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评图书:《国富策:中国古典经济思想及其三十六计》
中国需要列国经济学
——《国富策》序一
北京大军经经观察中心主任 仲大军
我想指出的是,中国需要列国经济学,需要各国大争环境下的经济学。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已经产生了系统而且丰富的经济学思想和理论,并在列国大争的环境下进行了相应实践。但随着秦汉的统一,一个中央集权大国的形成,列国经济学渐渐式微。《管子》中系统完整的经典经济思想被束之高阁,数千年来鲜为人所知晓。
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以一个鲜有竞争对手的东方大国面貌而存在。因物产丰富、地域广袤,经济自成一体,国际往来不多,外部贸易对本国经济对影响微乎其微,因此,中国古代的经济学家根本不需要《管子》的经济智慧和理论。甚至到了清代,皇帝居然傲慢地认为天朝帝国物阜民丰,对外部贸易不屑一顾。
清代以前的中国,根本不考虑到外部世界寻求财富,这和贫穷的欧洲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五百多年以前,欧洲人考虑的是如何到外国寻求财富,如何赚取他国的财富,所以有哥伦布和麦哲伦飘洋过海,四处探险的壮举。当时的中国考虑的则是如何在内部发掘财富。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导致东西方在近五百年间实力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为什么中国与欧洲国家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学思想呢?这还要从地理禀赋、国家形态去找原因。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欧洲小国林立,而中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大国。多个小国的经济交流,使用的是列国经济学;一个大国自成一体,奉行的是独立的帝国经济学。
帝国经济学和列国经济学便是中国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最大分野!
等到中国被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大门,被动地参加国际贸易时,一切都落后和被动了。一百多年来,中国像一头大象,开门闭门,闭上门感到不行又打开大门。最近这次打开大门后,中国又有失去自我而盲从之虞。
譬如,这三十年间,中国拼命赚外汇,赚到后来,突然发现拿到手中的一堆美元成了具有极大贬值风险的废纸。十多年来,中国拼命追求出口,拼命追求外向经济,拼命奉行高储蓄的重商主义,但等到外汇储备多得不得了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落入了西方精心设计好了的财富陷阱。
为什么中国会陷入到这种境地呢? 归根结底是中国丢掉了老祖宗早就擅长的列国经济学。
所幸,在经济思想领域“西风压倒东风”的时下中国,居然还有几个不盲目跟风、潜心研究自己历史文化的学者,翟玉忠先生就是其中一位。这些学者和当今那些崇圣的后儒们还有所不同,他们不是闭门只研究自己的老祖宗,而是同时研究着西方的理论和实践,站在世界的角度,以宽阔视野和博大胸怀对东西方不同经济体系的特点进行了对比。他们融会东西,出入古今,而非孤芳自赏,闭门造车,自吹自擂,这是他们与一批新儒家学者很大的不同特点。
与时下风头甚炽的国学派和国故派不同的是,翟玉忠先生这样一批人,研究的是经济智慧,不故弄玄虚,不吓唬人,而是实实在在地搞东西方比较,发扬各家之长,摒弃各家之短。这或许就是经济研究工与文化研究工的不同。因此,在当前国内一片国学热的时候,我比较欣赏翟玉忠先生这些人的学风。我们必须恢复文化和心理上的自信,全力保护我国的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
然而,中国古典经济思想一直以来被肢解,被矮化,甚至被某些“学者”目为小农经济时期的经济学。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我认为应当这样来看待:方法随着时代变迁是会过时的,但问题永远不会过时。就像太阳早晨升起晚上落下,周而复始一样,困扰人类的一些古老问题并没有变化,比如齐桓公问管子的那些问题,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国发展的头等大事。
在《管子•地数》一章里,桓公问管子:“吾欲守国财,而毋税于天下,而外因天下可乎?”桓公说:我要保住国内资源,不被天下各国捞取,反而要外取于天下,可以么?管子回答:“可,夫水激而流渠,令疾而物重。先王理其号令之徐疾,内守国财,而外因天下矣。”这一段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想既利用外力,又保住本国财富不外流,那就要制定出好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法令。
这就是列国经济学的主旨思想,即在竞争发展中,既要利用外国资源,使本国经济得到发展,又要保住本国资源和财富,不要轻易流失到外国。
我们目前在反思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其实就是缺少齐桓公这一思想和管子的对策!
