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话说孔教授骂人

小船悠悠 · 2012-02-14 · 来源:
孔庆东大战汉奸媒体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话说孔教授骂人

最近,网络很热闹,缘因北大教授孔庆东在媒体上骂了一句“有些香港人是狗”。孔庆东是文化名人,影响很大,他的这一句骂,立即引起一片哗然,引发了一场网络舆论大战,很多名人名士参与其中。由于社会一般都是名人主宰的,正如世界是由大国主宰的一样,这场网络舆论大战,由于有名人的参与,周围又有很多吃了饭没事干的围观者在那里起哄、凑热闹,更增加了不少热度,像美国好莱坞大片一样,增加了不少看头。

参与大战的人,尤其是名人名士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一些人认为,孔庆东是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教授,是知名度很高的文化名人,出口骂人,有辱斯文,有的甚至把他提高到“挑拨族群”的高度,怪吓人的。我看了一下,说这话的属于“御用”一类的名人居多,“在野”的似乎不多。

我这个人愚钝,有时候脑子常转不过弯来,对有些事总感到有些奇怪,看不明白。骂人固然不好,况且,骂人也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当然还是少骂,最好不骂。可我只是觉得,其实骂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像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一样,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是人都有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都属正常,除非是脑子被驴踢伤了的。不管你是名人还是俗人、富人还是穷人、高官还是百姓,也不管他有多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只要他是正常的人,就会有人性,有人性就会有缺陷。高兴时哼哼,发怒时骂骂,盛怒之下不但会骂人,情急之中有时甚至可能情绪失控、动手打人,这都属事之常理、人之常情,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只是修养好的人自控能力相对比较强一点、收敛一点。但这并不表明他就没有人性,没有失控的时候,就一定不会骂人。

名人也是人,不是神仙,也有嬉笑怒骂的时候,盛怒之下一时性起骂几句,实属正常。谁说名人就不能骂人、不会骂人?毛主席就骂过一些混蛋之人“放屁”,蒋介石也经常骂“娘西匹”。鲁迅先生还曾称“他妈的”为“国骂”。可见,骂人是很普遍的,并非孔庆东一个名人的独创。更何况,有些既得利益者,有些沐猴而冠、人模狗样的家伙,虽然嘴上不骂,还满口仁义道德,看上去道貌岸然,假装斯文,可实际上两面三刀、阴险歹毒,一肚子坏水,搞起特权、耍起威风来,可一点也不含糊;欺压、盘剥起老百姓来,一点也不会心慈手软,这种人比起爱憎分明、心直口快骂几句的人,何止要坏千百倍,不仅欠骂,还真的欠抽、欠揍。

可见,不骂人的“斯文”的人、不一定就是好人,骂人的也不一定就是坏人。

那么,就是这么一句普通的骂人的话,何至于能掀起轩然大波,引起如此热烈的争论,甚至还引起某些当红名人的口诛笔伐?仅仅是因为斯文与粗俗之争吗?我看不全是。是名人之间的文人相轻吗?也不像。看得多了,我才终于逐渐看出门道来了:是因为立场。正如“穷人想念毛泽东,财主感谢邓小平”一样,是因为各人的立场不同。

最近几年,孔庆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仗义执言、针砭时弊,为人民大众说了不少话,受到很多群众的拥护,自然也受到一些心怀叵测的人的忌恨。一部分人爱屋及鸟,热爱孔庆东,支持孔庆东,更是因为孔庆东代表的是人民的立场;一部分人借题发挥、借机贬低,那是出于对孔庆东的忌恨。这就使得参与论战的人选边站,分成了两大阵营,在网路上产生激烈的争论,各不相让,难以调和。看上去不过是为了评价一句简单的骂人的话,深层次的原因却并不简单,实际上是代表了不同阶层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反映的正是近几年的政治现状和社会思潮。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英明:“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时下虽然时兴讲“阶层”,不讲阶级了,可是,不讲阶级不等于阶级不存在;不讲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未必就会自动偃旗息鼓。社会仍然是阶级的社会,人仍然是阶级的人,爱和恨恐怕最终还得用阶级来区分。很多事情,只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就能拨开迷雾,豁然开朗,让人一目了然。看来,还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好使,他们的学说永远也不会过时。

