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事业是百十年来多少人类的精英抛头洒血,魂牵梦萦的事业。不要忘了,他们都是那个时代,那个世界的最杰出的人物。可今天,怎么成了“过街老鼠”,人人不屑一顾。甚至专事其业的政府已被夭折,尚存的专事其业的政党也认为,它是长期的、遥远的,即便过渡阶段的社会主义也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夺取政权的革命中,共产主义是那么的触手可及,可如今获取了政权,进入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建立了社会主义,怎么反而变得那么陌生和渺茫。这是为什么?
因为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太悬殊;因为空洞的理论使实践的希望太渺茫;因为当代的社会主义与信仰的共产主义已是南辕北辙。
看,共产主义事业是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人类社会事业,而社会主义是其中的过渡社会;马克思主义是通过它的哲学和资本论揭示了人类获得解放的必由之路,而无产阶级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赋予这种责任和义务进行奋斗的阶级;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推导出饱受剩余价值毒害的无产阶级是先进的阶级,而阶级利益和阶级觉悟又使得无产阶级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解救其它阶级和自己的重任。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无产阶级专政的理由。
然而,现实状况是:无产阶级组织起来的政党通过腥风血雨的革命历史获得了政权,取得了国家的唯一无二的治理权,这时期的“无产阶级政党”还是无产阶级中的成员吗?就譬如,一群穷人,通过奋斗,接受帮助,获得了巨大的国家资产,他们还是“一群穷人”吗?不!他们成了“富人”,变为“贵人”,登上“官人”,他们还具有先进性和战斗力吗?还能代表无产阶级和它们的利益吗?还具有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吗?英明的开国领袖从历史经验和教训中,时刻担心着这一点,从毛泽东开国初警示的文章和临终前失败的实践就可以清楚地明白那一颗忠诚的忧心。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所指导的事业,自然是会服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所指出的规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这时的“无产阶级政党”已不再是无产阶级所组织起来的政党,因为无产阶级是按照当时当地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生产性质、知识觉悟所决定的,它们中间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动态的,当他的经济财产暴增变富时,当他的社会身份发生改变时,那他就不再是无产阶级中的一员,充其量也就是无产阶级在某一时期的“代表”而已。当然,在刚发生变化之初,他们的思想意识都还停留或滞留在无产阶级之中(此时,对于资产阶级而言,也是将他们作为异己加以排斥的),可这并不能决定他们的思想意识不会随着时间,逐渐或快速发生改变。否则,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否则,马克思科学也将由此被证实:不能正确解释客观世界;否则马克思主义将不值得人们去信服、去崇拜、去信仰。
共产世界在建国后的历史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取得专政权力、国家资产之后,就逐渐或快速滋生了权势主义,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失去了无产阶级成员的资格,走向发展并巩固权势社会的道路。在中国,人民导师毛泽东十分清楚明白这一点,为了尽可能地保证共产党的无产阶级代表的性质,他让工人、农民担任部长,让工农直接管理科技、教育;他让艺人、教授到基层,让知识分子劳动改造。更甚者,“毛泽东更是思维大胆、魄力雄阔,图谋以简单的造反有理来维持穷人的政权”(摘自《长征精神——人民共和——两党制》)。然而,它除了延缓了生产力发展速率而外,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政党”脱离无产阶级的变化趋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没有因为曾经的无产阶级而保留它的阶级性质,并没有因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称号而格外眷顾,更没有因为毛泽东的英杰豪迈而特别地予以改变。
如此说来,无产阶级就不可能获得解放,无产阶级将始终承受剥削压迫的处境?如此,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马克思主义又有什么用?不!马克思主义早就指出,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必须首先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哇噻,如何解放全人类?从而解放无产阶级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出,通过社会主义,最终迈入共产主义。那么,在社会主义阶段又是何以解放其它阶级,从而解放全人类的呢?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需要无产阶级专政的理由。可无产阶级政党此时,在目前的“社会主义”模式下,又不再是无产阶级组织起来的政党了!
