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给学生戴绿领巾应该抨击,拿马云“发家史”忽悠小学生就更不该了!

MarkTwin · 2011-10-19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爱飞翔的虫先生在楼下发帖问《 倒底该给谁戴上“绿领巾”?》,抨击了给学生戴绿领巾的校长,这当然是应该的。

然而,他在抨击了校长之后,又写了下面这段话:“有位叫马云人,从小就是一个傻孩子,功课不好,数学考过1分;小时候爱打架,打了无数次的架,挨过处分。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流、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数学31分。高考数学也只得了21分。高考失败后,弱小的马云做起踩三轮车的工作。而现在,马云是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担任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阿里巴巴公司主席和非执行董事、软银集团董事、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下工商咨询委员会会员、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北京华夏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成为了IT界的精英。”

给学生戴绿领巾的校长当然不对,但是,断章取义地拿马云的“发家史”来忽悠小学生,这种行为就更不应该了。

“有位叫马云人,从小就是一个傻孩子,功课不好,数学考过1分;小时候爱打架,打了无数次的架,挨过处分。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流、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数学31分。高考数学也只得了21分。高考失败后,弱小的马云做起踩三轮车的工作。”这些话,都是爱飞翔的虫先生从百度百科里的“马云”词条上抄来的,这些话应该也都是事实,但却并不是全部的事实。

如果小学生们看了上面那段话,一定会以为:这位看起来一无是处的马云先生,就是仅仅靠“踩三轮车的工作”而成为“IT界的精英”的。

事实呢?事实并非如此。就让我们来看看百度百科上的介绍。

在百度百科的《 马云》词条里,马云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学会了一项非常管用的本领:“只有英语特别好,原因竟然是:“爸爸骂我,我就用英语还口,他听不懂,挺过瘾,就学上了,越学越带劲。”从13岁起,马云就骑着自行车带着老外满杭州跑。”

“从13岁起就骑着自行车带着老外满杭州跑”!有几个13岁的小孩能够做到?又有哪位家长敢让自己13岁的孩子带着老外满街跑?

上面这段话里,其实就已经暗藏玄机了。

经过改开三十多年的宣传,很多人都以为,文革期间如果有人胆敢学习外语,那就是反动派,会被“批斗”的。

但是,百度百科给出:马云的出生时间是1964年10月15日。因此,他13岁的时候,正好是1977年文革刚刚结束。那么,他的英语口语显然是在文革期间学的。13岁之前,他作为一个小孩,当然不可能自学英语。所以,肯定是在学校有老师教外语,而且课后还有人愿意冒着“被批斗”的危险教他练英语口语。

这段话还告诉我们:1977年杭州就有不少“老外”了。难道这些“老外”都是一声春雷之后才突然出现的?当然不是的。其实,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中国就已经与一些欧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72年之后,中美建交谈判虽然陷入僵局,但两国人民的民间来往是已经恢复了。所以,到了1977年才会有不少老外。

“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数学31分。高考数学21分。高考失败,弱小的马云做起踩三轮车的工作。”百度百科里的这些内容,都与爱飞翔的虫先生写的一样。但是,这里其实也隐含着一些玄机。

前面已经说了:马云的出生时间是1964年10月15日。因此,他6岁该上小学的时候,应该是在文革期间的1970年左右,“大夺权”已经结束,开始恢复正常秩序了。而文革期间,哪来的“一流小学”“二流小学”“三四流小学”这种概念?把小学中学大学按照专家们制定的各种“标准”划分为“上流”和“下流”,学校里的老师按照学生的分数来区别对待学生,这些都是文革期间不会出现的事情。

所以,马云当时就算是真的想上“一流小学”,也是不可能有“一流小学”给他上的。而文革期间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也都是不讲究什么分数的,老师们是不敢也不会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所以,马云从小就不重视考试、不重视分数,这应该是文革这个大环境带给他的“时代特点”。

那时候的学制是小学5年,如果他正常小学毕业(文革期间好像没有哪个老师敢随便不让小学生毕业的事),那么小学毕业就该是1975年,这时候文革还没结束。而当他要“初中考高中”的时候,就该是1978年了。这时候已经恢复高考一年,教育界也已经开始重视分数了,初中升高中肯定也要看分数了。这显然就是不重视考试、不重视分数的马云“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数学31分”和“高考数学21分”的原因:从小学开始他就没觉得分数和考试有什么重要的,老师也是这样告诉他的嘛。

于是“高考失败,弱小的马云做起踩三轮车的工作”。

但是,请接着往下看:“直到有一天在金华火车站捡到—本书,路遥的《人生》,这本书改变了这个傻孩子:“我要上大学。””

然后:“1984年马云几番辛苦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是专科分数,离本科差5分,但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幸运地上了本科。”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马云先生“踩三轮车的工作”持续了多少年?