总的来说,我们今天从中国古典经济学中寻找的智慧主要有三点。一是竞争之道,即列国经济学。尽量地利用他国,而不是让他国利用。二是平衡之道,即货币与实物的平衡。不爆发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不让外国货币狙击本国货币。第三是减少发展的不均衡,避免贫富差别,即管子的“富能夺,贫能予,乃可以为天下”。 明白了这三点,中国人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便有了主心骨,中国便有可能打赢今后的国际经济战争。
在我看来,今天的中国经济学界,最应搞明白的是列国经济学与帝国经济学的差异,二者的内涵和操作方法完全不一样。帝国经济学是一个局部总量平衡的经济学,易于调控,而列国经济学是没有宏观总量平衡的经济学,其操作手法与帝国经济学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就像当今的世界,货币的总量完全没法控制,各国都在打货币战。这个时代中国人如果还按贵金属时代的思维方式去行事,必然吃亏。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中国付出了血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讲,翟先生的这本书出晚了,但经历了惨痛教训之后再来发掘中国古典经济学的时代意义,为时未晚,并且中国的觉醒还远远不够,翟先生这样的学者还是凤毛麟角。作为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的重要课题成果,本书将对广大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学者产生更多的启示。
这是我的祝愿,也是国民的殷盼!
动态平衡,经世济民
——《国富策》序二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高梁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不乏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不乏杰出的经济专家和治国能臣,在中国土地上产生过不止一部“国富论”,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管子》轻重十六篇,其中蕴含着中国古典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财富。
诚如翟玉忠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动态平衡思想一直是中国经济理论的核心。我们的祖先自觉地用“辩证施治”的眼光,观察复杂的社会经济运动,给出相应的政策药方。中国古典经济学的系统方法论,和偏重机械唯物论方法的西方经济学相比,自有其高明之处。当然,这不否认我们有必要学习当代西方经济学的诸多合理部分,但学习是为了根据实际国情,解决中国问题。
国家统制货币发行,控制大宗必需品价格,以稳定物价、平衡财政、抑制贫富差距。这是中国古代治国贤臣的基本主张。翟玉忠先生将之精炼地总结为:“公私相分,国家参与其中并主导的市场经济。”
唐代著名的理财家、史学家杜佑所作《通典•卷八•食货八•钱币上》曾引《管子•国蓄第七十三》中的话,从他的自注中,我们能清楚看到中国古典经济思想的对中国经济思想的持续影响。上面说(括号内文字为杜佑自注):
管子曰:“人君铸钱立币,人庶之通施也。(钱币无补於饥寒之用,人君所立,以均制财物,通交有无,使人之所求,各得其欲。)人有若干百千之数矣,然而人事不及、用不足者何?利有所藏也。(人事谓常费也。言人之所有多少,各随其分而自足。君上不能均调其事,则豪富并藏财货,专擅其利,是故人之常费不给,以致匮乏。)然则人君非能分并财利而调人事也,则君虽自为铸币而无已,乃使人下相役耳,恶能以为理乎?”(言人君若不能权其利门,制其轻重,虽铸币无限极而与人,徒使豪富侵夺贫弱,终不能致理也。)
在一定程度上,上述政策思想同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曾得到充分发扬;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解放区政府控制了主要大宗商品和流通主渠道、实行“外贸统制”,作为独立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支柱。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即使没有黄金和外汇储备,解放区也能通过控制边币供应量,稳定币值,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也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在新中国初创阶段,政府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能够一举取缔金融投机、遏制恶性通胀,迅速恢复生产,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新中国杰出的经济领导者所提出的综合平衡思想,即“物质生产自身平衡、实体经济循环与货币循环平衡”,也就是工业化建设时期的动态平衡理论。
