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搜狐博客
至少表面看来,中国人(当然包括我自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一直糊里糊涂。开放初期,国人还展开了一场姓社姓资的大讨论。至今每想起那场讨论,就觉得咱中国人真是心智不开,愚昧得很。
这自然也与前苏联自作聪明的混帐理论有关。其理论的主要特征是主张国有化、集体化,极力压制个体经济乃至彻底消灭它;贬抑市场经济。列宁曾经为国家的幼儿园“解放”了妇女而自喜,为莫斯科---喀山铁路工人发起“星期六义务劳动”而极其振奋,却无法意识到市场经济对国民生活的价值。
中国不管它行不行,照搬过来,结果,虽然也有过许多感人的劳动场面,但最终还是难逃“鸡多不下蛋、人多不干活”的尴尬,几十年下来整体上农业衰败,工业潜力也得不到开发,商业凋敝更不用说了;再加上内斗的能量消耗,70年代末国民经济已到了全面崩溃的边缘----只凭“精神原子弹”是吃不饱饭的。
在发展经济的眼前的政治障碍被清除以后,中国开始“摸着石头过河”(而不是“高瞻远瞩”)。后来,邓领导在文选第三卷著文公开表明: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末搞社会主义?我们还需要探索。
不知有多少人注意到了这句话。根据我有限的了解,文选三卷出版以后,学界并未发起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歌功颂德的话太多,理性分析的几乎看不到。
本来,学者们是专门搞学术的,但似乎没有多少人去努力!不知他们在忙什么。
可以说,学术是一个民族的理性大脑,而你连什么是社会主义都不管,还谈得上怎末搞社会主义?----这无疑是学术界的整体失职或曰良知淡漠。
前苏联和中国的“主流意识”似乎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而不允许个人所有制存在。因此,国有企业和农村生产队成了最坚硬的政经合一的组织模式。如此一来,经济本质上已经政治化,而经济的社会化便无从谈起。
这样的经济形态,其实恰恰是反社会化的。经济的神经完全被政治的手操控,经济自身的规律和能量无法得到释放----这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官僚主义的经济。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权利与利益的社会化---包括物质和精神财富。马、恩在著作中也从来没有否定过这一点,所谓“自由人联合体”、高度的“地方自治”主张,正是体现了权利与利益社会化的思想和精神。
如果轻视权利与利益的社会(“市民社会”或说“公民社会”)化,而只是注重政府或曰“政治国家”(借用俞可平术语)对社会的操控,那末可以说,社会主义并没有真正、彻底地实现,至少可以说它已被政治权力严加控制。
而这对一个国家其实是相当不利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强大,本质上只能是公民社会的强大,而不是行政机关的强大;当危机来临之时,最终还是要依靠公民社会强劲的调节功能来解决。
说“小政府大社会”,与其指其结构,不如视其功能。结构最终还是以其功能体现其终极价值。
最后说一点有关“资本主义”的观点---对此,可以说20世纪的所谓“社会主义阵营”各国都曾是根本错误的认识。前南斯拉夫和波兰务实的学者(后者如兰格)顶住了压力,在上世纪就远远走在了各公有制国家学者的前列,推动了本国向现代经济的转型。
所谓资本主义,其实就是以资本投资为手段的所指,别的什么也不是。大骂资本主义,这是把经济科学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极其愚蠢的勾当。
实事求是地说,资本投资是东西方经济共同使用的手段罢了;没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自然,至于官僚主义,它永远也不是个好东西----它只会破坏社会的发展。
----------------诚请各位高手不吝指教。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