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观奇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两会后回答记者的问题时,提出了一个论断。他认为,如果说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的话,那末,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对于前一句话,涉及哲学问题,这里不想讨论。后一句话,涉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里不能不讨论。因为温家宝同志是对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作出了论断,而这个论断,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观点,是典型的修正主义观点。所以,不能不批评。
一下对温家宝同志的观点上这样高的纲,并不表示我对温家宝同志个人全盘否定,也不表示对他的辛勤的工作全盘否定。不是的。我只是从马列毛主义的立场,就这个观点本身,作出这样的判断。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但是,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认识。
同时,我所以要批判这一观点,还因为这个说法太流行了,好象是一个多么正确的观点。影响所及,直至写进党的文件,这就不能不说几句话了。其实,这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很清楚的错误观点,而且浮浅得很。时髦的东西常常是这样,不然何以能时髦。
对这个错误观点的最好的批判,是马克思1875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和马恩两人1879年写给倍倍尔等人的那封<通告信>。
借用毛主席的用语,这个<批判>和这封<通告信>是“一把刀子”。一把锋利的批判当时的修正主义的刀子。借用那位副统帅或那位“小小老百姓”的用语,叫做“非常非常重要”。
真的非常重要。恩格斯当时就肯定过<哥达纲领批判>“剖析纲领草案的那种无情的尖锐性,用以表达得出的结论和揭露草案缺点的那种严厉性,”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马克思看来,哥达纲领是一个“极其糟糕的、会使党堕落的纲领。”虽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但是,制定一个原则性的纲领,”“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一些可供人们用以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可见这两份文件是非常重要的,是刀子,是纲领性的____阶级斗争为纲的伟大文件。
就是在这两个文件里,我们可以看到足够的批判温家宝同志观点的意见,马克思的意见说得深刻而严谨,很有说服力,无须我们用自己的话添枝加叶,直接读原著最好,因此,我把原话大段引在下面,值得温家宝诸同志、更值得我们全党同志认真学习、研究。
在<哥达纲领>中,有这样一段话:“劳动的解放要求把劳动资料提高到为社会的公共财产,要求集体调节总劳动并公平分配劳动所得。”
我想,纲领的起草者威廉。李卜克内西的本意,恐怕不会故意和马克思主义对抗,故意贩卖修正主义观点。以平庸的眼光看这段话,并不容易看出问题,但经过马克思的科学的严谨的审视,经过他的令人信服的科学说明,我们才看到错误的确是严重的。
请听:
“‘把劳动资料提高为社会的公共财产’(!),应当是说把它们‘变为社会的公共财产’。这不过是顺便提一句罢了。”
“什么是劳动所得呢?是劳动的产品呢,还是产品的价值?如果是后者,那末,是产品的总价值呢,或者只是劳动新添加在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上的那部分价值?”
“‘劳动所得’是拉萨尔为了代替明确的经济概念而提出的一个模糊概念。”
“什么是‘公平的’分配呢?”
“难道资产者不是断定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在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公平的’的分配吗?难道经济关系是由法权概念来调节,而不是相反地由经济关系产生出法权关系吗?难道各种社会主义宗派份子关于’公平的’分配不是有各种极为不同的观念吗?”
接下来,马克思批判了<纲领>中的另一段话,即“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
指出:
“‘属于社会一切成员’?也属于不劳动的成员吗?那末‘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又在那里呢?只属于社会中劳动的成员吗?那末社会一切成员的‘平等的权利’又在那里呢?
