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1:赖宁”消失? 原来又是为了拆!
屹立山西太原东仓巷20年的赖宁烈士雕像,近日从公共视野中忽然消失。8月10日,难舍怀旧情结的东仓巷居民在网上发帖,在现实中打听,自发寻找赖宁雕像。在得知因太原市环境整治,赖宁雕像无单位接收而被放置到偏僻山村后,东仓巷居民对此做法表示不能理解。(8月11日中新网)
截至目前,中国汉字史上最具杀伤力的一个字必定是“拆”。哪里有这个“拆”字,哪里就会山摇地动,高楼夷为平地;哪里有“拆”字,哪里就会有人怨沸腾,哭爹喊娘。这便是“拆”字,无往而不胜的“拆”字。
如今,“拆”字要在人们的精神里、记忆里去大干一场,这是它的本事,也是它在人间多年高处不胜寒后自我的重新定位。它的对象是一切与现代化概念相背的存在,或许是精武门的旧址,或许是城里的老胡同,而今天成为它牙缝中一丝肉的便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少年”赖宁。
有关方面的解释是为了整治环境,而其实质就是嫌赖宁在现代化建筑的丛林中碍眼。何苦来哉,说出这样一番关官方话。更加让人感到诧异的是,赖宁的雕像居然没有单位接收,连学校都不接收!我想不出学校嫌弃它的理由,在我看来这样一尊雕像被送到学校去或许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政府有关单位不重视文化,要将赖宁雕像排挤掉,而学校是一个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场所,赖宁雕像的到来恰好是一个渲染啊。不理解也只能继续不理解,事实证明在这些“单位”的严重,赖宁雕像就是一坨大石头,既不香又不漂亮,放在“单位”里白白占了那么大的地方,有那么大一块地方我可以建什么不好?
拆是为了建,而建不是为了拆。赖宁雕像在这次事件中,扮演的是拆迁中附属牺牲品的角色。人家为了所谓的美观,要拆掉老房子,建新房子,而“赖宁”又很不恰当地出现人家新房子大门的前面,所以它必须走。年复一年的拆,已经使无数“赖宁”远走他方。“爱莲塘”的悲剧在悲剧在一遍遍重演,可没有一遍能使有关部门有所动容,迄今为止,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官员没文化?文化不重要?答案是怎样的,我不明白,我还要去想。
“赖宁”消失了,原来还是为了拆!
文2:赖宁“倒霉”很应该!
改革开放的步伐飞速前进,新人新事层出不穷。所以,小英雄赖宁这个名字很多人已经忘了,到了人们在提到他时他已经是个“倒霉鬼”——他的雕像被扔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
赖宁是谁?他是一个英雄,1988年,当地山林大火,他为了扑火而丧失了年轻的生命,当时他只有14岁,为了表彰他,当时国家给他很高的荣誉,并在太原市为他立了一座雕像,成了一座人们膜拜的对象和人文景观,最近因为他的雕像影响了干休所扩建的环境,所以被扔到一个没人知道的山沟里。
网络这个东西要不得,赖宁倒霉的消息立刻传遍各地,网民们不依不饶狠狠地发些牢骚,说这是道德缺失,对英雄不敬云云。其实我看是网民们吃饱了没事干找茬胡说罢了,赖宁的雕像被扔到山沟里是很应该的,至少是不错的。
首先,赖宁不是为私人的事业奋斗而牺牲的,他是为公共事业献身,这就很不合时宜了。赖宁哪里知道他牺牲后几年光景,那个为公还是为私问题就被打入“不争论”了,实际上就是说:为公而奋斗是不受欢迎的。
其次,干休所是什么地方?那是干部们——如今通称官员了,是人家休养的地方,他们孜孜不倦地为私奋斗了这么多年了,跑到这里来看见你一个为公而牺牲的人的雕像,那就不是尴尬而是恶心了,这样的环境当然是很不好的,不把你拆除岂能得了?
其三,现在需要的英雄们是要有几样绝技的,或行贿受贿,会掠夺国有资产,会说假话空话,会吃喝嫖赌,就是不会喝,只要喝死了也能讨要个烈士的身份,你赖宁会啥呀?只会往熊熊烈火里扑去自找死路,这样的人要你干啥?不把你扔到山沟里才叫怪事呢!
其四,赖宁当初往火里扑的时候,并没有想要出名和立个雕像什么的,名誉和雕像是后来人们给它加上的,肯定违背了赖宁本人的意愿。后来基本上没人提到他的名字了,这一条好;现在又把他的雕像扔到偏僻的上沟里了,更好!所谓“求仁得仁,又何怨焉!”
其五,去年全国两省三地争这要花数亿元建立西门庆故里,今年方正县又花70万建立倭寇碑,小英雄赖宁岂能与这些人为伍?此时拔掉他正合赖宁的本意。
其六,当年的老红军,老八路的陵园都被推平了,开国领袖毛主席的像也被推倒了,何况一个小小的赖宁?
所以,赖宁的雕像被扔到山沟里,无论为人为己都算不错了,就是他在天有灵也会心安理得的!
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是个不需要一心为公的时代!有人评价孔子是“圣之时者也!”也就是说是时代需要他当圣人的,并不是他自己的想法。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