按孔庆东的说法,他骂的只是一些皇民意识、殖民意识浓重的“洋仔心态”,一些自以为是、看不起大陆人的香港人。并说“这种香港人就是给人家英国殖民者当走狗当惯了,到现在都是狗”,“当年英国人怎么对付香港人这帮狗的,拿着鞭子,不老实就抽啊,生生给抽老实了,用老百姓的话、北京人的话说,就是他妈‘欠抽’。现在香港回归了,但是人心并没有完全回归,还有很多殖民主义者留下的狗崽子。”

说实话,理性地说,我也觉得孔教授的这番言论,的确不免有些偏激,有些感性化、情绪化。但是,他所指的很多现象可的确都是事实啊。本来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十月怀胎、父母所生,都不是像孙猴子那样是从石缝里蹦出来的,因而都是有父母、有祖宗、有祖国的。黄皮肤、黑头发,是中国人种正宗血统的标记,杂种毕竟属于少数。吃了几天或者几年的洋饭,喝了几点洋墨水,哪怕喊了几年洋爹,做了几年洋奴、洋狗,也不至于变成黄头发、蓝眼睛,改变你的中国人身份。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因此,中国人其实不无辉煌、不无荣耀,并不萎秽、并不倒霉,大可不必民族虚无主义盛行,崇洋媚外,以洋人自居,以洋人为荣,甚至怀抱殖民主义不放。可事实上,有些人,还远不止是香港人,常常数典忘祖,卖国求荣,洋奴心态浓重,在洋人面前匍匐在地,低头称臣,甘愿做狗;而在国人、尤其是在老百姓面前却常以主人自居,颐指气使,神气活现。这种人的确太厚颜无耻,太现眼、太恶心,真的该骂。从这个意义上说,孔教授骂人显然是出于爱国义愤,属于另一种“国骂”。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我恐怕也属于孔教授一类不太斯文的粗人,反正我就感觉孔教授骂得痛快,骂得解气。

 当然,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必有坏蛋。人多了奇事怪事就多,什么时代都会出现一些败类,洋奴、汉奸之类也总是不会死绝,这本不奇怪。骂也就骂了,我们暂且不去论他。我还想说的是题外话:香港已经回归十多年了,却如孔教授所说,“人心并没有完全回归,还有很多殖民主义者…”。而且事实也的确如此,这又是为什么?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香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根据有关调查,香港绝大多数居民从种族意义上都认同自己是“汉人”,从文化意义上认同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华人”,但对国家认同上的认同度却是很低的。这种情况在台湾也同样存在。据说,台湾居民同意与大陆统一的只有百分之五,说明“台独”还是有市场、甚至是有“民意”基础的。这使我联想到了另一个话题:既然都是中国人,难道他们不爱国吗?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的确仍旧很落后,待国家国力增强了,经济水平提高了,大家自然会认同。可我总觉得不尽然。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文化里,更是强调爱国是大义,为了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甚至可以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爱国者,最生动的要数屈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共同谱写了抗击倭寇的波澜壮阔的爱国诗篇。足见爱国在中国深入人心,是全体中国人由来久远的共同价值。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中国血统的血缘亲情乃上天制定,是不可改变的。因此,除了极少数死心塌地的汉奸卖国贼,爱国,应是每一个国人的本分,不至于因为祖国贫穷而嫌弃,正像儿子不嫌母丑、家贫一样,这是毋庸置疑的。

问题的要害恐怕在于:严格的说,爱国其实是政治术语。因此,爱国,不仅是情感问题,恐怕还有价值观问题、政治问题。历来的统治者为说明自己统治的正当性,都喜欢自诩为人民的代表、国家的化身,把爱国当作爱他自己。而事实上,国家与统治者,是不能简单划等号的,爱国也不等于爱统治者,虽然有时候常常被混为一谈。统治者是可以变换的,而国家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并不因统治者的变换而消亡。朝代更迭不过是政权的更迭、统治者的变换,充其量不过换个国号,中国还是中国,中国人还是中国人。正像美国总统由克林顿换成了奥巴马,美国仍旧是美国一样,中国几千年朝代更迭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生民非为君、立君以为民”,国是全体国民的国,不是统治者的国。任何一个统治者(皇帝或党派)都不拥有对一个国家天生永久、不可冒犯的统治权。因此,统治权不是自封的,必须得到人民的授权。只有当统治者能代表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时候,自然得到大多数人民的拥护,就有了它党(统治者)国一体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爱国和爱党(统治者)才能成为一回事。否则,如果统治者只为自己、不为人民,罔顾民意,一意孤行,就丧失了其正当性和合法性,最终必然被人民所唾弃。