‘社会一切成员’和‘平等的权利’显然只是些空话。”
马克思的思维细密而尖锐。把那些疏漏而浅薄的公平观批得绝无藏身之地。
接下来,马克思说明了只要实现社会生产运行的过程,就不可能有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总是要有折有扣的。
在这样严格的论证之后,马克思天才地预见到,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阶段,或者象现在流行的说法叫初级阶段,是谈不上公平的。为什么说不公平,马克思论述地非常清楚。但是,大家并不是真懂。毛主席真懂,李锐、谢韬之流不懂装懂,以不懂批真懂。为了说给温总理听,我再把马克思的这一大段话原封不动地抄下来。一是马克思讲得比我们好,二是真理不怕重复,再复习一下没坏处,况且像总理、包括李锐、谢韬诸先生还根本不懂呢。
马克思说: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所以,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于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于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例如,社会劳动日是由所有的个人劳动小时构成的;每一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份,就是他在社会劳动日里的一分。他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分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于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显然,这里通行的就是调节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的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因为在改变了的环境下,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它任何的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至于消费资料在各个生产者中间的分配,那末这里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
所以,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虽然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互相矛盾,而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的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是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
虽然有这种进步,但这个平等的权利还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__劳动____来计量。
但是,一个人在体力或智力上胜过另一个人,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提供较多的劳动,或者能够劳动较长的时间;而劳动,为了要使它能够成为一种尺度,就必须按照它的时间或强度来确定,不然它就不成其为尺度了。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像其它人一样只是劳动者;但是它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就它的内容来讲,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权利,就它的本性来讲,只在于使用同一的尺度;但是不同等的个人(而如果他们不是不同等的,他们就不成其为不同的个人)要用同一的尺度去计量,就只有从同一个角度去看待他们,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去对待他们,例如在现在所讲的场合,把他们只当作劳动者;再不把他们看作别的什么,把其它一切都撇开了。其次,一个劳动者已经结婚,另一个则没有;一个劳动者的子女较多,另一个的子女较少,如此等等。在劳动成果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品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如此等等。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
但是这些弊病,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它经过长久的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的形态中,是不可避免的。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____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克思讲得多么深刻、多么科学。近年来,许多人把“公平”、“正义”、“自由”、“平等”,讲得震天响。好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就是“残酷”的代名词。他们不知道,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才是最彻底的平等观。讲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才是最彻底的人道主义。讲人性论,马克思主义才是最彻底的人性论。天赋人权,人人生来平等,人的价值,……这一切,只有在共产主义的社会形式下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现在有的人,一张嘴就是“国际社会”,就是“普世价值”,就是‘独立个性”……其实,在资本私有制,以及由资本私有制决定的阶级存在的情况下,哪里有“普世”的东西。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些东西不过是“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法权关系、观念关系。这个“社会”,这个“价值”,这个“个性”,绝不是抽象的,超阶级的,它们不过表达了现今资本主义社会的意志。也正如<共产党宣言>中讲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而资产阶级却把消灭这种关系说成是消灭个性和自由!它说对了。的确,正是要消灭资产者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可以加上一句话,“恢复真正活动着的每个人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
马克思主义早就超越了这些狭隘的、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观念。可是,一些所谓自由主义精英,被资产阶级的思维习惯套得牢牢的,迷信资产阶级的权利观、价值观,一句话,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把这套老掉牙的资产阶级陈货当作当今时代的新鲜营养,向社会兜售,首先是向青年兜售,污染着我们国家的空气,毒害着我们的青年一代。不管看起来多么花哨,实际是无知。
