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会上的书面发言
马克思诞辰190周年了!全世界无产阶级都在纪念马克思。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社会的时候纪念马克思具有现实的意义。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至今仍然不理解,致使得已经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在苏联和东欧丧失了政权,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为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是:无产阶级在先进的国家里夺取政权以后,就要消灭资本消灭雇佣劳动,实行财产共有共同劳动。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制度,新的经济形态,新的经济体制,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秩序。在这个新的社会里没有商品没有货币,没有资本,没有雇佣劳动。要认识这种新社会,重要的是要弄清什么是资本?
恩格斯说:“资本是什么,是一宗货币,这宗货币变成为商品,以便再变成比原先数量更多的货币。”可见资本就是在商品经济环境中用钱赚钱的活动,运动,过程。用钱赚钱的人格化就是资本家。资本家在商品经济环境中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就是资本主义。如果我们接受恩格斯的资本定义,我们就会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一个消灭用钱赚钱的活动,因此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保留资本?第一,当无产阶级在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遇到的是小农经济为主的前资本主义经济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发现,还不能消灭资本,必须经过一个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受到无产阶级的限制规定国家资本主义的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第二,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列宁尸骨未寒的1924年就把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篡改为国家社会主义,并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杜撰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种名为社会主义实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就是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形态,经济体制。
中国解放以后,遇到的也是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状况,毛泽东把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实际结合在一起在中国进行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实践。毛泽东按照列宁的指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里对国家资本主义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规定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活动范围。所以毛泽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人。因此中国并没有进入社会主义,而是处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毛泽东的失误是,接受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认为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正是这个失误导致了毛泽东逝世后退到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邓小平不理解列宁和毛泽东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错误地认为毛泽东对国家资本主义的限制和规定国家资本主义的活动范围,是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因此他提出改革开放:改革毛泽东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限制,开放国家资本主义的活动范围。可见邓小平是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倒退到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领导下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改革开放的资本主义的特征就是:保留用钱赚钱的活动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经济形态。在用钱赚钱的活动中保留雇佣劳动。而这种经济形态正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由此可见,我们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就是要把用钱赚钱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和当前中国的实践结合在一起,认识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从而达到消灭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的目的。
这里我只能简单地做个大概地说明,想了解这个问题的同志们,盼望对我的拙作进行批判和反驳,借以达到追求真理的目的。我的拙作发表在《实践共产主义》上,请批评指正,谢谢同志们!
此致敬礼
劳动者 08.5.7 .
在14届《资本论》研究会上的书面发言
各位《资本论》研究专家们:你们好!
你们在《资本论》研究中把马克思的理论和中国的实际结合在一起,为认识中国的问题,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
我是《资本论》研究的业余爱好者。我是搞建筑的,对于马克思的理论在你们面前只是一个小学生,我的理论水平也是小学生的水平!我是就事论事难免出现教条、死板、理论不彻底的现象。因此我是来向你们请教的。期望得到你们的批评帮助!
各位专家们,现把我死搬教条的认识向各位专家做以简单汇报,敬请批判反驳!
1,《资本论》的中心点就是:“资本是什么,是一宗货币,这宗货币变成为商品以便再变成比原先数量更多的货币”(恩格斯语)。我的体会就是:资本是在商品经济环境中用钱赚钱的活动、运动、过程。用钱赚钱的人格化就是资本家(叫什么名称并不重要)。资本家在商品经济环境中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运动、过程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资本主义。
2,《资本轮》的结论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要消灭!《资本论》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每一个结论,都是以“消灭资本”为主题。可见,《资本论》是消灭资本的宣言书,而不是发展资本的教科书!企图以“发展资本或为资本辩护”为主题从《资本论》中寻找论点、论据是徒劳无益的。
3,《资本论》揭露的是资本家在商品经济环境中用钱赚钱的活动、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宗货币作为资本为了赚钱必须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货币增加的过程,是价值增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自然发展的历史过程,它形成了人类历史上一个暂时的经济形态或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形态或体制中赚钱是唯一的目的,生产、交换仅仅是手段。
4,《资本论》的出发点是:工人和生产资料的分离,工人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存。劳动力和任何商品一样,有它的价格,要在市场上出售才能换回货币。出售劳动力得到的货币叫做工资,可见,工资是在市场上交换得到的,而不是从劳动的成果中分配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按劳分配是欺骗工人的呓语。三位一体公式中的:劳动——工资更是无稽之谈。工人除了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这个商品得到工资以外,无论资本家的财产还是社会财产没有一丝一毫归工人所有。工人想要享受社会上的财产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出卖劳动力所得的工资购买,天上不会掉馅饼!
5,《资本论》告诉工人,资本家使用从市场上购买来的商品——劳动力,就是叫工人劳动。因为工人出卖劳动力时得到了工资,那么,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工人必须为资本家创造和工资一样多的产品。但是实际上工人不仅为资本家创造了和工资一样多的价值,而且创造了超过工资价值的价值,超过的部分马克思叫剩余价值。由于工人得到了工资,那么超过的部分就是无偿创造的。这个铁的事实说明:资本家确确实实剥削了工人。
6,《资本论》告诉工人,资本家投入产业,就是为了无偿获得剩余价值。资本家经过一定的周期(几个月或几年)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积累起来就和资本家原预付的资本一样多。从这时起,剩余价值就代替原预付资本变成了资本化的剩余价值。这里就得出一个令资本家诧异的结论:资本就是剩余价值!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马克思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把本来属于自己的财富从资本家手中夺回来!这就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旗帜!
7,《资本论》告诉工人,工资是工人及其后代必须生活资料的价格,工资随生活资料的价格的张跌而增加和减少。资本家为了赚钱,必然要减少成本投入,减少工资成本的办法就是减少工人的工资。减少工人工资的办法就是降低生活资料的价格,降低生活资料的价格的办法就是提高生产生活资料生产部门,提高生产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力。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了,生活资料的价格就降低了,工资也就减少了。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利用机器,利用科学技术,利用作先进的生产工艺。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工人的工资。这就是马克思发现的资本积累的规律,也就是工人必然贫困的规律。
8,《资本论》告诉工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必然要把剩余价值变成增加了的货币。资本家的办法就是:在流通中花掉和剩余价值一样多的货币(不是投资而是购买生活资料),通过社会中生产资料部门和生活资料部门的产品的交换,和剩余价值一样多的货币就回到资本家手中。《资本论》第二卷就阐明了这个问题,
9,《资本论》告诉工人,工人无偿创造的剩余价值,首先被产业资本家以产业利润占有,后来就被商业资本家以商业利润,金融资本家以利息,土地所有者以地租和国家以税收的方式瓜分。《资本论》第三卷解开了这个秘密。
10,《资本论》告诉工人,所谓消灭资本,不是消灭资本家个人,因为他们仅仅是用钱赚钱的活动这个经济体系经济体制的承担者,他们不应该对这种经济形态负责!消灭资本就是要消灭用钱赚钱的活动,消灭用钱赚钱的活动就是要消灭商品经济的环境,要消灭商品经济的环境就是要消灭产品的商品形式和货币形式。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消灭商品经济的环境,因此没有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尊敬的各位专家们:我的观点可能有失偏颇。我把它们告诉专家们期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教!
班门弄斧不自量力望谅解!
预祝大会成功!
此致敬礼
劳动者 08.7.19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