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妨先看几条相关时讯,然后再继续讨论。
【1】奥巴马讲话难挽颓势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据中新网2011年8月9日电,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就标准普尔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发表讲话,坚称美国信用仍是世界上最安全。但当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线大幅下挫,和欧洲、亚太股市的惨淡表现一道遭遇了“黑色星期一”。沪综指亦遭到重挫3.79%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中国A股市值蒸发万亿。
【2】格林斯潘称:美国还债只需印钞
据大众网-齐鲁晚报2011年08月09日报道,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8月7日在接受NBC电台采访时表示:“从经济数据上看,我不认为美国经济会出现二次探底,只不过是增长放缓。”他说:“美国只需启动印钞机即可偿还一切债务。标普调降美国评级只不过打击了美国的自尊心,这更多的是心理问题,其影响会比我所能预见的更深远。”
【3】美债绑定世界 总额达79万亿美元使全球负债率超120%
据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08月09日报道,美国欠了多少债?美国国家债务目前已达14.3万亿美元,但对美国政府而言,这仅仅是个小数。按照美国政府问责局前总审计长、美国彼特·皮特森基金会总裁兼CEO大卫·沃尔克的估计,如果把政府对国民的社保欠账等所有隐性债务统统加在一起,那2007年美国的实际债务总额高达53万亿美元。加上2007年后美国国债6万亿美元的增加量,总计59万亿美元以上。这还不算多。如果再把诸如“两房债券”那样实际是“美国政府担保”的债务,以及美国各州政府、市政府、县政府所发行的债券也有20万亿美元(2007年末美国国债协会SIFMA统计)。这就是说,能算出账来的美国债务总额高达79万亿美元。全球GDP不过65万亿美元而已,这就是说,仅仅美国一家,已经使全球负债率超过了120%。
美国还得起吗?
要说清美国的债务未来,我们必须搞懂两个问题。第一,美国债务经济模式赖以存在的基础——“双面货币”美元;第二,美国的“债务经济模式”。先说美元。美国控制着世界绝大多数的资源,比如石油、铁矿石等全球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资源基本控制在美国的大公司手里。注意,这是大宗商品价格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基础。所谓超主权货币、欧元都无法替代美元的地位,就是因为你拿着非美货币买不到东西。
所以,中国选择货币互换,也只是在“非资源类商品交易”过程中尽可能少用美元,从而尽可能减少美元持有量。我们必须看到这样的事实,美元是与全球资源密切相关的货币。就是说:美元不是一种简单的信用货币,同时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本位货币”——这就是美元的“双面性”。了解了美元,我们再看“因美元地位”而形成的、格林斯潘所定义的美国“债务经济模式”。
“债务经济模式”就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宗商品价格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前提下,美国必须保持贸易逆差,这是别国为购买大宗商品而获得美元货币的唯一通道;各国拿到美元后,还需要通过购买美国政府债务(保值增值)回流美国本土。在这样的经济模式之下,美国根本不需要工业生产,因为美国一旦自给自足,不用进口,没有了贸易逆差,世界其他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大宗商品必将缺少美元。过去30年,美国就是依靠这样的债务循环,维系着美国的经济增长。按美国著名学者安德森·维金的推算:美国每获得1美元的GDP,必须借助5美元以上的新债务。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美国政府是否缩减开支,是否提高债务上限,而在于美国的“债务经济模式”还能走多远。因为,政府大规模“赤字预算”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的“贸易逆差”。改变这样的经济模式,需要全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可能吗?世界无法改变美国控制资源的事实,无法改变美元的地位,无法改变美国的“债务经济模式”,但又不愿意继续购买美国的债务,不愿意看到美国没完没了的债务积累。未来,这对矛盾将日益激化,而最终的结果就是违约,美国债务重组。此次“驴象之争”就是一个重要的开始,它意味着美国已经向“违约和债务重组”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
“违约和债务重组”对美国而言仅仅是“甩掉债务包袱”,世界各国所持有的全部美元债权大幅缩水,但美元的主导地位不会变,世界依然需要美元去国际市场购买大宗商品,美国乃至这个世界都将被绑定在“债务经济模式”之下。
说完这些,中国人是否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比如,我们要摆脱美国的石油控制,我们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新能源产业”;我们要摆脱美国的环保约束,就必须拥有强大的环保技术;我们要摆脱美国的资源控制,就必须大幅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等。这些不仅是为了增长,还意味着自由。(钮文新)
【4】7月经济数据今发布 CPI或维持6%高位达年内拐点
据中新网2011年8月9日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日程表,7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将于今日公布。中新网财经频道综合此间媒体报道显示,由于农产品价格回落,7月CPI可能出现拐点,受翘尾因素等影响,同比涨幅仍将维持6%以上的高位。
【5】美国降级中国严阵以待:官媒舆论开动 宏调将急转弯
据凤凰网财经2011年08月09日消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对于新近国际经济环境的风高浪急,尤其是美国主权信贷评级下调和欧洲债务危机升级所引起的环球金融市场震荡,内地官方舆论特别高度重视。