可悲的是,一个共产党的领导人,在一個非常郑重的场合,竟然也跟着这样讲,还自以为是多么了不起的发明,实际这是亮了个丑像,丢了中国共产党的脸面。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怎么能抽象地讲“公平”、“正义”呢?我们的现实的社会状况、社会性质,实际比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又后退了一步,一大步____允许资本私有制存在,允许资本私有制发展。这在政治上并不错,这是历史的规律决定的,是在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不得不后退的。但是,在这样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情况下,哪能有真正的彻底的“公平、正义”。别说如此严重的两极分化,谈不上“公平、正义”,就是过去实行的全盘公有制下的“按劳分配”也谈不上“公平、正义”,如果说“公平”,这不过是资产阶级法权下的“公平”,还是不公平,这就是马克思这里所讲的道理。
这个问题,幸亏是毛主席晚年专门叫全党全国人民“搞清楚”的理论问题,主席提到了很高的高度,指出“不然资本主义复辟很容易”。温总理是过来人,怎么把毛主席的话全忘了,怎么这样不注意马列毛主义的学习,怎么跟着资产阶级的思潮走。作为一个大党的领袖,经济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这是很危险的。对国家、对人民、对党很危险,沿着这股思潮走,是会走向修正主义道路的。这绝非无限上纲,更无恶意,是同志式的苦口良药。
第一,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不知道我们现在的经济关系,还有很大的局限,离真正的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____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还很远很远,就会满足于眼前的某些进步,就会只在分配上打圈子,而忘记大目标。
第二,不明白事实上的不平等,就不知道如何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用江泽民同志的话说,就是不能真正地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占有生产资料的进行剥削的民营企业家(科学概念是资本家)和没有占有生产资料的出卖劳动力的受剥削的雇用工人(不管是白领还是蓝领)之间,能有公平和正义吗?不能。这就要有政策上的倾向,这是不能用资产阶级的公平观处理问题的。
第三,这个口号已经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流行口号。例如德国的社会民主党,它的党纲的变化就很能说明问题。从宣称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的政党,一步步后退,现在宣称是全民党,其指导思想,也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而采用了“公平、正义”这些资产阶级口号。既然我们党还不愿走社会民主主义党的道路,还不愿把自己蜕变为资产阶级政党,那在理论上划清界限就是非常必要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
因为马恩和德国党的特殊的关系,更因为“这个连文字也写得干瘪无力的纲领中差不多每一个字都是应该加以批判的”,马克思当时批评的口气非常严厉:“我较为详细地一方面谈到‘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另一方面谈到‘平等的权利’和‘公平的分配’,这是为了要指出:这些人犯了多么大的罪,他们一方面企图把那些在某个时期曾经有一些意思,而现在已变成陈词滥调的见解作为教条重新强加于我们党,另一方面又打算用民主主义者和法国社会主义者所惯用的关于权利等等的空洞的废话,来歪曲那些花费了很大力量才灌输给党而现在已在党内扎了根的现实主义观点。”马克思的话说得够重了!同样的意思,恩格斯在这时给倍倍尔的批判<哥达纲领草案>的信中也讲了。(顺便说明,这封信被隐藏了36年,1911年在倍倍尔的<我的一生>中公开。<哥达纲领批判>被隐藏了16年,1891年,在恩格斯的坚持下才得以在<新时代>杂志上发表。搞错误路线的头头都是“改也难”,不承认错误。)恩格斯说:“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平等的王国,这是以‘自由、平等、博爱’这一旧口号为根据的片面的法国看法,这种看法作为一定的发展阶段在当时当地曾经是正确的,但是,像以前的各个社会主义学派的一切片面性一样,它现在也应当被克服,因为它只能引起混乱,而且因为已经有了阐述这一问题的更精确的方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因为有了马克思的两个贡献,恩格斯说:“有产阶级的所谓现代社会制度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公道、正义、权利平等、义务平等和利益普遍协调这一类虚伪的空话,就失去了最后的根据”。马恩两个人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
可见,温家宝同志的错误不是一个小错误,是涉及路线、原则的大错误。而且,事实上,也不止是温家宝同志一个人有这样的错误观点。党的许多文件都有,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以及前后相关的许多文件都有,解释、宣传十七大政治报告的许多文件也有,这是非常不应该的,怎么能让一个资产阶级的观点、口号,充斥于共产党的纲领性的文件里呢!正如马恩在<通告信>中指出的,“既然连党的领导也或多或少地落到了这些人的手中,那就是说党简直是受了阉割,再没有无产阶级的锐气了。”这句话值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认真体味。
这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是党的理论水平整体下降的一个典型表现,是放弃阶级斗争观点、任凭资产阶级思潮泛滥成灾的结果。<通告信>批评得好,“在阶级斗争被当做一种不快意的‘粗野的’事情放到一边去的地方,当作社会主义的基础留下来的就只是‘真正的博爱’和关于’正义’的空话。”是的,只是空话。但是,这些道理不仅是对温家宝同志错误言论的批评,也是对相同的错路理论的批评,首先是对邓小平修正主义路线的批评。在毛邓分歧上,扬邓抑毛,是颠倒了是非,而且是颠倒了路线的大是大非。经济建设为中心,不错;阶级斗争是纲,更不错。没有了阶级斗争,没有了纲,没有了政治,就会总是讲这样的资产阶级的空话,我们已经讲得够多了。如果不是大是大非,马恩在<通告信>中也不会最后宣布:“至于我们,那末,根据我们的全部经历,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将近四十年来,我们都非常重视阶级斗争,认为它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特别是重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所以我们决不能和那些想把这个阶级斗争从运动中勾销的人们一道走。”多么严厉!<通告信>最后简直是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党的新的机关报将采取适合于这些先生们的观点的立场,如果它将是资产阶级的报纸,而不是无产阶级的报纸,那末很遗憾,我们只好公开对此表示反对,并结束我们一向在国外代表德国党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和你们的团结一致。但愿事情不致于弄到这种地步。”如果不是涉及大是大非,能用这样的口气和采取这样的立场吗?所以,不是毛主席和邓小平过不去,更不是毛主席左了,错了,“晚年毛泽东背离了毛泽东思想”。不是的,恰恰是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毛主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了毛泽东主义。但愿通过对温家宝同志严重理论错误的反省,能够进一步对邓小平修正主义错误路线进行反省,从而使党的路线重新回到马列毛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这是我们重视并批评温家宝同志错误的目的所在。
