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语体转折点
王洪林
歌唱家宋祖英在全国政协会上提议小学课本教简识繁,舆论哗然。封建社会,汉字简化大趋势一直存在,清末《资阳文明书院文抄》雄辩地证明这不光是劳动人民的心声,也是秀才孜孜以求的愿景,汉字简化、汉语通俗的先驱秦昌成白话诗文,树立了古代汉语转轨现代汉语的坐标。
一、为汉语文白正名
汉民族历时语言,是谁在哪一天析称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闹得汉语的时段语言连个确切的学名都没有,实在令华人尴尬,叫外人发懵。
有史以来,中国语言名词互载现象一直触目惊心,楚奏越吟、夏音夷语、雅语方言、南蛮鴃舌含混交织,其间因为汉朝雄视百代,本已确定官方语言称汉语,可被唐音宋言相继闪断,弄成汉语的称谓各领风骚数百年,没个定准。好比一条长江大河,各区段名词互载,你呼我叫,纷纭复杂,总归还是同一水道。地理学家的任务,就是独坐池塘虎踞开口,喝止满堂蛙鸣,给这一水道定名。同理,语言学家的工作,也必须给自己的研究对象定名,古今汉语的称谓,写进史志和语言学教科书中,必须用准确、客观双重标准来筛选,试提两个议案:
第一,汉语共语方案。建议古代汉语称汉语、现代汉语称共语,务期确切客观。称汉语,既是封建中国汉族用语,又是汉朝空前辉煌、普及之语;称共语,既是人民中国各族共同语,又是共产旗下之语。白话虽然汉唐见存,宋元明清小说多用,但是1915年文化运动兴起,到五四运动语体文才登基。此前,封建文学复古运动往往标举三代两汉文风、四唐诗意、两宋词采,可见,一切文言用汉语指代,也都不嫌太偏。民时国府用语文白夹杂,掉书袋的到处冒酸汤;只有共时普及语体文,毛主席仅特许遗老章士钊《柳文指要》1971年用文言出版,所以把民初文化运动习称现代汉语的语文命名为共语,并不唐突。共语明标时代,是确切的,唯一的;现代汉语叫法苟且,是临时的,相对的,与世推移,好比和尚敲木鱼多多多。共语既是中华民族共同语,又可理解为大盛于共产党领导之时,它的倡导者集大成者多是共产主义战士,共产党在普及与提高革命文化运动上的功劳远比国民党大,这样叫名副其实,可以变暂时为恒定。同理,新文化、新文学应该定名共文化、共文学。叫现代汉语或新文学,今天看来问题不大,再过一万年还这样叫,将万年后称用者自己的时代、彼时的文学置于何地?命名不能只图自己方便苟且,不顾历史记录,不管久后混乱。就说新中国吧,虽然1949年才叫开,然而梁启超清末已开叫,再不改弦更张,谁的中国更嫩,谁的中国最新,将会永远纠缠下去,徒增麻烦。任何国度都有近现当代、新时期,任何人都有小时候,洞房花烛夜叫他新人,管个一年半载尚可,钻石婚庆上还叫他新郎,抢儿孙合卺套餐,那就乱套了。新旧今古、远近岁月,正如村姥姥之有王大猪、李二牛、张三狗、刘四猫一样没有学名,万一干了大事,无论流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都该上书,而名未定,可就难杀司马迁,苦坏读者群了。
第二,文言白话方案。推广地方志横分门类、纵述史实技巧,以文言汉语、白话汉语置换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这对苟合概念,不问时代,只看文体,因为西汉即有白话,民共残存文言。文言夹生,几万年前到四千年前闪烁图语;白话熟登,或许有网联汉语、电子汉语、光子汉语产生,最终取代西汉到共时的白话汉语,各领时代的风骚。国军将领张治中字文白,是国共合作的天使,文白这一两分法,再搭海峡两岸语文命名的天桥,其谁曰不然。
