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新书摘登:怀念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广播

王沛人 · 2008-04-17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摘自本人(王沛人)新作《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王沛人(笔名)

新书摘登:怀念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广播

摘自《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

70年代末电视还没普及,那时除了看电影之外,平时的娱乐就靠听广播了。那时刚刚解冻,电台的文艺节目开始丰富起来,除了以往的小说连播、革命音乐、曲艺以外,又增加了文学欣赏、外国古典音乐和轻音乐、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每周一歌,等等。其中文学欣赏包括中短篇小说赏析、古代和当代散文赏析、诗歌辞赋赏析。那时的节目通常是录播,制作都很严谨,所以质量都很高,听后特别有益心志,给人一种向上的感觉。那时的广播里没有广告,没有主持人哗众取宠的噱头和买弄,没有港台腔调,没有洋泾浜,没有要听众付费的无聊的短信互动,没有颓靡浮躁的所谓流行音乐。那时的广播具有温馨、雅致、澹定、从容的气质,所以那个时代的广播令人怀念。
小说连播节目仍然是我的最爱之一。70年代末我上初中,每天中午放学后都赶回家,边吃饭边收听电台12点半的小说连播,每天只有半个小时,听过后总是觉得不过瘾,还会感到些许的落寞,然后一边回味着当天的情节,一边猜度和盼望着第二天的情节赶回学校上下午的课。如果中午没听到,那晚上就一定要听重播。
那时活跃着一批优秀的演播家,有曹灿(播过《高玉宝》、《向阳院的故事》、《艳阳天》、《李自成》),关山(播过《战斗的青春》、《林海雪原》、《海啸》、《红旗谱》、《四世同堂》),袁阔成(播过《烈火金刚》、《三国演义》),董行佶(播过《骆驼祥子》),金乃千(播过《万山红遍》、《东方》),冯明义(播过《蹉跎岁月》),刘兰芳(播过《岳飞传》),孙敬修(播过《宝葫芦的秘密》、《西游记》),陈阿喜(播过《刘胡兰》、《海岛女民兵》)。还有牟云、李野墨、瞿弦和、张筠英、张家声、谭天谦、任宝贤等等。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前期还是广播剧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作品。许多当时的获奖小说都被改编成了广播剧,比如路遥的《人生》,陈建功的《飘逝的红头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剧《西西里柠檬》印象也比较深,是根据意大利小说家皮蓝德娄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说的是善良淳朴的乡村长笛手到那不勒斯探望成为著名歌唱家的未婚妻时遭到抛弃的伤感故事,长笛手密库乔是由赵忠祥演播的,播得很有激情,缺憾是赵忠祥的“女腔”在广播剧里更加严重。插曲《西西里柠檬》是由罗天婵演唱的,词曲都很优美,至今我都能完整地唱出来:“绿色山岗上,一片鹅黄,西西里柠檬散发浓郁芳香。心爱的人儿,在哪里?鲜美果实,谁品尝?啊,流不尽泪水,去不掉悲伤,心上的人啊,何时重返故乡?”

还有根据杰克·伦敦小说改编的广播剧《一块牛排》,说的是老拳击家因为买不起一块牛排,饿着肚子而输掉比赛。还有一个广播剧说的是老板让拳击手与猩猩(由另一位拳击手装扮的)比赛供人取乐的,也是控诉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记得还有一个科学家驾驶飞船探索宇宙的广播剧,配乐用的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片段,那音乐把宇宙的深邃、浩瀚和神秘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我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印象比较深的还有科幻广播剧《珊瑚岛上的死光》,是1978年由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家邱岳峰、乔榛、杨成纯等演播的。说的是两位华裔科学家在国外研制成功高能激光器和高效原子电池后,为避免这些成果被外国势力制成杀人武器,经过一翻殊死搏斗,为维护尊严与和平,最后与他们的成果同归于尽的故事。我还听过上译厂录制的广播剧《法尼娜法尼尼》、《居里夫人》、《希腊棺材之迷》、《紫罗兰》等等。当时我特别喜欢听广播剧,喜欢听里面人物的充满磁性的说话声和笑声,并且根据丰富的音响想象着剧情的画面,那种享受是看电影和电视所得不到的。当时我抱着收音机,听得是专注凝神,如痴如醉,很多广播剧听了不止一遍。


