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似乎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学理论认为,政府是维护国家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组织机构。而普通民众则认为,政府就是为老百姓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麻烦的部门或者单位。但是随着一些地区不断涌现出的日益增多的社会治理方面问题,例如,各地由民生问题而引发出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人们不禁开始发问,自己身边的政府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它的主要职责难道就是发展经济和不断强化社会管理这么简单吗?
从普通民众的角度出发,老百姓对政府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质疑并不过分。我们知道,中国30多的发展成就,主要依靠政府对发展经济的全力推动所至。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虽然中西方政府所承担的职能可能会有一些差别,但是具体到老百姓身上,他们关注的重点,开始越来越多地集中于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政府形象上,通俗一点说就是,政府在提供服务或者行使社会管理权力时,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当然这种工作态度的好坏,主要是由老百姓来定义,而不是习惯上的由各级政府对自己的自我肯定。它的区别在于,从目前各地的实际来看,虽然一些地方政府也能够承认自己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时候,地方政府总是喜欢粉饰自己工作的成绩,或者说自己肯定自己的方面比较多,而老百姓对此则并不以为然。正是这种由不同认识所形成的差距,才直接引发了普通民众对政府工作和形象的一系列质疑。
实事求是地说,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无论从效率还是从成就来看,还是非常肯定的,这种肯定主要集中在中国经济与社会30多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上。但是随着一系列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特别一个时期以来出现的"百万极点击率"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例如,2008年11月的"温州赴美考察团"事件、南京周耕久天价烟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等,由于这些无一例外地涉及到政府的形象和工作态度,进而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更加关注自己身边政府的形象和工作态度,而不再是各级政府所强调的经济发展成就。我们知道,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它对社会的破坏力和冲击力是十分巨大的,如果处理不好民众关注度高的社会问题,例如政府的形象,以及社会大众的认同问题,那么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就会因为出现稳定问题而动摇。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政府在改革之初把发展经济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并没有错,但是随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矛盾开始转向,人们对保护自身的权益的诉求开始逐渐上升,如果政府的工作重心不随着社会矛盾的转向而适时调整,那么由对立情绪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就会不断地冲击社会发展的进程。
虽然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发展经济仍然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但是对于那些把发展放在第一位,甚至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而牺牲老百姓利益的政府行为,现在则必须予以改正,因为它们正在树立政府在老百姓心中"恶"的形象。
政府应该是什么样的?
首先,政府对外要维护好国家利益,保卫好国家安全,其次,政府对内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特别是工作和政策的核心,应站在社会大众的角度,尊重大多数老百姓的意愿;第三,评价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态度,应把民众的感受和认同作为主要标准;最后,政府要保持清廉的形象,它的一切工作不仅要有制度的制约,而且还应该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我们需要经济发展,甚至是加速发展,但是我们更需要社会和谐。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只有当它们成为被老百姓爱而不是让老百姓害怕或者讨厌的时候,善政和良治才会因社会的认同而实现,这才是我们工作中应始终坚持的底线。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