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已露游戏人生之病象(马克·布劳格著)
近来,著名经济思想史家马克·布劳格撰文批评经济学的数学形式化。经济学家们真正知道什么?认为,“形式主义”是问题所在。原文题目:现代经济学中令人不安的潮流,本译文发表于经济学消息报时改为本题目(2003年6月20日)。
近年来,一系列令人吃惊的论著已经出版,它冠之于“经济学的衰落”、经济学的终结甚至经济学的死亡这样的题目。克莱默和考兰德对美国顶尖大学研究生的一项调查,揭示了一种骇人听闻的状况:这些年轻的和未来的经济学家们对经济或者对经济学文献没有兴趣。他们精明地感觉到,在经济学这个专业上的成功主要是取决于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知识。这项研究引发了对西方世界顶尖大学经济学研究和训练的一片抱怨之声。1991年,由美国经济学会发起,美国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一个全面的调查报告。像所有这种类型的报告一样,囊括了经济学专业著名人物的这个委员会的报告是各种观点折衷的产物。然而,一种占主导性的评论再次出现了:研究生院所讲授的经济学日益专注于形式技术,排斥对真实世界的问题进行研究。最近,英国著名的《经济学杂志》总编辑John Hey回顾了十年的编辑生涯,总结了他对经常投稿这个杂志的论文类型的评价,他也特别提到数学建模所具有的压倒性支配地位。
许多投稿看来不是为了增加经济学的知识。当我充分理解这对特别是年轻学者所产生的压力的同时,这种状况使我失去了信心:如此多的经济学家看来正在玩“杂志的游戏”,也就是说,在一个主题上所写的许多看来不一样的东西实际上是无聊的,没有启发作用的。大部分纯理论的论文都可以归为这一类。另一方面,这个领域中一些关键性的理论问题需要回答。然而,恐怕没有经济学家躬身自问:社会所面临的关键经济问题是什么?如果他们这样作了,他们将会写出更相关的东西……
常常是这种情况:模型的设计不是为了其它的目的,而只是为了产生一种结果,这种结果就是已观察到的“程式化事实(stylised fact)”。这可能是一种有趣的练习,但它需要下述解释加以补充:这种对“程式化事实”特定的解释是否有用,是否要比与它不同的解释更好?单纯地设计一个与自己所需要的结果相一致的模型只是对聪颖的证明,而不是对理论相干性的证明。
我们容易引证经济学这个专业其他学者的类似证言,但也许这已足可以证明我的论点了:现代经济学是“病态的”,它日益成为一种为自身而所存在的智力游戏,不是为了实践的结果。经济学家们已经逐渐地把这个学科转变成了某种社会数学,数学系所理解的分析上的精密是最重要的,而经验相干性(正如物理学系所理解的)则是无足轻重的。如果一个论题不能由形式建模所处理,它就简单地被交付给智力的低层社会。随便拿起一本《美国经济评论》或《经济杂志》,更不用说《计量经济学》或《经济研究评论》了,这些日子我感到疑惑,是否我已经登陆一个奇怪的星球:在这个星球上,冗长乏味是专业出版物蓄意的目标。一个世纪以前,经济学就被宣判为“沉闷的科学”,但昨日的沉闷科学远不如今日令人昏昏欲睡的烦琐哲学更为沉闷。套用英国一首流行音乐的标题:“请不要和我谈论现实,我们是经济学家”。(贾根良译)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