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已完成对中国部分重要产业的战略布局
——《三井帝国在行动》读后感
近期读书,思绪颇不宁静,《黄金保卫中国》一书揭示了中美之间的金融博弈,中国的真实财富被美国人肆意掠夺;《三井帝国在行动》这本书,则向我们展示了日本对中国经济重要产业的战略布局。
60多年前,无数铁血男儿浴血奋战,把日本军事侵略者赶回他们的老家,今天,我们的政府把日本那些“穿西装的军队”奉为上宾,帮助他们在中国经济重要产业上实现了经济占领。
这不是我危言耸听,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在付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民众健康等巨大代价获得GDP增长的同时,经济主权和金融主权却在逐步丧失,外国资本已成功地控制了中国的众多产业,许多中国企业沦为跨国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却仅仅是居于跨国公司利益链的最底层,即使是耳熟能详的行业龙头企业,在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上,也不得不处处仰人鼻息。
且看《三井帝国在行动》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日本三井财团对中国重要产业的精妙战略布局:
——在钢铁行业,国内的龙头老大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壮大一直离不开三井财团关联企业的帮助,三井财团的利益点恰恰就在于“帮助”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的同时,获得了对中国钢铁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其关联企业一起向中国钢铁产业链各环节一步步渗透,发挥着产业组织者的核心作用,逐步将越来越多的企业纳入整个三井财团的大经营体系中。
按书中所述,宝钢企业已成了日本财团在中国利益链的一份子,其主要生产设备和核心技术均来自三井财团所属企业新日铁,甚至部分钢板母材也一度从日本进口。对日方高度依赖的宝钢,在核心技术上没有掌握多少话语权,在前进的道路上与日方财团的步调始终保持着一致。
注意近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的新闻,媒体屡有“中国钢企遭日本暗算”之语,本书告诉我们,中国钢企屡遭日本企业实属必然,而宝钢的身份在其中很微妙,有意或无意地做了日本财团的帮凶。
2005年和2006年,中国参加国际铁矿石谈判都是由宝钢出面谈判,平时16家国内大钢厂组成智囊团与宝钢进行商议,共同组成谈判队伍,实际上中国谈判方的底牌无意中通过宝钢全部交给了日本三井财团。作为国际铁矿石的最大买家,中国为铁矿石生产商输送了源源不断巨额利润,同时也尝到了铁矿石涨价的痛苦。
而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和力拓公司却是以三井为首的日本财团的战略合作伙伴,日本财团直接或间接占有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和力拓公司的股份。
所以,几乎100%依赖进口铁矿的日本在2005年71.5%的涨价中却毫发无损,其主要原因是日本拥有海外大量的铁矿石资源,虽然涨价也使日本的钢铁企业利润受损,但上游铁矿石的利润却可以弥补钢铁企业的损失,于是,铁矿石连续涨价多年仍未落幕。今年早些时候发生的力拓间谍案揭露出,中国钢企近年在铁矿石进口上多支出了7000亿人民币!
从宝钢的案例,日本财团在中国钢铁产业的战略布局可见一斑:以行业龙头宝钢为切入点,深入到中国钢铁产业的各个领域,从而对中国企业和利润了若指掌。同时,三井财团在生产技术和设备、钢材物流,客户管理、原料贸易和物流等方面,却不遗余力地确保自身的优势,三井财团的成员和关联企业,在财团的框架内积极协调,共同确保对中国钢铁行业的主导权。
在书中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在钢铁行业,宝钢和三井关联企业新日铁、浦项制铁相互之间在对方国家投资与经营的状况,中国市场门户大开,而日本和韩国,对宝钢的欢迎相当有限!
——在高新技术产业,三井物产通过对四通集团的扶持,带领财团所属松下电工等企业,逐步进入中国市场,而四通在客观上却成了三井财团带动日本企业进入中国这一产业、拓展中国市场、升级产业结构的跳板,“与巨人同行”的四通却没能跟上巨人的步伐,最终丧失了所有筹码,失去了对原合资企业的控制权……
——在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企业之一的上广电,并不如媒体宣传的那样成为真正的中国民族产业的支柱,而越来越成为日本财团的“摇钱树”。更确切地说,它已被成功地纳入日本的财团体系之中,成为其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得力代言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广电是三井财团培育起来的。在上广电发展的过程中,三井财团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帮助,缺什么就给什么,但对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却牢牢掌握在手中,以进行对上广电的实际控制。
这些年来,上广电从日本引进技术,一直重复着“合资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甚至形成了技术上“引进一代,落后一代,再去引进“的怪圈。在此过程中,三井财团借助上广电这棵摇钱树,将大量的成员企业引进中国,并分散在上广电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而在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基本依赖国外引进,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上广电在生产加工、配套产业链、物贸、金融和咨询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被日本牢牢绑定,在产业战略上只能跟在日本的设备供应商后面亦步亦趋,不得不按照日方定好的路线前进。利用这一点,日本财团就可以通过上广电对长三角的区域经济,甚至整个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施加深入、广泛和持久的影响。
而日本财团的这一战略已基本实现。三井-住友财团通过相互协作,利用统合战略将上广电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后,不仅谋取了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战略利益,而且,借助上广电不断向中国信息产业的更深和更广的方向延伸。从行业协会到3C标准联盟,上广电无处不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可以感受到来自上广电的巨大影响……
——在高速铁路行业,据媒体报道,2007年12月22日,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CRH2-300)在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竣工下线。中国南车董事长强调: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是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是中国铁路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它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铁路客运装备的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国家。
这个报道曾让不明真相的国人看着热血沸腾,但日本媒体却一点都不给中国人面子,在CRH2-300下线前的早些时候,日本媒体毫不客气地把中国的和谐号称为“异乡的新干线”。我们号称自主产权的和谐号动车组,只不过是从日本进口相关的部件,喷涂上自己的标签而已!
而我们国家真正自行设计,真正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中华之星”电动车组(DJJ2型电力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上进行线路运行考核,累计安全运行53.6万公里后,仅仅因为铁道部对“中华之星”的技术性能和安全性不放心的意见而被强行下马,中华之星总设计师刘友梅认为“极大地伤害了我们科技人员的自信,也损害了政府部门的诚信形象。”“‘中华之星’高速列车夭折了,中国刚刚自主建立起来的高速列车技术的系统集成平台被扼杀了”。
呜呼,我说不出话来!改革开放30年来,类似自毁长城,挥刀自宫的事例还少吗?在以“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以市场换技术”的思想指导下,我们自己放弃了许多关系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技术的积累和研发,过分相信国际合作,相信他人,过分轻视自己的开发能力,导致本来已经走到国家先进水平的产业和技术停滞不前,高速铁路机车如此、汽车产业如此、大飞机工业如此……
阅读本书,我的思绪是不平静的,本书是在三井物产中国总部工作多年的观察结果,却足以让我们深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引进外资取得GDP增长的同时,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给外国资本让渡了多少利益?我们的产业还安全吗?我们还有经济主权吗?
注:
1、“中华之星”动车组的更多内容请参阅http://baike.baidu.com/view/111496.htm?fr=ala0和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70418/15243514297.shtml《高铁争锋始末》.
2、关于中国和谐号动车组与日本新干线车厢内部细节的比较可参考黎阳的文章《2009日中行杂记杂感》中的“四.‘和谐号’‘动车’”部分。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907/92279.html)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