我们已经知道,他“初中考高中”应该是1978年,而且“考了两次”,那么上高中就该是第二年即1979年,三年之后高中毕业,该是1982年。因此,马云先生“踩三轮车的工作”应该不会超过两年。

然后:“到了大学,因为他的英语太好了,总是班上前五名,闲得没什么事可做,马云就做学生会主席,广交朋友。”

然后呢?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马云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HOPE,希望的中文译音)。结果第一个月收入是600元,房租是1500元。   

大家动摇的时候,马云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去义乌,卖小礼品,卖鲜花,卖书,卖衣服,卖手电筒。“喏,看见那个大陶狗吗?当年我就卖过它。”记者采访马云时,他兴奋的指着一个卖小玩意儿的人说道。   

两年马云就干成了这件傻事,不仅养活了翻译社,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而且他是全院课程最多的老师。如今,海博是杭州最大的翻译社。“我当时认为一定会有需求,应该能成功。””

再往后,就进入“正式履历”了:“1988年-1995年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1995年,在出访美国时首次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创办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7年,加入中国外经贸部,负责开发其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 ”

毕业之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经过努力又是“全院课程最多的老师”,这些都是马云先生的“硬指标”。我们应当相信,马云先生13岁就能带着老外满街跑,本科期间又广交朋友,绝对不是不会“来事”的人。那么,当这个“电子工业学院”有了“出访美国”的机会的时候,马云先生要从领导那里争取到这个机会,就应该不是困难的事情了。

然后,回国之后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那时候因特网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可说是刚刚起步。马云先生搞出了“第一家”,又很能“来事”,得到外经贸部领导的赏识,“加入中国外经贸部,负责开发其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也就不奇怪了。毕竟,领导虽然需要拍马屁的人,但更需要能出政绩的人。

有了“官方”的经历,加上“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学历,下海经商开公司,应该就不是难事了。当然,我们应该可以想到,以马云先生如此会“来事”,在官方期间一定也交了不少朋友,在电子工业学院里也一定认识了一些真正懂业务的人。那么,他在开公司初期,能够请教一些真正帮得上忙的人,也应该是不难的事。

可以说,马云先生的成功,一部分源于他的坚持和努力,另一部分则源于“幸运”。

他很幸运,在文革期间接受小学和初中教育,没有受到“分数万能”的毒害,而是从小就建立了对英语这项技能的学习兴趣。然后,他又很幸运地考上了外语系。当然,如果没有那近两年的自学,他也不会有后来了。然后,由于英语底子好,本科期间自然如鱼得水,毕业之后又找到了教英语的职业,个人爱好与大学专业和职业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然后,在业余搞翻译社期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马云先生依靠坚持而挺了下来,最终获得成功。

“绿领巾只是一个人生路上的过客,你们的未来就在你们自己的手中”这话并没有错,然而,用来“证明”这个观点的马云的“发家史”,其实并不是“从小就是一个傻孩子,功课不好,数学考过1分;小时候爱打架,打了无数次的架,挨过处分。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流、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数学31分。高考数学也只得了21分。高考失败后,弱小的马云做起踩三轮车的工作”这么简单,马云先生也不是靠“踩三轮车的工作”就成为“IT界的精英”的。

马云先生的成功,可以说是在文革期间打下了基础,而在改开期间抓住了发家的机会。然而,本网友要问的是:这样的成功,真的具有仿效的意义么?或者说,这样的成功道路可以“复制”么?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2.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3.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4. 元龙||美国欲吞并加拿大,打脸中国亲美派!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7. 俄罗斯停供欧洲天然气,中国的机会来了?
  8. 华东某地方农村调研总结
  9. ⾼龄劳动者:延迟退休、社保困境与超龄压⼒
  10. 哪些人不敢承认阶级斗争的客观存在?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到底谁“封建”?
  7.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8. 掩耳盗铃及其他
  9.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0.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