官方舆论齐开动 直指美不是。不是吗?仅是官方新华社这两天就此的评论和专题论述,就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其他的,诸如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这方面的评论也不少。“美信评首遭下调引国际市场动荡,中国应谋对策”,“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如何影响中国经济”,“股市动荡中更需坚定经济发展信心”,继前天发表8篇专题评论后,新华社昨天又以上述标题发表多篇分析和论述,在在显示中国全力开动舆论机器。
正如上月2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所作出的部署,中国对国际环境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都十分重视,但对于这次美降级、欧债急所掀起的国际金融动荡和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却更加严阵以待,为甚么呢?舆论先行,就是中国对此严阵以待的体现。3年多前,中国应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迅速反应,可见中国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应变能力。因此,对于这次外围的风高浪急,中国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势将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而急转弯。
外围新情况,宏观调控势将急转弯。事实上,这些新问题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不可避免地造成冲击。例如,中国拥有3.2万亿美元的官方外汇储备,其中三分之二属于美元资产,当中包括直接受主权信贷评级下调影响的约1.16万亿美元美国国债。这无疑对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管理带来一定压力。须知道,美国主权信贷评级下降后,尽管仅是从AAA下调至AA+,但这破天荒的先例一开,可能带来投资者对美债的抛售行为,并不排除美元进一步疲弱的可能。换言之,中国外储遭受损失的风险迅速上升。
热钱涌通胀升,出口更见糟糕。对中国的影响当然不止于此,实体经济更会受到冲击,这是由于美国经济再度疲软,有着二次衰退的风险。今年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仅为1.3%,而一季度GDP增长更大幅修订下调至0.4%,加上7月份的采购经理指数下降至50.9,制造业新定单创2009年6月的新低,美国的智囊机构便预测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陷于二次衰退的可能性高达50%以上。今年上半年,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是负数,外围需求疲弱,使情况更糟糕。
最令人担心的是,美国有可能再度饮鸩止渴,导致全球资金进一步泛滥。为着挽救疲弱的经济,美国联邦储备局有可能提前释放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资金泛滥将促使热钱涌入中国,并对人民币升值造成压力和带动内地资产价格和通胀上升。所谓牵一发动全身,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以内需为主,但随着加强与国际经济金融的融合,外围的风高浪急,中国岂能不严阵以待呢!
【6】宋鸿兵:中国应恢复当年解放区那种独立自主的货币发行机制
据环球财经2011年08月08日报道,针对美债危机,《货币战争》、长期关注和研究美国历史和世界金融史的宋鸿兵指出,负债降不下来,美国经济将再度下滑,陷入经济衰退。世界的经济形势,从来就没有走出过危机,一直在危机的泥潭中打转。美国上世纪30年代真正出现经济衰退只在1931至1933年及1937至1938年,其余的时间经济都在增长,但是人们把30年代称为“大萧条”,因为整个30年代失业率都很高。我认为,如果用现在这个思路来治理美国经济的话,最终将重蹈大萧条的覆辙。虽然2009、2010年的经济有所增长,但是如果不把负债水平降下来的话,我们将仍然处于萧条。
但是削减负债规模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这意味着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重组,银行也要承担相应的损失。现在华盛顿的大权其实真正掌握在华尔街金融巨头的手中,他们本能上要维护金融体系的利益不受侵犯,而让纳税人和外国人来承受这个损失,他们的方法就是贬值美元,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中国日本等国的外汇储备受到损失,这实际上是美国输出危机的一种手段。
2008年的危机,我们称之为金融危机,主要特征是流动性枯竭导致金融机构的破产,从而流动性进一步恶化,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主权信用危机,又称为货币危机。当一个国家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还可以印钞票来拯救金融机构,而当一个国家出现货币危机时,性质就严重得多了,当一个国家失去了主权信用时,印钞也没用了。一个国家的危机真的上升到货币危机的程度的话,这个国家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拯救不了自己了,只能靠外部的力量来拯救。主权信用评级变化说明,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逐步地演变为货币危机,危机实际上是在升级。
如果出现美元危机,全球货币体制将出现重大裂痕,那么世界上所有人的财产都将受到严重的侵害。中国政府和老百姓都不能幸免。这时候各国政府只有两个办法,第一是财政部通过大借国债或资本市场融资来补足资本金,第二是中央银行去印钞票,这样一来就会稀释每个人手上的财富价值。
中国应建立独立自主的货币发行机制。中国的货币投放制度,是当前中国出现通货膨胀趋势的最本质的源头。中国的货币发行是被动的,不能在需要紧缩的时候进行紧缩,货币的发行已经和本国的经济脱钩了,只和美元有关。美国进行量化宽松稀释货币是它的本能选择,人民币外汇占款就会越来越多,人民币投放量就会越来越大。所以,只要美国的美元战略方向不发生改变,中国的货币投放制度不改变,中国的通货膨胀只会越来越严重。
