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泽东亲自主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写了序言和按语,此2篇序言分别写于1955年9月和12月。
毛编此书的目的,就是用事实说话,堵那些反对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领导干部的嘴,告诉他们该如何进行合作化工作,鞭策他们去领导运动的进行。
读此文的目的,是为农村的发展问题找立场、观点和方法,所以同获取知识相比,更侧重于学习毛泽东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1、 发现问题:
1949年,我党提出了总路线,即用18年的时间(3年过渡,3个五年计划),到1967年,实现国家工业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农业合作化。
但3年过渡时期过去了,1952年该进行农业合作化了,可就是搞不下去,冬季成立的合作社,春季就解散。连续几年反复几次,农村合作化运动陷入瓶颈,到1955年,毛泽东不干了,为贯彻党的总路线进行下去,他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2、 毛的判断:
经过调查研究,毛判定:农村合作化整个运动是健康的,但工作中总会有缺点。一些领导干部看到这些缺点,就砍掉合作社,是右倾保守思想。犯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农村里的中农,尤其是受有严重资本主义倾向的富裕中农的影响,忘记了贫下中农(当时的人数比例待查)。二是没有认识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艰巨性,即变更二千年以来农民的私有生产资料制度和整个经营方式的艰巨性。
3、 解决问题:
毛决定用事实说话,先做合作化的宣传鼓动工作。具体就是将合作化运动中的先进案例加以正面评论集结出书。老田撰文介绍,当年毛还特意把对合作化运动抵触情绪较大的省委书记拉进来一起编辑此书,让他们明白上意,把思想工作做到家了。(后续动作还有,待查)
4、 向毛学什么?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一场对农村私有经济和小农意识的革命。
b)
社会革命必然是阶级利益的重组,站在谁一边比眼前的是非厉害更重要。就农业合作化运动来说,是站在贫下中农这一边搞社会主义,还是站在富农这一边搞资本主义,是大是大非问题。决定阶层的态度,除了经济地位,还有政治觉悟,这是因为有党的教育和引导。
党这个官僚阶级为农村那个阶层说话决定着他对农业合作化的态度,他并不是天然的站在大多数人一边的。新农村建设党的领导作用很大,如果不积极,中央会怎么办?能像毛一样吗?
c)
做了正确的阶层分析,照顾各阶层的利益,就能制定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照顾各阶层利益的正确政策。但只有正确的政策是不够的,还得有好的工作方法。在这里就是如何看待中农和富农对加入合作社的态度,允许等,1、2年或更长的时间。工作方法就是策略,毛说过,政策和策略是我党的生命,我们在做任何工作,都要注意政策和策略,就是给大家都有出路、将心比心。
d)
毛作为大政治家,考虑问题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胸有全局,全局局部、相互照顾、环环相扣,在两篇序言中比比皆是:
e)
f)
毛在1955年依靠党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但党内不尽如人意之时,毛还是要批评教育。毛从来不责备农民,出乱子都是指责党委没有好好去指导,没有按中央的方针办。
毛认为合作化进程中宣传不够广泛有力,不能让人们明了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办法,不能统一全党意志,而全党不能拧成一股绳,事情就不好办。因此毛亲自编辑出书,亲自写序,亲自写评语,为解决党内的右倾保守思想,功夫真的是做到家了。
但十年后毛对党是有些失望了,就直接发动群众起来教育党了。
领导很重要,现在新农村建设,谁是坚强的领导力量呢?他们能起到领导作用吗?起不到,怎么办?党的建设怎么搞?思想教育能解决问题吗?
g)
毛搞农村合作化不是搞政绩工程,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说过,我们的人民在受着苦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
运动之所以呈井喷之势,除了党的领导,就是群众高涨的积极性,因为毛给人民描画出最广大群众第一次清楚地看见的自己的将来——
18年后,粮食及农作物产量比解放前最高水平增加1~2倍,;
7~8年后扫除文盲;
找到对付血吸虫等许多疾病的办法,等等,肯定还有很多。
了解到农业合作化之后自己伟大的前途,想让农民不积极都难。
可以看出,毛是从群众的角度和群众的立场来想问题做工作的,了解群众需求,给他们合乎他们利益的希望,群众才愿意跟你奋斗。毛泽东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原因就在于此,他真心真意为人民谋幸福。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