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解读
张 巨 成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指示,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义重大,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加深对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非常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七大报告把“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报告的十二个组成部分之一,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在十七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个词语共出现了10次,“民主”这个词语共出现了69次(十六大报告出现了58次),“政治体制改革”这个词语共出现了5次。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的“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观点,掷地有声,阐明了民主同社会主义的辩证关系,指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和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实行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如果不具备民主的政治特征,就是不够格或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只有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华民族的腾飞振兴,既要靠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又要靠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支持配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要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配套进行、协调发展,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超前,但也不要消极滞后。
只有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更好地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
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求“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第一次提出“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调“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重点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只有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加,社会主义事业就不可能成功。工人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农民阶级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力军。党的十七大报告“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为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人民群众把社会主义事业真正看成是自己的事业,民主政治意识得到增强,参政议政热情得到激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只有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有效发挥我国政治体系的法治功能,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障。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不能有效地规范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有可能变成封建制的、甚至奴隶制的市场经济。在变形的市场经济中,更容易产生腐败和经济混乱。只有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点并遏制市场经济的弊端,才能保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才能有效地遏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严重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不公正和不平等,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的关键环节。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与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民主政治的发展可以为社会文明的健康、理性、和谐、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措施。历史证明,保持社会稳定,最根本、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民主政治。只有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保证国家与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保持政权的稳定、政治路线和政策的稳定、经济社会制度的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以提高党和国家的干部的民主意识,从而对遏制腐败、澄清吏治、反对官僚主义产生积极作用。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说:“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民主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的建设和发展,是会受到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的。没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是不可能取得切实发展的。在我国要使生产力得到不断发展,就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也就提出了迫切要求。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了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的经济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有待解决。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更显强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包括借鉴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政治的先进成果,但绝不能教条主义地照搬照抄西方民主政治的模式。要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深化”二字是亮点,是新的提法,以前大多是提“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党的十七大的庄重承诺。
党的十七大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定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确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不仅说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也说明了保障人民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长期任务,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七大报告)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事业一定能够开创出新局面。
参考文献: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2007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原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1期)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