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试论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客观意义
: 清源1
日期: 2008-03-29 21:02
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发展的一般顺序是这样:
1、家庭个人的占有;
2、股份制;
3、股份合作制;
4、合作制;
5、国有制;
家庭个人占有制和股份制这里不用多说,下面就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国有制介绍如下。
股份合作制:
下面是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解释的股份合作制。
什么是股份合作企业呢?股份合作制企业即实行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的企业。所谓股份合作制,是指在企业投资方式上采取股份制,即由若干不同的投资者以等额股份的方式共同投资;在股份构成上,以企业职工股为主,并兼而吸收有其他股份,如法人股、国家股等股份;企业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配相结合的企业经营方式。
下面是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对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之间区别的解释。
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是两种企业制度 股份制遵循的是股权原则,谁购的股票多,谁的发言权就大,这样才有控股不控股的问题;而股份合作制遵循的是一人一票原则,在企业内部,职工入股的份额一般差异不大,在决策问题时大家是平等的。
下面是官方的说法。
随着中央确定的“抓大放小”企业改革方针的实施,在我国中小企业中逐步实行了一种名为股份合作制的企业经营形式。特别是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将股份合作制作为以后,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便大面积推广开来,不少城市都开始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对现有企业进行改组与发行,对促进现有企业的改革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上是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的区别,以及在现实中国的存在。由于缺乏资料,国外的股份合作制无法介绍。
合作制:
合作制里不存在股份制里的一股独大和控股和股份合作制里的股份不均的情况,而是每一份的入股资金、资产是平均的,这是合作制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之间的区别。
新中国初期的合作社以及现实的中国出现的不少的合作社,如北京农大何慧丽在河南兰考建立起来的农村合作社,以及中国其他地方自发出现的合作社,就是这种合作制的表现。也由于缺乏资料,国外的合作制经济无法介绍。
国有制:
国有制是国家统治集团做为主体对生产资料实行所有。 国有制有很多种,比如奴隶制国有制、封建制国有制和资本主义国有制。这些都是不同的国家统治阶级的集团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 国有制的统治集团是一个不生产的阶级。其利用国家强制及暴力工具和财政及法律来维护国有制的存在。 由于国有制统治集团是一个不生产阶级,其必然也就是一个剥削阶级。其什么也不生产,但是,其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与支配,依靠赋税的横征暴敛,而聚集和霸占财富,并实现国有制的积累与扩大再生产。 由于国有制的所有者主体不过是一个不进行实质性劳动的剥削阶级的统治集团,由此,国有制不仅不是公有制,而且是这个官僚资产阶级统治集团的私有制。
股份制存在着一股独大的情况,股份合作制中股份分布不均匀,合作制中股份分布平均 ,它们的共性都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都是按资分配。所以,它们是属于资本主义占有方式范畴。 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制中,就已经孕育了公有制萌芽,但这还不是公有制,它只是公有制的因素,合作制要比股份合作制公有制因素高,股份合作制又比股份制公有制因素高,实际上合作制就已经很接近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公有制-集体所有制了,资本主义的国有制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全民所有制也非常接近了。因此,合作制、国有制的公有制因素最高。
占有方式的主要方面是所有制,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因为它决定分配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占有方式上的界线,是在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低级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的合作制之间,二者之间的区别是: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低级公有制)是劳动者集体占有生产资料,而合作制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尽管合作制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没有分离,但它还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还是按资分配。解放初期的合作制也同样是这种情况,在占有方式的性质上,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分界是在合作社与初级社之间。关键的一点,就是在生产资料占有的变更上。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合作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属于资本主义的范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属于社会主义的范畴。
公有制是社会和集体占有,而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里已经孕育了公有制的这个“集体”占有的萌芽和形式了。请你注意:是萌芽和形式。
马克思在总述《资本论》的指导思想时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也就是说,一个新的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在旧的社会制度里孕育的,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在原始社会里孕育出来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在奴隶社会里孕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里孕育的,同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孕育的。
恩格斯说:“无论转化为股份公司和托拉斯,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资本关系并没有被消灭,反而被推到了顶点。但是在顶点上是要发生变革的。生产力归国家所有不是冲突的解决,但是它包含着解决冲突的形式上的手段,解决冲突的线索。”
什么形式上的手段和线索呢?就是由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全球性的跨国公司的股份制,以及资本主义的股份合作制、合作制,这预示着生产资料归集体和整个社会所有的方向。资本主义的国有制的发展方向是指向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制的发展方向也同样是指向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实际上,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有制和合作制离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只有一步之遥了。因为只要将资产阶级专政换成无产阶级专政,这种国有制就会变成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只要将合作制里的个人占有变成集体占有,这种合作制就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集体占有的集体所有制了。
当然,这个演进并不等于是和平直入的演进,而是在资本不愿意自动交出生产资料和财富的时候的非和平方式,就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变资产阶级专政为无产阶级专政 进而变这种资产阶级的国有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和全民所有制。而不是毛主席在《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里说的修正主义所说的那样,“资本主义的那种国有制、合作制就是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
前者变成后者的条件必须是无产阶级专政,也就是这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就已经孕育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因素和萌芽要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必须借助与暴力。 因为“暴力是新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
根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事物在发展中会产生异化和异己的力量,也就是会产生否定自己的对立物、对立面。资本主义社会也是这样,资产阶级在自身的发展中,产生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在占有方式上产生埋葬私有制的公有制因素和形式,这是它们自己不曾料到的。这就是现在在全世界(当然也包括现中国)里出现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国有制的客观上的意义。