战国有《国语》,晚清民国开设语言课,本国语文称国语、国文,共国合称语文。一个国家内,各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叫国语,它是各民族间的共同语。这些苟且说法,与其万年后追改、注释不暇,何如现在就全国讨论、全汉民竞选,再由中央政府立法推行。
我提出民共简称多年,发表《纪年系地苟简论》《论民共简称》力倡共字扩容广义:共时、共初、共语、共文、共人、共党、共国、共府、共军、共诗、共文艺、共文学、共文化、共文明,这些概念的确立和风行,迟早会发生。咋呢,因为它简明,是人就爱简易精审,侨台港澳私下手抄,也有简笔。书法繁写美观,那是特例,群众喜欢。
必也正名乎,语言学既然是门科学,就应该有个妥帖的学名,简单、明白、稳定。国语、国文、语文虽然简单,却很含混;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虽然明白,却不稳定,时间一流逝,推叠多古今。若嫌汉语共语方案激进,何不先行文言白话方案,取得汉语圈各阶层共识。白话汉语走通了,骑着骡子再找马,共语提法总有 “遇洪而开”那一天,洪太尉谅必有后。
二、汉语共语找支点
资阳县丹山乡新街秦昌成,1843年前后生,祖籍湖北麻城孝感乡,1369年秦甲迁居四川,落业安岳县鱼箭滩。他考中秀才即在乡间教私塾,1876年中举,主讲雁江书院三十多年,兼课文明书院,能诗善文,1884年8月做《洋奴祭》,通篇大白话,方言生动,是一篇反帝爱国檄文,1914年主编《秦氏族谱》。1925年《资阳县志》小传粗陋,卒葬乐至县赖家坝。秦昌成语体文风启迪了四川盆地现代汉语大家的诞生,可谓共文艺白话诗文先驱;大儿子秦吉皆,诗文高手,不到四十岁夭折。
资阳东乡,隋末设立丹山县,宋朝属于磐石县义合乡畿德里,明朝复归资阳。1873年,秦昌成撰东乡《徐公碑序》:
癸酉夏,门下士徐氏之天诗者,为其祖父做寿圹,来求序以勒,对予详述其行谊曰:公讳国福,邑之徐家塆人也,世居积稼,蒙先人之业,克守其成,培后代之基,大先人之绪,其处世耿直,人之有纷难,无不得一言而排解,乡人颂之。力稼穑,余事诗书,而喜与文人学士相交游,亦其平生乐事。为人宽厚,其殆有古长者之遗风欤,其持徐氏祠之勤且谨也?与氏生男四女一,三男已逝,馀俱能克其家绍其业,其可望为诗书之门第,未可知也。
铭曰:水兮而润,山兮而亘,山水长绵,丰碑突立,既固且坚,佑启尔后人,庆衍百世勿替。邑东庠生立堂秦昌成敬撰。
光绪年间,秦昌成弟子誊范文,抄件无书名,厚1宽13长20厘米,封面题款:“甲午培生手抄于资阳文明书院之西轩下。”蒋培生字于贤,他款识秦昌成、秦明廷为师、蒋顺南称祖父、秦吉皆作大老少、蒋秉钧、蒋子元、蒋鼎钟、蒋则先为兄。目录残缺,内文84页,每页双面,每面12行,每行40字,蝇头小楷,字迹工稳秀丽,或圈或点,圈点时疏时密,间有眉批、评语,开卷撕去《百亩之田至可以无饥矣》《行不远秦楚路》,两篇录头、留尾,《求水火》后题《而民》预留双面,空无一字,完整105篇,收录1844-1894年间资阳师生八股文。十年后,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培育科学民主思想,废除科举制度,这个抄本成为资阳时文的历史见证。秦昌成改作《皆欲立于王之朝》“巨鱼之纵壑”用王褒典故,钻出八股腐草堆,朗诵《洋奴祭》成为白话名篇:“掌坛师名叫蒋邦彦,见了夫不敢把诀挽。”秀才蒋邦彦字顺南,资阳回龙场胡家沟人,包揽词讼,抱养孙子蒋培生,抄写八股文,为汉语共语找到了支点——中国资阳:两千多年前文言鼎盛,全国最早的白话文出自王褒;一百多年前文言垂危、白话叫床,催生秦昌成,他既是白话诗文孕育者,又是共语助产员。
三、科举半路兴八股
三代六朝官吏世袭、推荐制,有失公正。605年隋炀帝开科取士,有常科和制科之分,常科定时举行的固定科目的考试;制科是皇帝临时设考,很随意。科举制度把读书、科考和做官统一起来,基本公开、公正,驱动读书人发奋。
