。杨先生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我们的高考是一场按照标准答案进行的“知识”战争,不见血的战争。学生和学生,家长和家长,学校和学校,城市和城市,在同一个战场搏斗。上去了你就活了,下去了你就死了;过去了你就是人,过不去你就是非人。每年都有这样一场战争,堪称人类奇观。战争留下的创伤,连祖宗八代都能摇动的。有多少父母提着馒头,提着开水,在宾馆开着房子,陪着孩子助战,就是为了能考上,考不上去就会失掉一切。包括父母的脸面和尊严。
杨先生的描述是真实而深刻的,心情是沉重的,认为这个高考制度不废止,我们的孩子就永远不能得救。
当今中国社会,是十大阶层叠成的一座金子塔。塔尖和上层是官吏,精英和其他劳心者,塔基是弱势群体。层次越高,占有社会财富越多,层次渐低,财富渐少。每年高考都是中国一场金字塔上层门票(科举时代叫“敲门砖”)的争夺战。这门票便是高考分数变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不是所有门票都能进金字塔上层门的,能进的只是那些高分门票。分数越高,能进的大学就越有名,顶级是北大、清华。在中国,高考是和未来国家政治、文化资源配置,大蛋糕切割相联系的大事。
这事实在太大、太重要了,因而,有关改革高考制度的呼声虽然一浪高过一浪,国家却总下不了彻底改的决心。全国人大会议上讨论过,没有任何结果,杨争光先生忧心如焚,也承认自己拿不出改的“办法”。
改的办法拿不出,但攻击的目标是明确的:一是全国考生“在同一个战场搏斗”的统考模式;二是以分数决胜负的录取标准。
当今中国处在“腐败”和“抑制腐败蔓延势头”的特殊时期,如果真把这两个目标摧毁了,可以预料,权力和资本必然立刻乘虚而入。到那时候,杨争光先生描写的“高考景观”要作点改动了:
我们的高考是一场可以撇开标准答案进行的“权力、资本”战争,不见血的战争。贵人和贵人,富人和富人,富人和贵人,关系网和关系网,在大小隐蔽的战场搏斗。上去了你就活了,下去了你就死了,过去了你就是人,过不去你就是非人。每年都有这样一场战争,堪称人类奇观。战争留下的创伤,连祖宗八代都能摇动的。有多少父母怀揣官人批条,怀揣金钱或金钱凭证,在饭庄摆着酒宴,代替孩子作战,就是为了能考上,考不上去就失掉一切。包括父母的脸面和尊严。
这样的高考景观如果真出现了,金字塔上层的门票,将被贵人和富人的孩子通吃。过去凭分数换门票,穷人的孩子每年或多或少能拿到一些,当然占比肯定是很低的,现在可全然没有指望了,他们的人生路只剩下一条,就是永远跟着祖宗八代老老实实做穷人,做“非人”。
从当今中国的国情出发,在下认为现行高考制度还有继续存在的理由,不但不能轻言废止,还要力挺,眼下就要防止打着名校“自主招生”的幌子,今年5%,明年又5%地对它蚕食。现行高考制度也许有一百个弊病,一千个弊病,但明摆着一个闪光点,就是,只认分数不认人。从高分到低分排队,读算筛选,择优录取,一分之差没商量,伶牙俐齿如白岩松、于丹者,也难以置喙,省长、市长这样的大官,也难以上下其手。
而且,高考这点分数也比较干净。这一点,你同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的分数比一比就可以比出来的,更不用说那些招工什么考试的分数了。柳湘莲在宁国府里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罢了。”当今中国,除了高考分数,还有多少东西是干净的呢?高考分数是当今中国土地上的两个石狮子,为政者要继续顶住忽悠,千万手下留情,不要说搬就搬掉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