当时我特别喜欢听广播里的电影录音剪辑,
尤其是外国片的录音剪辑,像《简爱》、《叶塞尼娅》、《冷酷的心》、《追捕》等都听过好多遍。
特别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那批配音家的配音简直让我着迷,
他们的浸淫着洋气的、带有南国韵味的普通话配音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着实风靡了一阵。
他们的声音给那个年代刚刚走出情感荒漠的人们带来的新鲜的审美体验和冲击是难以言传的。
尤其是刘广宁的声音,简直美得无法形容!
我忽然发现,人的声音竟可以这样美!声音所表现的情态竟是这样美!
人们还可以这样用声音表达自己!释放自己!
最开始似乎只是片中外国人的表达方式,后来我渐渐意识到,
其实这方式正是透露出了中国人潜在的情感表达的欲求,这方式完全是由中国人自己演绎出来的。
或者,也可以说是中外文化交融所产生的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中,国人被带到一个新的境界。
抛弃了略带压抑的内敛,
那是这样一种境界:率性,热烈,深挚,激情和100%的浪漫。
我就是那时喜欢上了配音和朗诵的,并梦想着将来当一名配音演员。
我想那个年代自认为声音还可以的又有些浪漫和敏感的年轻人都和我有类似的经历吧?

附书评:

温暖的怅惘与感伤:《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

 

     这是一部描述中国的60年代生人由童年到壮年的身心成长历程的书,也可以说是一部60年代生人的心灵成长史。

     书中既有对60年代生人的总体描述和个人的一些思索,也有大量那个年代的珍贵图片、照片,以及丰富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细节。既有集体的成长记忆,又有个体的成长样本。颇具史料和收藏价值,对观察和研究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群的成长也具有参考价值。

     60年代生人的童年和少年是在70年代的一元的理想主义的红色氛围中度过的。

     60年代生人的青年是在80年代的由一元到多元的剧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落、激荡、亢奋中度过的。

     90年代至今,60年代生人在步入壮年时,由于遭遇到了种种精神困境而开始怀旧,开始回望他们的红色的童年和少年,以及流逝的青春岁月,于是不免怅惘与感伤起来。可是怅惘与感伤的时候,他们却并没有感到悲凉,而是感到了丝丝的温暖。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童年和少年时期铸就的火热的理想主义情结并没有完全冷却,余温尚在!之前,对世俗成功的蝇营狗苟的追逐拼争,使他们完全忽视了这些,而一旦他们蓦然回首时,他们才恍然、又有些欣慰地发现,哦,余温尚在,余温尚在啊!

     基于上述的认识,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了60年代生人在70年代,也就是在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身心成长历程。

 有人说,80年代的由一元到多元的剧变,对60年代生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个当然很有道理,但是我以为,绝对不可以忽略60年代生人童年和少年的红色经历对他们一生的影响。我以为,红色经历对他们的影响更内在、更深刻,更持久。

     还有人说,以10年为单位的年代纪年方式来界定社会学意义上的“代”有些牵强和不严谨,但是我以为,“60年代生人”这个概念还是基本成立的,那是因为他们的确具有一些毋庸质疑的特质,而且这些特质还可以涵盖到50年代末出生的人,以及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因此,这本《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对于这些人也是很有意义的。

     本书也为社会其他年龄人群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因为在我看来,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从50年代生人到80年代生人,甚至到90年代生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相似的特征,从历史长态看,甚至都可以归到一群,就是经历由一元到多元转变的一群,就是由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急遽蜕变的一群,就是道德底线模糊的“自我膨胀”的一群,就是需要寻找和确立新的理性的一群。因此,在这本《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中,上述人群都可以隐约看到自己成长的影子,并引发一些思索。

对于60年代生人来说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虽然他们出生在一个群体癫狂的年代,但是成年以后,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眼神却是温和的、友善的、清朗的,甚至是单纯的,仿佛还没有完全长大。同时,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眼神还是游移的、心不在焉的、身在别处的,仿佛是在梦游一般。

     那么60年代生人的特质到底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和答案。

     我相信,当你读完这本《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的时候,你也会感到有丝丝的温暖萦绕于胸间,而后,继续对未来抱有希望。

 《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王沛人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卓越网、当当网,各地书城有售。

下面是我自己朗读、配乐、制作《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的有声版本,包括开始的章节和书评:

[FLASH]http://www.maidee.com/v/46eiS46jv646jv6.swf[/FLASH]

也可以点这里听:http://www.maidee.com/program/854669

王沛人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pr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