唐太宗取消考试资格限制,为百姓敞开大门。宋太宗实行糊名制度,考生的卷子是黑的,称墨卷,找人用红笔重抄一遍,称朱卷,考官阅朱卷。又规定主考官考前实行封闭,一接到任命立即进考场隔离,连家人也不许见,这叫入闱,一个多月考试放榜才能解除。皇帝主持殿试,逐步形成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格局。
熙宁变法,王安石考试始有八股,明清体例严谨。八股也称时文、时艺、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1368年,明太祖诏开科举,制度、文体有明确要求。儒太素写万言书,读了4小时也不见正题,明太祖打他百板,命令手下寻找简洁明了的文体,规范公文写作。1382年,科举考试规则定为国策,科举制度规范化。1421年,明成祖在北京府学胡同建立顺天府直属学校,参加科举考试必须通过学校取得学生资格,最初等的考试在县学,严格月考、季考、岁考,这种方法沿用为学分制。15岁是童生,85岁没考取的也是童生,百考秀才不第还是老童生。成化年间,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形成严格的程式,八股文登峰了。考生用比拟、排比或对偶的手法形成一节文字,整篇文章必须有八股这样的文字。入清体例僵化,有人指出八股缺点,康熙时停考一段又开考。由于教育绑在科举战车上,读书人应付考试,忽略其他知识和能力,大量青春、心血和时间集中在科举上,导致积弊,1902年废八股,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限定字数,不能多也不能少,明代300字,清初550字、康熙时650字、乾隆时700字。
童生院试及格,成为国家学校的生员,通称秀才、相公,进入主流社会,到了大堂可以不向县太爷磕头下跪。南京江南贡院最大,独占清代状元过半。除司考官员办公住宿,矮屋号舍20644间,隔成轿子大一间,按天地玄黄编序。乡试3年一次,每次3场,每场3天,考生都在号舍,考试时一层隔板放在上边,晚上抽下来蜷曲睡觉。号舍敞开,前不遮阳后不挡风。号巷尽头有间粪号,放祇粪桶,去上厕所不能说话,用牌子表不,牌子两面有字:入静、出恭。
官府严禁作弊,处罚很重。被查出的考生一辈子不可做官,捆绑在贡院门前木柱上不众。官员参与舞弊,家产全都抄没入公,甚至砍头,一般罪行撤职罢官,流放边疆。
明清各级科举考试三场。第一场八股文,从四书五经里选材出题;第二场官场应用文,一是上下往来公文,一是根据提供案例撰写司法判文;第三场策问,涉及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
八股文讲究章法与格调,是说理的古体散文,同骈体辞赋合流,在文学史上自应有其地位。但用于教育,作为考试文体,八股文内容、形式死板,不便自由发挥,士人的思想受到极大束缚,学风败坏,一意代言,远离现实,不切实用。朱熹注《四书》《五经》每章每节每句都作过题目,无数士人做烂了,便出现截上截下、冒上冒下、冒上下两截,以至长或短、有情或无情截搭题等命题法,斩头去尾,语句不通,张冠李戴,乱点鸳鸯,无奇不有。
10世纪,朝、日、越引入中国科举制度, 2006年几百名韩国人在昔日皇宫明政殿前再现科举的盛况。常人总以为八股文没有思想,其实经学以天下为己任、自强不息的精神,道德文章、器识文艺,对士人是有益的。《易·损》:“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变通趋时,这种不即不离的状态比朱子与时俱进深刻平和,泥古不化是自己的事,岂能怨天尤人。