这种悖论,这种困惑,这种疑虑,缠绕着一代代共产主义者。就是中国久经考验英明杰出的领导群体,在破解这种历史周期律的困惑当中,依然是力图用封建意识的思维习惯,来脱离封建历史的循环;试图用个人崇拜的运动方式,来解脱私有意识的影响;企图用紧紧团结在领袖周围的行为要求,来摆脱一致举手、压制民主的垄断;……。
由此,对照现实世界,也就可以理解,何以如今的“无产阶级政党”不保护无产阶级的最起码的基本权益,即使群情鼎沸了,也不过是政府、法律、行政出面予以处置。因为,此时此地的“无产阶级政党”已成为国家的“大老板”,它考虑的是如何将国家做强做盛,至于无产阶级的利益早已被服从于“国家崛起”的需求了。那么,这种“无产阶级政党”的专政还是无产阶级专政吗?不!它仅仅是政党专政而已,是没有了无产阶级的政党专政,是已丢失无产阶级“存在”的所谓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专政。
那么,毛泽东的工农担任官员,学生担当教授,知识分子流放,泥腿子爬上大雅之堂,城里人到乡下去,农村人到城市来,把这“颠倒的世界再颠倒过来”,是否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了呢?可本文前部已论述,唯物主义对这颠来倒去的结果,最终认定,还是要恢复到事物当时当地所处位置的真实本相。哟,又回到原来的悖论上。还是让诸位随本文,换个角度从源头来考虑思索这“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
专政?什么是专政?为什么要专政?为什么要无产阶级专政?
专政,即永久地占据政权的统治地位。曾几何时,专政成了无情的镇压威慑的代名词,成为血腥的阶级斗争的符号,演化为强制的暴力服从的工具。难道永久占据统治地位的专政就一定要是暴政吗?就是在失去剥削阶级存在基础的社会,还一定要一个阶级打倒另一个阶级吗?难道靠打倒一切就能解放自己吗?同样英明也同样犯错的邓小平就曾不彻底地否定过这种论点。事实证明,这种主导思想就是封建的狭隘的农民起义的革命思想,风水轮流转,江山交替坐;劫富济贫,抢大户不纳粮;今天你压我,明日我压你;……。它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念,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指南,更不是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所寄予的厚望。
可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不坐江山谁坐?难道拱手相让,让已往的对立阶级死灰复燃?不!这就是需要专政的理由。可无产阶级不同于剥削阶级,也廻异于以往的被剥削阶级,它是先进的引领全人类获得解放的阶级,它的先进性决不是依赖口号、要求、规定、代表、……之类,就能赋予的。它的先进性缘于:一、先进的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二、掌握着先进的生产力;三、具有解放全人类的阶级觉悟。所以说,无产阶级专政决不类似于剥削阶级的专政,也不相等于李闯王一类农民起义成功后的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解放其它阶级的专政。而这个任务,只有也唯有无产阶级才可能胜任并完成。
共产主义事业是解放全人类的事业,所以它是崇高的、伟大的、令人敬仰的。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将获得彻底的解放,可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能够获得解放吗?不能!在这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其它阶级的义务和责任,而无法使自己获得解放。
因为,这是由于现阶段的生产力性质所决定的。那么,是什么样的生产力性质使得无产阶级不能随心所欲地解放自己呢?规模化工业生产的性质!在这种生产力状况下,产业工人势必是多数,势必是处于被指挥、被辖制、被管理、被支配、被控制、……的被动地位,在这种生产力所诞生的经济社会中,他们中的个体,势必是处于劣势、弱势地位。这些,导致他们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具有被榨取剩余价值的身份,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里占据着最底层、最基层的生存状态。即使到了社会主义社会,那种资本主义的私有经济制度被消灭,但那种规模化的工业生产方式依然存在,他们在这种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中的被动、弱势身份依旧寄生在其阶级性质中。否则,就不是无产阶级!
