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一)
----读《李自成》有感
《李自成》是姚雪垠先生的恢宏巨著,全书3.36百万字,我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十卷本,整整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其中几番激动、几番悲伤、几番叹息,并度过好几个不眠之夜。
《李自成》给了我些什么启发呢?
毋庸讳言,李自成是中国历史上巨星级的人物。尽管时人和现在都有人骂他是流寇、但亦有人视他为真命天子、还有人认为他是革命领袖。
不管如何,贫苦农民出身、当过驿卒的李自成,在追随高闯王反叛明王朝,特别是高闯王死后能够接过“闯”字大旗、最终打进了北京城、逼死了明王朝的崇祯皇帝的李自成,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角色。
然而,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十分短命,在他达到胜利的巅峰——1645年(崇祯17年、甲申年)进入北京城之后,他很快地兵败山海关,被吴三桂的关宁兵和吴所投降的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的满蒙汉八旗兵所败,并在大约一年之后再败于湖北武昌,最后在九宫山被乡勇所杀(当然,这只是姚雪垠的一家之言,历史上李自成兵败后是否被杀尚有争议)。从大顺王朝短暂的历史来看,他和唐末黄巢起义惊人地相似。
那么,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会失败得如此之快呢?
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的看法。毛泽东主席评价李自成是“流寇主义”,失败在所难免,他在中国共产党进入北京前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我们绝不做李自成。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祀》中详细剖析了李自成的失败,并提出若干事项希望中国共产党引以为鉴。本文没有如此的高度,只是从读小说的角度谈谈个人的粗浅想法。
一、李自成的胜利并不彻底,他的队伍没有真正经受斗争的残酷考验
崇祯十三年,李自成从商洛地区突围出来,再到崇祯十七年进入北京,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大顺军队扩充十分迅猛。但除了其间三攻河南首府开封不克外,并未经历真正残酷的战斗。就大顺军队三次进攻开封而言,第一次是偷袭没有得手,与明军只是短暂接触;第二次是攻坚战,十分残酷,但功亏一篑;第三次是围城,主要是心理战。当然,在第三次围城前打败了以左良玉为首的三路明军,然而,凭借的主要是智谋、当地百姓的支持、以及明军的重大战术错误,并未和明军展开阵地战。在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队从长安(西安)兵分两路攻击北京,由于山西全境明军十分虚弱,且地方军民普遍对明王朝离心,大顺军队一路所向披靡,全部是不战而曲人之兵、直至最后顺利进入北京城。这样,李自成的队伍没有经受战争的充分考验,而且不可避免地带着骄傲情绪,这就为进入北京后的迅速腐化,以及山海关失败后一败再败奠定了基础(在山海关战役中,当大顺军队遇到吴三桂的关宁兵时,李自成自己也承认从未遇到过如此能战的明王朝军队;至于满清军队,其战斗力更不在关宁兵之下)。
二、李自成始终没有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
没有根据地,这使李自成无论处于进攻状态还是处于失败状态,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当然,处于进攻态势时的不良后果尚可以勉强克服,处于不利境地时就是致命的,这就是当李自成退出北京后“兵败如山倒”时的根本原因。
毛主席曾经说过,“兵民是胜利之本”,这既是毛泽东自身革命经历的总结,也是他对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总结。《李自成》第八卷,满清的多尔衮、范文程、洪承畴、济尔哈郎在评估李自成的大顺军队进攻北京、是否乘机对关内用兵时,洪承畴认为李自成不足为虑,他说“李自成自从攻破洛阳以后,不断打战,不肯设官理民,不肯爱养百姓,令士民大失所望,自古有这样建功立业的么?”。
在李自成大军第三次围攻开封时,高夫人感觉豫北百姓对闯王大军的欢迎似乎逊于从前。老马夫王长顺总结说,“一则义军在豫北活动较少;一则百姓看义军破城之后并不固守,打了就走,因此不敢过分热情,拍官军回来报复”。李自成是怎么考虑的呢?他认为守城就会分兵,而义军兵力并不雄厚,分兵后不利于进攻,也不利于防守。就战术角度来看,李自成的考虑也是有道理的。可就战略来看,不设官理民的后果就是老百姓的支持是有保留的。如果说在进入洛阳,攻打开封时期没有“设官理民”尚有分兵的战术上的考虑,那么大顺王朝在占领了河南、湖北、陕西广大地区仍没有“设官理民”,则主要是大顺的最高决策层过于轻敌,没有考虑到满清政权才是最强大的对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希望攻克北京、江南传檄而定之后再来考虑“设官理民”,不虑败之虑胜,焉有不败之理。
没有稳定的根据地,在胜利的时候,大顺军队的粮草要么取之于敌,要么加重沿途百姓负担;至于“大顺兵”的来源则主要是沿途的饥民和投降的明朝军队、以及其他农民军,没有因为要保护家乡、要保护胜利果实而投军的百姓作为主力。在失利的时候,则退无退路,甚至无立足之地,军队也易于溃散。对比当代的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血肉关系,真是天壤之别。当然,李自成在崇祯十一年兵败潼关后在商洛地区潜伏时,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修养生息和兵民一体,这是他在当时能够打败明军三路大军合围和储备大顺王朝干部队伍的重要原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