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或者对付敌人的策略错了,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这种斗争,一天比一天激烈,问题也就非常地繁复和严重。”当时井冈山的斗争十分激烈,除了生活条件艰苦,更有中间阶级反水,逃跑,伤害革命根据地的事情时有发生。
当时根据地斗争多有失败,总结起来,就是党的政策制定不正确和群众未起来,成了单纯的军事冒险,加之军事民主主义贯彻不彻底。相反,革命根据地战无不胜,无论白匪力量多么强大,只要党的政策正确,群众发动起来和军事民主落实的好,就能战无不胜。
如何发动群众,尤其是防止中间阶级不反水呢?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我们可以先看一个故事。
电影《让子弹飞》,最后一段,“县长”张麻子的目标是干掉黄四郎,他知道对手的强大,仅靠自己小团伙的几杆枪,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发动群众。张麻子发动群众剿灭黄四郎的整个过程,分5步。
第一步,向群众公开政策目标
张麻子直接让宣传队在广场上击鼓唱词,让群众们都知道自己要斩黄郎。并给出斩杀黄郎的理由,称黄四郎
“拐卖壮丁贩烟土,杀了五任县长。”
这就是在向群众解释清楚,斩杀黄四郎是正义的事情,是革命的事情,也是要彻底翻身起来做主人,必须先做的事情。
第二步,拿出真金白金,给群众看得见的利益。
对于愿意跟自己斩黄郎的群众,许诺先给1成白银,并画饼成事之后,可以从黄家取得九成真金。
但空口白话许给的利益,不会有人信。很自然并没有群众响应。张麻子很清楚这一点,做完这两步,张麻子说成功率只有3成。
毛主席当年说:我们在合作方面得到一条经验:无论是人与人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都必须是互利的,而不能使任何一方受到损害。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损害,合作就不能维持下去。
第三步,城门立木,增强信用。
张麻子直接派人直接把实实在在的白花花的银子撒给老百姓。让大家相信,自己会兑现承诺,分配利益。
此刻黄四郎却是过度贪婪,派几辆马车出去,把老百姓的钱全收走。这一做法直接勾出了群众内心对黄四郎的怒火,强化了老百姓跟自己的敌对性,把老百姓从内心进一步的推向了张麻子阵营。
第四步,武装群众。
张麻子不再给老百姓发白银,而是发枪。就像井冈山的斗争一样,起初也是农民群众缺乏武器。“各县枪数:宁冈百四十,永新二百二十,莲花四十三,茶陵五十,酃县九十,遂川百三十,万安十,共六百八十三。大部是红军发给的,小部是自己从敌人夺取的。各县赤卫队大都经常地和豪绅的保安队、挨户团作战,战斗力日益增强。马日事变[20]以前,各县有农民自卫军。枪数:攸县三百,茶陵三百,酃县六十,遂川五十,永新八十,莲花六十,宁冈(袁文才部)六十,井冈山(王佐部)六十,共九百七十。马日事变后,除袁、王两部无损失外,仅遂川保存六枝,莲花保存一枝,其余概被豪绅缴去。农民自卫军如此没有把握枪枝的能力,这是机会主义路线的结果。”这就难以形成战斗力,无法有效地通过武装群众来让群众自己起来保卫自己斗争的果实,也造成了红军脱离群众的单纯军事主义。势必要吃败仗。
因此,要想真正的革命成功,“现在各县赤卫队的枪枝还是很不够,不如豪绅的枪多,红军必须继续在武器上给赤卫队以帮助。在不降低红军战斗力的条件之下,必须尽量帮助人民武装起来。”就要“武装割据”,赋能群众增强战斗力。张麻子给群众发枪就是武装群众,赋能群众战斗力的关键一招。
贪婪的黄四郎以为势头还在自己这边,又派马车去收枪。
但这一次,老百姓没有给他枪。
张麻子以为时机已经成熟,骑着马大喊:
“枪在手,跟我走,杀四郎,抢碉楼”。
然而,老百姓也并没有响应,依然观望。
这说明,至此为止,黄四郎单边占优的趋势已经不再成立。但新的趋势还没有形成。双方达成一种阶段性的均衡。
第五步,身先士卒,明确政策,强化力量,增强信心。
张麻子做了这么多,群众已经有了足够的利益驱动,并具备了取得胜利的实力,为什么不出手?
