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世文:两大概念的偷换将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毛世文
·
2007-11-18
·
来源:毛泽东学书院
毛世文:两大概念的偷换将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
偷换概念从来就是修正主义者和反马克思主义者的惯用伎俩。近来,日渐汹涌的对两大概念的偷换将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其一是对“小康”概念的偷换。 以前,“小康”一词只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的评价和标准,而今,却突然成了建设的目标社会的前置词。这就是说,奋斗目标不仅是要在经济上达到小康水平,而且要实现一个小康社会。而所谓的“小康社会”恰恰是与“大同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私有制社会!这样的奋斗目标已经背叛了马列毛主义、共产主义,已经背叛了共产党的纲领和宗旨!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与之相对立的词是“大同”。小康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描述,是“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 (见《辞海》),是“指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生活的家庭经济状况”。(见《新华辞典〉)。然而用于对社会形态的描述,却是专指与大同社会相对立的私有制的社会。大同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古代,禹以前是公有制、民主制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禹以后废除禅让制度,进入财产私有的阶级社会,进入小康社会。对于“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礼记》和《礼运篇》中描述得特别清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其二是对“纲”和“中心”概念的偷换。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纲”和“中心”。“纲“和“中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行为的“纲”是指确立准则和方向的观念,因为做任何事的“纲”都是指导思想、观念。行为的“中心”是指该行为主要力量的投向。 在改革开放前,在毛泽东时代,党的大政方针中也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表述,当然前面加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意味着工作的重心在经济建设上,但必须牢记阶级斗争,把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能改变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修正主义者们却不仅取消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而且攻击毛主席误判了国内外形势,以阶级斗争为中心(把“纲”换成了“中心”)而耽误了经济建设,声称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拨乱反正就是“把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真是牛头不对马嘴,语病连连!“纲”如何能转为“中心”呢?应该说。他们是把“以阶级斗争为纲”隐藏起来,因为他们处心积虑地以复辟资本主义为准则和方向,怎敢明言呢?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窃为己有,仍做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本没错,错的是指导准则,错的是方向!不以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准则,就必然以资产阶级、封建主阶级利益为准则,不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方向,就必然以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为方向!世界上哪有无“纲”的行为呢?在阶级社会中,哪个阶级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对这两大概念的偷换,显然是想进一步把中国要引向私有化、市场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许多人天真地以为,中国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后会更富裕强大,人民生活会更加改善。殊不知,在资本主义列强已占尽各种优势的情况下,在美帝国主义妄图称霸全球的情况下,中国若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只会成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庸、政治奴才、文化乞丐!
2007/1107 |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