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浅析社会主义的经济属性

jinxue · 2007-08-31 · 来源:本站原创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浅析社会主义的经济属性

金  煊

   2007-05-31《南方周末》发表了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高放老师的“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百年分合”文章,在公开报纸上大篇幅公正地介绍民主社会主义,在我国政治生活中还不多见。这篇文章诚如编者按所说: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其中就包括了借鉴民主社会主义的有益的经验。如何正确对待民主社会主义,应不难从中得到启示。

   只是这篇文章美中不足的是,高老师在最后说到:“可以说当今瑞典是一个社会资本主义国家。即使在没有社会民主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如美国)也有高度的社会化和有所增长的社会主义因素,这些国家也属于社会资本主义国家”。我们认为该结论是全篇文章的白璧暇斑,虽然高老师引进的社会资本主义概念,意指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结合物,但是容易给人误解为一种新型的资本主义,本质上仍然是资本主义。不如还是延用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为好,更突出其社会主义的属性。由于大家都已经认识到,苏式专制体制实质上是封建主义(有少数人称其为现实社会主义或传统社会主义,终因其专制性质与社会主义风马牛不相及实难以靠边),而且是日暮途穷所剩无几,所以我们在下文中简称民主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国家应不会再引起概念混乱。 
 一、社会主义概念的综合定义

社会主义学说是一门社会科学,其概念和研究范畴就需要从政治文化经济等社会各个方面加以综合定义,而不能只侧重于所有制的讨论。那么,社会主义必须要在经济上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吗?不错,在19世纪时工业社会初期,由于民主政治不成熟,政府和工人对资本家没有干涉或没有力量对话,资本家残酷地剥削工人,使工人处于不平等地位,乃至工人人格的异化。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主张平等民主,于是为解决工人与资本家的不平等,社会主义运动提出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经济的主张。

可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由于民主政府的干涉和工人阶层的争取,在私有制企业,工人与资本家的不平等已经很好地解决 ,工人异化非人的雇佣地位已经得到改变,工人阶层与资本家阶层的矛盾不再呈现出对抗性(在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企业不允许开除工人,甚至在公开场合下批评工人),资本主义在民主体制下和平进入了社会主义,正如蝌蚪长成青蛙,青虫变成了蝴蝶。另一方面1979年左右,英国国有化导致经济全面崩溃,引起人们注意到,无论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苏式专制体制国家,公有制企业效率都低下,国民经济建设总是徘徊不前,特别是1986年法国社会党国家化运动失败,使大家认识到,一个国家不能全部实行公有制经济。私有制有她存在的理由,就是私有制效率较高,一个国家只能有30%以下的公有制经济,否则难以承受公有制的低效率和社会管理成本。一个社会既要考虑社会的公正平等,也要考虑社会的运行效率。所以,一个正常的社会既要有公有制,也需要私有制,即混合经济。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经济改革启动时,受全球私有化影响,提出企业改制的思路,认为把企业全部私有化就解决问题了,但是社会却出现了偏差走向了官僚资本主义,历史早已经说明官僚资本主义是行不通的。如果当时中国就知道民主社会主义就可以少走弯路,不必进行企业的私有化改制,而只需要进行政治体制的民主改革就可以解决苏式专制体制的弊病。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思想的开放,更多的人认识到经济所有制决定论是错误的,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民主制也有专制制度,公有制和私有制不是万恶之源,专制才是社会的万恶之源。社会主义要解决的是社会的民主平等互利,公有制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必要特征,而民主平等才是社会主义的标致和特征。效率又是社会主义不可缺失的动力和润滑剂。

二、从经济机制上看社会主义的属性

1、提高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

首先我们怎么样正确看待瑞典等社会主义国家私有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比重。 从社会主义新的的概念出发,我们知道民主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而是货真价实的社会主义。有的网友仍然囿困于旧的定义,从私有制企业所占比例来论证民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我们说这种认识是滞后的错误的,而且举证也不全面。例如中国价值网刘志达网友 于 2007-06-07在“再回复金煊老兄”短信息中说:
  “今天,我回到新浪网经济学人论坛上看了看。那里有篇文章提到瑞典的社会经济状况。是摘录的《南方周未》报。其中指出:瑞典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这就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但是瑞典国家94%的生产资料还集中在一百家大资本家手中,17个大财团还支配着瑞典国家的经济命脉,国家股票的三分之二由占瑞典人口2%的富豪控制,而98%的平民百姓则只占有股票的三分之一,可见瑞典还是私人资本占有统治地位,因此很难说瑞典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实还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要我说,瑞典是一个典型的垄断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我认为,现代垄断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一个新的特点,那就是,极少数资本家为了缓和国内阶级矛盾,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也有意识的提高本国工人的生活水平。他们也知道,占人口98%的劳动群众,一旦造反,把他们赶尽杀绝,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且,如果不提高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社会消费需求不足,也会造成经济危机的发生。到那时,受害的也是他们自己”。