2008年4月2日,102岁大病初愈的诗人刘克生说,隋朝开科取士,选拔官员。唐代试贴诗两篇最有名,其一钱起《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八股取士,文学史应该记载,不然断代了,不知县志、省志、文学史会不会给它一席之地,有人提议文学史还是要提到它,思路还是巧妙的,可以学为文技术嘛。学术天下公器,读五经程朱注,代圣人立言。明清八股大家多,有专长,管世铭八股有名,袁子才也写得好,楹联名家江国霖有试贴诗,可学其思维文化意识。1813年,江安杨庚兄弟中举,学政把文章看熟了,说:“文章可学,莫学杨庚杀腔。”杨庚《桐云阁试帖辑注》风行一时。《龚定庵全集》有八股文、试帖诗,双流彭闰方有《漱六山房制艺》,撰写双流节烈祠对联。出题出单卷,出全装,抄写呈文,出上篇下卷,出无情搭,割裂一两句,两三章连起出题,河南学政俞曲园有《春在堂全集》,他出题邦国之启章、下章阳货见孔子,出无情搭君夫人、阳虎约,连起大不敬,多亏曾国藩等力保,罢官免死。破承两句,张之洞三句犯了规,但文特好,也取了。周有八士,百战百揆用以出题,八弟兄四个双胞胎,这一章出缩脚题,此题上全下偏,周代有八个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娲,现八个又要表明只有七个,不能犯上又不能犯下,会做文章的把老幺季娲砍掉,几个字就解决了:“八士而有七焉,皆兄也。”七个是哥哥,一个是弟弟,这是叙述技术。扬弃朽腐,取好的。秀才阶段的小题,中举要操举业。运用考试作假,希望高中,破承题发现四个一字,是收礼通关节的暗号,要录取,子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嵌四个一字进去:“名为一,而实不一,故夫子一以勉之,一以警之焉。”很巧妙的通同作弊,适合小考。下者为朝,破承题很好,八字破题:“物居下流,积云木焉。”结题:“上为巢乎其人也。”即要说明,又不戳穿,很妙。李福写八股很好,“不使相之”,管仲家臣为什么不死,责备管仲。1888年,乐至戊子科举人胡砚池试卷不用八股,写成三大段,主考也录取了,胡举人1920年死。试卷、书信不点句,点句主考官不安逸,也得罪朋友:“你以为我读不断句哇?”诗词不常见可注一下,常见的不要点,个别冷僻、纯私人的事件可简短加注不能因为有坏处,有毒素就不选,不能割断,总之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断了代,不完整。可学《诗经》好坏都传,善可为法,恶引为戒嘛。
四、秀才也爱简化字
秦朝小篆,算是早期简化字,南北朝书法家比较成规模地求简,《碑别字》所录多是共时通行的简体字,还来源于草书。人爱简便,秀才抄书也厌烦,写有简体字530个,很有意义,兹分三类胪列。
一类简化字:饥、战、远、诗、问、谷、当、谓、况、对、储、于、异、解、设、报、处、说、辞、难、为、谅、请、独、终、义、谘、结、绸、缪、纳、计、诏、尝、谋、给、颐、养、缩、倾、体、筹、贵、凶、风、专、旧、时、谬、测、晋、称、势、门、议、丰、争、国、屡、叹、较、陈、词、语、游、礼、数、谢、归、实、许、东、遗、权、读、远、择、诬、谈、论、诵、诗、巨、讵、绳、绸、缪、灵、艰、岩、馀、经、体、尽、乱、顺、制、窃、怅、齐、万、缙、绅、烟、断、绝、气、欢、记、饿、惭、愧、趋、纳、轨、妇、园、渐、听、诡、叹、运、试、仪、诩、还、转、图、几、闭、费、圣、渊、岳、献、乐、戚、党、苹、梁、伪、节、调、会、间、诱、诸、维、过、虽、伦、订、谦、挚、诞、仙、传、升、灶、沉、编、面、雇、宾、豆、寿、诲、继、爱、谤、解、组、沦、顾、酬、谁、输、殷、绂、凄、凉、诏、简