可见,在解放全人类的过程中,首先是消灭剥削阶级存在的基础,其次是解放除无产阶级以外的所有其它阶级,最后才是解放无产阶级自己。第一阶段是流血革命的时期,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而担当这个任务,只有也唯有无产阶级才可能胜任并完成。况且,作为先进性质的阶级,它们也具有解放全人类的阶级意识和意愿。这是由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所决定、所驱动、所取舍的。所以说,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无产阶级去解放其他阶级,也即是说需要无产阶级专政。
如此,在第三阶段,无产阶级是如何解放自己,从而达到解放全人类的目的?通过社会主义环境中的上层建筑,时常调控当时当地的生产关系,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通过社会主义环境里公平公正的竞争努力,始终不断地提高科学技术水准,从而发展到更高层次的生产力水平;通过社会主义环境内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逐步提升无产阶级的科技文化知识程度,进而掌握更现代更先进生产力。届时,也只有彼时,在更先进的那一时代的生产力状况下,操作员工占劳动者总体的比例将成为少数,管理、服务、保障,……等岗位的劳动分工成为多数。在这种社会状态下,无产阶级将摆脱被动、弱势的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无产阶级将不再是“无产”;工人阶级将不再仅仅是“工作”;劳动不再是赖以谋生的手段;岗位将成为兴趣快乐的源泉;社会将成为和睦幸福的家园;……。届时,也只有彼时,无产阶级将可以彻底地解放自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将得以结束,无产阶级的意识也将伴随着早些时消失的实体,从此完全消失。
但要到达这个日子,过渡阶段是必不可少的,社会主义是必经之路,无产阶级专政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资本的趋利性,由于私有意识的延续惯性;因为封建的独尊性,由于小农意识的残留遗迹;因为权势的占有性,由于管理意识的专制欲望;……。所以在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无产阶级专政,但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条件下,不应该是工人、农民、穷人、基层劳动民众,为社会发展的改革作出牺牲、进行贡献。因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处于劣势、弱势的社会和经济的地位;他们的劳动本身就已经是在为社会发展、国家崛起做出努力;他们的状态本身就实实在在奠定着社会稳定和谐的程度;他们的意识本身就明明白白体现着社会文明进步的幅度。相反,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应该是逼迫企业、富人对社会进步,社会主义发展作出让步及退缩。因为,这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动力;这是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源泉;这是整个社会取得公正平衡的简单逻辑;这是其他阶级获得解脱安宁的唯一途径。
回顾资本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学习的过程,西方诸国就是通过提高劳动者收入分配、强化对污染的处罚力度、增加对使用资源的税收额度,从而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进程中占据了制高点;从而在现代化和经济实力方面领先在世界的前列;从而在公民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成为人人羡慕的榜样;……。当然,由于资本的属性,它也敦促英美等国掀起全球化的浪潮,将某些产业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把罪恶引向国外。可以想见,当劳动的人力成本、生产过程的治污成本、产品原料的天然资源使用成本,不断强制性升高时,企业、产业、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对高科技的渴求不是更显得迫切了吗?
相反,当劳动力成本低廉时,当公众资源敞开口袋时,当天然环境肆意挥霍时,中国的产业面对现成的、已有的、创新的减轻劳动强度、治理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的科技产品还可能有兴趣、有市场、有发展吗?当无奈的、任取的、免费的资源生产的商品充塞着街角巷尾,中国的社会面对再生的、环保的、节能的产品还会有价格的优势、有质量的进步、有道德的廉耻感吗?当逐利的、腥臭的、被污染的人文自然环境占据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公民面对着无处不在的潜规则、遗臭万年也是成功、经济上去就是“娘”,还感觉到中国的前途、中国人的自豪、中国社会的文明吗?
可见,社会主义是解放其他阶级的社会阶段,它需要无产阶级专政,而无产阶级专政决不是敦促无产阶级为社会发展作出牺牲,而是逼迫其他阶级为社会发展付出努力,否则它凭什么解放其他的阶级。那么,无产阶级专政是否就是无产阶级压迫其他阶级呢?哦,它是不是就是毛泽东的思维路子?不!不一样,只有穷人走上的庙堂不等于无产阶级专政。因为,无产阶级专政不是为了无产阶级自己(尽管它的最终目的是进入共产主义,从而解放无产阶级自己,但在社会主义阶段,无产阶级是不可能解放自己的),更不是为了无产阶级凌驾于其他阶级之上。无产阶级专政是解放其他阶级的手段、形式、工具,但它要求其它阶级对其阶级利益作出退让是为了生产力发展,为了社会进步,为了人类文明,同时也是为了解放其他阶级自己,而不是为了无产阶级的短期阶级利益,尽管这种要求对于其他阶级而言,是种痛苦,是种阵痛,是种脱胎换骨的新生的疼痛。
确实,无产阶级专政决不是压迫其他阶级的专政,决不是今天打倒这个、明日打倒那个的专政,决不是时刻图谋着防止复辟、不断进行政治斗争的专政(当然,在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假冒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这又当别论)。因为,这是农民起义成功后的泥腿子专政;这是对无产阶级自己没有自信的专政;这是丢失“无产”现实的政党的专政。
那么,无产阶级专政究竟是什么呢?毛泽东给了回答,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也就是人民共和的国家体制。
“伟人毛泽东和众多聪慧的战友们,将中国的无产阶级专政内容实质定性为人民民主专政,或许就是看到了这一点。然而,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由于封建传承和马列认识的差异,由于现实的社会文化和理想的现代文明的冲突,使得他们不可能真正做到‘民主’,而只能做到‘为民作主’。这就好像中国人杰们站在封建的土地上,却拉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这种困扰中国命运的轮回,想摆脱这块阻碍民族进步的泥淖,想脱离这层层叠叠粘滞着社会前进的‘传统’一样。这是一种悲壮、一种无奈、一种代价、一种不得不移交给下一代人去完成的事业。”(摘自《社会主义的先进性质与两党制实体》)