: 清源1
日期: 2008-03-29 21:02
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发展的一般顺序是这样:
1、家庭个人的占有;
2、股份制;
3、股份合作制;
4、合作制;
5、国有制;
家庭个人占有制和股份制这里不用多说,下面就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国有制介绍如下。
股份合作制:
下面是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解释的股份合作制。
什么是股份合作企业呢?股份合作制企业即实行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的企业。所谓股份合作制,是指在企业投资方式上采取股份制,即由若干不同的投资者以等额股份的方式共同投资;在股份构成上,以企业职工股为主,并兼而吸收有其他股份,如法人股、国家股等股份;企业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配相结合的企业经营方式。
下面是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对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之间区别的解释。
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是两种企业制度 股份制遵循的是股权原则,谁购的股票多,谁的发言权就大,这样才有控股不控股的问题;而股份合作制遵循的是一人一票原则,在企业内部,职工入股的份额一般差异不大,在决策问题时大家是平等的。
下面是官方的说法。
随着中央确定的“抓大放小”企业改革方针的实施,在我国中小企业中逐步实行了一种名为股份合作制的企业经营形式。特别是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将股份合作制作为以后,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便大面积推广开来,不少城市都开始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对现有企业进行改组与发行,对促进现有企业的改革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上是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的区别,以及在现实中国的存在。由于缺乏资料,国外的股份合作制无法介绍。
合作制:
合作制里不存在股份制里的一股独大和控股和股份合作制里的股份不均的情况,而是每一份的入股资金、资产是平均的,这是合作制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之间的区别。
新中国初期的合作社以及现实的中国出现的不少的合作社,如北京农大何慧丽在河南兰考建立起来的农村合作社,以及中国其他地方自发出现的合作社,就是这种合作制的表现。也由于缺乏资料,国外的合作制经济无法介绍。
国有制:
国有制是国家统治集团做为主体对生产资料实行所有。 国有制有很多种,比如奴隶制国有制、封建制国有制和资本主义国有制。这些都是不同的国家统治阶级的集团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 国有制的统治集团是一个不生产的阶级。其利用国家强制及暴力工具和财政及法律来维护国有制的存在。 由于国有制统治集团是一个不生产阶级,其必然也就是一个剥削阶级。其什么也不生产,但是,其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与支配,依靠赋税的横征暴敛,而聚集和霸占财富,并实现国有制的积累与扩大再生产。 由于国有制的所有者主体不过是一个不进行实质性劳动的剥削阶级的统治集团,由此,国有制不仅不是公有制,而且是这个官僚资产阶级统治集团的私有制。
股份制存在着一股独大的情况,股份合作制中股份分布不均匀,合作制中股份分布平均 ,它们的共性都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都是按资分配。所以,它们是属于资本主义占有方式范畴。 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制中,就已经孕育了公有制萌芽,但这还不是公有制,它只是公有制的因素,合作制要比股份合作制公有制因素高,股份合作制又比股份制公有制因素高,实际上合作制就已经很接近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公有制-集体所有制了,资本主义的国有制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全民所有制也非常接近了。因此,合作制、国有制的公有制因素最高。
占有方式的主要方面是所有制,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因为它决定分配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占有方式上的界线,是在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低级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的合作制之间,二者之间的区别是: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低级公有制)是劳动者集体占有生产资料,而合作制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尽管合作制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没有分离,但它还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还是按资分配。解放初期的合作制也同样是这种情况,在占有方式的性质上,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分界是在合作社与初级社之间。关键的一点,就是在生产资料占有的变更上。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合作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属于资本主义的范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属于社会主义的范畴。
公有制是社会和集体占有,而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里已经孕育了公有制的这个“集体”占有的萌芽和形式了。请你注意:是萌芽和形式。
马克思在总述《资本论》的指导思想时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也就是说,一个新的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在旧的社会制度里孕育的,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在原始社会里孕育出来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在奴隶社会里孕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里孕育的,同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孕育的。
恩格斯说:“无论转化为股份公司和托拉斯,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资本关系并没有被消灭,反而被推到了顶点。但是在顶点上是要发生变革的。生产力归国家所有不是冲突的解决,但是它包含着解决冲突的形式上的手段,解决冲突的线索。”
什么形式上的手段和线索呢?就是由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全球性的跨国公司的股份制,以及资本主义的股份合作制、合作制,这预示着生产资料归集体和整个社会所有的方向。资本主义的国有制的发展方向是指向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制的发展方向也同样是指向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实际上,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有制和合作制离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只有一步之遥了。因为只要将资产阶级专政换成无产阶级专政,这种国有制就会变成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只要将合作制里的个人占有变成集体占有,这种合作制就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集体占有的集体所有制了。
当然,这个演进并不等于是和平直入的演进,而是在资本不愿意自动交出生产资料和财富的时候的非和平方式,就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变资产阶级专政为无产阶级专政 进而变这种资产阶级的国有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和全民所有制。而不是毛主席在《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里说的修正主义所说的那样,“资本主义的那种国有制、合作制就是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
前者变成后者的条件必须是无产阶级专政,也就是这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就已经孕育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因素和萌芽要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必须借助与暴力。 因为“暴力是新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
根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事物在发展中会产生异化和异己的力量,也就是会产生否定自己的对立物、对立面。资本主义社会也是这样,资产阶级在自身的发展中,产生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在占有方式上产生埋葬私有制的公有制因素和形式,这是它们自己不曾料到的。这就是现在在全世界(当然也包括现中国)里出现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国有制的客观上的意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