、荩、点、讽、诵、题、纯、乌、趋、误、诿、号、恶、闵、饭、栉、脍、杀、饫、杯、劝、谙、谨、饮、谒、则、雁、踌、祷、咨、谏、谌、托、访、亏、阀、阅、夸、约、浇、馔、众、台、详、倾、轧、润、执、艳、仅、蚁、闲、饷、盖、从、岁、际、俦、喧、评、咏、畴、向、圆、缓、递、闾、阎、隐、诣、测、顽、犹、纠、略、营、痒、踪、羡、轩、装、饱、挽、与、绳、谱、书、医、脉、载、绌、劳、贾、萧、离、诈、办、颁、厅、屡、项、暖、恤、馈、闺、阁、研、欲、艳、萍、尔、偷、闻、耳、诮、恋、庐、涧、途、遁、師、苍、轮、贡、宝、尸、荣、席、赏、铄、届、阳、觉、尧、垲、观、课、维、残、辙、札、声、庙、并、缕、暂、写、辐、辏、赞、线、竞、颐、稳、愤、咒、证、冰、锐、朴、邹、贯、昼、赖、话、谐、饵、讹、谦、诛、鸡、赧、绥、悯、傧、混、鲁、轼、窗、洒、领、讶、谕、侧、荟、嵘、边、践、联、壮、瓶、谤、责、谣、夜、陨、诫、颂、绪、绩、双、觇、坏、蛰、迁、资、频、辽、群、弥、烧、颜、扪、秘、训、统、谟、贫、兴、坟、讨、谀、媚、绕、浚、弃、贻、肖、征、鸟、头、虫、颠、预、诰、变、规、侯。
二类过简字:学、然、勺(芍)、弟(第)、尹(君)、身、朝、使、行、馆、劝、象(像)、虽、兼(蒹)、情、敢、等、尊、焉、在、其、长、厷(雄)、谊、属、事、略、渭、学、斯、诚、询、门、第、供、常、张、等、谓、请、世、留、旧(舅)、思、品、易、奄(阉)、哥(歌)、帜、隐、囯、兽、参、斈、孺、侕、亻入(儒)、冀、所、使、意、贤、然、鼎、精、抇(扬)、盐、期、惧(忄目)、斯、岂(恺)、阃、几(风)、苜、案、助、卄(其)、旗、扬、瞩、薄。
三类繁简字:观、储、顕、怀、穷、圣、斉、荐、几、机、轻、泽、济、変、无、剂、飞、讥、侪、证、关、铸、辖、辍、栏、严、烧。
当然,抄本练笔,答卷不会把舅姑写成旧姑,为求快捷,同音别字尚多。过简、繁简类依简化字排,不显手稿原貌,因为还在摸索,有的字倒公不母,朝三暮四,此简彼繁,没个定准,圣、劝、略就是这样的跨类手写体。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朝代,汉字是士大夫一把剔骨刀,一柄屠龙剑,只要能倚上天、杀死人,武器是越轻便越好啊,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绝不欣赏丈八蛇矛、万石劲弩。拿清末秀才手抄喜欢简写而论,他们如有微机,决然珍藏笔砚,鼠标轻轻一点,增删自如,移动风快,卷面永远干净,无须誊文,打印电邮,瞬息万里。
民国基层公文、文人手稿、民间簿记,简写并无二致,只是民间做得更彻底,走得更远罢了。
共初审字正音,功盖前人。1956年《人民日报》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通过,1964年出版《简化字总表》;南民、港澳和海外华人社区出版物固守繁体字,跟共国语言文字划清界限,比书家、秀才倒退了。大陆能读写汉字的有11亿人,侨台港澳汉语圈充其量7000万人,保守没有出路,抱残岂能守缺?
宋祖英唱歌起家,汉字繁写简书于她少关痛痒,之所以要提案,是受尊孔复辟派请托。中国今日政协委员实行高精尖名人制,基层的、非精英的、没冒尖儿的、低于风头的、甘寂寞的人群难以产生委员,所以一些有真才实学、埋头苦干的人有什么构想,往往事先打通,让有资格的肯露面的委员出名提出,一吐为快;坏点子也找有脸子而无脑子的委员代递,以售其奸。
有人说电脑繁简对转,何须学习繁体字。微机固然便捷,但是如果程序编制者、使用者都不识繁体,某些一简对应几繁,每个繁体含义不同的字眼儿,不求甚解就可能张冠李戴,贻笑士林。由此,少数人钻研、掌握繁体字还是必要的,有利于文化传承。
五、喜悦真知重斯文