刘志达引用高老师的文章,也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重视了不同性质企业的数量,忽视了社会主义国家这些企业的质量。在社会主义国家,直接公有制企业,是指国家资本基本上全部控制了这些企业,简而言之即这些企业纯粹是国家投资的。例如邮政、电讯、铁路、电力工业和公路建筑等。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有企业强调实行民主化管理,国有化企业的董事会由国家代表(议员或政府部门代表)、职工代表和经济界代表等三方面代表组成,共同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管理层。从数量上来看,由于私营无关紧要的小企业多,所以这批直接公有制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例只有10%左右。而法国国有工业经济大约占全部经济的25%,国有工业经济占工业投资的50%,一些企业包括银行的国有化是100%国有。但从质量上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这些部门和直接公有制企业都是事关国民生计的要害部门和企业,对社会运行和人民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特别重要的意义,加之这些国有化部门收费低廉,对经济调节具有奠基性作用和主导支配作用。

其次是,高老师忽略了社会主义国家另一类公有企业,那就是间接公有制企业,即政府通过大量投资、拨款和财政津贴广泛建立起来的国家控股公司系统,也称为国家参与制企业,这些企业显然是公有企业。国家利用这一系统,以较少的国有垄断资本有效地控制和掌握着为数众多的企业。这些企业由政府的国家参与部统辖,其下属企业遍布各个经济部门。意大利国家参与制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全国各类大企业中的比重,1965年为31%,1973年为39%。国家参与制企业的销售额在全国各类大企业中的比重,1965年为20%,1973年为30%。[9]

再次,刘志达引用高老师的文章,也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只看企业数,而忽略了所占份额,即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量。西方社会主义经济是混合经济结构,从所有制上讲既有私营企业,也有公有制企业;从经济运行上讲,既有市场经济,也有计划经济。从调控手段上讲,发挥市场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既有自由主义市场调控,也有凯恩斯主义的政府有限干涉。已经不是资本主义的单一私营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化、市场经济和雇佣劳动。不错瑞典的国有化程度并不高(将近10%),,但它有一庞大的公共部门,比如说教育、保健以及其它社会领域都是掌握在国家的手里。所谓公共部门是包括全部的公用事业,公共运输,大部分采矿,炼钢,造船业,一个最大的银行,以及一个由每个部门行业参加的全国企业委员会。从能源供应、电信联络到幼儿教育、医疗护理等方面都是公共部门,职工达140万。每届瑞典政府都进一步扩大公共部门的范围,现在它已成为西方世界各国中最大的公共部门,占瑞典国民收入的65.4%(注意英国占47%,美国35%的比重也不小)。长期以来社会民主党在教育、卫生、环保和社会福利等方面不采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管理,而是由公共部门来管理。它的教育制度全部是综合性的,男女合校,没有私有的,卫生事业也没有私有部门。[3]荷兰政府控制了60%以上的国民收入,也就能够运用财政的力量影响经济的发展。[7]所以,即使从经济所有制角度来看,说西方社会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成立。

2、坚持编制发展计划,指导经济的发展

我们已经在《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的必要特证》一文中指出,任何社会不能仅仅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其实一个社会也不能仅仅是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说明,单一的市场经济造成市场物资或过剩或贫乏的无政府无计划无节制现象,导致一些地区或人群由于人的因素、经济实力或决策操作困难种种原因处于弱势或不公待遇,市场经济并不因为一个人的努力就一切工作定会成功。对于预想不到的突发因素和灾难,都需要社会帮助,需要政府加以调控,使社会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下良性动作。

另一方面,苏式体制100多年的失败实践也说明,单一的计划也是无效的。首先是任何人和组织不可能去计划规定社会每个人、每个社会团体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为了尽量地适应社会的运转,苏式国家不得不一是设立了庞大的行政管理机构,仍然是顾此失彼其功效也是微乎其微,。二是必然使社会成员单一化,遏制了人和群体的多样性和个性。三是必然要强化奴役,取消人的思想言论自由,打击了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创新性。使社会处于一种呆板没有生气的思想和经济都贫困超平衡态的死寂状态。因此,除了远离生活和社会运行的政治干部、宣传干部和马列教授们,任何一个接触现实生产生活的人,都必然迫切希望放弃书本上条条,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地调整思想理论方针路线,将经济运行的市场和政府两只手都运动起来。