动态平衡,同样体现在制度安排和社会政策方面。过犹不及,凡事要讲“度”。商人牟利动机本是经济活力的基础,但如果放纵其唯利是图本性张扬,必然损害社会公益、扩大贫富鸿沟,所以要节制资本。由于经济活动日趋复杂,政府的宏观调控任务愈益繁重,但对微观活动干涉过分则压抑活力。如何把握好二者的边界和“度”,不能靠外来的或“钦定”的本本,而要根据具体条件与国家目标,灵活调整。
经济科学工的任务是经世济民,追求民富国强。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探求真理,社会科学的真理本身应该是朴素的,易于为广大人民理解、有益于广大人民的。深一步研讨中国古典经济学的宝贵思想,对当代现实经济社会运动,有着独到的启发意义。
在此意义上,翟玉忠先生的这本书特别值得广大学人重视。
《国富策》一书的出版更坚定了我的认识
:[朱广俊]
祝贺《国富策》出世。我也早想写一些《中国税收思想》方面的书,其原因同《国富策》一书的简介;在财税理论界言必称西方,我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是什么压根就不知道,也无从找起。一个找不到自己也不懂自己的人只能评价他人。《国富策》一书的出版更坚定了我的认识。榜样,值得拜读。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研所研究员朱广俊博士
2010年2月27日
附图书介绍:
作 者:翟玉忠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日 期:2010年1月
市场价:32.00元
ISBN :978-7-5057-2663-5
内容简介
春秋无义战,变革定一统!继孙、吴兵法之后,在经济思想领域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古典经济理论——轻重之术。它主张公私相分,国家参与其中并主导的市场经济,这与现代西方建立在私人产权基础上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大相迥异。本书以《管子》轻重十六篇为基础,复原了两千多年前太史公司马迁在石室金匮中读过的中国古典经济思想原典《乘马》、《九府》、《轻重》三书,多方阐释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轻重之术的内涵,对包括应对目前金融危机在内的诸多当代经济问题提出了诸多新见。
认为,要真正走出当代金融危机的阴影,还要从中国古典经济思想中寻求解决之道;还将原本散乱的《轻重》书整理为三十六计,并与古今经济史实相参验,读来妙趣横生!
简介
翟玉忠: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财经评论家。原《中国产经新闻》国际部主任,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法制新闻》杂志社新闻部主任,现任新法家网站中英文版总编辑。其思想在国内学术界和国外汉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最具原创精神的学者之一。主要著作有《道法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的复兴》,译著有《孔门理财学》。
专家推荐
阐发中国经济思想的原典, 促进经世济民之学的复兴。
——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超限战》王湘穗
运用管仲轻重之术中蕴含的传统智慧分析现实问题,对当前中国抵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冲击,防范美国策划的隐蔽金融货币战争,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和百姓利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杨斌