改革中国的货币投放制度,才是最本质的解决方法。我在《货币战争3》中提到,中国当年的陕甘宁解放区就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当时的解决思路是,把其他的货币完全排除到自身的体制之外去,建立起完全独立的货币发行机制,我的货币投放不跟黄金挂钩,不跟美元挂钩,而是根据经济的需要来进行。我认为中国应该恢复当年那种独立自主的货币发行机制。其实,我认为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货币主权,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进行微调,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而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则是,反通胀和保增长能不能同时实现。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这就像一脚踩刹车一脚踩油门,那么车到底是会停还是会跑,就看哪只脚更硬了。
【8】网闻博评:正视“市场崇拜”的“增长陷阱”
亦如网闻博报小社员在此前的《美债警讯:谁让中国人供养美国》、《美债警讯:“百年罕见”的“多事之秋》及《美债警讯:“普世神话”的崩盘震撼》等《日出西边/风动中国》系列文章所述,回望来路,从“向钱看”争先富,到接轨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惯例”,到形成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再到贫富两极分化和“黄赌毒黑腐假”沉滓泛起的“道德滑坡”,直到现在的美债危机和“输入性通胀”危机,我们辛辛苦苦做出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大蛋糕”,却原来并不定吃也不定用。顶多,只算是给救美国救欧洲救世界作出了“负责任大国”的贡献。
为何会这样呢?难道我们不正是从“向钱看”开始,便把“GDP大蛋糕”和美元货币真当成了自己的财富吗?可到头来,自己真金白银的物质财富,却被“虚拟”给了西方富国,而自己仅仅只是落了一堆“看起来很美”的数字和不断贬值缩水的纸钞!现在,中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和“输入性通胀”危机,还看不到尽头。与其说这是以“东莞模式”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倒不如说是“向钱看”的思维模式已经陷入绝境。拜物拜金,反而失财。自私自利,反倒自损自残。
拜金拜富,就得学习世界上最富裕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接着1840年以来的“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买办精英通过世界舆论大合唱,顺着中国人“向钱看”争先富的“求学”愿望,又循循善诱地给我们送来了“科技崇拜”、“市场崇拜”、“GDP崇拜”、“法治崇拜”及“普世价值崇拜”等一整套“西洋套餐”。这里面最核心的教义,还是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惯例”,简称“市场经济”。
于是,在这个市场经济的全球财富盛宴狂欢中,世界经济繁荣景气时,贫穷的中国人以血汗劳动供养美国和西方富国消费。而当经济景气低迷危机海啸来临时,遭受“血汗钱”缩水蒸发和“输入性通胀”打击最惨重的,还是贫穷的中国人。穷国供养富国,穷人供养富人,这究竟是哪门子的“国际惯例”和“普世价值”?
《美债绑定世界 总额达79万亿美元使全球负债率超120%》,中国经济周刊的这篇分析报道,应该说是切中了美元“双面性”和美国“债务经济模式”的要害。但该文最后给中国支招的出路,还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并期望以此求得“增长”和“自由”。这样的结论,其实还是在美国主导的市场经济泥潭里打转转。难道“新能源产业”,真的就可以摆脱美国的技术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市场操纵吗?所谓的“科技崇拜”与产业升级,根本还是逃不出美国主导的市场经济“如来佛手心”。在这个市场经济体系里的低技术与高技术经济增长,照样是在给美国“打工”。惟有层层突破“科技崇拜”、“GDP崇拜”、“法治崇拜”及“普世价值崇拜”的“市场崇拜”思维陷阱,才能真正找到中国摆脱危机的生路。
【9】抬头望见北斗星 心中想念毛泽东
《红军战士想念毛主席》,这是一首在中国大地广为传唱的红色经典歌曲。当年,在中国革命前路迷茫之际,红军战士“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秋,人们把希望的目光又一齐投向了解放区,投向了“革命圣地”延安。那里虽然物质上极其贫穷,也没有来自西方世界的市场经济专家精英,更没有可堪与国统区乃至西方发达国家媲美的先进科技与装备。但是,那里有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有一群用最先进文化和最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华民族先进分子。
然而,在危机关头扭转中国命运的奇迹,却正是从这里燎原到全中国,直到社会主义新中国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接着,又顶着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技术封锁和压力,在百年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用了短短二三十年间,就发展建立起了中国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并创造出震撼世界的“两弹一星”高科技奇迹。
从解放区根据地到整个红色中国的发展历程,伴随着中国先进文化与腐朽落后文化及“崇洋迷外”思想的斗争,也伴随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其经济思想的核心,就是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可自从“向钱看”争先富以来,我们却把中国人拥有自主专利的“传家宝”束之高阁,而热情奔放地迈向了美国人布设的这个市场经济“普世价值”陷阱。
直到今天,长期关注和研究美国历史和世界金融史的宋鸿兵先生,摸了一大圈,竟又摸回了“解放区”,并声言“中国应该恢复当年那种独立自主的货币发行机制”。这看似有些开历史的玩笑,实则蕴含者历史的必然。当然,就金融货币研究专家来讲,就货币说货币发行机制,也是专业思维的惯性。事实上,“那种独立自主的货币发行机制”,是不可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孤立产生,而必须是与之相应的社会文化经济体系再造的一部分。
但不管怎么说,相对于依然在市场经济泥潭里瞎摸瞎折腾的专家精英们,宋鸿兵先生还应算是一位比较先行的觉悟者。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