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中青报和南都选择性批评网络现象有失公允

北部湾的风 · 2014-05-16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港独演员杜汶泽挑战网友底线,引发众怒受到网友抵制,《放手爱》和《人间·小团圆》遭遇票房滑铁卢。《中国青年报 》发表汤嘉琛的文章《网络抵制者别拿阿Q当榜样 》,文章评论道:

  “善于抱团和起哄的网友,再次向世人展现了他们的‘力量’。香港艺人杜汶泽因为此前曾在社交网站多次与网友掀起骂战,发表‘很多网友并没有多大本事,只不过刚好够钱去了个网吧’、‘有本事你阻止我来大陆’等过激言论,近期遭遇内地网友齐声抵制,不仅令其主演的电影《放手爱》票房一塌糊涂,连参与客串的彭浩翔新作《人间·小团圆》也深受牵连,创下上映4天不足千万的惨淡票房。”

  “电影票房的好坏,并不完全由影片质量的高低决定,这点相信大家早有共识。《放手爱》和《人间·小团圆》遭遇票房滑铁卢,既与同档期大片的实力太强有关,也确实因为网友的抵制恶化了电影的口碑。网络上的抵制活动之所以有杀伤力,关键在于它能触动一个连锁反应——负面网络舆论影响首映票房,进而致使排片率严重下滑;最终票房不佳让投资人亏本,被抵制者的演艺事业也可能因此受影响。”

  “拿抵制当武器,近年来几乎已成为网络一景。微博中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人发起‘某某某滚出娱乐圈’的话题,豆瓣上也多次出现集体恶评某部电影的“一星运动”,就连此前MH370航班失联事件中都曾有网友呼吁抵制马来西亚。网络是舆论的放大镜,反对的声音在网络舆论场会被严重放大;网络抵制行动本身也会随着声势不断壮大而变质,它越来越脱离最初的冲突,转而成为一场网络狂欢。”

  “参与一场网络抵制,能让身处其中的人获得一种集体游行式的‘在场’感,这种狂欢体验让参与者的理性判断退居二线,情绪成为行动的主宰。尤其当抱团抵制行动赢得关注、初见成效之后,被一种虚妄的成就感裹挟的他们,会变得更加亢奋,并试图将‘战火’从网上烧到网下。在这种广场狂欢式的集体行动中,网络抵制者往往会认为自己教训了恶人,维护了自身或集体的尊严,赢得了胜利。”

  “然而,一个颇为残酷的现实是,网络抵制者的成就感实质源于一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因为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那样,抵制其实一直都是弱者擅用的手段,这就好比美国不会抵制阿富汗、父亲不会抵制儿子。抵制者看上去很强势,但抵制其实是一种从下向上的姿态,是一种自感委屈和弱势的角色扮演游戏。”

  《南都周刊》发表题为《串联抵制,显得狭隘》的文章评论道:

  “绝大多数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网络抵制者,恐怕都不会意识到,旁观者早已在他们身上贴上了‘语言暴力’、‘民粹’,甚至‘脑残’的标签。而他们所引以为傲的抵制行动,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帮倒忙’。对网络发言进行舆论审判,在道义上并不具备充分的正当性,反而会在对比之中映照出我们的不宽容、不自由。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很多‘不明真相’的网络抵制者,自以为网络是自己纵横捭阖的武器,殊不知,他们很可能被别人当成武器和工具。有不少分析人士都指出,激烈的竞争让如今的电影营销几乎已到不择手段的地步,从业者的底线一降再降,有些网络抵制活动很可能只是打压竞争对手的一种策略。当某些明星、‘大V’、网络营销账号也深度参与某项抵制活动时,更有必要警觉。”

  “艺人能对公共事务畅所欲言,无论如何都好过公共人物只知道‘闷声发大财’。如果对某些人的言论不敢苟同,置之不理或公开与其理论,才是更理性的应对方式。动辄呼吁抱团抵制,而且在抵制的过程中自我感觉良好,只能显出自己的狭隘和幼稚。阿Q从来都不是一个正面角色,网友们就别拿他当榜样了吧。”

  平心而论,两个媒体的评论并非完全没有道理,问题在于,他们是选择性批评,或者说是单向批评。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网络上也是一样,具有同样观点或者诉求的人一齐发声。就形成了一种“抱团”现象,不排除里面的确有“让参与者的理性判断退居二线,情绪成为行动的主宰。尤其当抱团抵制行动赢得关注、初见成效之后,被一种虚妄的成就感裹挟的他们,会变得更加亢奋。”的现象,但是根本原因却是这些人具有共同的判断。而且这种现象并非仅仅在抵制杜汶泽中存在。被奉为民主老祖宗之一的印度的甘地曾经有个“非暴力不合作”的说法,单个网民相对于作为影星的杜汶泽来说的确处于弱势,但是他们作出同样的行动就显示出了一种力量,当然这种行动是否正确另当别论。我记得,去年美国监控丑闻曝光,就有人抱团为美国这一受到全世界大多数人反对的行为洗地;高法核准执行对夏俊峰的死刑,就有人抱团反对;今年春晚出现个《红色娘子军》的片断和《英雄儿女》的歌曲演唱,就有人抱团狂骂冯小刚;央视曝光东莞色情业黑幕,东莞开展大规模扫黄,就有人抱团“挺黄”;恐怖分子在昆明制造恐怖袭击事件,就有人按照西方国家的调门,抱团对恐怖分子的行动表示同情和理解,只是没有想到最后美国也谴责,他们被晾在了台上;最近审判秦火火,有人也抱团为他鸣不平。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人不仅仅是充当反对派,而且对与他们持不同意见的其它网友用尽各种污言秽语恶毒咒骂,如果说他们在做“一种从下向上的姿态,是一种自感委屈和弱势的角色扮演游戏”的同时毕竟还表现出一点点“不唯上”的特点的话,那么他们对其它不同意见的极端仇视和无礼又说明了什么?他们就“在道义上具备充分的正当性”?自以为“网络是自己纵横捭阖的武器”的他们就不会“被别人当成武器和工具”?“对比之中映照出我们的不宽容、不自由。”就不能成为他们自己的镜子?在中国的民众中只占少数的这些人就没有旁观者给他们贴上‘语言暴力’甚至‘脑残’的标签”?笑话!

  其实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杜汶泽的言论,无论是力挺还是抵制他,都应该属于民众的受法律保护的言论和行动的自由。抵制杜汶泽实质上是大陆民众用脚对“港独”投票,两个媒体掩盖这一实质性问题,单方面抽象地去指责抵制杜汶泽影片的民众,实际上是在站队。

  中青报文章刺抵制行为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弱者擅用的手段”,“是一种从下向上的姿态,是一种自感委屈和弱势的角色扮演游戏。”南都文章讽刺说“只能显出自己的狭隘和幼稚。阿Q从来都不是一个正面角色,网友们就别拿他当榜样了吧。”在高层的一系列拨乱反正的行动面前,在觉醒了的大多数民众面前,这两篇文章的的这些话难道不是对自己的可笑行为的生动写照?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3.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4.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5.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6.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7.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8.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9.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10.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