比之西方早期经济理论,春秋时的管仲已经开始讨论系统性的富国政策,而不是简单地讲家庭管理。并且强调“法家治国”——将政治经济作为一种道德教化,而不是放任市场参与者自利,这在新自由主义和市场原教旨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崩溃的今天,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翟玉忠先生此书对于唤回人们对中华传统经济思想的关注做了重要贡献。
——原洛克菲勒公司投资顾问,纽约廖氏投资咨询公司总裁、《金融战争:中国如何突破美元霸权》廖子光(Henry C.K. Liu)
目录
序一 中国需要列国经济学
序二 动态平衡 经世济民
导言篇
无论是春秋管仲、西汉桑弘羊、唐刘晏、北宋王安石,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陈云、薛暮桥,都成功运用以《管子?轻重》诸篇为核心的中国古典经济思想治世济民,解决当时经济难题。但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化和一百多年的西化肢解了这一伟大思想,我们有必要还原其不朽的真实面貌,发掘其辉煌的现实价值。
第一章 经典的力量
◎ 经济动态平衡思想
◎ 所谓“物资本位”货币
◎ 盐等重要物资的专卖政策
第二章 重回大汉王庭,找回经济思想原典
◎ 什么叫乘马
◎ 什么叫轻重
◎ 什么叫九府
第三章 为何国人失去对中国古典经济思想的记忆
◎ 儒家重义轻利
◎ 经济思想的全盘西化
理论篇
计划与市场、对外贸易、政商关系、分配关系、期货与平抑物价、放任与调控、竞争与合作……这些当代经济命题其实在中国古典经济思想中早就得到了深刻阐发,肆虐的国际金融危机迫使我们必须重新面对和发展这些不朽的理论,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
第一章 计划与市场之间
——国家参与其中的市场经济
◎ 市场之道:公私相分,国家参与其中并主导的市场经济
◎ 自然原则:按自然的时序和生产能力组织经济生活
◎ 均平原则:损有余补不足,实现社会动态平衡
◎ 储备原则:国家积累和储备的重要性
第二章 内守国财而外因天下
——中国古典外贸理论的基本原则
◎ 孔子为我们留下的历史谜团
◎ “伊尹之术”背后的中国古典外贸理论
◎ 内守国财而外因天下
第三章 政商革命
——中国古典经济理论中的政商关系
◎ “富人薄命”
◎ 资产阶级是必须的吗
◎ 新“大商”时代
第四章 “按劳分配”与“社会功勋制”
◎ 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原则
◎ 中国古典政治经济理论中的社会功勋制
◎ 现实生活的社会功勋制
第五章 期货与中国古典经济制度常平仓
◎ 期货市场是把“双刃剑”
◎ 人类历史上最有效的平抑物价机制常平仓
◎ 常平仓与现代社会
第六章 历史的蝴蝶效应:西汉盐铁会议与近代西方经济学
◎ 历史永远定格于公元前81年
◎ 盐铁会议的缘起
◎ 盐铁会议的始作俑者霍光
◎ 历史的蝴蝶效应
第七章 中国古典政治经济理论与合作主义
◎ 失踪的文明大陆
◎ 合作主义的主要思想源头
◎ 东西方“职团”
权谋篇
如果将中国民族医学称为“阴阳之术”,中国古典兵学称为“奇正之术”,那么中国古典经济理论则可称之为“轻重之术”。中国古典经济思想的三十六计,一言以蔽之,“轻重”而已。领悟了“轻重”,便抓住了根本。存乎一心,足以得无限妙用。
第一章 写在本篇前面
第二章 《管子•轻重甲第八十》十二计
◎ 《伊尹之谋》案例分析
◎ 《商汤之谋》案例分析
◎ 《士室之谋》案例分析
◎ 《杠池之谋》案例分析
◎ 《鹄鹍之谋》案例分析
◎ 《五吏之谋》案例分析
◎ 《水豫之谋》案例分析
◎ 《北泽之谋》案例分析
◎ 《北郭之谋》案例分析
◎ 《渠展之谋》案例分析
◎ 《癸乙之谋》案例分析
◎ 《怀夷之谋》案例分析
第三章 《管子•轻重乙第八十一》六计
◎ 《素赏之谋》案例分析
◎ 《曲防之谋》案例分析
◎ 《置屯之谋》案例分析
◎ 《城藏之谋》案例分析
◎ 《耜铁之谋》案例分析
◎ 《曲衡之谋》案例分析
第四章 《管子•轻重丁第八十三》十三计
◎ 《石璧之谋》案例分析
◎ 《菁茅之谋》案例分析
◎ 《栈台之谋》案例分析
◎ 《纂茈之谋》案例分析
◎ 《籍谷之谋》案例分析
◎ 《谢物之谋》案例分析
◎ 《彗星之谋》案例分析
◎ 《城阳之谋》案例分析
◎ 《峥丘之谋》案例分析
◎ 《抗庄之谋》案例分析
◎ 《沐树之谋》案例分析
◎ 《囷京之谋》案例分析
◎ 《三原之谋》案例分析
第五章 《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五计
◎ 《制鲁梁之谋》案例分析
◎ 《制莱莒之谋》案例分析
◎ 《制楚国之谋》案例分析
◎ 《制代国之谋》案例分析
◎ 《制衡山之谋》案例分析
联系电话:010-62760856-11/0
邮 箱: [email protected]
书店Q Q: 951172898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