张麻子思考之后,说出了本剧最深刻的一句话:
我知道了,谁赢,他们帮谁。
张麻子并没有埋怨群众,并没有挨家访谈试图说服群众,没有驾着枪逼群众上。而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明确革命政策,强化胜利力量,增强信心。
张麻子带人先在黄四郎的碉楼外打了一夜空枪,假装双方真火拼了一夜,然后把黄四郎的替身,带到广场上当众斩首。
群众以为趋势彻底反转(只是以为,并非事实),马上集体狂奔,冲去黄四郎的碉楼疯抢,真黄四郎崩塌。
毛主席说过,你看四个指头都掉了,就剩下了一个,无产阶级也孤立了,变成了无军司令、空军司令。当一个总司令,你总要有兵。你没有农民,你看小资产阶级还来不来?他跑到你屋子一看,没有几个人,就吓得不来了。小资产阶级最容易变,有时他神气十足,把胸膛一拍,“老子天下第一”;有时就屁滚尿流。你屋子里一个兵也没有,又没有饭吃,他老先生望一望就开了小差。这怪不怪人家?不怪,怪我们总司令,因为你不招兵。小资产阶级的脾气就是这样,他看力量,看政策,你力量大,他就积极。
“我来一个怎么样?要不要我去打先锋?”他看见你屋子里没有几个大人,就说:“下一回来吧!我今天还有事,家里老婆生病。”
因此,要发动群众,尤其是防止中间阶级反水,不光是给出利益,更重要的是给出胜利的预期,给出胜利的力量。力量大,政策对。“这时如果你再说:“来不来?同志,来开会吧!”他就是老婆有病,也不说了。他看见你有那样大的力量,就说:“我家没有事,饭有得吃,老婆很好。”
现实中,“大多数人都不愿当出头鸟,但谁都喜欢跟在主力屁股后面喝汤。这是亘古不变的人性,不论在哪方面。”。
电影里的故事告诉我们,张麻子自己上,展示出实力,打出趋势,确立信心,老百姓就会跟在后面一拥而上。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假惺惺地表态,然后用枪逼着群众上。
其实本质上,不管你是不是真的有实力,是不是真的赢了?你只需要让老百姓相信你有实力,相信你能赢就行。只要老百姓相信张麻子砍了黄四郎,就算他砍的是假的,他们就会冲上去黄四郎的家抄了。
这就像井冈山的斗争一样,“红军废除了雇佣制,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红军至今没有什么正规的薪饷制,只发粮食、油盐柴菜钱和少数的零用钱。”、“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
因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能都不断发展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因为,毛主席当时把整个的罗霄山脉都走遍了。调查得出中段的长处:(1)有经营了一年多的群众基础。(2)党的组织有相当的基础。(3)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创造了富有斗争经验的地方武装,这是十分难得的;这个地方武装的力量,加上红军第四军的力量,是任凭什么敌人也不能消灭的。(4)有很好的军事根据地——井冈山,地方武装的根据地则各县都有。(5)影响两省,且能影响两省的下游,比较湘南赣南等处只影响一省,且在一省的上游和僻地者,政治意义大不相同。中段的缺点,是因割据已久,“围剿”军多,经济问题,特别是现金问题,十分困难。
只有在这里将边界不断发展扩大,“边界的红旗子,业已打了一年,虽然一方面引起了湘鄂赣三省乃至全国豪绅阶级的痛恨,另一方面却渐渐引起了附近省份工农士兵群众的希望。”才能给人民群众以胜利的“希望”。
自己有了基本盘,有了强大的力量,身先士卒,打出胜利趋势,明确预期,强化信心,结果就会不一样。
最后,我们要相信,井冈山的斗争的胜利和毛主席的出现,就如同电影中的张麻子的出现和成功,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必然。
因为在鹅城这样一个地方,群众长期被黄四郎压迫,怨气是有的,黄四郎积聚了太多的财富,抢黄四郎的赔率是足够高的。张麻子也并非一开始就采取了最正确的策略,但经过试错和探索,迟早能探索到正确的道路上,带领群众取得胜利。
毛主席说,我们曾经犯过错误,忘记过领导权,忘记过农民群众。所谓领导权,你总要有一个东西去领导,有被领导者才有领导者,有被领导才发生领导的问题。你不要农民,小资产阶级跑了,自由资产阶级也跑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集中力量来打我们,无产阶级就从台上滚下来了,鼻子也跌烂了。
但是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就像毛主席张麻子一样,在斗争中不断地找到正确的道路,不断找到胜利的必经之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身先士卒,信仰坚定,打出预期,给以希望,走向胜利!
是为读《毛选》之《井冈山的斗争》之新思考。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