最近国际、国内发生的两件大事,应该有助于我们党重新认识自己执行的路线正确与否。一件是尼泊尔共产党(毛)所领导的革命获得胜利;一件是拉萨事件发生,并引发出一系列斗争。这是国际国内依然存在阶级斗争的活生生的表现,是一堂生动新鲜的阶级斗争课,全党、首先是党中央应该受到教育,学到东西。
和我们党的领导同志思想上的胡涂构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普拉昌达同志领导下的尼泊尔共产党(毛),执行了一条完全正确的馬列毛主義的路線。
尼泊尔共产党(毛)在普拉昌达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依靠马列毛主义的正确路线,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的武装斗争,终于在最近的选举中获胜。而那个执行修正主义路线的尼泊尔共产党(联),却在过去的斗争中,坐失大好时机,惨遭失败。最近,广大党员大都转入了尼泊尔共产党(毛)。面对胜利,普拉昌达同志“没有停止”,已经带领全党继续革命,继续前进。
不要轻视小国小党,小国小党可以办大事,可以出大人物。尼共的胜利具有世界范围里的意义。他们成功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而我们过去对尼泊尔共产党几派的判断的错误,值得检讨。
一个胜利,一个失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验证了毛主席的那句名言,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
普拉昌达同志正确提出并捍卫毛泽东主义的提法。这是很有道理的。毛泽东的贡献,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阶段,尤其是他所做的第二件事,在共运史上是空前的,错误尽管很大,但留下的原则和理论更伟大。就其对社会主义有可能失败的预言而言,已经充分证明其理论的正确和严谨。毛泽东的两个贡献,就是毛泽东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名副其实的。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坚持阶级分析,把阶级斗争的观点贯彻到底,是真正坚持并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抓住了阶级斗争这个要害,很有道理,是符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历史实际的。这是一个分水岭,一块试金石。温家宝同志之所以发生错误,就在于忘记了这个根本观点。温家宝同志当时还说,要学王安石的三不畏。不知何所指。但有一条可以肯定,祖宗不足法,绝不可以指向马列毛主义的基本原理。祖宗阐明的基本原理,至今未过时,必需效法。
事情本来不该这个样子。中国是毛泽东主义的故乡,毛主席又搞了十几年的反修防修,胡温都是在毛泽东主义哺育下成长的,这本来是个优势,可以也应该通过认真看书学习,更好地掌握马列毛主义。可是,让思想矮子一搅合,把路线、把思想搞乱了。唯一可以原谅的是,温总理等同志是学理工的,对马列毛主义的理论没下过功夫。但是,要学,而且首先要谦虚。就像在物理学领域里,如果一个无知的人嘲弄爱因斯坦,大家都会觉得很可笑。其实这个道理,用在社会领域里也是同样的。伟大就是伟大,伟大也不是神,但也不是人人都能伟大,而是渺小毕竟渺小,更谈不上神了。副统帅也不是等闲人物,他那个“几千年出一个”,不科学,说过了头。但也包含真理。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反复的比较,全党才认识到还是毛泽东比别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正确的时候多些。所以才发生了崇拜和神话。正象现在有多少人幻想把自己神话起来,但得到的却是丑化自己。这都不是偶然的。这件事,还要讨论。中国人该怎样对待毛泽东还要讨论。那位资格并不老却自称是老同志的万里先生,不是大言不惭地表示要趁着他在,算毛泽东的帐吗?很好。把毛泽东搞清楚,最终会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中国的劳动人民,有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因此,我们绝不会在这样的挑战面前退缩,而且,用一句文革的语言叫做,誓死保卫毛泽东思想,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我们绝不能辜负毛主席的殷切希望,让邓小平的修正主义路线长期得逞,那不仅是我们的愚蠢和罪责,而且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重大损失和不幸。
就像围绕西藏当前所发生的一切,我们不是又一次感到,还是毛泽东主义灵!所以,我在<拉萨事件留下的宝贵历史教训>一文中做了三个题目的文章。一,拉萨事件的实质是阶级斗争;二,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三,列强犹在,斗争不止。无非是遇到大事,向主席请教。所以文中借用了主席的一句诗,并补了一句自己的感想:国有疑难当问谁,伟大领袖毛泽东。我相信这不仅是我个人、而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毛泽东的思想武库中,有我们取之不尽的战无不胜的锐利武器,至少几代人可以依靠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这个并不太平的世界上将会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我们的青年一代,走向毛泽东,我们民族的复兴就更有把握,我们民族就更会是不可战胜的。从这一点来说,我感到真该谢谢达赖,他帮助我们教育了我们的下一代,当我看到我们的孩子们举着五星红旗,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意志时,我觉得我们得到了比奥运金牌更宝贵的金牌。
走向毛泽东,复兴毛泽东。毛泽东是我们民族的护身的刀子,是我们民族的无价的宝贝。毛泽东主义才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最可靠、最科学的凝聚力。只有依靠马列毛主义指路,中国的社会主义的胜利才会是有把握的,善良的胡锦涛同志希望建设的和谐社会才是有可能的。
2008。4。19于马克思的家乡洪斯吕克xiangguanqi@yahoo。com。cn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