所以现今社会主义国家,(其实)几乎是现今所有国家都是混合经济的国家,整个经济运行既有计划经济部份,也有市场经济。荷兰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过程来看,生产和流通领域基本上是市场经济。分配和消费绝大部分是计划经济。从国民收入的总量来看,其中60-63%通过政府分配和再分配,这部分也是计划经济,其余40%左右是市场经济。从社会经济部门的构成来看,除了铁路、公共交通等部门外,其余经济部门是市场经济,而教育、医疗、福利、保险、运输等部门则是计划经济。荷兰政府的预算和计划政策就是通过政府每年公布的计划来调节和指导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同时利用政府手中掌握的财力来影响和保证计划的实现。[7]瑞典的经济计划始于1943年,到1947年正式广泛使用。1962年成立了包括政府各职能部门参加、国家和社会经济研究所、劳资双方派代表组成的瑞典经济计划委员会。国家计划分为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和长期计划(10-20年)。计划一经议会通过,就公开发行颁布,各级政府、团体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特别实施 是预算不得违背。对于年度计划,对政府各部门、公共部门和国有化企业具有约束力,国家计划为教育、卫生、防务、社会保障和国有化企业规定目标,为私营部门和公营部门规定不同的产量指标,但一般不为私营企业规定具体的目标,企业有制定投资、生产、价格和销售计划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是在国家年度或五年计划规定的范围内,必须接受国家计划的指导。凡是私营企业努力实现国家计划目标就能得到财政上的便利和援助,相反就得不到支持,甚至课以高税或限制。[8]事实证明,实行国家计划指导的瑞典、法国、荷兰、挪威等社会主义国家(甚至日本),比起无国家计划的加拿大、美国、意大利等国家(也包括英国、和前联邦德国),在按人口平均的经济增长率要高一些,出口额增长也要快些,失业率也要低一些。有人说,瑞典是个小国、在两个阵营之间,一直未发生过战争才能发展起来的。其实瑞典能在多次石油危机中渡过难关,能在战后几十多年内一直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从而进入最发达国家行列,是与瑞典坚持编制国家计划,发挥计划的指导作用是密切相关的,是其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必须纠正那种未学习先批判的“光荣”传统,只看自己的优点即使是疮痍满目艳若桃花孤芳自赏,而对别人好的成绩,说句要借鉴学习但不能照搬后仍然是固步自封我行我素一切照旧。那种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有计划调节一只手,再用市场调节一只手,就不能消除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就不可能有完备的计划经济,再推断就不可能有计划经济,又推断就不是计划经济。这种推断纯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书呆子的推理游戏,并将政府不调节(无政府状态)与政府有限控制完全等同起来。

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有些方面值得我们参考学习:1)、计划的制定机构有一定的独立性,最终向议会负责,而不受政党影响。中央计划局、计划委员会和政府、各个主要政党都有联系,向政府和各政党提供经济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提供种种不同选择方案供政府和政党参考。最后由政府、议会来决择。2)、计划的制定、审核和批准有一定的法律程序,计划一经议会批准通过后任何个人、组织和政党不能随便更改。避免了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干扰和政出多门的现象。政府必须严格执行预算政策,使计划成为指导经济发展调节经济活动调节个人收益分配的重要杠杆,甚至于是决定的力量。3)、由于每年4月都要公开出版当年的中央经济计划,经济预测的准确性很快能够公之于众,这就迫使计划制定部门需要认真调查研究,占有充分的数据,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计划。[7][8]

3、努力提高生产资料社会化程度

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资本关系日益社会化发展。最突出的生产资料社会化的方式是股份制企业的出现。股份制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一种资本组织方式,是由两个以上的利益主体为了共同利益的需要,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所有者的生产要素(包括资金、设备、房产、技术、商标、信誉等)集中起来,联合组成企业,实行独立核算、合理经营、自负盈亏、按红分红、风险共担的企业组织形式。个人的的生产资料变成了集体所有制而发展扩大不断社会化。当股份制企业出现后,马克思指出,在股份公司那里,个人资本直接联合起来,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个人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修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修建铁路转瞬之间就把一件事完成了。”[10] 股份制使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了分离,摆脱了资本主义独资和合伙等形式的企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管理,形成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公司管理体制,具有社会主义资本社会化的特征。特别是由国家控股的社会资金联合起来的股份公司,应当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11]

4、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存在企业,存在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国家为资本主义国家。然而在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私有还是全民企业都实现了经济民主,工人阶层当家做主,不再是雇用性质,资本家与工人阶层的关系不再具有对抗性,他们的关系已经演变为合作投资者与合作劳动者的关系,甚至既是投资又是劳动者的关系。因此民主社会主义已决不是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将公有与私有、集权与分权、计划与市场恰当地结合起来,充分吸收原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管理方法的优点和长处,结合长期自身社会主义建设中经验,认真总结及时调整,形成一条新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混合经济的道路,即在保留私有制的同时实现部份国有化,在国家计划中引起市场经济,在国家集权中又有分权,在不丧失个人选择生活方式、职业和文化目标的自由前提下,得到集体和社会效益,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推行混合经济,使生产社会化的同时,也使生产资料社会化国有化,显然与资本主义经济相悖,其社会主义经济属性明白无疑不容诋毁。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