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从GDP崇拜转到绿色GDP追求
2007-05-17
邱 林
如何让绿色GDP成为各级政府官员自觉的追求?绿色GDP究竟如何科学考核?昨天上午,领导干部环境绩效评估研讨会在广东省委党校里举行,这是中国和加拿大政府环境可持续管理合作项目系列活动,绿色GDP成了专家们热议的关键词。来自江西省委党校的徐祖荣分析,资源、环境的损耗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环境损耗的滞后性所带来的环境成本在实践和范围上难以界定,这些都使核算非常困难。(5月17日《南方日报》)
受计划经济因素的影响,至今上级考核下级的标准仍然是GDP。好像一个地方GDP越高,投资项目越多,工业集中区办得好,看着红火,别人就觉得你有能力。而且人们也把GDP看成是政府官员可以完全控制的变量,于是地方官员就把主要精力放到运用权力,以投资为主要手段,盲目上项目、办企业、搞投资,其后果是,地方政府拿出了大量的资金,投资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好的大项目上。这样做仅仅是维持地方上GDP的高增长。
更不可思议的,一些官员为了追求GDP的增长,除了盲目上项目外,还不惜违背经济规律,将GDP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个单位和部门,甚至在数字上弄虚作假,瞒上欺下。为了使GDP中的指标做得好看,有些地区从基层的乡镇以至于县,都在“造数字”。什么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和谐,全都不顾了,以至七(7%)不过瘾、八(8%)也不够。这些都是长期形成的“GDP崇拜”的结果,因为GDP数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方官员的政绩得分。
因此,有专家认为,各地制定的“十一五”经济增长规划指标,许多地方都包含了计划泡沫成份,这些规划其实是一种高规划,建立在当期繁荣的基础上,而没有考虑未来经济周期性的变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状,都缘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GDP为指标的政绩观。因为传统的GDP概念(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着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其主要功能是反映经济增长率,但并不反映经济运行的质量,不计算经济增长背后的各种成本。
像这种情况的确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在为传统的“GDP崇拜”付出了巨大代价、为此进行了深刻反思之后,我国终于正式启动了绿色GDP试点工作,现已在全国10个省市试点。推行绿色GDP首先意味着观念的转变,因为它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上。过去地方领导的政绩观,往往以单纯的GDP增长为衡量标准,现在要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放在一起综合考评,这会使很多干部想不通,会因此形成诸多阻力。但任何观念的转变都有一个艰难渐进的过程。只有先从内心深处改变对于绿色GDP的态度,从排斥到接受再到欢迎,才能渐次实现发展目标与发展行为的嬗变。
应当看到,今天我国社会发展进程迈上一个新台阶之后,追求绿色GDP及其最大化,成为一种必然规律。要使一个地方从“GDP崇拜”转为对绿色GDP的追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政绩评价体系,确立绿色GDP在新的政绩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因为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当然,推行绿色GDP,并不是说通过绿色核算就可以实现科学发展,还有大量实实在在工作需要做。微观上,要提高公民参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程度,对企业经营活动要有一个资源环境评估,提倡循环经济模式,限制破坏性生产。宏观上,绿色核算的数据和信息要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为区域发展重新定位,为产业调整、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背景资料和技术支撑。
据悉,以绿色GDP为导向的环保考核指标有望在2007年正式列入全国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届时决定地方官员政绩得分高低的,将不再是他在任期间引进了多少资金,建成了多少项目,而是他所服务的地方创造每单位GDP消耗了多少资源,释放了多少污染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由“GDP崇拜”到对绿色GDP追求的转轨中,国家确立绿色GDP考核指标体系,我们既能看到真实准确的GDP增长数据,又能看到这一数据背后的资源与环境成本。绿色GDP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