在资阳市喜悦房地产开发公司江南半岛楼群破土124年前,举人秦昌成开启白话诗文大门;1894年文明书院抄录八股文,誊毕10年诀别科举考试,就业学堂,传播科学民主春风。
民末简化字大兴,共初传奇事喷粪。1983年3月11日,我摘录《四川日报》上《临江寺豆瓣的传说》自题:“神话终归是神话,今天,我资阳人民创造了比神话更值得珍重的佐餐佳料临江寺豆瓣。”读者问依据,那人笑答:“没有传说,从我开始。”豆瓣厂改制私营,用假传说打真广告,引爆著作权,2005年庭外和解,公司赔付两万元取得俩井冠名权:菩提并无井,迦叶亦非沦,偏有临江寺,千金马骨名?有位姑娘是政协委员,捉刀人给她杜撰了呼吁重视其产品的提案,唤起各方通同作弊,让一个出炉几年的食品申请中华老字号,核心资料假托民间传说。史料漏,故事凑,这已成为小地方宣传品惯技,老号是个桶,污滥往里㧐,踢开典籍望天吮,拈轻怕重爱草裙。
21世纪九州竞开风景名胜区,挖口水塘,伪造爱情悲剧说是牛郎织女玉液所凝,挂牌兜售,诈骗游人。南京封存李歌女厕所待瞻仰,何不复原杨贵妃茅坑?工商业、服务业类似策划理念比比皆是,这些虚无缥缈的托词,比八股调还八股腔,八股到底通经典,商话交尾攀孔方。无论汉字繁与简,广告越是下作了。朋友反诘,古时候伪造的就行?一切传说都是假的,只不过编的时间早迟而已,清朝编跟民国编是一样的,现在有多少古迹是原生的,都是反复毁反复重建的。我答,史前传说未必都假,文字一产生,追记活舌,口耳直播变眼纸传承。诚然,媒体昌盛时代,突发的所谓传说,大半是文痞撒谎;但因此扫除一切传说,则失之鲁莽。《水浒》里宋江逃命无路,小说家智穷难张,虚构九天玄女搭救,看起热闹,实为败笔。越是喜真求实的区域人群,他们的思维定势越爱实证,传媒越少捏造。人有喉舌要说话,一见嘻嘴就封杀,矫枉过正。地方当代修志,国家隔代写史;家谱百年难续,一旦开编,采集口碑,各家高曾祖考简历,多半来自脑海,难道我们能无端否决记忆,武断他高祖根本不存在?记忆工程一天不完全发达,传说一天难断根。努力求真,何必尽灭固有传说。传信传疑,追求科学,反对欺人伪饰,树立踏实学风。
能不能够轻松掌握文言文,不能;可不可以简易渡过繁体字关,可以。文言汉语必须多读多背,这正如外语需要多记诵一样,不宜成为全体学生的必读课,有语言天赋、有学舌兴趣的翻译精通外语、熟谙文言就可以了,多数人掌握白话汉语足够了,不必人人竭力啃古字、掰外文,把钻语文的时间花在科技、生产创造领域,更有利于社会整体进步。1978年初一暑期,我借助《新华字典》,摊开《毛泽东选集》1955年竖排本和1967年横排本繁简对照,兴趣浓厚,举一反三,秋凉透过繁体字阅读关,从此写简读繁,不再为难。识别汉字繁体,这又不是高科技,哪里需要折磨每个小学生,搞得嫩眼镜片瓶底厚呢。
简化字、语体文非一朝一夕所能,几千年众口铄金,这些新生事物《敲钟村志》《鸫雁山社志》《四川方言会通》大量收录,仅就简化字而言,《资阳文明书院文抄》特点更加鲜明。在资阳的“浣花溪”南门坝江南半岛楼群落成115年前,这些秀才、举人、进士读书都那么高了,却不像识字有限的歌手那样装神弄鬼,抱残守缺,拿繁体字来为难小学生,阻挠现代文明,复古思维模式。
《文选》烂,秀才半;鼠标换,古典颤。电子时代,催生毫不摸书买空卖空的文人。再聪明的读书种子,也必须储蓄一定的腹笥,才能在搜索引擎指导下,有效整合思维,优选全息资料;任何现代化时代,胸无点墨,再高级的搜索工具,也救不活川剧折子戏《做文章》里倒吊三天无滴水的蠢材。秦昌成和他的先生、学生们,把文言文、语体文铆在沱江资溪交汇处黄鳝溪,简明通俗,流风余韵烘托喜悦·江南半岛楼群汉语、共语转折点的劲风,苦学巧干,清爽宜人。
二〇〇八年戊子清明成都永丰路仰韶楼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