可见,马克思主义指引的解放全人类并解放无产阶级自己的三个阶段:夺取政权是通过政党的形式来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是经过国家的形式来执行的,至于第三个共产主义阶段是由什么形式来实行的,本文尚无答案。
建设社会主义当然是国家啰,这个结论好简单。可就这么简单的理论,许多号称无产阶级精英、马克思主义的弟子、坚定的社会主义革命家,居然不明白。他们死抱着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不放,紧怀着现今的革命胜利成果不松,牢揣着以往的经验教训不忘。岂不料,他们坚守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人民民主的国家,而不是政党;他们就在欢呼拥有胜利成果的同时,也就已经失去无产阶级的实体;他们时刻记着和对手相搏的经验教训,使自己不信任他自己已经获取的无产阶级政权。
是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需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掌。可正如本文前面所述,原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已不再是有“无产”地位的政党,它的唯一性使得它正在守旧、蜕变、衰退;它的唯一性使得它逐渐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引导;它的唯一性使得它作为无产阶级代表的资格成了疑问;它的唯一性使得它所“专政”的国家与社会主义相距甚远;它的唯一性使得它与马克思所指明的共产主义更是南辕北辙。
如此,无产阶级专政,或曰人民民主专政,再或人民共和的国家,又是何以体现,何以保证,何以实行,何以执行的呢?难道通过原先的夺取政权的政党就不能实践和证实吗?可以,也不可以。关键在于它是否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决定,在解放无产阶级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即无产阶级专政中的地位。因为,它原先的身份与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新的历史阶段,它的身份和位置应该有崭新的更换。这是客观的结论,是实践的推理,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明的逻辑。
在《光明在前》的大量篇幅里,已经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方法清楚详尽地阐述了社会主义两党制对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对人民共和的国家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必需性、必要性、必然性。这就是政党、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执政党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应有的、必须的、真实的地位。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历史的发展趋势给共产党人所指明的解放全人类,包括无产阶级自己的,共产主义崇高事业的必由之路。
“所以说,社会主义两党制正是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可却在过去被忽略的组成部分。”(摘自《社会主义的先进性质与两党制实体》)
如今在中国,对社会主义的争论很激烈,有民主的、有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有……。其实,社会主义很简单,就是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它有人民共和的民主、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有符合中国的国情、……。总而言之,通向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但千万不要忘了,现实和历史,经验和教训,实践和理论。
有些精英妄顾历史,不看现实,居然晃着脑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了;还有专家不总结经验的条件,不讨论教训的原因,居然张口自封“工人阶级先锋队”、“最有政治远见”,就“能够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有权威不睁眼看看已经进行的各种革命实践,不竖耳听听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就武断定论“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因此,在一个国家内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工人阶级政党”。好像政党的存在就是由于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而国家之间倒是存在着和谐的。如此,还需要什么“多党合作制”?如此,全国公民之间都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那政党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呢?而且断言“不可能出现由两个工人阶级政党轮流执政的局面”,言语之间,那种专横的封建本质也由此暴露无遗。
当然,“如果由工人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两个政党坚持根本不同的政治纲领,实行根本不同的政策,那么,这个国家就什么事情也干不了,就会长期处于混乱和动荡之中。”可为什么现在的中国要大力推动公有制和私有制共同发展呢?难道它就不会产生混乱和动荡?难道它就不是“实质上就是要颠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哦,经济方面可以公有与私有混为一谈,而政权是不可公有,只可私有的?
显而易见,这种为了维护落后、保护权势、推动私有,而脱离历史、不顾现实、不念民众,客气点,不过是标榜的社会主义,不过是书斋里的社会主义,不过是穷途末路之际祭起专制法宝的“社会主义”。
这些教授、学者、导师,口口声声中国百姓的素质低,可面对决定中国前途、人民命运、信仰生死的大事,怎么高学历、高智商、高素质在此时、此处,居然没有了一点人类的良知、学术的良心、百姓的情怀了呢?
从改革的第一人邓小平所提倡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角度来看,从辩证法大师毛泽东的:“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来说,这些登上大雅之堂的、却连推敲都经不起的谬论,简直就完全是“无须放屁”。
中国,当今的中国,它是根于前辈奋斗的基础里,所以既要不忘历史,也须正视现实;它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所以既要吸收他们成功的经验,也须总结他们失败的教训;它是潮启哲人的头颅中,所以既要学习他们心忧天下的实践精神,也须汲取他们理智分析的理论精粹。
只有这样,中国,它的思想、它的实践、它的方向,才能超越前人,推动历史,开创未来。
2007-07-05 22:16 搁笔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