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决定意识,根本就是谬论!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自然、社会、人类、实践活动都是物质世界的不同表现形态,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发展的物质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能以实践的形式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①这就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唯物主义原理。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根本就是谬论呢?
第一,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自然、社会、人类、实践活动都概括为"物质"范畴是不正确的。
因为自然包括无机自然界和生物界。无机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以生物圈和食物链的形式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形成了绚丽多彩、无限多样和生机勃勃的生态世界。
无机自然界给生物和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生物给人类提供了生态环境和食物来源,如果没有无机自然界和生物界人类就无法生存。
经过亿万年的演化,无机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之间已经形成了制约和相互制约的生态关系,形成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其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人类产生影响。
例如,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就是证明。无机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生态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基础;如果没有生态关系,那么,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也就无从谈起。
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强调了人类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而没有强调生态关系,所以,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全面和不正确的哲学。
而导致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正确的主要原因,就是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自然、社会、人类、实践活动都括为"物质"的范畴,结果混淆了"概念"。混淆了"概念", 就是偷换"概念"。
第二,意识是物质的属性,是偷换"概念"。因为,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范畴,是指人类的意识,而不是指无机物质和其它生命的意识。
人类、社会、意识是同时出现,也就是说,意识,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意识,是专属于人类范畴。这就说明了在人类还没有形成的时候是不存在意识的,意识与无机自然界和其它生命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把自然、社会、人类、实践活动都括为"物质"的范畴,特别是再加上“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句话,结果混淆了"概念"。
“是人脑这一高度发展的物质的属性”,进一步,可说成“意识是物质的属性”。结果从混淆了"概念"到达了偷换"概念"的目的。
绕了一个大弯子说“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不直接说意识是人的生理机能和属性,目的是把意识与物质相连,与此同时,把意识与人和生命分离开。
这实际上就为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做了准备。既然,意识是人脑(物质)的属性,而且,除人以外的无机物质,和其它生命也都是物质,那么,就可以偷换成意识是"物质"的属性。结果,从根本上得出了,"物质"决定意识的结论。
第三,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样的结论,很不正确。反映论强调了被反映者(客观存在)的决定作用,而否认了人的生理机能和大脑思维活动的创造性。
意识是一种最高级的生命现象,是人的生理机能和属性,是人体生命活动和大脑思维过程的产物,它专属于人类。
如果没有人类就不可能有意识的产生和存在。意识的本质,是一种主观信息;是人体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接收客观外界事物的客观信息,通过神经系统输送到人的大脑,然后由大脑对其进行储存、记忆、加工、处理、重组、创造所形成的产物──主观信息。
意识形成后,由大脑发出指令,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感知、认识客观外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发明新的客观事物等等。形成意识至少需要五个方面因素:1、信息源(客观事物)。2、信息媒介(传递信息的载体、信息通道等等)。3、信息接收终端(人体感官)。4、信息处理中心(人的大脑)。5、信息反馈(意识形成后直接支配人的行为同时向外界发出新的信息)。
所以,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是人与外界信息交换的结果。
综上所述,意识是由客观事物、人的生理机能和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共同决定的,而不是由"物质"单一因素决定的。所以,"物质"决定意识,根本就是谬论。
注释: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戴晓仪等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9月第1版,第40页。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