由此可见,爱国里面有政治。所谓的国家认同,与政治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家认同与政治认同,是关联的,又是可以分离的。国家认同并不代表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相对简单,一般比较容易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政治认同,由于涉及到国家政治制度、个人的价值观、政治观念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特别还涉及对统治者的认同等,就往往比较难达统一。尤其当统治者不得民心的时候,更会增加对政治认同、甚至是国家认同的离心倾向,就更难。这可能才是决定“人心回归”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能不能达到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的基本一致(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统治者是决定性因素。国家是由统治者治理的,统治者的根本立场、根本宗旨和治理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决定着国民的人心向背与爱国认同。之所以爱国,除了血缘不可改变性这个天生的情感因素,首先是这个国要 “可爱”,值得爱。在自己的国家里安居乐业,能享受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生活幸福,这是最主要的因素,是富有还是贫穷,反而在其次。儿子为什么不嫌母丑家贫,是因为这个家虽然不富有,却有血缘亲情,能得到慈母的关爱,有温暖、有幸福,至少心情是愉快的。穷不可怕,富有的未必就一定是幸福的,这是基本道理。可见,说“中国目前还很落后”,是国家认同度低的原因,恐怕是缺乏说服力的。

有人认为,港台的居民之所以“人心并没有完全回归”、“不爱国”,是由于他们长期受西方自由观念浸润,崇尚所谓“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公平公义、和平仁爱、诚信透明、多元包容”的价值观。我看这样的观点也同样站不住脚。很明显,这些价值观,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具有普世意义,并非西方特有,而且也是符合当局当下宣称的政治价值的。中国当局宣称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之类,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比这些所谓的“普世价值”更有高度,更得民心。如这些口号果能实行,则中国幸甚,中国人幸甚!什么西方普世价值都不在话下。可问题的关键是要看怎么做,而不是怎么说。中国是统治术、驾驭术、诡辩术、厚黑学等等这些权术和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的发源地,中国人是很复杂、多虚伪的,做的不一定说,说的不一定做。有时候常常说的比唱的好听多了。眼下的中国是否真的像说的那样可爱,很多人是有疑问的。不仅港、澳、台的居民不信,连当局的高官自己都不信。谓予不信,请看事实。

且不说眼下的中国社会,政治腐败、贪腐盛行,官商勾结、钱权交易,价值扭曲、道德沦丧,贫富差距名位世界之冠等这些老生常谈,据媒体报道,有人经过调查,60%的富人有移民意向或已申请移民,其中东部和南部有移民意向的超过七成,亿万财富人群的海外投资比例更超过50%。还不包括不知有多少贪官卷走了多少中国人民的血汗钱。更有人惊呼,百万高官子弟移民国外。数据是否属实,当然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使有点夸张,这些数据肯定小不了。何况,有些有头有脸的高官子弟,有名有姓,总不会是假的吧。这些至少可以说明以下几点:一是钱财来路不正,怕遭到清算,赶紧跑路;二是对中国的社会政治人文环境不放心、不满意,幸福指数低;三是对中国没有信心,中国必将完蛋,“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还是趁早移民,逃之夭夭。于是,网上常有人像孔教授那样骂娘:“妈的,天天叫我们反美,自己倒好,跑到美国去了......”。

这些可都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谁能说得清,这究竟算是爱国还是卖国?谁爱国,谁卖国?本在国内的都要拼命往外跑,谈何“回归”?连当局的高官自己都没有信心,何以让人认同这个国家、认同这个政权,何以去爱国?

面对这样乱象丛生的中国社会的现实,你还能说什么?我说孔教授,你也别骂了,你骂得过来吗?

2012年2月6日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清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2.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3.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4.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5.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6. 元龙||美国欲吞并加拿大,打脸中国亲美派!
  7.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8. 俄罗斯停供欧洲天然气,中国的机会来了?
  9.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10.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3.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